穴名介紹
解剖位置
靈台穴的位置位於腰背部,具體來說,它在腰背的筋膜、脊柱旁邊的棘上韌帶及肌肉之間的韌帶中。這一區域接收來自第六肋間的動脈分支的血流,同時這裡也有脊柱旁的皮下靜脈網。此外,第六胸椎的神經後支的一個分支也在這裡分布,這會影響到腰背部的神經感覺。
針刺方法
穴道介紹
靈臺穴主要功效「清熱化溼,止咳定喘」。主治咳嗽,氣喘,脊痛項強,疔瘡,瘧疾,膽道蛔蟲症,蜂窩組織炎。
穴道配伍
1. 靈臺穴單刺或配陽陵泉穴治膽道蛔蟲症: 靈臺穴屬督脈,督脈總督一身之陽,具有調和氣血、溫煦臟腑的功能。膽道蛔蟲症多因肝膽氣滯、蟲體擾動所致,陽陵泉穴為膽經經穴,具有疏肝利膽、瀉熱通絡的作用。靈臺穴單刺或配陽陵泉穴,能協同作用,疏通肝膽經絡,驅除蟲體,緩解疼痛。原理在於疏肝理氣,瀉熱通絡,驅蟲止痛。
2. 靈臺穴配委中穴點刺放血治療瘡,丹毒: 委中穴為膀胱經經穴,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功效。丹毒、瘡瘍多為熱毒壅盛所致。靈臺穴配委中穴點刺放血,可將體內熱毒排出,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原理在於瀉熱解毒,活血消腫,以瀉法為主,快速清除病邪。
3. 靈臺穴配陶道穴,內關穴治間日瘧: 間日瘧為瘧疾的一種,與肝脾功能失調有關。陶道穴屬任脈,具有理氣和胃的功能;內關穴屬心包經,具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作用。靈臺穴配此二穴,能調節肝脾功能,協調氣血運行,達到治療間日瘧的目的。原理在於調和氣血,理氣和胃,寧心安神,以調和臟腑陰陽為核心。
4. 靈臺穴配合谷穴,委中穴,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疔瘡,風疹: 配合谷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具有清瀉腸胃實熱的作用。此組合與第二點類似,但更強調清熱解毒,三穴合用,清熱解毒之力更強,適用於疔瘡、風疹等熱毒盛的皮膚病。原理同樣是清熱解毒,瀉火通絡,但更側重於腸胃的清熱。
5. 靈臺穴配陽陵泉穴,有疏肝理氣的作用,脅肋脹痛: 此配伍與第一點類似,但更專注於肝氣鬱滯引起的脅肋脹痛。疏通肝膽經絡,使肝氣得以舒暢,從而緩解疼痛。原理在於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側重於調和肝氣。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肺結核
- 麻疹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 肺炎
- 支氣管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背痛
- 脖子頸項酸痛
艾灸刮痧
艾灸靈臺穴方法:
材料:
- 艾條
- 艾灸盒(可選)
- 火柴或打火機
步驟:
- 準備: 將艾條點燃,注意保持安全距離,避免燒傷。
- 定位: 找到靈臺穴的位置。
- 施灸: 將點燃的艾條懸於穴位上方約1-2寸處,進行溫灸,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為宜。
- 時間: 一般灸10-15分鐘,可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調整。
- 結束: 灸完後,可用毛巾輕輕擦拭穴位,並注意保暖。
遠紅外線加熱靈臺穴方法:
材料:
- 遠紅外線加熱燈(神燈)
步驟:
- 準備: 將遠紅外線加熱燈打開,調節到適當溫度。
- 定位: 找到靈臺穴的位置。
- 加熱: 將加熱燈照射靈臺穴,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為宜。
- 時間: 一般加熱10-15分鐘,可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調整。
- 結束: 加熱結束後,讓穴位自然冷卻。
注意事項:
- 艾灸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灸感,避免過熱灼傷。
- 遠紅外線加熱時,應保持安全距離,避免過度靠近灼傷。
- 孕婦、經期婦女、皮膚破損者、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 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可獲得更佳效果。
按摩推拿
靈臺穴按摩方法:
- 準備: 取舒適的姿勢,例如坐姿或仰臥姿勢,放鬆身體。
- 定位: 找到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處,即靈臺穴位置。
- 手法:
- 按壓: 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靈臺穴,力度適中,以感到酸脹感為宜。
- 揉按: 用拇指指腹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按靈臺穴,力度適中,持續1-2分鐘。
- 推拿: 用拇指指腹從靈臺穴向上推至頸部,重複數次。
- 時間: 每次按摩5-10分鐘,每天可按摩1-2次。
注意事項:
- 按摩過程中如感到疼痛應立即停止。
- 按摩後可熱敷或用毛巾擦拭以促進血液循環。
- 孕婦、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者慎用。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