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積熱」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積熱是中醫學上的病理產物,是由於人體內熱邪過盛所致。積熱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口渴、煩躁、尿黃、大便乾結等。

積熱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其中以暑熱為最常見。
  • 內生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其中以怒為最常見。
  • 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或飲酒過度,均可導致積熱。
  • 勞倦過度:過度勞累、熬夜等,可耗傷氣陰,導致內熱生化。
  • 久病體虛:久病體虛,正氣不足,抗邪能力下降,也易於感受外邪,導致積熱。

積熱的治療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為主。常用中藥有黃連、黃芩、黃柏、知母、大黃、板藍根、金銀花、連翹、薄荷等。

積熱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平時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之品。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不暴飲暴食。
  • 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 在外出時注意防暑降溫,避免過度勞累。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白虎湯

  • 1.《經方實驗錄》:「_佐景按_,白虎湯證有由直中天時之熱而起者,有由自身積熱而起者,若前案所引是也。有非直起於熱,而由寒化熱者,即由桂枝湯證轉為白虎湯證者,若本案所言是也。
  • 2.《一見能醫》:「滑伯仁治宋無逸,病瘧瘠損,氈粥難下咽者,六十餘日,殆甚,脈數,關下尤弦,疾久體瘠而神完,是積熱居脾,且滯於飲食,法當下,眾疑而難之,藥再進而疾去其半,繼以甘露飲、白虎湯而安。觀此,乃當攻則攻也。縱久病瘦弱,法有所不避也。

五苓散

  • 1.《仁齋直指方論》:「感應丸(方見諸氣門)、解毒雄黃丸(方見積熱門,)治諸積下痢,用五苓散送下。
  • 2.《奇效良方》:「治伏暑積熱,小便赤澀如淋。
  • 3.《成方切用》:「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積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瘧,身痛身重。(此皆傷濕之見證也。濕勝則脾不運,土不能制水,溢於皮膚,則腫脹。並於大腸,則泄瀉。水停心下,則嘔逆。水寒射肺,則喘咳。暑先入心,故煩渴。五苓利小水,降心火,故兼治中暑煩渴。
  • 4.《証治準繩‧幼科》:「若瀉或泄,色青淡而有沫黃稠,熱多寒少,亦致面黃肌瘦,煩躁不寧,宜以㕮咀五苓散加薏苡仁、車前子,水姜煎服,解散餘邪,仍用茵陳蒿、梔子仁,煎湯調細末五苓散溫服,退黃色,消陽毒,及當歸散,水薑棗煎投,或服萬安飲(積熱)、四神丸。
  • 5.《醫方選要》:「五苓散,治伏暑積熱,小便赤澀如淋。
▼ 展開更多

小柴胡湯

  • 1.《醫方集解》:「本方除半夏,加當歸、白芍、大黃,名柴胡飲子子和:治肌熱、蒸熱、積熱,汗後餘熱,脈洪實弦數(表為肌熱,里為蒸熱,壅為積熱);亦治瘧疾(喻嘉言曰:子和法中略施攻補,深中肯綮)。本方加羌活、防風,名柴胡羌活湯,治溫疫少陽證。本方加桔梗,名柴胡桔梗湯:治春嗽。
  • 2.《祖劑》:「即小柴胡湯去半夏、大棗,加大黃、當歸、芍藥,治一切積熱、骨蒸、往來寒熱,及傷寒發汗不解、肺痿、咳嗽、婦人經水不通等症。
  • 3.《保嬰撮要》:「一小兒兩眉患之,延及遍身,四肢為患,膿水淋漓,寒熱往來,屬肝脾積熱,用清胃散、小柴胡湯、立效散而愈。後眉間復患,兩目連札,小便白濁,用四味肥兒丸、九味蘆薈丸而愈。
  • 4.《醫學衷中參西錄》:「少陽證,不必皆傳自陽明也。其人若膽中素有積熱,偶受外感,即可口苦、心煩、寒熱往來,於柴胡湯中加生石膏、滑石、生杭芍各六錢,從小便中分消其熱,服後即愈。若其左關甚有力者,生石膏可用至一兩(小柴胡湯證宜加石膏者甚多,不但此證也),自無轉陽明之虞也。

芍藥甘草湯

  • 1.《成方切用》:「濕痰痛者,脈滑,痰氣阻礙,不得升降。蟲痛者,時作時止,面白唇紅。大抵胃脘下大腹痛者,多屬食積外邪。繞臍痛者,屬痰火積熱。臍下少腹痛者,屬寒或瘀血。)仲景用治誤表發厥,腳攣吐逆,與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厥愈足溫者,更作此湯,以和其陰,其腳即伸。

調胃承氣湯

  • 1.《仁術便覽》:「治腹中常有熱而痛,此為積熱。見牙齒門。
  • 2.《雜病源流犀燭》:「_調胃承氣湯〔積熱〕_
  • 3.《濟陽綱目》:「_調胃承氣湯_,治腹中常覺有熱而暴痛暴止者,此謂積熱。
  • 4.《古今醫鑑》:「如腹中常覺有熱,而暴痛暴止者,此為積熱,宜調胃承氣湯下之。
  • 5.《醫辨》:「時痛時止,熱手按而不散,其脈洪大而數者,熱也。宜二陳平胃散炒芩、連,或四順清涼飲、黃連解毒湯、神芎丸、金花丸之類。若腹中常覺有熱而痛,此為積熱,宜調胃承氣湯。
▼ 展開更多

四物湯

  • 1.《盤珠集胎產症治》:「膏粱積熱,四物湯加丹皮、山楂。(補七)
  • 2.《溫疫論》:「或有婦人患此,適逢產後,醫家便認為陰虛發熱,血虛發痛,遂投四物湯及地黃丸,泥滯其邪,遷延日久,病邪益固,邀遍女科,無出滋陰養血,屢投不效,復更涼血通瘀,不知原邪仍在,積熱自是不除,日漸尪羸,終成廢痿。

