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喘逆」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喘逆,又稱喘息,是指呼吸急促、氣喘不止的一種病證。其發病原因主要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肺主呼吸,脾主運化,腎主水液,三者相互協調,才能維持正常的呼吸功能。當肺、脾、腎功能失調,則會導致氣機紊亂,出現喘逆的症狀。

喘逆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呼吸急促、氣喘不止、胸悶、咳嗽、痰多、咯血等。根據病情的不同,喘逆又可分為寒喘、熱喘、虛喘、實喘等。

寒喘多見於體質虛弱、陽氣不足的人,其主要表現為呼吸急促、氣喘不止、胸悶、畏寒、怕冷、四肢冰涼等。

熱喘多見於肺熱或痰熱內盛的人,其主要表現為呼吸急促、氣喘不止、胸悶、咳嗽、痰黃、痰稠、咯血等。

虛喘多見於肺氣虛弱、脾氣虛弱或腎氣虛弱的人,其主要表現為呼吸急促、氣喘不止、胸悶、咳嗽、痰少、聲音低弱等。

實喘多見於肺實、脾實或腎實的人,其主要表現為呼吸急促、氣喘不止、胸悶、咳嗽、痰多、痰黏、咯血等。

喘逆的治療以中醫辨證論治為主。根據病情的不同,可選用不同的中藥方劑進行治療。常用的中藥方劑有:麻黃湯、杏蘇散、百合固金湯、二陳湯、苓桂朮甘湯等。

除了藥物治療外,喘逆患者還應注意飲食調理,戒菸限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喘逆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現喘逆的症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調胃承氣湯

  • 1.《醫方論》:「此治邪在中下焦之正法也。注中「惡熱口渴、腹滿,中焦燥實」數語,最宜著眼。可見病在脾胃,全與上焦無涉,若雜入枳、樸以犯上焦,則下焦之濁氣必隨感而上,反致喘逆者有之矣!去枳、樸,加甘草,使之專入脾胃,而又緩芒、黃善走之烈,謹慎周詳,毫髮無憾。

茵陳蒿湯

  • 1.《醫方簡義》:「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其氣清。其性脆。其體輕浮。在時為秋。在卦屬兌。稟西方之氣。主人之皮毛。易感邪。易為病。一遇風寒則咳嗽。風寒入絡則喘逆。入胃則哮。葉氏謂喘症與哮症微有不同。喘症在肺為實。在腎為虛。哮症因感邪失表。邪伏於裡。而留於肺俞。二症之治。

小青龍湯

  • 1.《傷寒明理論》:「熱淫於內。以淡滲之。滲溺行水。甘淡為所宜。故加茯蓄。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喘為氣逆。麻黃髮陽。去之則氣易順。杏仁味甘苦溫。加之以泄逆氣。金匱要略曰。其形腫者。故不內麻黃。乃內杏子。以麻黃髮其陽。故喘逆形腫。標本之疾。加減所同。蓋其類矣。
  • 2.《醫學衷中參西錄》:「一叟,年七旬。素有勞疾,薄受外感,即發喘逆,投以小青龍湯,去麻黃,加杏仁、生石膏輒愈。上元節後,因外感甚重,舊病復發,五六日間,熱入陽明之府。脈象弦長浮數,按之有力,而無洪滑之象(此外感兼內傷之脈)。投以寒解湯,加潞參三錢,一劑汗出而喘愈。

五苓散

  • 1.《雞峰普濟方》:「治水飲停積留滯不散,胸膈膨悶,腹脹喘逆,口乾引飲,嘔噦噁心,心中暑煩渴,脾濕生黃飧,泄注下水穀不分,及療傷寒惡亂,頭痛發渴,口燥消渴,水入吐逆,心下痞悶,小便不利:

大承氣湯

  • 1.《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六七日不大便,小腹滿而煩,或胸中痛而煩熱喘逆者,為有燥屎,大承氣湯急下之。
  • 2.《治痢南針》:「痢疾實症,有喉痛、氣嗆喘逆者,謂之奇恆痢,以其異於常痢也,是火逆攻肺,有立時敗絕之象,其脈反小而沉遲,以三陽並至,三陰莫當,急宜養陰,緩則不救,宜大承氣湯。

真武湯

  • 1.《王氏醫案》:「孟英治其令叔高年痰嗽,喘逆礙臥,肢冷顴紅,飲食不進,與真武湯而安。(照戴陽證例治法。)
  • 2.《王孟英醫案》:「孟英治其令叔高年痰嗽,喘逆礙臥,肢冷顴紅,飲食不進,與真武湯而安。(照載陽證例治法。)
  • 3.《王氏醫案繹注》:「王丈高年痰嗽.喘逆礙卧肢冷顴紅.飲食不進.予真武湯而安.(高年痰嗽三句似熱實證.

