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氣痛」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氣痛是中醫的一個病證,是指因氣機不暢,經絡阻滯,導致胸腹部脹悶疼痛的一種病症。氣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胸腹部脹悶疼痛,噯氣不爽,或伴有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氣痛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或過食生冷油膩食物,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氣機不暢,而發為氣痛。
  • 情志不遂,憂思惱怒,肝氣鬱結,氣機不暢,而發為氣痛。
  • 外感風寒,寒邪束表,阻遏氣機,而發為氣痛。
  • 內傷久病,正氣虛弱,氣機失調,而發為氣痛。

氣痛的治療,以疏肝理氣、和胃健脾為主。常用中藥有柴胡、枳實、白朮、陳皮、香附、甘草等。

氣痛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不吃生冷油膩食物。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氣痛是中醫的一個常見病證,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小建中湯

  • 1.《皇漢醫學》:「《蘇沈良方》本方條曰:「此藥治腹痛如神,然腹痛按之便痛,重按之卻不甚痛,此是氣痛。重按則愈痛而堅者,當自有積也。氣痛不可下,下之則愈甚,此虛寒證也。此藥偏治腹中虛寒,補血,尤治腹痛。」

平胃散

  • 1.《藥鑒》:「氣平,味酸澀,帶甘辛,無毒。利痰消食,下積氣,散滯血。療㿗疝,止腹疼。專治肉積,能開脾健胃。又能治婦人兒枕疼痛,濃煎汁入砂糖少許立效。理脾用之,膨脹立消。予嘗用平胃散同山楂煎汁浸曬烏藥,治諸般氣痛腹痛。痘家用之,行氣化痰,起脹解毒。又能破人參之滯氣,痘家不得已用參,多以此監之。
  • 2.《藥鑑》:「氣平,味酸澀,帶甘辛,無毒。利痰消食,下積氣,散滯血。療㿗疝,止腹疼。專治肉積,能開脾健胃。又能治婦人兒枕疼痛,濃煎汁入砂糖少許立效。理脾用之,膨脹立消。予嘗用平胃散同山楂煎汁浸曬烏藥,治諸般氣痛腹痛。痘家用之,行氣化痰,起脹解毒。又能破人參之滯氣,痘家不得已用參,多以此監之。

四逆湯

  • 1.《醫理真傳》:「心中氣痛,面青、肢冷、舌滑、不渴者,寒邪直犯於心君,由君火衰極也**(宜四逆湯)**。心中氣痛,面赤、舌黃、欲飲冷者,熱邪犯於心包也**(宜桅子大黃湯)**。

桔梗湯

  • 1.《一見能醫》:「胸者,肺之分野,然少陽膽經受病,亦令胸痛,此邪氣初傳入里而未歸於里,故胸痛也。古方用柴胡湯加枳殼治之。如未應本方,對小陷胸湯一服,其效如神。又風寒在肺,胸滿氣痛,宜用桔梗湯加理氣之劑。又飲食填塞者,宜吐法。

藿香正氣散

  • 1.《秘珍濟陰》:「—,妊娠胃脘氣痛喜按,宜用藿香正氣散(方見彙輯)加水泡薑、蘇葉、生薑。或兼血凝氣滯,生瘍,方內宜加衫荊子根同煎。一服效,數服愈。此(湘門)屢試屢驗之方。

四磨湯

  • 1.《大方脈》:「_四磨湯_,治七情氣逆,上氣喘急,腹脅氣痛。

八正散

  • 1.《古今醫鑒》:「一、體壯實,小腸氣痛,或小便不通,以八正散加破故紙、小茴、川楝子。
  • 2.《古今醫鑑》:「一、體壯實,小腸氣痛,或小便不通,以八正散加破故紙、小茴、川楝子。

補中益氣湯

  • 1.《女科秘要》:「人參(三錢),炙黃耆,炒白朮,酒芍,歸身,川芎,陳皮(各一錢),柴胡(七分),炙草(三分),煎服。如氣滯作痛。加青皮。香附。木香(各等分),或用五靈脂(炒煙盡一錢),為末。溫酒送。亦能止滯氣痛。

蘇子降氣湯

  • 1.《成方切用》:「(局方),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嗽嘔血,或大便不利。(肺為氣主,火升克肺,故氣高痰湧,或喘或嗽,甚則嘔血也。火炎津枯,有升無降,故大便不利。又有氣痛便秘,用通劑而愈不通,故暫通復秘。因而下血者,亦當順氣,氣順則自通,當求溫暖之劑。)
  • 2.《醫方集解》:「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嗽嘔血,或大便不利(肺為氣主,肺虛火盛,故氣高痰湧,或喘或嗽,甚則嘔血也;火炎津枯,有升無降,故大便不利。又有氣痛便秘,用通劑而愈,不通或暫通復秘,因而下血者,亦當順氣,氣順則自通,當求溫暖之劑)。