當歸散

  • 1.《金匱翼》:「濕熱便血者,血濁而色黯,滑氏所謂足太陰積熱久而生濕,從而下流也,赤豆當歸散主之。若但熱而無濕者,腹中痛,血色鮮,連蒲散主之。
  • 2.《証治準繩‧幼科》:「若瀉或泄,色青淡而有沫黃稠,熱多寒少,亦致面黃肌瘦,煩躁不寧,宜以㕮咀五苓散加薏苡仁、車前子,水姜煎服,解散餘邪,仍用茵陳蒿、梔子仁,煎湯調細末五苓散溫服,退黃色,消陽毒,及當歸散,水薑棗煎投,或服萬安飲(積熱)、四神丸。

越婢湯

  • 1.《金匱翼》:「齁喘者,積痰在肺,遇冷即發,喘鳴迫塞,但坐不得臥,外寒與內飲相搏,宜小青龍湯主之。若肺有積熱,熱為寒束者,宜越婢湯主之。

大承氣湯

  • 1.《古今醫統大全》:「_大承氣湯_,治積熱發厥,陽極似陰,亦下之。
  • 2.《醫學入門》:「寒厥,外因風寒客背之血脈,背俞與心引痛,暴發手足厥逆,冷汗甲青,似傷寒陰厥,古姜附湯、三味玄胡散;熱痛,內因酒食積熱,痰鬱發厥,手足雖冷而身熱,甚則煩躁吐逆額汗,古玄金散、三味川楝散、莎芎散,甚者,大承氣湯下之,後服枳朮丸。
  • 3.《咽喉秘集》:「木舌因心、脾、肝三經積熱,舌粗紫脹,不能言語,此多食炙煿所致,急刺出紫血,搽吹藥,用大承氣湯兼黃連解毒湯加山梔、木通、連翹、花粉各六克,赤芍、草河車各九克,兩服後應加生軍瀉毒,再用六味湯漱口吐出,左右寸關脈洪大者屬實症,可治,六脈細者屬虛症,難治。

大柴胡湯

  • 1.《古今醫統大全》:「【下】素有積熱在內,脈實,大柴胡湯;陽明盜汗裡實者,調胃承氣湯。
  • 2.《證治彙補》:「大柴胡湯,治心脾胃脘積熱。壅滯作痛而便閉者。
  • 3.《證治匯補》:「大柴胡湯,治心脾胃脘積熱。壅滯作痛而便閉者。

小承氣湯

  • 1.《濕溫時疫治療法》:「夾食者,脈右關沉滑,症必咽酸噯臭,惡聞食氣,腹痛甚而不瀉,得瀉則腹痛隨松。原方加淨楂肉六和曲焦雞金,甚則熱結旁流,治以小承氣湯加黃連,下其積熱,則瀉自止。
  • 2.《古今醫統大全》:「春甫按:大承氣湯治三焦俱實,否滿燥堅全,故用厚朴枳實苦寒瀉滿,芒硝咸以除堅,大黃之苦以瀉實熱。此為胃實不大便,發熱狂言譫語,三焦俱實而用之者也。小承氣湯治上焦積熱而成否實,以厚朴枳實去痞,大黃瀉實熱。不用芒硝,則不傷下焦血分之真陰。此為上焦實熱而用之者也。

炙甘草湯

  • 1.《御藥院方》:「上合研勻,煉黃蠟六兩,入白沙蜜三分,同煉令勻,為丸,每兩作三十丸。解五毒,治潮熱、積熱等疾。如潮熱、積熱、傷寒結胸、發黃狂走、燥熱口乾、面赤、大小便不通,煎大黃、炙甘草湯下一丸。毒利下血,煎黃連湯,調膩粉少許下。如患酒毒、食毒、茶毒、氣毒、風痰、伏痞、吐逆等。

黃芩湯

  • 1.《羅氏會約醫鏡》:「_黃芩湯_,治臟腑積熱,喜露頭面,揭去衣被,口熱舌黃,小便赤,大便秘,日晡更熱,此裡熱也。

四逆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外感之著人,恆視人體之稟賦為轉移,有如時氣之流行,受病者或同室、同時,而其病之偏涼、偏熱,或迥有不同。蓋人之臟腑素有積熱者,外感觸動之則其熱益甚;其素有積寒者,外感觸動之則其寒亦益甚也。明乎此則可與論四逆湯矣。

真武湯

  • 1.《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蓋真武湯中除去附子外,更無熱藥,乃為肺胃素有積熱留飲,慣嘔而去之,

