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麻疹」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麻疹,中醫稱為「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為發熱、皮疹、咳嗽、流鼻涕等症狀。

麻疹的傳染途徑主要為飛沫傳播,患者咳嗽、打噴嚏等會將病毒釋放到空氣中,其他人吸入後就會被感染。麻疹的潛伏期為7-14天,發病後會出現發熱、咳嗽、流鼻涕等症狀,接著會出現皮疹,皮疹通常從頭部開始,逐漸向下蔓延到全身。皮疹的顏色從淡紅色逐漸變為深紅色,然後逐漸消退。

麻疹的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中耳炎等。肺炎是麻疹最常見的併發症,發病率約為10%。腦炎是麻疹最嚴重的併發症,發病率約為0.1%。中耳炎是麻疹的另一個常見併發症,發病率約為5%。

麻疹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包括退燒、止咳、抗病毒等。麻疹的預防主要是接種麻疹疫苗。麻疹疫苗是一種活疫苗,接種後可以有效預防麻疹。

麻疹在中醫屬於「溫病」範疇,其病因多為外感風熱之邪,或內蘊蘊熱,或因脾胃虛弱,衛外不固,風邪乘虛而入。臨床表現以發熱、出疹、咳嗽、流鼻涕等為主要特徵。

麻疹的中醫治療以清熱解毒、疏風透表為主。常用方藥有麻杏石甘湯、銀翹散、桑菊飲等。

麻疹的預防重在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早期治療。一旦發現患者,應立即隔離,並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預防接種。

麻疹是一種嚴重且具有傳染性的疾病,但通過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因此,家長應帶孩子按時接種麻疹疫苗,以保護孩子的健康。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甘草湯

  • 1.《皇漢醫學》:「《麻疹一哈》曰:「有一男孩年十三,疹後咳嗽不已,聲啞不出,數十日。雖用藥而無效,更請診於予。按其腹狀,心下悸,上逆耳鳴,目眩,胸間痰鳴,因作苓桂五味甘草湯使服之。又使雜服滾痰丸,下利日二三行。半月許,前證全治而復舊。」

大青龍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麻疹,脈浮緊,寒熱頭眩,身體疼痛,喘咳咽痛,不汗出而煩躁者。」

葛根湯

  • 1.《皇漢醫學》:「求真按:「此說頗能說明天花、麻疹及其他發疹病不得不用葛根湯之故,學者須熟讀玩味之。」
  • 2.《經方實驗錄》:「若必欲一口咬定溫病之邪氣久伏於腎,則猶曰中風證之邪氣必久伏於腸胃,其可通乎?不特此也,小兒天真爛漫,腎精不耗,為何患麻疹等一類溫病特多?蓋為其純陽之體,長育之日,需津既亟,化熱自易,初不關腎家事也。奈何溫病伏於少陰,發於他經之說,竟亦風行醫林,斯乃不可解者。

桂枝加芍藥湯

  • 1.《皇漢醫學》:「《麻疹一哈》曰:「予嘗治一婦人,發熱僅二三日,疹子已出,復驟隱。診之腹滿拘攣甚,臍邊有結塊,自言經信不利。因作桂枝加芍藥湯使飲之,又雜以浮石丸(方中有芒硝)使服。其夜發熱甚,疹子從汗出,經信利而諸證自安。」

芍藥甘草湯

  • 1.《皇漢醫學》:「《麻疹一哈》曰:「一人患麻疹,疹後經數十日,自舌本之左邊至牙齦,腫痛如刺,又自耳後連左額,痛楚不堪,呻吟之聲達於四鄰。更醫十一人,芎黃、梅肉之類,亦無所不知,或緩或急,遷延自若。越二年,春三月,請余診治。舌本強直,腫痛不能言,妻為代告苦楚之狀。

小陷胸湯

  • 1.《皇漢醫學》:「《麻疹一哈》曰:「一人年四十餘,發熱三四日,發疹未及半,而心下結痛一日夜,頭出冷汗,兩足微厥,喉中痰鳴,胸滿短氣,大便不通,與小陷胸湯及滾痰九,下利二三行。翌日,發熱大甚,炎炎如燃,大汗洗然,疹子皆發出而安。」

