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暑熱」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暑熱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多發於夏季,其主要特點是體內熱盛,外感暑熱之邪。暑熱證候主要表現為發熱、煩渴、汗出、口乾、尿黃、舌紅、苔黃、脈滑數等。

暑熱證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外感暑熱之邪,二是內生臟腑熱盛。外感暑熱之邪,多由暑熱天氣或食用過多生冷寒涼之物所致。內生臟腑熱盛,多由平素陽氣過盛、飲食不節、情志不遂等因素所致。

暑熱證的治療,以清暑解熱、養陰生津為主。常用方藥有:

  • 白虎湯:本方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組成,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主治暑熱傷津、發熱煩渴、汗出不止、口乾舌燥等症。
  • 清暑益氣湯:本方由黃連、黃芩、白朮、生薑、大棗、甘草組成,具有清暑益氣、生津止渴的作用。主治暑熱傷津、氣陰兩虛、發熱煩渴、口乾舌燥等症。
  • 三仁湯:本方由白扁豆、赤小豆、綠豆組成,具有清熱利濕、和胃消暑的作用。主治暑熱內盛、胸悶腹脹、口渴尿黃等症。

暑熱證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避免在暑熱天氣外出活動,若外出時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溫措施。
  • 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蔬果,少吃辛辣油膩之物。
  •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激動。
  •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如果出現暑熱證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調胃承氣湯

  • 1.《仁齋直指方論》:「調胃承氣湯,治消中,暑熱在胃而能飲食,小便黃赤。(方見傷寒門。)
  • 2.《重訂溫熱經解》:「宜白虎湯加犀角、元參、生地。若病者能食,即有生機,又有汗出後,胃中燥實,不能食者,此裡氣不通,表邪不得外解也,宜先與調胃承氣湯,其三為冬令風溫,其四為春令風溫,其五為夏至後,人受暑熱。《金匱》云:太陽中暍者,熱是也。其症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白虎湯

  • 1.《本草衍義》:「然四方氣候不齊,又歲中氣運不一,方所既異,雖其說甚雅,當此之時,亦宜兩審。若傷寒熱病,或大汗後,脈洪大,口舌燥,頭痛,大渴不已;或著暑熱,身痛倦怠,白虎湯服之無不效。
  • 2.《女科撮要》:「_白虎湯_,治胃熱作渴,暑熱尤效。
  • 3.《隨息居重訂霍亂論》:「治暑熱熾盛而為霍亂者。
  • 4.《未刻本葉氏醫案》:「暑熱傷陰。心中猶熱。頭重不飢。
  • 5.《未刻本葉氏醫案》:「暑熱傷氣。神倦食減。
▼ 展開更多

小建中湯

  • 1.《三家醫案合刻》:「暑熱時邪,病經二十日,諸法具備,何必問途於蹇足。既承觸暑相招,勉爾揮汗撰方。
  • 2.《未刻本葉氏醫案》:「暑熱鬱蒸發黃。分利三焦。亦為正治。

五苓散

  • 1.《三家醫案合刻》:「前用生津養陰,已得咳停熱退,可以漸入佳境,不虞發熱較甚,三晝夜不減,口渴不飢。蓋體弱肌疏,邪易侵襲,郁遏不宣,蒸燎如焚,質系金虛火旺。今遇炎威酷烈,相火風煽,暑熱外侵,交相爍液,必致煎熬枯涸,欲進苦寒,奈虛火不堪直折,且慮徒傷胃氣,議用海藏神術法,上解三陽,下安太陰。
  • 2.《幼科類萃》:「○暑瀉者,因中暑熱,宜胃苓湯,或五苓散,加車前子末少許,甚效,或六和湯亦好。
  • 3.《雜病廣要》:「如人糞從小便出,小便從大便出者,此夏天暑熱之症,人以五苓散治之亦妙,而予更有奇方,止用車前子三兩,煎湯三碗,一氣服完即愈。(《石室》)
  • 4.《瘍醫大全》:「人自覺腸胃癢而無處抓搔者,只覺置身無地,此乃火鬱結而不散之故。法當用表散之藥,宜化癢湯:柴胡、黑山梔、天花粉各三錢,白芍一兩,甘草二錢,水煎服即愈。人糞從小便出,小便從大便出者,此夏天暑熱之證,醫以五苓散治之亦妙。今止用車前子三兩煎湯三碗,一氣服完,即愈。
  • 5.《馮氏錦囊秘錄》:「治伏暑熱,及胃濕而泄瀉煩渴,小便不利。
▼ 展開更多