梔子豉湯

  • 1.《奉時旨要》:「有眼衄者,乃積熱傷肝,或誤擾動陰血所致,梔子豉湯加犀角、秦皮、丹皮、赤芍。

越鞠丸

  • 1.《未刻本葉氏醫案》:「喜飲熱酒。胃絡積熱血瘀。中脘痹痛。穀食漸減。脈來弦澀。年已望五。最慮營枯氣結。他日有關格之患。

黃連解毒湯

  • 1.《傷寒標本心法類萃》:「蓋陽氣後竭而然也,不下亦死,宜涼膈散(二十三)或黃連解毒湯,或二藥合服,或白虎(二十二)合涼膈散,養陰退陽,積熱漸以宣散,則心胸溫暖,脈漸以生,至於脈復有力,方可以三一承氣湯(十三)下之,或解毒加六一散(五十二)調之,愈後宜服退熱之藥,忌發熱諸物。裡熱脈厥者,宜白虎湯。
  • 2.《傷寒大白》:「若熱極內甚,脈反沉細欲絕,未明造化,誤認陰症。或有始得病時,陽熱暴甚,初起便見昏冒者。或兩感熱甚,亦有昏沉者。或失下熱極,以至身冷脈微,昏冒將死。若急下之,則殘陰暴絕而死,不下亦死,並宜涼膈散、黃連解毒湯,待積熱散則心胸暖,脈漸出。若有下症者,大承氣湯。
  • 3.《醫學入門》:「時毒,身熱吐膿者,陽毒升麻湯。積熱,因飲酒炙爆,蓄熱三焦者,黃連解毒湯、黃連枳殼二味湯、龍腦雞蘇丸、四生丸、大金花丸、槐角丸。瘀血,因打撲損傷,瘀聚胸膈者,犀角地黃湯、桃仁承氣湯。
  • 4.《古今醫統大全》:「_黃連解毒湯_,治積熱瘡瘍,焮腫作痛,煩躁飲冷,脈洪數,或口舌生瘡,或疫毒發狂。
  • 5.《吳氏醫方彙編》:「《靈樞》云:發於嗌中,名猛疽。如不急治,毒化為膿,膿不得瀉,閉塞咽喉而死。在外者,名鎖喉癰。生咽正中,屬任脈,倒屬胃經,由積熱憂憤所致,急用托裡越鞠湯或柴胡清肝散,甚者黃連解毒湯。遲則內潰,慎之慎之!
▼ 展開更多

仙方活命飲

  • 1.《雜病源流犀燭》:「七曰肛內癰,俗名盤肛癰,生肛門口,乃蘊積熱毒於大腸之間,或多食煎煿毒物,或濕熱流注日深,皆致此症,初起亦可消散(宜仙方活命飲),若既潰破,恐腐爛難堪,必致損命也。大約此症必以驅毒為急(宜肛內癰方),清熱次之(宜槐花散),毋輕視也。
  • 2.《雜病源流犀燭》:「又有足小肚下半生疽,寒熱煩躁,名腓腨疽,屬腎水不足,積熱所致(宜仙方活命飲加淮牛膝、木瓜、黃柏,或八珍湯加牛膝),壯實者下之(宜一粒金丹),虛極老弱者補之(宜金匱腎氣丸)。又有似疽非疽,似瘡非瘡,生於脛上,名曰兔齧,其狀如赤豆,根至骨,不急治則殺人(宜仙方活命飲加牛膝)。
  • 3.《靈驗良方彙編》:「臀癰生於小腹之後,位遠僻奧,氣亦罕到、血亦少來。凡生此者,濕熱凝滯,結聚乃成。治之須使其毒外發,庶不內攻。宜仙方活命飲(方見前)通利積熱,外以膏貼瘡頂,四邊以如意金黃散(方見前)敷之。拔出瘀膿紫血,內兼托藥,自愈。若專外敷涼藥,氣血冰凝,毒氣不得外發,反致內攻。

人參白虎湯

  • 1.《推拿抉微》:「其關於實者,非由於食之積,即由於熱之甚,積熱攻發,氣急上逆,形體健壯,不見羸態,宜二陳湯,加枳殼厚朴山楂神麯麥芽等治積,人參白虎湯,加知柏芩連等以治熱。至哮症則見周夢覺解。

導赤散

  • 1.《萬氏秘傳片玉心書》:「目內赤者,心經積熱上攻,導赤散加黃連、防風。(方見驚風門。)
  • 2.《醫學集成》:「弄舌吐舌:弄舌為心脾虧損,八珍去地加耆、橘。吐舌為心脾積熱,導赤散加黃連、菖蒲。
  • 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論諸風小便不通,皆因小腸積熱,膀胱壅滯不利,可與導赤散、雞蘇丸、三黃丸、三和散。秘甚者,與神功丸、五苓散。

龍膽瀉肝湯

  • 1.《吳氏醫方彙編》:「生膝後膕內約紋中,堅硬如石,微紅微腫,由膽經積熱流入膀胱,宜龍膽瀉肝湯去茯苓、梔子,加淡竹葉、黃柏。
  • 2.《景岳全書》:「一膏粱之客,陰囊腫脹,小便不利,此中焦積熱,乘虛下注,先用龍膽瀉肝湯,加黃柏、牛膝,四劑漸愈,後用補陰八珍湯,加柴胡、山梔而愈。後不守禁忌,前證復作,仍用補陰八珍湯、補中益氣湯、六味丸而痊。又因勞倦發熱,自用四物、黃柏、知母之類,虛證悉具,瘡口大開。
  • 3.《症因脈治》:「楨按:火沖眩暈之症,有三大法門。有五志厥陽之火,膏粱積熱之火,二者皆能上衝致眩,此名實火眩暈,當用導赤各半湯、火府丹、龍膽瀉肝湯、梔連平胃散、竹葉石膏湯等以清之。有真陰不足,龍雷之火上衝而暈者,此名陰火眩暈,當用天王補心丹、知柏四物湯、肝腎丸、天地煎等,養陰滋陰,斂而降之。

防風通聖散

  • 1.《古今醫統大全》:「(《局方》)_涼膈散_(方見積熱門),_防風通聖散_(方見風門),_流金膏_(方見火咳嗽門),_滾痰丸_(方見痰門),_神芎丸_(方見積熱門),_木香檳榔丸_(方見氣門),_龍薈丸_(方見脅痛門)
  • 2.《醫學入門》:「內傷飲食積毒者,腫痛異常,外無六經形證,內有便溺阻隔,口渴煩躁,脈沉實,為邪在裡,急與寒涼攻裡,內疏黃連湯、瀉心湯、活命飲、四順清涼飲。輕者,清熱消毒飲加紫草,或清心散滲之。內積熱毒,外又感邪者,宜發表攻裡,五香連翹湯、防風通聖散。毒盛者,解毒湯下神芎丸;濕盛者,除濕丹。
  • 3.《醫學原理》:「_防風通聖散_,治一切風積熱毒。
  • 4.《外科理例》:「此表裡氣血藥也。治一切風毒。積熱瘡腫。脈候弦、洪、實、數、浮、緊。氣血盛實者。不可缺此。
  • 5.《仁術便覽》:「治風寒暑飢飽勞役,及傷寒表不解,半入於裡,下症未全,下後燥熱怫結於心,內煩懊憹不得眠,臟腑積熱,燥渴,唇焦,咽燥,喉痹,目赤,耳閉,口舌生瘡,咳唾稠黏,譫語狂妄,腸胃燥澀,便秘溺結,及風熱壅滯,並治之。