甘草瀉心湯

  • 1.《皇漢醫學》:「《麻疹一哈》曰:「一婦人年可二十,傷寒愈後十四五日,發熱三四日,疹子欲出不出,心下痞硬,煩躁不得眠,下利日二三行。因作甘草瀉心湯,使服之。明日,大發汗,疹子皆出,諸證自安,疹收,健食如常。」

大承氣湯

  • 1.《皇漢醫學》:「痘瘡、麻疹,惡熱,腹滿,煩躁,譫語,黑苔燥裂,不大便而渴,或自利臭穢者,死在須臾,宜此方。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痘瘡,麻疹,癰疽,疔毒,內攻衝心,大熱譫語,煩躁悶亂,舌上燥裂,不大便,或下利,或大便綠色者,宜此方。」

桂枝湯

  • 1.《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注意《溫病》《時病篇》的烏梅白糖湯、三豆飲、《麻疹》之一豆飲,乃桂枝湯用芍藥降膽經助收斂,用草棗補中氣,變化而來之法。而善治不惡寒只惡熱,一切外感。蔥豉湯、人參敗毒散,一切用薄荷之方,乃麻黃湯用麻黃以散衛氣助疏泄,變化而來之法。而善治惡寒之外感,惟麻黃湯一證宜發散耳。

四物湯

  • 1.《慈幼新書》:「世以夜發為鬼瘧,非也。邪入陰分,發於六陰,宜四物湯(見麻疹)加知母、紅花、升麻、柴胡,提出陽分,方可截之。若時行不正之氣,真鬼瘧也。宜平胃散(見保產),加雄黃、桃仁。
  • 2.《疹科類編》:「一麻疹後有熱不退等症,並屬血虛血熱,只宜四物湯按症加減,渴加麥門冬、犀角汁,嗽加瓜蔞霜,有痰加貝母,去白陳皮,切忌人參、白朮、半夏之類,倘誤用,為害不小。蓋麻疹屬陽,血多虛耗,只滋陰補血,其熱自除。所謂養陰退陽之義,始終不可不知也。
  • 3.《疹科類編》:「一孕婦麻疹,先以保胎為主,當用四物湯,倍加白朮、條芩、艾葉服之。如出不快,用白虎湯合升麻湯,倍加玄參、牛蒡子為佳。如胎氣上衝,急用苧麻根、艾葉煎湯,磨生檳榔服之,更多服四物湯為妙。

白虎湯

  • 1.《皇漢醫學》:「治麻疹,大熱譫語,煩渴引飲,唇舌燥裂,脈洪大者。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麻疹,胸脅苦滿,心下硬塞,嘔吐,腹滿痛,脈沉者。治狂證,胸脅苦滿,心下硬塞,膻中動甚者,加鐵粉,有奇效。」

桔梗湯

  • 1.《皇漢醫學》:「《叢桂亭醫事小言》曰:「肺癰出於《靈樞》、《素問》,隱隱而痛者,肺疽也。上肉微起者,肺癰也。此病初發,無異風邪咳嗽,引膈而咳痛,其痛處隱隱於左右之肋骨間。張戴人云限於左脅,余所見則不然。常有咳嗽而引釣痛,故用意不辨則誤矣。此證音聲發金鏽聲,又云水咳樣聲,類似於麻疹之咳。

消風散

  • 1.《麻疹專論》:「麻疹沒後遍身瘙癢,露風太早,風邪留滯肌膚,凝阻血液流暢,消風散主之(方見夾癮)。

六一散

  • 1.《兒科要略》:「(三)六一散,治諸熱證,及熱泄煩躁,小便不通,石淋,麻疹色紫黑者。
  • 2.《慈幼新書》:「大便下血者,疳濕所傷,風邪自入,血鬱不行,滲於腸中,時下時止,久則肌發萎黃,而虛症見矣。指迷湯去桂、夏,加阿膠、地榆治之,或服烏梅丸。及有糞後紅者,時止時發,六一散(見麻疹)一料,加紅曲三兩治之。

竹葉石膏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傷寒餘熱不退,煩冤咳嗽,渴而心下痞硬,或嘔或噦者,麻疹、痘瘡亦同。」

