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胃脘」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胃脘,又稱胃脘痛,是指胃脘部位的疼痛。其病因主要包括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外感六淫等。臨床表現主要為胃脘部位疼痛,可伴有腹脹噯氣噁心嘔吐等症狀。治療和胃降逆為主,常用方藥有香砂六君丸保和丸等。

胃脘痛是一種常見的胃腸疾病,其發病率高,病程長,易反覆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對於胃脘痛的治療,應積極辨證論治,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胃脘痛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飲食宜清淡,不宜過於油膩、辛辣、生冷。
  2. 規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3.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
  4.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5. 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胃脘痛雖然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如果不加以重視,也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因此,對於胃脘痛的預防,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理中湯

  • 1.《皇漢醫學》:「《醫方選要》曰:「理中湯,治五臟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強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氣刺痛。」
  • 2.《奇效良方》:「治五臟中寒,口噤失言,四肢強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氣刺痛。
  • 3.《仁術便覽》:「治五臟直中寒邪,口噤失音,四肢強直,腹痛冷泄,兼治胃脘寒,冷氣刺痛。
  • 4.《嬰童類萃》:「_理中湯_,治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僵直,及男婦胃脘停痰,冷氣刺痛。
  • 5.《王樂亭指要》:「過左,面色淡白,口吐清涎,脈至關脈沉細,寒濕停於胃脘,理中湯主之。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奇效良方》:「飲乳又吐,脈洪數,此熱吐也,冷吐者不渴,飲食與水隨吃隨吐,面青白手,手足冷,大小便利,宜細辨之。有熱有餘毒在胃脘嘔吐者,宜服黃芩散五苓散人參竹葉湯。若餘毒在口,口舌生瘡,下部亦有瘡,或下膿血,服黃連散三黃熟艾湯。發喘而煩躁,小便小利者,燈心湯。
  • 2.《醫學綱目》:「〔《活》〕吐有冷熱二症,寸口脈數,手心熱,煩渴而吐,以有熱在胃脘,五苓散主之。

芍藥甘草湯

  • 1.《成方切用》:「濕痰痛者,脈滑,痰氣阻礙,不得升降。蟲痛者,時作時止,面白唇紅。大抵胃脘下大腹痛者,多屬食積外邪。繞臍痛者,屬痰火積熱。臍下少腹痛者,屬寒或瘀血。)仲景用治誤表發厥,腳攣吐逆,與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厥愈足溫者,更作此湯,以和其陰,其腳即伸。

小承氣湯

  • 1.《張氏醫通》:「赤小豆當歸散(諸見血門),大黃牡丹湯(小承氣湯下),桃核承氣湯(小承氣湯下),千金托裡散(保元湯下),太乙膏(胃脘癰門)

四逆散

  • 1.《傷寒論翼》:「用白虎、承氣輩,清胃而平中焦之熱實,白頭翁、四逆散,清脾而止下焦之熱利,是分頭以救腹中之陰,而扶胃脘之元氣耳。胃為一腑,而分陰陽二經,少陰一經,而兼陰陽兩臟者,皆為根本之地故也。邪有陰陽兩途,臟分陰陽二氣。

白頭翁湯

  • 1.《張卿子傷寒論》:「胃脘有癰。則嘔而吐膿。不可治嘔。得膿盡。嘔亦自愈。

桃核承氣湯

  • 1.《張氏醫通》:「赤小豆當歸散(諸見血門),大黃牡丹湯(小承氣湯下),桃核承氣湯(小承氣湯下),千金托裡散(保元湯下),太乙膏(胃脘癰門)

越婢湯

  • 1.《醫述》:「按:本論無越婢證,亦無越婢湯,後人取《金匱》方補之,竊謂仲景言不可發汗,則必不用麻黃,言無陽是無胃脘之陽,亦必不用石膏,古方多有名同而藥不同者,安可循名而不審其實也。此等脈證最多,宜用柴胡、桂枝為恰當。○按:喻嘉言云:越婢者,石膏之辛涼也。以此兼解其寒,柔緩之性,比女婢為過之。

調胃承氣湯

  • 1.《醫原》:「若舌苔黃如沉香色,或黃黑而燥,脈沉實而小,甚者沉微似伏,四肢發厥,或渴喜熱飲,此皆裡氣不通之象,酌用三承氣湯急下之。中脘痞滿按痛,邪在胃腑,宜小承氣湯。當臍及小腹按痛,邪在小腸,胃脘下口及臍兩旁按痛,邪在大腸,熱結旁流,按之硬痛,必有燥矢,均宜調胃承氣湯鹹苦下之。
  • 2.《湖岳村叟醫案》:「」用六味四物湯,略加生津液之味,服五帖,忽得戰汗,身熱已退,惟飲食不能多進,胃脘按之疼痛,乃表證雖解,裡證未除也,用調胃承氣湯一帖,下穢物碗許,乾糞棗大者十餘枚,數日平復。