清胃散

  • 1.《雜病源流犀燭》:「_清胃散_,〔積熱〕歸身,生地,丹皮,黃連(各錢半),升麻(三錢),石膏(二錢),細辛(三分),黃芩(一錢二分),
  • 2.《赤水玄珠》:「薛氏曰:前症肝經血熱者,加味逍遙散。怒氣血傷者同治,調送血餘灰妙。若肝經風熱,用前散送子芩丸。氣血俱虛者,八珍散送血餘灰。膏粱積熱者,清胃散加槐花、甘草。風熱傷胃者,四君子加防風、枳殼。胃虛不能攝血者,補中益氣。鬱結傷脾不能攝血者,濟生歸脾湯。
  • 3.《不居集》:「_清胃散_(見積熱。)
  • 4.《資生集》:「薛立齋曰:前證屬血滯,小腹脹滿,用失笑散;肝火血妄行,加味逍遙散;脾郁不統血,加味歸脾湯;脾虛不攝血,補中湯;厚味積熱傷血,清胃散加槐花;風熱相搏傷血,四君子加防風、枳殼。
  • 5.《證治針經》:「)假令脈(沉)實體強,二便並阻,二陳湯、二術升麻柴胡,先服後吐(以提之。《準繩》《治法匯》。)清胃散(加味)療膏粱之積熱,(大便秘。)搜風(順氣丸)丸(又活血潤燥丸)主風秘而大便艱。(脈浮數或弦,或遍身虛癢。同上。)病轉胞而瀕危,(脹悶臍突,小腹痛劇,脈沉數,二尺尤甚。
▼ 展開更多

涼膈散

  • 1.《玉機微義》:「局方涼膈散治上焦積熱煩躁多渴面赤面熱頭昏咽燥喉咽腫痛口瘡便溺赤澀狂言譫妄睡臥不安並宜服之
  • 2.《明醫雜著》:「_涼膈散_,治上焦積熱,煩渴,面赤,頭昏,咽燥喉痛,口瘡,便溺赤澀,並宜服之。
  • 3.《傷寒大白》:「若熱極內甚,脈反沉細欲絕,未明造化,誤認陰症。或有始得病時,陽熱暴甚,初起便見昏冒者。或兩感熱甚,亦有昏沉者。或失下熱極,以至身冷脈微,昏冒將死。若急下之,則殘陰暴絕而死,不下亦死,並宜涼膈散、黃連解毒湯,待積熱散則心胸暖,脈漸出。若有下症者,大承氣湯。
  • 4.《傷寒標本心法類萃》:「蓋陽氣後竭而然也,不下亦死,宜涼膈散(二十三)或黃連解毒湯,或二藥合服,或白虎(二十二)合涼膈散,養陰退陽,積熱漸以宣散,則心胸溫暖,脈漸以生,至於脈復有力,方可以三一承氣湯(十三)下之,或解毒加六一散(五十二)調之,愈後宜服退熱之藥,忌發熱諸物。裡熱脈厥者,宜白虎湯。
  • 5.《古今醫統大全》:「_洗心散_(治心熱口瘡),_四順清涼飲_(治脾熱口瘡),_甘露飲_,_黃連阿膠丸_,_涼膈散_(以上諸方通治上焦諸熱口瘡,方並見積熱門。)
▼ 展開更多

二陳湯

  • 1.《喉科大成》:「始因喜怒大過,積熱蘊隆,乃成痰鬱結,致斯疾耳,加味四七湯加二陳湯(《醫鑑》)。
  • 2.《推拿抉微》:「其關於實者,非由於食之積,即由於熱之甚,積熱攻發,氣急上逆,形體健壯,不見羸態,宜二陳湯,加枳殼厚朴山楂神麯麥芽等治積,人參白虎湯,加知柏芩連等以治熱。至哮症則見周夢覺解。
  • 3.《醫學傳心錄》:「麥芽之類。寒痛者,客寒犯胃,其痛大作,四肢清冷,六脈沉遲,蟠蔥散主之。熱病者,積熱在胃,心煩身熱,大小便不利,二陳湯加梔子、黃連、川芎、香附。去來疼者,時作時止,面赤口渴,瘦人多有此病,乃胃火作痛也,四物湯加梔子、香附、陳皮。
  • 4.《證治針經》:「虞恆德案;)病積熱而腹中如火時疼,輕用(二陳湯下)芩連而重宜(調胃)承氣(湯,元明粉亦可。《治法匯》。)痛而積血欲吐,(久患腹痛,脈人迎氣口洪滑侵上。)湧血餅以燒鹽;(《易氏醫案》。)痛而繞臍有形,(其狀如死,脈近尺帶滑。)療臍疝以枸杞。(白芍、茯苓、吳萸、肉桂,六劑痛止。
  • 5.《一見能醫》:「熱痛者,積熱在胃,心煩身熱,大小便少利,二陳湯加山梔、黃連、撫芎、香附、金鈴子。來去痛者,時作時止,面赤口渴,瘦弱之人,多有此病,乃胃火作痛也,四物湯加山梔、香附、陳皮。

八正散

  • 1.《幼科證治大全》:「【大全】八正散(局方),治小兒心經積熱。大小便秘。
  • 2.《証治準繩‧幼科》:「_八正散_,治下焦積熱,大小便不通,或小便淋澀,脈證俱實者。
  • 3.《保嬰撮要》:「_八正散_,治下焦積熱,大小便不通,或小便淋澀,脈症俱實者。
  • 4.《立齋外科發揮》:「_八正散_,治積熱小便癃閉不通,及一切淋證脈實。
  • 5.《外科理例》:「治積熱。小便不通。及淋症脈實。
▼ 展開更多