失笑散

  • 1.《驗方新編》:「又方:五靈脂半生半炒為末,每服一錢,白滾水調下。如口噤者,用瓷調羹撬開灌之,入喉即愈。或用失笑散(見卷三各種氣痛門)更妙。
  • 2.《驗方新編》:「大岩蜜湯:生地、歸身、獨活、吳茱萸(炒)、白芍(酒炒)、乾薑(炒)、炙草、肉桂、小薊各一錢,細辛五分,水煎、熱服。如不見效,即系瘀血,用黑神散(見前)或失笑散(見卷三各種氣痛門)少少服之,效則再服必愈。
  • 3.《驗方新編》:「產婦中氣多虛,不能行血,血斯凝滯,或閉而不來,或來而不盡,敗血入腹,故為腹痛,乍作乍止,其痛如刺,手不可近。宜用黑神散(見前),或用失笑散(見卷三各種氣痛門)或後羊肉湯,俱妙。或產後血虛,外受風冷之氣,內傷寒冷之物,以致腹痛者,得人按摩則止,或熱物熨之即止者是也。
  • 4.《驗方新編》:「用各種氣痛門失笑散最妙。
  • 5.《濟陽綱目》:「_失笑散_,治心氣痛,及小腸氣痛不可忍。
▼ 展開更多

至寶丹

  • 1.《蘇沈良方》:「上每服二錢,暖酒調下。予每作以療婦人氣痛,常以一服瘥。

五積散

  • 1.《雜病廣要》:「生料五積散,膀胱小腸氣痛,加茱萸半錢,鹽少許。(《易簡》)(《得效》更加茴香。)治醉飽後色欲不節,觸傷小腹,致成疝氣,其疝自小腹痛連腰胯下,心頭吊痛,額上汗出,依本方加玄胡索。(《濟世全書》)
  • 2.《雜病源流犀燭》:「肩膊筋緩,連臂不舉而痛,陽明脈衰也(宜黃耆、白朮、防風根、當歸、片薑黃、桑枝)。如坐臥傷濕,或受寒而臂痛,為寒濕氣痛也(宜五積散)。手腫痛,或指掌連臂膊肘腕俱痛,為手氣也(宜蠲痹湯)。臂忽發熱極痛,為風熱也(宜桑枝濃煎湯,多服)。臂發熱痛,從里徹外,為血衰也(宜秦艽地黃湯)。
  • 3.《沈氏尊生書》:「或受寒而臂痛,為寒濕氣痛也(宜五積散)。手腫痛,或指掌連臂膊肘腕俱痛,

小續命湯

  • 1.《類證治裁》:「〔氣痛〕,小續命湯,見一卷中風。

四七湯

  • 1.《醫學芻言》:「_氣痛_,氣痛,脈沉澀,宜四七湯。

復元通氣散

  • 1.《赤水玄珠》:「_復元通氣散_,氣不宣通流利,並閃挫腰脅氣痛。

控涎丹

  • 1.《証治準繩‧雜病》:「控涎丹,治一身氣痛及脅走痛。痰挾死血,加桃仁泥。凡脅有痰流注,二陳加南星、川芎、蒼朮,實者控涎丹下之。枳實散,攻中有補,虛人可用。戴云:曾有人脅痛連膈,進諸氣藥,並自大便導之,其痛殊甚,後用辛熱補劑,下黑錫丹方愈。此乃虛冷作痛,愈疏而愈虛耳。
  • 2.《丹溪心法》:「控涎丹,一身氣痛,及脅痛,痰挾死血,加桃仁泥,丸服。右脅痛,用推氣散,出嚴氏方;左脅痛,用前藥為君加柴胡或小柴胡,亦可治。

異功散

  • 1.《方劑辭典》:「異功散,治婦人血冷氣痛。心胸煩悶。不思飲食。四肢無力。頭目昏疼。寒熱往來。狀似勞倦。並治之。(醫書大全)

溫中散

  • 1.《本草綱目》:「【溫中散郁】〔草部〕木香(心腹一切冷痛、氣痛,九種心痛,婦人血氣刺痛,並磨酒服;心氣刺痛,同皂角末丸服;內釣腹痛,同乳、沒丸服。),香附子(一切氣,心腹痛,利三焦,解六郁,同縮砂仁、甘草末點服;心脾氣痛,同高良薑末服;血氣痛,同荔枝燒研,酒服。

沉香散

  • 1.《瑞竹堂經驗方》:「治婦人一切血氣刺痛不可忍者,及男子冷氣痛,並皆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