歸脾湯

  • 1.《何氏虛勞心傳》:「然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則肝腎亦傷,所以亦有兼筋骨腰痠也。)嗜臥少食,(脾傷則神亦倦,故嗜臥,又腎病則嗜臥,精竭者,神倦也。少食者,胃傷也。)或心脾虛痛,(所謂胃脘,當心而痛是也。)大便不調,(脾主大便,虛則或滯或閉,是其本病也。)血無主統,(心虛則不能生血,脾虛則不能統血。

大柴胡湯

  • 1.《醫權初編》:「表侄繆豐城,夏月瘧轉感寒,服他醫藥數帖,不效。余診六脈皆弱,舌黃燥胎,中一線已黑,猶寒熱往來,時有譫語,胃脘不硬不疼,余以舌胎為憑,且年少,體鍵,未娶,舍脈從症,以大柴胡湯下之。所下薄糞二次,蛔數條而已,症猶不退。因脈下後仍小,不合白虎湯,以小柴胡湯加犀、連等,瘧漸轉輕。

四物湯

  • 1.《湖岳村叟醫案》:「」用六味四物湯,略加生津液之味,服五帖,忽得戰汗,身熱已退,惟飲食不能多進,胃脘按之疼痛,乃表證雖解,裡證未除也,用調胃承氣湯一帖,下穢物碗許,乾糞棗大者十餘枚,數日平復。

平胃散

  • 1.《醫通祖方》:「此葛可久方,丸以蒸餅,取緩留胃脘而和中氣之傷也。蓋參苓平胃原非補益腎水之藥,余嘗藉此以治飲食內傷、中氣不和、發熱羸瘦之證,往往獲效。詳方名白鳳者,以鳧字下幾字加於鳥字之上也,且丸以膏名,取脂膏之義,藏機法也。

白虎湯

  • 1.《痘疹精詳》:「麻初煩渴毒上燎,津液頻枯胃脘焦,加味麻葛治未出,已出白虎湯可療。

逍遙散

  • 1.《絳雪丹書》:「孕婦脾胃虛弱,飲食停滯,以致腹脹嘔吐,安胎飲恐力緩,宜用人參平胃散。胃脘當心痛,服左金丸立愈,後用逍遙散、六味飲調之。如愈後再發,復服。如又發,此氣虛也,用理中湯,如兼嘔吐,有蛔蟲者,用安蛔理中湯。孕婦腰背痛,用杜仲、續斷、補骨脂炒為末,每服二錢,嚼胡桃一枚,溫酒下。

黃芩湯

  • 1.《全國名醫驗案類編》:「廉按:暑濕痢,初多噤口,由濕熱鬱滯胃脘,證必兼身熱口渴,腹灼目黃面垢,舌苔黃濁,或兼寒熱如瘧,長沙黃芩湯加味卻是正治。然其所用藥品,仍不出潔古芍藥湯之範圍。

附子理中湯

  • 1.《濟陽綱目》:「_附子理中湯_,治五臟中寒,口噤強直,失音不語,手足厥冷,兼治胃脘停痰,冷氣刺痛。

左金丸

  • 1.《絳雪丹書》:「孕婦脾胃虛弱,飲食停滯,以致腹脹嘔吐,安胎飲恐力緩,宜用人參平胃散。胃脘當心痛,服左金丸立愈,後用逍遙散、六味飲調之。如愈後再發,復服。如又發,此氣虛也,用理中湯,如兼嘔吐,有蛔蟲者,用安蛔理中湯。孕婦腰背痛,用杜仲、續斷、補骨脂炒為末,每服二錢,嚼胡桃一枚,溫酒下。

藿香正氣散

  • 1.《秘珍濟陰》:「—,妊娠胃脘氣痛喜按,宜用藿香正氣散(方見彙輯)加水泡薑、蘇葉、生薑。或兼血凝氣滯,生瘍,方內宜加衫荊子根同煎。一服效,數服愈。此(湘門)屢試屢驗之方。

