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潰瘍」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潰瘍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主要以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為主。胃潰瘍的症狀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背部,伴有噯氣、反酸、噁心、嘔吐等症狀。十二指腸潰瘍的症狀主要表現為上腹部隱痛,疼痛可在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後發作,並可持續數小時,伴有噯氣、反酸、噁心、嘔吐等症狀。

中醫認為,潰瘍的病因主要與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勞累過度等因素有關。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生冷硬物,損傷脾胃,導致胃腸濕熱內生,化熱成火,灼傷胃腸黏膜而形成潰瘍。情志不遂,長期抑鬱、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可導致肝氣鬱結,氣滯血瘀,阻礙胃腸氣血運行,導致胃腸黏膜缺血缺氧,而形成潰瘍。勞累過度,過度勞累,耗傷氣血,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氣血不足,胃腸黏膜失於濡養,而形成潰瘍。

中醫治療潰瘍,以清熱利濕、和胃止痛為主。常用方藥有:

  • 黃連解毒湯:主要成分為黃連、黃芩、黃柏、大黃、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胃腸濕熱型潰瘍。
  • 四君子湯:主要成分為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型潰瘍。
  • 香砂六君子湯:主要成分為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砂仁、陳皮。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和胃、燥濕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氣滯濕阻型潰瘍。

潰瘍的治療需要長期堅持,不可急於求成。平時要注意飲食調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暢。如果症狀較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白虎湯

  • 1.《証治準繩‧幼科》:「_當歸補血湯_,治流注及潰瘍肌熱、面赤、煩渴,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血虛證也,誤服白虎湯,必死。(方見虛熱)

十全大補湯

  • 1.《立齋外科發揮》:「_十全大補湯_(方見潰瘍發熱門)
  • 2.《立齋外科發揮》:「_十全大補湯_(方見潰瘍發熱門)
  • 3.《立齋外科發揮》:「_十全大補湯_(方見潰瘍發熱門)
  • 4.《立齋外科發揮》:「_十全大補湯_(方見潰瘍發熱門)
  • 5.《瘍科心得集》:「_十全大補湯_,治癰瘍氣血虛弱,患久不愈,或潰瘍膿清,寒熱,自汗盜汗,食少體倦,發熱作渴。
▼ 展開更多

八味地黃丸

  • 1.《外科大成》:「_補中益氣湯_,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俱見潰瘍),蘆薈丸(見疳瘡門)

四物湯

  • 1.《外科正宗》:「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四物湯,八珍湯(俱見潰瘍門)
  • 2.《外科正宗》:「十全大補湯,四物湯(俱見潰瘍門)
  • 3.《外科正宗》:「十全大補湯,八珍湯,補中益氣湯,四物湯(俱見潰瘍門)
  • 4.《外科正宗》:「四物湯,補中益氣湯(俱見潰瘍門)
  • 5.《外科正宗》:「四物湯,八味丸,八珍湯(俱見潰瘍門)
▼ 展開更多

小青龍湯

  • 1.《証治準繩‧瘍醫》:「上肺癰證治要略,以小青龍湯先與一劑,乃行氣取膿之藥,將以解表之風寒邪氣,此治腫瘍之例也,後以韋宙方終之者,將以補里之陰氣,此治潰瘍之例也。(以上六方,皆丹溪所集。)

葛根湯

  • 1.《雜病心法要訣》:「剛痙葛根湯發汗,柔痙桂枝加葛良,若兼雜因小續命,過汗桂枝加附湯,傷血桂枝合補血,裡實瘀血承氣方,潰瘍十全加風藥,破傷狗咬另參詳。

參苓白朮散

  • 1.《外科備要》:「_參苓白朮散_,治潰瘍脾虛弱,飲食不消或吐或瀉。

理中湯

  • 1.《醫理真傳》:「現代用理中湯推廣以治潰瘍病,慢性腸炎,肝炎,便秘,肺原性心臟病,及美尼爾氏綜合症等,其加減更難盡述。據分析,理中湯雖主要治脾胃虛寒,而其藥性的影響是全身性的,故能治消化系統以外的疾病。筆者常用理中湯加丁香治慢性胃病,患者大多胃脹痛或隱痛,飲食減少,人困無神,可說屢治屢效。