三黃湯

  • 1.《張氏醫通》:「金花丸,治積熱不解。
  • 2.《醫通祖方》:「治積熱不解。
  • 3.《傷寒廣要》:「氣自外出。乃陽證也。又誤服熱藥。宜用黃連解毒湯。眾皆危之。一服尚未效。或以為宜用大青龍湯。郭曰。此。積熱之久。病邪未退。藥力未至也。再服病減半。喘定汗止而愈。(類案○案郭。謂白雲。○此湯。合小柴胡。既見於前。)
  • 4.《不居集》:「_三黃湯_,積熱蘊隆,三焦皆熱,大小便閉。
  • 5.《咽喉秘集》:「此心脾積熱,舌生白泡,大小不一,六脈洪大,搽吹藥,用三黃湯加石膏十克、草河車六克、地丁三克,兼服玉樞丹二克。如六脈遲細者不可用前藥。
▼ 展開更多

六一散

  • 1.《傷寒標本心法類萃》:「蓋陽氣後竭而然也,不下亦死,宜涼膈散(二十三)或黃連解毒湯,或二藥合服,或白虎(二十二)合涼膈散,養陰退陽,積熱漸以宣散,則心胸溫暖,脈漸以生,至於脈復有力,方可以三一承氣湯(十三)下之,或解毒加六一散(五十二)調之,愈後宜服退熱之藥,忌發熱諸物。裡熱脈厥者,宜白虎湯。

六君子湯

  • 1.《醫家心法》:「消食者,保和、枳朮等類是也。然不可過於消。經曰:大積大聚,皆可犯也,衰其半而已。如過於消則氣衰矣,消之不得其法,或不及,則食積而生熱,熱則脾病,當用參、術加五味異功散,六君子湯,或加枳、桔以開提健運,再佐以芩、連以消其積熱。此臟腑相救緩急之法也,各臟腑可類推之。
  • 2.《証治準繩‧幼科》:「_人參羌活散_(方見驚搐),_小續命湯_(方見雜病中風),_瀉青丸_(方見肝臟),_異功散_(方見吐瀉),_柴胡梔子散_(方見積熱),_抱龍丸_(方見驚搐),_六君子湯_(方見吐瀉)

六味地黃丸

  • 1.《古方彙精》:「上為細末。和地黃膏。加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錢。空心食前。開水。淡鹽湯任下。如腎臟積熱。症現耳鳴目眩。煩渴火嗽。照方加知母黃柏各一兩。如腰膝陰疼。寒積下焦。精冷腹痛等症。是火不足也。照方加上桂熟附子各一兩。
  • 2.《保嬰撮要》:「然小兒多因胎中受熱,或乳母六淫七情厚味積熱,或兒自食甘肥積熱、六淫外侵而成。若因母食厚味者,加味清胃散。怒動肝火者,加味小柴胡湯。憂思鬱怒者,加味歸脾湯。稟父腎燥者,六味地黃丸。兒有積熱,小便出血者,實熱用清心蓮子飲,虛熱用六味地黃丸。大便出血者,犀角地黃湯。

白朮散

  • 1.《濟陽綱目》:「_是齋白朮散_,治積熱吐血,咳血。若因飲食過度,負重傷胃而吐血者,最宜服之。惟忌食熱面,煎煿,一切發風之物。
  • 2.《古今醫統大全》:「(《簡易》)_是齋白朮散_,治積熱吐虛咳血。若因飲酒過度,負重傷胃而吐血者,最宜服之。忌濕面煎爆之物。
  • 3.《保嬰撮要》:「一小兒素食膏粱,口舌生瘡,作渴飲冷,手足常熱,此胃經積熱,先用竹葉石膏湯二劑,又用竹葉黃耆湯二劑漸愈,再用白朮散去木香而愈。又一小兒所患同前,先用清肺散,再用涼膈散而愈。
  • 4.《奇效良方》:「治積熱,吐血咳血,若因飲酒過度,負重傷胃而吐血者,最宜服之,忌濕面煎爆之物。
  • 5.《仁術便覽》:「治積熱,吐血,咳血。若因飲食過度,負重傷胃而吐血者,最宜服之。惟忌食熱面、煎爆、一切發風之物,神效。

小薊飲子

  • 1.《成方便讀》:「若不清其源,而徒治其流,無益也。大抵血淋一證,無不皆自心與小腸積熱而來。心為生血之臟,小腸為傳導之腑,或心移熱於小腸,小腸移熱於膀胱,有不搏血下滲而為淋者乎?山梔、木通、竹葉,清心火下達小腸,所謂清其源也。滑石利竅,分消濕熱從膀胱而出,所謂疏其流也。

補中益氣湯

  • 1.《証治準繩‧幼科》:「仍審其乳母飲食七情,治之。一小兒發熱懶食,小便良久變白。余用四味肥兒丸即愈。或誤以為積熱,用清涼祛逐之劑,形體頓弱,虛證悉至,小便如疳,用補中益氣湯及四味肥兒丸而愈。一小兒面色痿黃,眼胞微腫,作渴腹脹,飲食少思,小便澄白,大便不實。此脾疳之證也。
  • 2.《保嬰撮要》:「一小兒發熱懶食,小便良久變白,余用四味肥兒丸即愈。或誤以為積熱,用清涼祛逐之劑,形體頓弱,虛症悉至,小便如疳,用補中益氣湯及四味肥兒丸而愈。

清心蓮子飲

  • 1.《保嬰撮要》:「然小兒多因胎中受熱,或乳母六淫七情厚味積熱,或兒自食甘肥積熱、六淫外侵而成。若因母食厚味者,加味清胃散。怒動肝火者,加味小柴胡湯。憂思鬱怒者,加味歸脾湯。稟父腎燥者,六味地黃丸。兒有積熱,小便出血者,實熱用清心蓮子飲,虛熱用六味地黃丸。大便出血者,犀角地黃湯。

