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四時不正之氣」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四時不正之氣是中醫學中用來解釋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與自然界相通。四時是指春夏秋冬四季,每個季節都有相應的氣候特點。當季節變化不正常,或者人體不能適應季節變化時,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四時不正之氣在中醫證候學中主要包括:

  • 春季:風邪
  • 夏季:暑邪
  • 秋季:燥邪
  • 冬季:寒邪

風邪是指春季的風寒之氣,其主要特點是「惡風、善行、主皮毛」。風邪最容易侵犯人體的皮膚和毛髮,導致風寒感冒、風疹、皮膚瘙癢等疾病。

暑邪是指夏季的暑熱之氣,其主要特點是「發熱、煩渴、汗出不暢」。暑邪最容易侵犯人體的腠理和汗孔,導致中暑、暑熱、癤腫等疾病。

燥邪是指秋季的乾燥之氣,其主要特點是「乾燥、傷津、生燥熱」。燥邪最容易侵犯人體的肺和大腸,導致肺燥、大腸燥結、便秘等疾病。

寒邪是指冬季的寒冷之氣,其主要特點是「寒冷、凝滯、收引」。寒邪最容易侵犯人體的脾胃和腎臟,導致脾胃虛寒、腎陽虛衰、畏寒、手腳冰涼等疾病。

在臨床上,四時不正之氣是中醫辨證論治的重要依據。通過辨別患者的四時不正之氣,可以確定患者的病因和病機,從而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四時不正之氣是中醫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養生保健,避免四時不正之氣的侵襲。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平胃散

  • 1.《祖劑》:「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水一盞,入生薑(二片)棗肉(一枚)煎至七分,去薑棗,熱服,空心食前,入鹽一捻,沸湯點服,亦可常服,調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避風寒冷濕,四時不正之氣

藿香正氣散

  • 1.《祖劑》:「凡傷寒發熱,脈沉與元氣素虛,並夾陰傷寒發熱者,切宜戒之。吳山甫曰:風寒客於皮毛腠理則宜解表。若四時不正之氣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裡,故不用大汗,而以芬香利氣之品以避不正之氣,佐以白朮、茯苓甘平之品以培養中氣也。用者宜慎之。
  • 2.《古今名醫方論》:「治外受四時不正之氣,內停飲食,頭痛寒熱,或霍亂吐泄,或作瘧疾。
  • 3.《時方歌括》:「治外受四時不正之氣。內停飲食。頭痛寒熱。或霍亂吐瀉。或作瘧疾。
  • 4.《增訂葉評傷暑全書》:「治人感四時不正之氣,頭痛憎寒作熱,上喘嗽咳。反胃嘔吐,噁心瀉泄霍亂,臟腑虛鳴,山嵐瘴氣。
  • 5.《溫病條辨》:「按今人以藿香正氣散,統治四時感冒,試問四時止一氣行令乎?抑各司一氣,且有兼氣乎?況受病之身軀臟腑,又各有不等乎?歷觀前五法,均用正氣散,而加法各有不同,亦可知用藥非絲絲入扣,不能中病,彼泛論四時不正之氣,與統治一切諸病之方,皆未望見軒岐之堂室者也,烏可云醫乎!
▼ 展開更多

十神湯

  • 1.《醫方集解》:「治時氣瘟疫,風寒兩感,頭痛發熱,惡寒無汗,咳嗽鼻塞聲重(感冒四時不正之氣,謂之時氣;天災流行,沿門闔境傳染相似,謂之瘟疫。頭痛發熱,惡寒無汗,邪在表也;咳嗽、鼻塞、聲重,風寒兩感,故表實而氣為之不利也。按:傷風寒而咳嗽者,其感為輕)。
  • 2.《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婦人因四時不正之氣致夫風寒濕痹,宜用十神湯治之。

九味羌活湯

  • 1.《成方切用》:「(張元素,即羌活沖和湯),治傷寒傷風,憎寒壯熱,頭痛身痛,項痛脊強,嘔吐口渴,太陽無汗。及感冒四時不正之氣,疫癘諸病。(有物有聲曰嘔,氣逆則嘔。有物無聲曰吐,胃寒則吐。邪熱在表,則不渴,傳裡則渴。四時不正之氣,謂天地間穢惡之氣,及病氣死氣,流行傳染也。)
  • 2.《退思集類方歌注》:「(張元素方),治傷寒傷風,憎寒壯熱,無汗,頭項腰脊強痛,嘔吐口渴,及感冒四時不正之氣,溫病熱病。此解表之通劑。
  • 3.《時病論》:「_九味羌活湯_,:治感冒四時不正之氣,傷寒傷風,溫病熱病。
  • 4.《景岳全書》:「九味羌活湯(散四四),微涼,凡四時不正之氣,風寒感冒,憎寒壯熱,頭疼身痛者宜此。
  • 5.《馮氏錦囊秘錄》:「主兩感傷寒,及四時不正之氣,憎寒壯熱,頭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
▼ 展開更多

補中益氣湯

  • 1.《外科證治全書》:「此症多生於小兒,蓋感四時不正之氣,鬱於肌膚不發,發成大小青紫斑點,色若葡萄,頭面遍身隨處可發,身熱口渴者羚角化斑湯主之,不渴倦怠者,補中益氣湯加生地主之。

敗毒散

  • 1.《簡明醫彀》:「_敗毒散_,四時不正之氣,天行疫癘,妊婦傷寒(方見瘟疫主方。)

香蘇散

  • 1.《祖劑》:「紫蘇辛溫能散風寒而發表,陳皮辛溫能下氣燥濕,甘草甘平能和中輔正,所以治瘟疫四時不正之氣也。
  • 2.《張氏醫通》:「香蘇散(局方),治感冒四時不正之氣。

人參敗毒散

  • 1.《赤水玄珠》:「人參敗毒散,治四時不正之氣,發為寒熱,瘧痢,或遍身作痛,嘔噦噁心噤口。(方見丹毒赤遊。)加陳皮,薑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