胃苓湯

  • 1.《幼科類萃》:「○暑瀉者,因中暑熱,宜胃苓湯,或五苓散,加車前子末少許,甚效,或六和湯亦好。
  • 2.《醫學原理》:「如暑泄,因中暑熱而作泄者,宜以胃苓湯或五苓散加車前子末少許,效。
  • 3.《原幼心法》:「暑瀉者,因中暑熱,宜胃苓湯,或五苓散加車前子末少許,甚效。或六和湯亦好。

附子理中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葉(二十七歲),此腎損久瀉亡陰,當暑熱氣自上吸入,氣傷熱熾,音啞痰多,水涸金痿,非小恙也。絕欲固下,勿擾煩以寧心,精氣再蘇,望其痊可(蓋金從水養,母隱子胎,水涸而金必痿也。凡癆病腎精內奪,每聲啞而死,亦此議也。)

小青龍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十)喘而煩躁,胸中滿悶,不至結胸者,宜越婢加半夏湯,再加栝蔞仁。若在暑熱之時,宜以薄荷葉代方中麻黃。

理中湯

  • 1.《雜病心法要訣》:「霍亂風寒暑食水,雜邪為病正氣方,藿蘇陳半茯苓草,芷桔腹皮厚朴當,轉筋木瓜吳萸入,暑合香薷濕入蒼,暑熱六一甘露飲,寒極烏附理中湯。
  • 2.《張氏醫通》:「大順散(局方),治暑熱引飲過多。霍亂吐瀉。
  • 3.《醫通祖方》:「治暑熱引飲過多,霍亂吐瀉。
  • 4.《證治針經》:「理中湯入黃連茯苓,寒暑兼傷(暑熱生冷兩傷)連理湯。

真武湯

  • 1.《未刻本葉氏醫案》:「陰虛之質。因暑熱致嗽失血。復延肛瘍。暑熱乘虛內陷。釀成陰損矣。穀食不減。用藥庶幾有效。

甘草湯

  • 1.《未刻本葉氏醫案》:「此暑熱逼入胞絡。神昏亂語。心中熱。
  • 2.《治痢捷要新書》:「黃連木香枳殼茯苓麥芽神麯黃連解暑熱毒厚腸胃清臟腑赤痢倍之木香溫脾胃逐邪氣止下痛白痢倍之餘俱等分為末以神麯打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白相雜甘草乾薑湯下

大承氣湯

  • 1.《沈氏尊生書》:「或暑熱入心也(宜金鈴子散、剪紅丸,甚者宜大承氣湯,)痛不止,

小半夏湯


甘草乾薑湯

  • 1.《治痢捷要新書》:「黃連木香枳殼茯苓麥芽神麯黃連解暑熱毒厚腸胃清臟腑赤痢倍之木香溫脾胃逐邪氣止下痛白痢倍之餘俱等分為末以神麯打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白相雜甘草乾薑湯下

越鞠丸


黃連解毒湯

  • 1.《玉機微義》:「黃連解毒湯治暑熱證,脈洪實而渴。
  • 2.《專治麻痧初編》:「初發熱時最忌驟用寒涼以冰毒,使毒邪抑遏不得出,則成內攻之患。而昔人謂天氣喧熱宜用辛涼發之,如黃連解毒湯之類,不知天時暑熱之氣,豈寒涼之藥所能解,今驟用寒涼恐不足以解外熱,而適足以阻內熱,使不得出也。
  • 3.《瘍醫大全》:「一忌驟用寒涼。初發熱時最忌驟用寒涼以冰毒,使毒氣抑遏不得出,則成內攻之患。而昔人謂天氣暄熱,宜用辛涼發之,如黃連解毒湯之類,不知天時暑熱之氣,豈寒涼之藥所能解,今驟用寒涼,恐不足以解外熱,而適足以阻內熱,使不得出也。