加味逍遙散

  • 1.《保嬰撮要》:「若內臟抽掣,作痛狂叫,或泄瀉縮腳,內症一作,外症亦然,極難調理。內症服聚寶丹,外症服鉤藤飲,進乳食者可治。若腹痛唇黑囊腫之類,用聚寶丹。若外驚內臟抽搐之類,用鉤藤飲。若因乳母醇酒厚味積毒在胃,用加味清胃散。若因乳母鬱怒積熱,在肝用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俱加漏蘆,子母俱服。

消風散

  • 1.《癘瘍機要》:「一男子嗜膏粱炙爆醇酒辛辣之物,遍身生㾦癗,甚為作癢,服消風散之類,更起赤暈,又砭出血,其癢益甚,敷敗毒之劑,遂各成瘡,膿水津淫,眉毛漸脫,赤癢益甚,此脾經積熱傷血所致。

竹葉石膏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素食膏粱,口舌生瘡,作渴飲冷,手足常熱,此胃經積熱,先用竹葉石膏湯二劑,又用竹葉黃耆湯二劑漸愈,再用白朮散去木香而愈。又一小兒所患同前,先用清肺散,再用涼膈散而愈。
  • 2.《症因脈治》:「楨按:火沖眩暈之症,有三大法門。有五志厥陽之火,膏粱積熱之火,二者皆能上衝致眩,此名實火眩暈,當用導赤各半湯、火府丹、龍膽瀉肝湯、梔連平胃散、竹葉石膏湯等以清之。有真陰不足,龍雷之火上衝而暈者,此名陰火眩暈,當用天王補心丹、知柏四物湯、肝腎丸、天地煎等,養陰滋陰,斂而降之。

槐花散

  • 1.《普濟本事方》:「《巢氏病源論》:腸癖為痔。久困飽食過度。房室勞損。血氣流溢。滲入大腸。沖發於下。時便清血。腹中刺痛。病名脈痔。又論脾毒腸風。本緣榮衛虛弱。風氣進襲。因熱乘之。便血性流散。積熱壅遏。血滲腸間。故大便下血。宜椿皮丸。

芍藥湯

  • 1.《類證治裁》:「〔積熱〕,芍藥湯,芍,苓,芩,水煎。
  • 2.《類證治裁》:「其人必寒熱如瘧,身皮甲錯,咳嘔膿血,若脈洪數,則膿已成,急宜排膿。如脈遲緊,乃屬血瘀,急當議下,否則毒氣內攻,腸胃並腐。如初起寒熱如瘧,咳吐膿血,射干湯。若風熱固結,唇口瞤動,薏苡仁湯。積熱不散,清胃散、芍藥湯。毒成未潰,內消沃雪湯。未潰毒盛,東垣托裡散。
  • 3.《奇效良方》:「治胃脘積熱,結聚為癰。
  • 4.《証治準繩‧瘍醫》:「_芍藥湯_,治胃脘積熱,結聚為癰。

甘露飲

  • 1.《仁齋直指方論》:「甘露飲(見積熱門)加山梔、柴胡同煎,吞黃連阿膠丸(方見嗽門)治鬱熱發疸,小便秘澀。柴胡甘草湯,治熱疸。
  • 2.《仁齋直指方論》:「甘露飲(方見積熱門)黃連阿膠丸(方見嗽門,)共治鼻瘡。
  • 3.《仁齋直指方論》:「甘露飲,治毒血齒痛,(方見積熱門。)加升麻煎。
  • 4.《奇效良方》:「方見積熱門。
  • 5.《世醫得效方》:「治血熱,口瘡。(以上方並見大方科積熱類。)
▼ 展開更多

大秦艽湯

  • 1.《成方切用》:「又曰:四肢不舉,皆屬脾土,膏粱太過,積熱內壅者,為脾土於實,宜瀉以開其壅。食少體羸,怠惰嗜臥者,為脾土虛衰,宜補以健其暈。)

辛夷散

  • 1.《成方切用》:「經曰:天氣通於鼻。若胃中無痰火積熱,是平時上升,皆清氣也。由濕火內焚,風寒外束,氣血壅滯。故鼻生息肉,而窒塞不通也。辛夷升麻白芷,辛溫輕浮,能升胃中清氣,上行頭腦。防風藁本,辛溫雄壯,亦能上入巔頂,勝濕祛風。細辛散熱破結,通精氣而利九竅。芎藭補肝潤燥,散諸鬱而助清陽。

四君子湯

  • 1.《世醫得效方》:「上為末。每服二錢。傷寒,麻黃、豆豉、北柴胡。吐瀉,南木香、藿香、乾葛。潮熱,牛黃、鬱金、朴硝、金蠍、薄荷。麻豆,牛蒡子、紫草、蟬蛻、荊芥。腹膨,枳殼、木通、蘇子、姜錢。冷瀉,扁豆、肉豆蔻、姜錢、棗子。咳逆,肉豆蔻、木通。大熱,苦竹瀝。積熱上攻,茅根、淡竹葉、甘草。

小續命湯

  • 1.《証治準繩‧幼科》:「_人參羌活散_(方見驚搐),_小續命湯_(方見雜病中風),_瀉青丸_(方見肝臟),_異功散_(方見吐瀉),_柴胡梔子散_(方見積熱),_抱龍丸_(方見驚搐),_六君子湯_(方見吐瀉)