歸脾湯

  • 1.《瘍科捷徑》:「_人參養營湯_,_十全大補湯_,_歸脾湯_,見潰瘍。
  • 2.《瘍科捷徑》:「_歸脾湯_,見潰瘍。

當歸建中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曹(三十一歲),腎虛(筆力清老)水液變痰,下部潰瘍成漏,血後嗽嗆不止,精血內奪,龍雷閃爍,陰損及陽,症非渺小,庸醫見痰血及嗽,輒投涼劑,不知腎藏生氣宜溫,若胃倒便瀉,坐視凶危矣。(腎臟生氣春升溫暖之氣也,溫則生,寒則生機絕矣。)

苦參湯


補中益氣湯

▼ 展開更多

荊防敗毒散

  • 1.《外科心法要訣》:「【注】此證系暑令所生瘍毒小癤。初發背心肌膚紅暈,次生腫痛,發熱無時,日夜不止,兼頭目暈眩,口苦舌乾,心煩背熱,肢體倦怠。初宜荊防敗毒散加霍香、黃連、石膏服之,外治按癰疽腫瘍、潰瘍門。
  • 2.《立齋外科發揮》:「_荊防敗毒散_,即人參敗毒散加荊芥、防風(方見潰瘍發熱門。)
  • 3.《立齋外科發揮》:「_荊防敗毒散_(方見潰瘍發熱門)
  • 4.《立齋外科發揮》:「_荊防敗毒散_(方見潰瘍發熱門)
  • 5.《立齋外科發揮》:「_荊防敗毒散_(方見潰瘍發熱門)
▼ 展開更多

獨參湯

  • 1.《外科心法要訣》:「_獨參湯_(見潰瘍門)
  • 2.《外科心法要訣》:「_八珍湯_,_獨參湯_(俱見潰瘍門)
  • 3.《外科理例》:「治潰瘍。氣血虛極。惡寒或發熱。或失血之證。葛可久血脫補氣。即此方也。

加味逍遙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潰瘍變痙如前,面色青赤,此心肝二經血虛而有熱也,先用八珍湯加柴胡、牡丹皮,又用加味逍遙散加五味子漸愈;又用八珍湯而安。
  • 2.《外科大成》:「八珍湯,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見潰瘍門),楊梅一劑散(見楊梅門),加味五寶丹(見倒發門),加味逍遙散(見瘰癧門)

六味地黃丸

  • 1.《外科大成》:「_六味地黃丸_(見潰瘍門),_柴胡清肝湯_(見本部)
  • 2.《外科大成》:「_補中益氣湯_,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俱見潰瘍),蘆薈丸(見疳瘡門)
  • 3.《外科大成》:「_補中益氣湯_,_六味地黃丸_(俱見潰瘍)
  • 4.《外科大成》:「八珍湯,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見潰瘍門),楊梅一劑散(見楊梅門),加味五寶丹(見倒發門),加味逍遙散(見瘰癧門)
  • 5.《外科大成》:「_栝蔞散_(見內癰),_六味地黃丸_,_八珍湯_(見潰瘍門)

柴胡清肝湯

  • 1.《外科大成》:「_六味地黃丸_(見潰瘍門),_柴胡清肝湯_(見本部)

當歸補血湯

  • 1.《証治準繩‧幼科》:「_當歸補血湯_,治流注及潰瘍肌熱、面赤、煩渴,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血虛證也,誤服白虎湯,必死。(方見虛熱)
  • 2.《保嬰撮要》:「_當歸補血湯_,治流注,及潰瘍肌熱,面赤煩渴,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血虛症也。誤服白虎湯必死。(方見發熱不止)

桃花湯

  • 1.《皇漢醫學》:「腹痛者,因腸潰瘍面為病的異產物刺激而引起。小便不利者,因下利不止,消耗體液也。下利不止者,因於腸管麻痹,故用溫性收斂劑之本方以治之也。

八珍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潰瘍變痙如前,面色青赤,此心肝二經血虛而有熱也,先用八珍湯加柴胡、牡丹皮,又用加味逍遙散加五味子漸愈;又用八珍湯而安。
  • 2.《保嬰撮要》:「一小兒潰瘍,煩躁驚搐撮空,用六味丸料煎服,以滋腎肝,用五味異功散,以補脾肺漸愈,又用八珍湯而痊。
  • 3.《外科心法要訣》:「_八珍湯_(見潰瘍門)
  • 4.《外科心法要訣》:「_八珍湯_,_十全大補湯_,補中益氣湯,_五色靈藥_,_萬應膏_(俱見潰瘍門)
  • 5.《外科心法要訣》:「_八珍湯_(見潰瘍門)
▼ 展開更多