竹葉石膏湯

  • 1.《中西溫熱串解》:「初病暑熱傷氣,竹葉石膏湯,或清肺輕劑。大凡熱深厥深,四肢逆冷,但看面垢齒燥,二便不通,或瀉不爽者為是,大忌誤認傷寒也。
  • 2.《羅氏會約醫鏡》:「_竹葉石膏湯_,治感冒暑熱,火盛、煩躁、噁心。
  • 3.《古今名醫彙粹》:「暑熱發渴、脈虛,用人參白虎湯,或竹葉石膏湯。
  • 4.《景岳全書》:「一、火在中焦而作嘔者,必有火證火脈,或為熱渴,或為燥煩,脈必洪數,吐必湧猛,形氣聲色必皆壯麗。若察其真有火邪,但降其火,嘔必自止。火微兼虛者,宜《外臺》黃芩湯,或半夏瀉心湯。火甚者,宜抽薪飲,或大小分清飲。若暑熱犯胃,多渴多嘔,氣虛煩躁,而火有不清者,竹葉石膏湯。
  • 5.《景岳全書》:「若受穢濁寒邪,脹滿腹痛惡心者,調氣平胃散。若感冒暑熱,火盛煩躁噁心者,仲景竹葉石膏湯。若中藥毒或諸毒而噁心者,速宜於諸毒門求法治之。
▼ 展開更多

六一散

  • 1.《沈氏尊生書》:「有暑熱上鬱,耳耵作脹,咳嗆氣熱當清者(宜六一散加杏仁、連翹殼、淡竹葉、
  • 2.《醫學芻言》:「_暑熱瀉_,吸受暑濕作瀉,宜六一散,香連丸。
  • 3.《王孟英醫案》:「又粗工不察天時、人秉之不齊,動輒生化湯,以致覆杯而斃者比比。即沙糖酒亦能殺人,不可不慎。孟英曰:六一散,既清暑熱,又行瘀血。當此酷暑之令,誠為產後第一妙方。特為拈出,幸救將來。孟英曰:吾聞姚氏婦妊已臨月,腹中作痛,家人謂其將娩,急煎參湯令服。
  • 4.《王氏醫案續編》:「又粗工不察天時人秉之不齊,動輒生化湯,以致覆杯而斃者比比,即砂糖、酒亦能殺人,不可不慎。孟英曰:六一散既清暑熱,又行瘀血,當此酷暑之令,誠為產後第一妙方,特為拈出,幸救將來。孟英曰:吾聞姚氏婦,妊已臨月,腹中作痛,家人謂其將娩,急煎參湯令服。
  • 5.《王氏醫案繹註》:「暑令產婦服生化湯砂糖酒死者甚多。孟英謂六一散既清暑熱。又行瘀血溽暑之令。誠為產後第一妙方。
▼ 展開更多

補中益氣湯

  • 1.《醫方選要》:「若其人元氣素虛,因於暑熱,四肢困倦,不思飲食,此熱傷脾胃也,以清暑益氣、補中益氣湯之類主之;若脾胃不和,嘔吐不食,宜以六和湯、縮脾飲之類調之;若卒中,昏冒倒僕,角弓反張,不省人事,手足或發搐搦,此為暑風,不可作風治之,當以黃連香薷飲加羌活服之,自然愈矣。方見於後。
  • 2.《醫方集解》:「又有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內傷,東垣所謂清暑益氣是也;又有因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或過取風涼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致之病,治宜辛熱解表,辛溫理中之藥,卻以傷寒治法相類者也。外感之與內傷,寒病之與熱病,氣虛之與血虛,如冰炭相反,治之若差,則輕病必重,重病必死矣。

藿香正氣散

  • 1.《隨息居重訂霍亂論》:「按:上二方,皆治風寒外感,食滯內停。或兼濕邪,或吸穢氣,或傷生冷,或不服水土等證,的是良方。若溫暑熱證,不兼寒濕者,在所切禁。今人謂其統治四時感證,不審病情,一概濫用,誤人不少,用治霍亂,薑棗宜裁。