大半夏湯

  • 1.《皇漢醫學》:「《麻疹一哈》曰:「一男子年三十餘,疹子已出,發熱猶未減,疹欲收不收,卒爾吐飲食,湯藥亦吐。如是二三日,前醫不能治,更請余治。按其腹狀,心下痞硬,胸腹轆轆有水聲。因作大半夏湯,使飲之。盡二帖,欲吐不吐,胸中憒憒不安。盡三帖後,少能就睡,寤後下利二三行,吐全已。

柴胡桂枝乾薑湯

  • 1.《皇漢醫學》:「《青州醫談》曰:「又麻疹之後,成勞證者多。余用柴胡薑桂湯兼服解毒散(求真按:『與余之黃連解毒丸同方』)治數人,不長服者,無效。」

葛根加半夏湯

  • 1.《皇漢醫學》:「求真按:「此說頗能說明天花、麻疹及其他發疹病不得不用葛根湯之故,學者須熟讀玩味之。」

人參敗毒散

  • 1.《幼幼集成》:「_人參敗毒散_,時逢疫癘流行,適值麻疹,以此涼解之。

三黃石膏湯


升麻葛根湯

  • 1.《方症會要》:「治傷寒陽明實熱發斑、麻疹未出已出皆可服(方見瘟疫)
  • 2.《兒科萃精》:「麻疹見形,以細密紅潤者為佳,若有不透徹者,因風寒閉塞,必有身熱無汗,頭疼嘔惡,疹色淡紅而黯之症,古法主升麻葛根湯(如升麻、葛根、白芍、甘草),加蘇葉、川芎、牛蒡子。
  • 3.《蒼生司命》:「_升麻葛根湯_,治傷寒陽明實熱,發癍、麻疹已出未出皆可服。(方見瘟疫門)
  • 4.《濟陽綱目》:「_升麻葛根湯_,治傷寒,陽明實熱發瘢,及麻疹已出、未出。
  • 5.《醫方考》:「麻疹已出、未出,此方皆主之。
▼ 展開更多

敗毒散

  • 1.《麻科活人全書》:「麻疹未出用荊防(敗毒散)。前胡葛根炒牛蒡。赤苓枳殼同連翹。薄荷石膏多用良。

金沸草散

  • 1.《疹科類編》:「一麻疹發熱之初,輕者以瀉白散合三味消毒散主之,重者以金沸草散主之。兼瀉痢者,合升麻葛根湯,以白芷代升麻用之,無不效者。即十分危症,守而勿失,終必獲濟。每見諸方皆苦寒辛涼發表之劑,不盡對症對經,恐有誅罰太過之失,用者詳之。

瀉白散

  • 1.《疹科類編》:「一麻疹發熱之初,輕者以瀉白散合三味消毒散主之,重者以金沸草散主之。兼瀉痢者,合升麻葛根湯,以白芷代升麻用之,無不效者。即十分危症,守而勿失,終必獲濟。每見諸方皆苦寒辛涼發表之劑,不盡對症對經,恐有誅罰太過之失,用者詳之。

宣毒發表湯

  • 1.《麻疹專論》:「麻疹將發,風寒暴襲,寒鬱熱毒不能外出,症見氣粗喘促、腹中脹痛、煩躁不寧,急以新定麻石消毒飲治之,輕則宣毒發表湯主之(方見驗麻)。
  • 2.《新訂痘疹濟世真詮》:「麻疹非熱不出,若既出透,其熱當減,倘仍大熱蒸蒸,乾枯無汗,此熱毒壅盛也,加之人事昏沉,口鼻二便出血,手足心如烙者,毒重,腳冷如冰者尤重,宜化毒清表湯或宣毒發表湯加減選用。亦有真陰大虧,脈來空豁無倫,又宜重用熟地、生地、揀冬、牛膝、甘、桔等類以養陰退陽者。
  • 3.《兒科萃精》:「麻疹初潮,未現標時,必身熱憎寒頭疼,咳嗽,或吐,或乾嘔,或瀉,或腹痛,或鼻塞,或鼻流清涕,噴嚏呵欠,眼胞浮腫,目淚汪汪,腮赤,煩躁不寧,古法主宣毒發表湯(如升麻、葛根、前胡、桔梗、枳殼、荊芥、防風,薄荷、木通、連翹、牛蒡子、淡竹葉、生甘草,引用芫荽)。

化斑湯

  • 1.《痘科辨要》:「化斑湯,治麻疹色紅。及痘後斑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