托裡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潰瘍,敷寒涼之藥,肌肉不生,膿水不止,余謂脾氣虧損而然,用異功散加升麻、白芷漸愈,又用托裡散而痊。
  • 2.《胎產心法》:「_千金托裡散_,治氣血虛寒,潰瘍不收。

人參養榮湯

  • 1.《女科撮要》:「_人參養榮湯_,治潰瘍發熱惡寒,四肢倦怠,體瘦少食,面黃短氣,不能收斂。若大瘡愈後,多服之,不變他病。
  • 2.《瘍醫大全》:「_人參養榮湯_(《正宗》),潰瘍發熱惡寒,或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目痿黃,呼吸短氣,飲食無味,不能收斂,或氣血原不足,不能收斂,大瘡愈後,宜多服之,不變他證。
  • 3.《外科正宗》:「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乳香定痛散,聖愈湯(方俱見潰瘍門)
  • 4.《外科正宗》:「八珍湯,益氣養榮湯,加減八味丸,人參養榮湯(見潰瘍門)
  • 5.《外科正宗》:「十全大補湯,參朮地黃膏,人參養榮湯,補中益氣湯,加減八味丸(見潰瘍門)
▼ 展開更多

五味異功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潰瘍,煩躁驚搐撮空,用六味丸料煎服,以滋腎肝,用五味異功散,以補脾肺漸愈,又用八珍湯而痊。

人參敗毒散

▼ 展開更多

四君子湯

  • 1.《外科正宗》:「十全大補湯,四君子湯(俱見潰瘍門)

聖愈湯

  • 1.《外科正宗》:「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乳香定痛散,聖愈湯(方俱見潰瘍門)
  • 2.《續名醫類案》:「一男子潰瘍後而煩渴,以聖愈湯二劑而寧。以人參、黃耆、當歸、地黃四劑止渴。以八珍湯二十劑而愈。大抵潰後有此症,屬氣血不足,須用參、耆以補氣,歸、地以養血。若用苦寒之劑,必致有誤。

葦莖湯

  • 1.《脈因證治》:「_葦莖湯_,治咳有微熱,胸中甲錯,此治潰瘍之法也。

內補黃耆湯

  • 1.《不居集》:「治法要略,先以小青龍湯一帖,以解其風寒邪氣,然後以葶藶大棗瀉肺湯、葦莖湯隨症用之,以取膿,此治腫瘍之例也。終以內補黃耆湯,以托裡之陰氣,此治潰瘍之例也。
  • 2.《瘍醫大全》:「馬益卿曰:肺癰治法要略,先以小青龍湯一貼,以解其風寒邪氣,然後以葶藶大棗瀉肺湯、桔梗湯、葦莖湯,(見《金匱要略》)隨證用之以取膿,此治腫瘍之例也。終以內補黃耆湯以補里之陰氣,此治潰瘍之例也。
  • 3.《外科心法要訣》:「【按】四君子湯,補氣不足者也。四物湯,補血不足者也。八珍湯,雙補血氣不足者也。十全大補湯,大補氣血諸不足者也。人參養榮湯,去川芎者,因面黃血少,加陳皮以行氣之滯,五味子以收斂氣血,遠志以生心血也。內補黃耆湯,治潰瘍口乾,去白朮者,避其燥能亡津也,加遠志、麥冬者,以生血生津也。
  • 4.《証治準繩‧幼科》:「_內補黃耆湯_(薛制),治潰瘍膿水出多,或過服敗毒之劑,致氣虛血弱,發熱無寐,或兼盜汗內熱,或不生肌。

異功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潰瘍,敷寒涼之藥,肌肉不生,膿水不止,余謂脾氣虧損而然,用異功散加升麻、白芷漸愈,又用托裡散而痊。

保元湯

  • 1.《成方切用》:「痂後生癰毒也,癰腫潰而斂遲也。凡有諸症,並宜此湯,或加芎藭官桂糯米以助之。嘉謨曰:人參補中,黃耆實表。凡內傷脾胃,發熱惡寒,吐泄怠臥,脹滿痞塞,神短脈微者。當以人參為君,黃耆為臣。若表虛自汗,亡陽,潰瘍,痘症,陰瘡者。當以黃耆為君,人參為臣,不可執一也。
  • 2.《醫通祖方》:「治氣血虛寒,潰瘍不收。
  • 3.《張氏醫通》:「千金托裡散,治氣血虛寒。潰瘍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