涼膈散

  • 1.《心印紺珠經》:「夫咳嗽之疾一也。或曰:咳者,有聲而無痰;嗽者,有痰而無聲。又曰:咳為陽,嗽為陰。皆無考據。咳嗽非獨寒也,六氣皆能為嗽焉。風嗽者,頭目眩暈,痰涎不利,宜通聖散汗之,搜風丸以清之。火嗽者,口燥舌乾,喘逆唾血,宜涼膈散加當歸、桔梗以治之,大金花丸以解之。

三子養親湯

  • 1.《成方便讀》:「三子養親湯,紫蘇子沉水者,白芥子,萊菔子(各微炒研),煎服。治老人氣實痰盛,喘滿懶食等證。夫痰之生也,或因津液所化,或由水飲所成,然亦有因食而化者,皆由脾運失常,以致所食之物,不化精微而化為痰。然痰壅則氣滯,氣滯則肺氣失下行之令,於是為咳嗽,為喘逆等證矣。

奔豚湯

  • 1.《奇效良方》:「治腎積,發於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狀,上下無時,久不愈,病喘逆,骨痿少氣,其脈沉而滑。
  • 2.《奇效良方》:「治腎積發於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狀,上下無時,久不愈,病喘逆骨痿少氣,其脈沉而滑。
  • 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腎之積,發於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狀,上下無時,久久不已,病喘逆,骨痿少氣,其脈沉而滑。

人參白虎湯

  • 1.《傷寒大白》:「燥疫,即時行傷燥病也。燥熱之症,多傷手陽明大腸、手太陰肺,故燥火之症,每多煩渴喘逆,當用清燥之藥,如人參白虎湯、清燥湯等,切忌溫燥,又不可發汗、利小便,重亡津液。又不比內傷之燥,可用滋陰凝滯。

桑菊飲

  • 1.《六氣感證要義》:「_加減桑菊飲_,治秋燥令行,餘熱轉盛,喘逆咳嗽,口乾微渴。

四七湯

  • 1.《醫學綱目》:「〔云〕,四七湯,治痰涎咽喉中上氣喘逆,甚效。(方見咽喉條。即仲景治婦人胸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

敗毒散

  • 1.《症因脈治》:「至於頭汗條中,則明言但頭有汗,遍身無汗,皆系水飲瘀熱,凝結中焦,胃陽不能通達,隔絕周身升降之道路,故遍身不得出汗,治以宣發胃氣,疏通經絡,余今化立敗毒散中加枳桔桑皮,宣通肺氣,治風寒壅肺,喘逆發熱無汗之症;此從麻黃杏仁理肺發汗中,化出治法。

瀉白散

  • 1.《症因脈治》:「若膏粱積熱者,厚朴大黃湯。肝火上衝者,龍膽瀉肝湯。肺熱喘逆者,瀉白散加知母、石膏。胃火上升者,梔連二陳湯。水飲脅痛短氣,名懸飲,十棗湯主之。

半夏湯

  • 1.《先哲醫話》:「若下利腹痛如五更瀉者,宜真武湯。若腹鳴下利者,宜半夏瀉心湯。若不下利,心下右邊當委食之府痛者,香砂平胃散。若左肋下至少腹攣急冷痛者,柴胡鱉甲湯。若熱熏蒸胸背,湧痰咳嗽,喘逆肩息似支飲者,宜九味半夏湯。若兩肋急脹,腹滿不能食,頭痛壯熱,身體疼痛者,宜延年枳實湯(《外臺》方)。

甘露飲

  • 1.《回春錄》:「須知根本不堅實者,不能享長年。既享大壽,其得於天者必厚。況人年五十,陰年先衰。徐靈胎所謂:「千年之木,往往自焚」,夫陰盡火炎,萬物皆然。去年冬,吾治邵可亭孤陽喘逆,壯水清火之外,天生甘露飲(即北梨汁)灌至二百餘斤,病已漸平。僅誤於兩盞薑湯,前功盡墜。

小續命湯

  • 1.《續名醫類案》:「長興林中尊,年逾五旬,因送按臺回,覺身體倦怠,頭目眩運,既而頭振動搖,欲語不能,喉中喘逆,咸與牛黃蘇合丸、大小續命湯已旬日,病如故。脈之,沉緩而弱,左關尺尤甚,此肝腎虛,精氣暴奪之候也。詢其由,乃因按院嚴厲,惟恐失錯,煩勞之極,歸而病作。《內經》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清肺飲

  • 1.《續名醫類案》:「一小兒咳嗽喘逆,壯熱惡寒,皮膚如粟,鼻癢流涕,咽喉不利,頤爛吐紅,氣脹毛焦,是名曰肺疳,以地黃清肺飲,及化蟲丸治之而愈。

葦莖湯

  • 1.《王孟英醫案》:「王開榮偶患腹中絞痛,(伏暑在內。)自服治痧諸藥,(香燥可以益熱。)而大便瀉血如注。孟英診之,左頗和,右關尺弦大而滑,(弦滑者痰也,大者熱也。)面色油紅,喘逆不寐,與葦莖湯合金鈴子散,加銀花、側柏葉、梔、斛、芩、連。二帖後,面紅退,血亦止,乃裁柏葉、銀花,加雪羹、枯荷杆。

四君子湯

  • 1.《醫通祖方》:「治類中風,虛脹喘逆。
  • 2.《張氏醫通》:「八味順氣散,治類中風虛脹喘逆。

大七氣湯

  • 1.《醫碥》:「腎積曰奔豚,發於小腹,上衝至心如豚狀,上下無時,少腹急,腰痛,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宜大七氣湯倍桂,加茴香、炒楝子肉,兼吞奔豚丸。
  • 2.《醫辨》:「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若豚狀,或下或上,無時,飢見飽減,小腹急,腰痛,口乾目昏,骨冷,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宜大七氣湯倍桂加茴香、炒楝子肉各半錢,兼吞奔豚丸。

都氣丸

  • 1.《類證治裁》:「〔喘逆〕,都氣丸,見一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