滋陰降火湯

  • 1.《仁術便覽》:「治臟腑積熱,六經有餘之火,方見虛損門。

瀉黃散

  • 1.《醫方論》:「有風藥以散伏火,有清藥以瀉積熱。而又用甘緩以和中,使不傷正氣,此法頗佳。
  • 2.《外科心法要訣》:「【注】此證由胃經血壅氣滯而成,小兒多有之。眼皮外翻,如以舌舐唇之狀。又如痘風眼爛,胞腫弦緊者,則眼皮亦翻。治宜瀉脾胃之積熱,以瀉黃散服之即愈。亦有內翻者,即目科拳毛倒睫。弦弛不內外翻者,即目科胞垂難視之證也。
  • 3.《保嬰撮要》:「一小兒臂瘡潰而作痛,脈洪數而有力,緣乳母食厚味,胃經積熱所致,母服清胃散,子服瀉黃散,痛止;又母子服加味逍遙散而愈。
  • 4.《保嬰撮要》:「膏粱積熱者,用清胃散。脾胃積熱者,用瀉黃散。中氣虛熱者,用異功散。腎水虛熱者,用六味丸。其餘疳症發熱,各詳本症。胎稟所致者,當各審其因,若誤用寒涼降火,脾胃復傷,則腹脹而為敗症矣。
  • 5.《保嬰撮要》:「舌屬心脾二經。小兒舌微露而即收者,名弄舌,此屬心脾虧損,用溫胃散補之。舌舒長而良久不收者,名吐舌,乃心脾積熱,用瀉黃散主之;或兼口舌生瘡,作渴飲冷,屬胃經實熱,亦用前散。作渴飲熱,屬胃經虛熱,用四君子湯。食少作渴,或大便不實,脾腎虛弱也,用七味白朮散。
▼ 展開更多

肥兒丸

  • 1.《保嬰撮要》:「一小兒食炙煿甘甜之物,常作瀉,大便熱痛,小便赤澀,此膏粱積熱所致,用四苓散、清胃散,各四服,諸症稍退,乃用四味肥兒丸而瘥。
  • 2.《保嬰撮要》:「一小兒發熱懶食,小便良久變白,余用四味肥兒丸即愈。或誤以為積熱,用清涼祛逐之劑,形體頓弱,虛症悉至,小便如疳,用補中益氣湯及四味肥兒丸而愈。
  • 3.《証治準繩‧幼科》:「仍審其乳母飲食七情,治之。一小兒發熱懶食,小便良久變白。余用四味肥兒丸即愈。或誤以為積熱,用清涼祛逐之劑,形體頓弱,虛證悉至,小便如疳,用補中益氣湯及四味肥兒丸而愈。一小兒面色痿黃,眼胞微腫,作渴腹脹,飲食少思,小便澄白,大便不實。此脾疳之證也。

保和丸

  • 1.《症因脈治》:「_保和丸_,以上二方,見前積熱腹痛。

胃風湯

  • 1.《目經大成》:「風,陽邪也,血得之則善走,故下鮮血。濕,陰毒也,血得之則敗壞,故便如豆汁淤泥。肺經連於大腸,故白睛脹起,看似有形積熱,其實土金素虧。治法,補其虛而行其滯,風濕頓除。爰用十全去耆、草、地黃,蓋耆草甘緩,地黃濡膩,均不合式。易老審證處方,大都如是。能餐而泄,瞼瞤及虛腫亦有效。

敗毒散

  • 1.《立齋外科發揮》:「一男子臟毒下血,服涼血敗毒藥,不惟血不能止,且飲食少思,肢體愈倦,脈數,按之則澀,先以補中益氣湯,數劑稍止;更以六君子湯加升麻、炮姜,四劑而止;乃去炮姜,加芎、歸,月餘脾胃亦愈。嘗治積熱,或風熱下血者,先以敗毒散散之;胃寒氣弱者,用四君子湯,或參苓白朮散補之即效。
  • 2.《雜病廣要》:「甘豆湯,治內蓄風熱,入腎腰痛,大小便不通(方見《積熱》門),加續斷、天麻,間服敗毒散。(《直指》)
  • 3.《古今醫鑑》:「腸風下血,必在糞前,是名近血。色清而鮮,其脈必浮,宜敗毒散主之。臟毒下血,必在糞後,是名遠血。色黯而濁,其脈必沉滯,香連丸主之。臟寒下血無痛,脈沉微。經云:陽虛陰必走,宜以薑、桂之類,溫則血歸經也。積熱下血,純下鮮血,甚則兼痛,脈洪數,宜三黃丸主之,或敗毒散加黃連。
  • 4.《景岳全書》:「一男子,臟毒下血,服寒涼敗毒藥,不惟不能止,且飲食日減,肢體愈倦,脈數而澀。先以補中益氣湯,數劑少止。更以六君子湯加升麻、炮姜,四劑而止。乃去炮姜加芎、歸,月餘脾胃亦愈。嘗治積熱成風下血者,先以敗毒散散之。胃寒氣弱者,用四君子湯,或參苓白朮散補之,並效。
  • 5.《續名醫類案》:「薛立齋治一男子臟毒下血,服涼血敗毒藥,不惟血不能止,且飲食少思,肢體愈倦,脈數,按之則澀,先以補中益氣湯,數劑少止。更以六君子湯加升麻、炮姜,四劑而止。乃去炮姜,加芎、歸,月餘脾胃亦愈。常治積熱,或風熱下血者,先以敗毒散散之;胃寒氣弱者,用四君子湯,或參苓白朮散補之,並效。
▼ 展開更多

清涼飲

  • 1.《外科理例》:「治瘡積熱煩躁。飲冷焮痛。脈實。大小便秘澀。

五淋散

  • 1.《証治準繩‧幼科》:「膀胱陰虛,陽無以生而淋瀝者,用滋腎丸。若膀胱陽虛,陰無以化而淋瀝者,用六味丸。若因乳母厚味、酒面積熱者,用清胃散、五淋散。仍參諸淋覽之。一小兒十四歲,肢體倦怠,發熱晡熱,口乾作渴,吐痰如湧,小便淋瀝,或面目赤色,躁不欲衣。此稟賦腎虛陰躁也。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八味丸而愈。