人參湯

  • 1.《張氏醫通》:「大順散(局方),治暑熱引飲過多。霍亂吐瀉。
  • 2.《金匱方歌括》:「元犀按。白虎西方神名也。其令為秋。其政清肅。涼風至。白露降。則溽暑潛消。以此湯有徹暑熱之功。行清肅之政。故以白虎名之。

人參白虎湯

  • 1.《景岳全書》:「人參白虎湯(寒三),大涼,凡赤斑口燥,煩躁暑熱,脈洪大浮虛者宜此。
  • 2.《古今名醫彙粹》:「暑熱發渴、脈虛,用人參白虎湯,或竹葉石膏湯。
  • 3.《醫學原理》:「_人參白虎湯_,治暑熱傷肺咳嗽。並傷寒門。
  • 4.《玉機微義》:「局方人參白虎湯治暑熱發渴脈虛
  • 5.《明醫雜著》:「暑熱發渴,脈虛,宜用人參白虎湯。人參一錢五分,知母二錢,石膏五錢,甘草二錢。竹葉石膏湯亦好。石膏一兩,半夏二錢五分,甘草二錢,人參二錢,麥門冬五錢,入竹葉,水煎。
▼ 展開更多

清暑益氣湯

  • 1.《醫學入門》:「凡此熱劑,明知口傷冷物,身受寒氣而後敢用,亦變法也。高陽生專謂冷生氣者,泥矣。挾暑熱,則腠理開而汗泄於外,黃連香薷散加蓼根,或清暑益氣湯,加木香。
  • 2.《景岳全書》:「(東垣),清暑益氣湯,治暑熱蒸人,四肢倦怠,胸滿氣促,肢節疼痛,身熱而煩,小便黃數,大便溏瀉,自汗口渴,不思飲食。
  • 3.《醫學心悟》:「然又有清之而不分內傷、外感者何也?蓋風寒閉火,則散而清之,經云:火鬱發之是也。暑熱傷氣,則補而清之,東垣清暑益氣湯是也。濕熱之火,則或散、或滲、或下而清之,開鬼門、清淨府、除陳莝是也。燥熱之火,則潤而清之,通大便也。傷食積熱,則消而清之,食去火自平也。
  • 4.《丹臺玉案》:「_清暑益氣湯_,治夏月暑熱蒸入。不思飲食。四肢乏力。神思困惓。小便赤澀。大便作瀉。時時作渴。胸膈飽悶。
  • 5.《古今醫統大全》:「(東垣)_清暑益氣湯_,治夏月暑熱蒸人,人感之四肢倦怠,胸滿氣促,肢節疼,或氣高而喘,身熱而頓,心下痞脹,小便黃數,大便溏瀉;或痢或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
▼ 展開更多

玉女煎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金(十六歲),著枕氣衝,顯是陰中之熱,驗寸搏舌白,濁飲擬議暑熱上吸心營,肺衛客氣未平,先用玉女煎。

生化湯

  • 1.《沈氏女科輯要》:「王孟英按:暴感發熱,可以鼻塞驗之。苟胎前伏邪,娩後陡發者,何嘗有頭疼、鼻塞之形證乎?雖脈亦有不即顯露者,惟舌苔頗有可徵:或厚白而膩,或黃膩黃燥,或有黑點,或微苔舌赤。或口苦,或口渴,或胸悶,或溲熱。此皆溫濕、暑熱之邪內蘊,世人不察,再飲以糖酒生化湯之類。
  • 2.《王氏醫案繹注》:「暑令產婦服生化湯砂糖酒死者甚多.孟英謂六一散既清暑熱.又行瘀血溽暑之令.誠為產後第一妙方.

