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疳病」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疳病是中醫古代疾病,多發於小兒,主要症狀是消瘦、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常伴有煩躁不安、夜啼多汗等。

疳病的病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飲食不節,過食生冷、肥甘厚味,損傷脾胃;二是情志不遂,長期情志不暢,肝氣鬱結,影響脾胃運化;三是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侵襲,損傷脾胃。

疳病的治療以健脾和胃、清熱解毒為主。常用方藥有:

  • 四君子湯: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組成,具有健脾益氣、和胃補中的作用。
  • 六君子湯: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組成,具有健脾和胃、燥濕化痰的作用。
  • 保和丸: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生薑、大棗組成,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作用。
  • 小兒清熱素:由金銀花、連翹、板藍根、大青葉、薄荷、甘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作用。

疳病的預防主要是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不潔食物,不吃過於肥甘厚味的食物;注意天氣變化,避免受涼感冒;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疳病是一種可治癒的疾病,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般都能治癒。但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情可能會加重,甚至會引起其他併發症。因此,家長們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健康狀況,如果發現孩子有疳病的症狀,要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參苓白朮散

  • 1.《活幼心書》:「骨蒸熱,身體虛贏,遇晚二發,有熱無寒,醒後渴汗方止,此乃疳病之餘毒,傳作骨蒸,或腹內有癖塊,有時微痛,用參苓白朮散,薑、棗,三稜煎湯調服,或投化癖丸,先療脾虛宿滯,次以柴胡飲為治,仍忌雞酒羊面毒物。有小兒熱證用表裡藥後,其熱俱退,既退復熱者何也。
  • 2.《育嬰家秘》:「共為細末,荷葉浸水,煮粳米粉為丸,米飲下。此參苓白朮散加減以治疳病將成之聖藥也。
  • 3.《育嬰家秘》:「痢久不止,無津液欲成疳病者,宜參苓白朮散大補胃氣可也。有素病疳,又新病痢者,此重傷食,感冒四氣之所致也。宜錢氏異功散加當歸、白芍、木香、訶子肉、神麯(炒)各等分為丸服,不可作痢治之。

五苓散

  • 1.《活幼心書》:「然疳瀉亦主皮黃髮豎,肚大青筋,肌肉消瘦,外無色澤,身必發黃,此又本於疳病而作,致有是證,治法若感濕熱而得,身黃如煙燻之色,以㕮咀五苓散加麻黃,水姜煎投,汗之即愈。或用茵陳蒿湯調下五苓散亦好。若得於疳癖者,其形如黃土相類,以醒脾散、化癖丸,醒脾快胃,磨積理疳。

黃連解毒湯

  • 1.《儒門事親》:「夫小兒牙疳,牙疳者,齒齲也。齲者,是牙齦腐爛也。上下牙者,是手足陽明二經也。或積熱於內,或服銀粉、巴豆大毒之藥,入於腸胃,乳食不能勝其毒,毒氣循經而上,至於齒齦,齒齦牙縫,為嫩薄之分,反為害也。可以麝香玉線子治之。乳母臨臥,當服黃連解毒湯一服,疳病則愈。
  • 2.《儒門事親》:「凡小兒牙疳齒齲者,是齦腐爛也。下牙屬手陽明大腸之經,燥金為主;上牙屬足陽明胃經濕土,上下是腸胃二經也。或積熱於內,或因服銀粉、巴豆大毒之藥,入於腸胃,乳食不能勝其毒,毒氣循經而至於齒齦、牙縫嫩薄之分,反為害也。可以麝香、玉線子治之。乳母臨臥,常服黃連解毒湯一服,牙疳病則愈矣。

補中益氣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解囟不言,其形屬腎虛而兼疳症。先用六味地黃丸以補腎水;又用補中益氣湯以補肺金,半載漸愈,年餘,疳病痊而能言。

肥兒丸

  • 1.《眉壽堂方案選存》:「利後陰傷,五心煩熱。稚年恐致疳病,最宜薄味調養,夏、冬可與清熱肥兒丸之屬。
  • 2.《葉天士曹仁伯何元長醫案》:「(案52)利後陰傷,五心煩熱。稚年恐致疳病,最宜薄味調養,夏令可與清熱肥兒丸之屬。

五味異功散

  • 1.《醫家心法》:「疳病無論五疳虛實,一味五味異功散加黃連、木香,萬不失一。若頭大、肚大、筋青、四肢獨細,即黃連、木香亦不可用,一味參苓白朮散主之。如疳而有蟲,大便必似水而焦赤無渣滓者是也。甚至經年累月,並用五味異功散一料,加蝦蟆一枚,酒炙,川黃連五錢,薑汁拌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