生地黃湯

  • 1.《保嬰撮要》:「_生地黃湯_,治妊娠食酒面,五辛積熱,小兒生下,遍體面目皆黃也。乳母仍忌酒面五辛等物。

四苓湯

  • 1.《兒科萃精》:「小兒因臟腑積熱,或外傷暑熱,故瀉時暴注下迫,肚腹疼痛,心煩口渴,瀉多黃水,小便赤色,古法主先用玉露飲清其熱(如寒水石、石膏、生甘草,共為細末),量兒大小,溫湯不拘時調服,再用四苓湯利其水(如茯苓、白朮、豬苓、澤瀉,引用燈芯)。

瀉青丸

  • 1.《証治準繩‧幼科》:「_人參羌活散_(方見驚搐),_小續命湯_(方見雜病中風),_瀉青丸_(方見肝臟),_異功散_(方見吐瀉),_柴胡梔子散_(方見積熱),_抱龍丸_(方見驚搐),_六君子湯_(方見吐瀉)
  • 2.《育嬰家秘》:「—目痛赤腫有二症:或因天行時氣,症候暴赤腫痛,晝夜若啼哭不止,或因臟腑積熱,兩目赤腫,並宜瀉青丸方加蟬蛻、白蒺藜(炒)、蔓荊子、荊芥穗、柴胡、黃連(酒炒)、車前子、甘草等分,每末一錢,生蜜水調細服之。

四神丸

  • 1.《証治準繩‧幼科》:「若瀉或泄,色青淡而有沫黃稠,熱多寒少,亦致面黃肌瘦,煩躁不寧,宜以㕮咀五苓散加薏苡仁、車前子,水姜煎服,解散餘邪,仍用茵陳蒿、梔子仁,煎湯調細末五苓散溫服,退黃色,消陽毒,及當歸散,水薑棗煎投,或服萬安飲(積熱)、四神丸。

五味異功散

  • 1.《醫家心法》:「消食者,保和、枳朮等類是也。然不可過於消。經曰:大積大聚,皆可犯也,衰其半而已。如過於消則氣衰矣,消之不得其法,或不及,則食積而生熱,熱則脾病,當用參、術加五味異功散,六君子湯,或加枳、桔以開提健運,再佐以芩、連以消其積熱。此臟腑相救緩急之法也,各臟腑可類推之。

八珍湯

  • 1.《雜病源流犀燭》:「又有足小肚下半生疽,寒熱煩躁,名腓腨疽,屬腎水不足,積熱所致(宜仙方活命飲加淮牛膝、木瓜、黃柏,或八珍湯加牛膝),壯實者下之(宜一粒金丹),虛極老弱者補之(宜金匱腎氣丸)。又有似疽非疽,似瘡非瘡,生於脛上,名曰兔齧,其狀如赤豆,根至骨,不急治則殺人(宜仙方活命飲加牛膝)。

五福化毒丹

  • 1.《醫燈續焰》:「_五福化毒丹_,治積熱、驚惕、狂譫、煩渴、頰赤、咽乾、唇口生瘡、夜臥不寧、頭面遍身瘡癤,及小兒驚風痰熱、潮搐等證。如大人口臭,及小兒瘡疹,上攻口齒,涎血臭氣,用生地自然汁化一丸,以雞翎刷口內。熱疳黃瘦雀目者,陳粟米泔下。食後臨臥服。
  • 2.《濟陽綱目》:「_五福化毒丹_,治積熱驚惕,狂譫煩渴,頰赤咽乾,唇口腫破生瘡,夜臥不安,頭面遍體多生瘡癤,及小兒驚風,痰熱潮搐等證。
  • 3.《幼科證治大全》:「【局方】五福化毒丹,治小兒蘊積熱毒。口舌生瘡。身體多疥。
  • 4.《外科備要》:「生於喉前上齶,下垂髮珠,紅腫脹痛不能吮乳,三四日後宜用針刺一二分,放出膿血,其腫痛即減。由積熱凝結而成,宜服五福化毒丹露,兼用冰硼散抹於癰處稱,日三抹之,乳母當忌魚腥辣物。

三黃石膏湯

  • 1.《保命歌括》:「_三黃石膏湯_,治瘟疫病,三焦積熱,脈洪數,譫語不顧體,狂叫欲走,晝夜喘息不休,或經汗下後不解,衄血,發狂,或身目俱黃。

牛黃清心丸

  • 1.《外科備要》:「_牛黃清心丸_,治心與小腸積熱,結成喉毒。

清肺湯

  • 1.《內傷集要》:「_清肺湯_,治先痰後血,為積熱也。
  • 2.《萬病回春》:「若止早,吐不盡,後成血結塊痛難治,用活血湯加減(方見腹痛);若先吐血後見痰者,是陰虛火動,用滋陰降火湯加減;若先痰後見血者,是積熱,清肺湯加減治之。

清肺飲

  • 1.《沈氏尊生書》:「或由肺家積熱(宜清肺飲。)或由傷寒潮熱,痰盛,胸脇痛(宜柴胡枳桔湯。
  • 2.《雜病源流犀燭》:「十三曰久嗽,諸般嗽久也,蓋積痰留聚肺脘,黏滯如膠,以致氣不升降,或上氣喘急(宜蜂姜丸、貝母湯、加味百花膏)。並有至數十年不愈者(宜馬兜鈴丸、潤肺除嗽飲)。十四曰火嗽,火熱嗽也,其脈洪數,必兼面赤,煩渴引飲,有聲痰少。或由肺家積熱(宜清肺飲)。

洗肝散

  • 1.《雜病源流犀燭》:「_洗肝散_,〔肝積熱〕,羌活,當歸,薄荷,防風,炙甘草,大黃,川芎,山梔(各一錢),加龍膽草一錢尤佳。
  • 2.《古今醫統大全》:「_洗肝散_,治肝經積熱,眼目赤腫,羞明,兼有風痰。

雙解散

  • 1.《濟陽綱目》:「_雙解散_,治一切風寒暑濕所傷,以致氣血拂鬱,變成積熱發厥。(即防風通聖散與益元散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