烏頭湯

  • 1.《皇漢醫學》:「後長強骨邊痛甚而漫腫,兩足跟及十指頭皆成黑色,想已當死矣。後暑熱隨退,飲食稍進,瘡口亦漸愈,至九月天氣清爽時而大快,然因久於伏臥,腰腳強直如棒,不能跪坐,飲食可不論,而兩便亦不通,轉方烏頭湯兼用七寶丸,另請推拿揉筋術,故漸能屈伸,至十月末復原。

抵當湯

  • 1.《經方實驗錄》:「此二物生於夏秋暑熱強烈之時,採二物者當在炎暑肆威時,專人到四鄉採之。採牛虻於畜牛家之牛房中,此中吮血之虻飛翔成群,虻聲聒耳,虻嘴有吸血之針專噆牛膚之血,其針刺入牛膚,能令牛不勝痛,跳躍鳴嚎者良。去其翅足,微火烤乾,藏於高燥之處,可以久藏不壞。

瓜蒂散

  • 1.《普濟本事方》:「庚戌年避地維揚界,有一家病傷寒七八日,身體洞黃,鼻目皆痛,兩髀及項頸腰脊強急,大便澀,小便如金。予曰:脈緊且數,脾元受濕,暑熱蘊蓄於太陽之經,宿谷相摶,鬱蒸而不得散,故使頭面有汗,至頸以下無之。若鼻中氣冷,寸口近掌無脈則不療。急用茵陳湯調五苓散與之,數服瘥。
  • 2.《傷寒摘錦》:「經曰:太陽中暍者,身熱疼腫,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此本時所得之病,非冬傷於寒至夏變為暑之病也。乃夏時暑熱,以水灌洗而得之,一物瓜蒂散主之;若暑病,則用河間之法而治之。

導赤散

  • 1.《醫醫偶錄》:「不得臥者,暑熱乘心也,導赤散加益元散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

  • 1.《先哲醫話》:「夏月因暑熱遺尿者,宜白虎加人參湯。(按:或云三陽合病條遺尿二字,疑當在發汗則譫語下。此說似有理,然有間屬實者,宜於實際而徵焉。)
  • 2.《退思集類方歌註》:「(中暑即中暍,暍者暑熱之氣也。膈消即上消,消者為能消水也。)
  • 3.《退思集類方歌注》:「(中暑即中暍,暍者暑熱之氣也。膈消即上消,消者為能消水也。)

至寶丹

  • 1.《景景醫話》:「按前期「寒包暑熱」條,阮某譫語,即屬胃熱,如誤用牛黃丸、至寶丹等,領邪入內,必然不救,並無繞臍痛,按之有物,轉矢氣等候,倘用承氣亦不救。胃熱之中,又有兩法:其不兼濕者,則用白虎湯;其兼濕邪者,則用三黃石膏湯、黃連解毒湯,以苦能燥濕也。上期《醫學報》袁桂生札記,與予說同。

六和湯

  • 1.《保命歌括》:「_六和湯_,治中暑熱,心脾不調,氣不升降,霍亂吐瀉,寒熱交作,小便赤澀。
  • 2.《幼科類萃》:「○暑瀉者,因中暑熱,宜胃苓湯,或五苓散,加車前子末少許,甚效,或六和湯亦好。

敗毒散

  • 1.《難經正義》:「近世吳又可之論疫,乃溫熱夾濕者、故其氣臭如屍,色蒸晦垢,舌本深絳,苔如積粉,神情昏擾而驚悸,脈右盛而至數模糊,皆濕熱相搏之徵,故宜達原飲以達募原之伏邪也。至余師愚之清瘟敗毒散,重用石膏,又專治暑熱之成疫者也。越人早鑑於此,故曰: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

雙解散

  • 1.《仁術便覽》:「治傷寒溫暑熱,病在表,頭痛身熱,肢體疼痛,邪熱服此。

甘露飲

  • 1.《祖劑》:「即五苓散合益元散去豬苓加石膏、寒水石,治暑。若甘露飲不去豬苓,不加石膏,名桂苓甘露飲,治暑熱二氣濕瀉注下,或煩渴,或小便閉澀。
  • 2.《雜病心法要訣》:「霍亂風寒暑食水,雜邪為病正氣方,藿蘇陳半茯苓草,芷桔腹皮厚朴當,轉筋木瓜吳萸入,暑合香薷濕入蒼,暑熱六一甘露飲,寒極烏附理中湯。
  • 3.《隨息居重訂霍亂論》:「治暑熱挾濕之霍亂。
  • 4.《古今醫統大全》:「(《宣明》)_桂苓甘露飲_,治水不消,暑熱泄瀉,嘔吐或下痢。(方見暑門。)
  • 5.《濟陽綱目》:「_桂苓甘露飲_,方見前暑熱條。

十味香薷飲

  • 1.《奇方類編》:「治一切暑熱、腹痛、霍亂、轉筋、心煩、神昏、頭重、身體困倦。

金沸草散

  • 1.《雞峰普濟方》:「治傷寒暑熱風氣壅盛,頭目心胸不利,婦人血風潮發,丈夫風氣上攻,其壯如醉人,中脘有痰,令人壯熱頭痛,項筋緊急,時發寒熱,皆類傷風,則汗出,如風盛則解利。

四味香薷飲

  • 1.《成方切用》:「除扁豆,名黃連香薷飲。治中暑熱盛,口渴心煩,或下鮮血。(暑邪所逼。)加茯神,治癉瘧。(獨熱不寒,曰癉瘧,當責之暑邪。暑先入心,故加茯神以寧心。)除黃連,加木瓜甘草香附陳皮蒼朮紫蘇,名二香散。(蓋合香蘇飲香薷飲為一方也。)治外感內傷,身熱腹脹。

香薷散

  • 1.《醫宗必讀》:「霍亂多起於夏秋之間,皆外受暑熱,內傷飲食所致。縱冬月患之,亦由夏月伏暑也。轉筋者,兼風木,建中加木瓜柴胡湯。厥冷唇青,兼寒氣,建中加附子乾薑湯。身熱煩渴,氣粗兼暑熱,桂苓白朮散,或香薷散。體重,骨節煩痛,兼濕化,除濕湯。風暑合病,石膏理中湯。

香薷飲

  • 1.《蘭臺軌範》:「_香薷飲_(《局方》),治暑熱乘涼飲冷,陽氣為陰邪所遏,頭痛,發熱,惡寒,煩躁,口渴,腹滿,吐瀉者。
  • 2.《蒼生司命》:「_香薷飲_,治夏至後一切暑熱腹痛,及霍亂吐利、心煩。
  • 3.《方症會要》:「治夏至後一切暑熱腹痛及霍亂吐利煩心
  • 4.《幼科鐵鏡》:「宜補脾溫胃,用固腸飲。有積盡而痢久不愈,乃脾氣下陷,宜用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若初起宜用薑茶散。有夾暑熱而痢下赤白相兼者,用清暑益氣湯加香薷飲。
  • 5.《幼科鐵鏡》:「_香薷飲_,治暑熱。
▼ 展開更多

生脈散

  • 1.《時方歌括》:「生脈冬味與參施。暑熱刑金脈不支。若認脈虛通共劑。操刀之咎屬伊誰。(人參五分。麥冬八分。五味子九分。水煎服。)
  • 2.《丁甘仁醫案》:「張左,發熱汗多,氣短而喘,脈數而亂,舌紅,暑熱傷津耗氣,肺金化源欲絕,肺為水之上源,肺虛不能下蔭於腎,腎不納氣,肺主皮毛,肺傷則衛氣失守,是以汗出甚多。經云:因於暑,汗,煩則喘喝是也。症勢危篤,勉擬生脈散,益氣生津,而清暑熱。
  • 3.《增訂葉評傷暑全書》:「柯韻伯曰:肺為嬌臟,而朝百脈,主一身元氣者也。形寒飲冷則傷肺,故傷寒有脈結代,與脈微欲絕之危。暑熱刑金則傷肺,故傷熱有脈來虛散之足慮。然傷寒是從外來者為實邪,故雖脈不至而可復可通。傷熱是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非先從滋化其源,挽回於未絕之前,則一絕而不可復。
  • 4.《成方便讀》:「_千金生脈散神奇,麥味人參三物齊。暑熱內傷元氣短,肺虛喘咳卻能醫。_

都氣丸


復脈湯

  • 1.《眉壽堂方案選存》:「潰瘍未合,頻進培養,反晝夜漸寒潮熱,食物日減,形神日損。近熱甚衄血,口渴舌絳,肉腠麻木。本虛之體,夾雜暑熱,慮液涸昏厥,擬用復脈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