補中益氣湯

  • 1.《醫學研悅》:「《經》云:思則氣凝,氣凝則傷脾。怒則氣逆,氣逆則傷肝,肝木乘脾土則氣虛,而作滿悶。木曲直而作酸吐。於膈不快利,於食不美喜。皆由中氣不足所致。傷之之久,元氣漸弱,有由飲食勞倦,胃脘之陽氣不舉者,補中益氣湯主之。嗜欲傷脾,精耗而氣散者,六君子加坎離之劑以主之。

二陳湯

  • 1.《醫學原理》:「如因多食生冷,以致脾胃不和,嘔吐噁心,或頭眩,或胃脘懊憹不惺,或發寒熱,宜二陳湯加丁香、烏梅煎服。如心下痹而痛者,再加草豆蔻仁。
  • 2.《醫方選要》:「二陳湯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胃脘不快,或因食生冷,或飲食過多,脾胃不和,並皆治之。
  • 3.《醫學正傳》:「痰飲為患,或因多食生冷,脾胃不和,以致嘔吐噁心,或頭眩,或胃脘懊憹不快,或發寒熱,二陳湯加丁香、烏梅、生薑,煎服。心下痞而痛者,加草豆蔻仁。
  • 4.《古今醫統大全》:「痰飲為患,或因多食生冷,脾胃不和,以致嘔吐噁心,或頭眩,或胃脘懊憹不快,或發寒熱,二陳湯加丁香、烏梅、生薑煎服。心下痞而痛者,加草豆蔻仁。

黃連解毒湯

  • 1.《証治準繩‧瘍醫》:「子和治一男子,病口瘡數年。上至口,中至咽嗌,下至胃脘皆痛,不敢食熱物,一湧,一泄,一汗,十去其九,次服黃連解毒湯,不十餘日皆釋。

瓜蒂散

  • 1.《皇漢醫學》:「夫所謂反胃者,毒壅窒於胸間,故胃脘被妨礙而不能容水穀,朝食則暮吐,夕食則朝吐也,半夏、人參、茯苓等之藥,安得而制之(求真按:「有當用吐劑者,有當用乾薑、生薑、半夏、茯苓、人參等者,焉得專重偏廢哉」)?且巴豆、大黃、甘遂,下劑也。夫下劑之功能,先納之於胸腹,熟化運造,而後為用。

排膿散

  • 1.《先哲醫話》:「胃脘癰疑似肺癰而不止肺部,痛亦連少腹,吐膿血也,治法宜排膿散、桔梗白散。小兒發解顱者,其初必發熱,牙關緊急天吊,宜先其時治之。葛根加朮附湯兼紫丸,為得矣。若解顱證已具,多不治。

赤小豆當歸散

  • 1.《張氏醫通》:「赤小豆當歸散(諸見血門),大黃牡丹湯(小承氣湯下),桃核承氣湯(小承氣湯下),千金托裡散(保元湯下),太乙膏(胃脘癰門)

大陷胸湯

  • 1.《廣瘟疫論》:「又有大便閉而屢下不通者,則必有夾邪,當審之。有夾水者,水在腸中,則不下而自利;水在胃脘以上、則脈多弦、多緩,往往上嘔而不下利,且舌白而心下按之作響,雖用承氣不能下行,故下之不通,當先用半夏、茯苓、蒼朮消其水,而後下之,亦有可用大陷胸湯者,必胸上痛而手不可近,方為藥與邪敵。

竹葉石膏湯

  • 1.《醫學綱目》:「傷寒瘥後嘔者,有餘熱在胃脘也,竹葉石膏湯加生薑主之。
  • 2.《傷寒六書》:「瘥後昏沉不醒,知母麻黃湯取微汗;胃脘有熱,虛煩而嘔,竹葉石膏湯加生薑;嘔吐不已,膈上有寒,理中丸。

丹參飲


清胃散

  • 1.《幼幼集成》:「有大便下血者,糞前見血者為近血,蓋自大腸來也,黃連解毒湯;糞後見血者為遠血,從胃脘小腸來也,清胃散止之。久不止者,補中益氣湯加胡連。

人參湯

  • 1.《皇漢醫學》:「《醫方選要》曰:「理中湯,治五臟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強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氣刺痛。」

白朮散

  • 1.《世醫得效方》:「治胃脘生風頻吐,用黃荊葉一皮,煎湯化開,兼服白朮散。(方見前。)又方,風熱吐,朴硝、白滑石為末。每服半錢,漿水半盞,清油半兩調勻服,必定!

白虎加人參湯

  • 1.《普濟本事方》:「有人病初嘔吐,俄為醫者下之,已七八日,而內外發熱。予診之曰:當用白虎加人參湯。或曰既吐復下,且重虛矣,白虎可用乎?予曰:仲景云:若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者,白虎加人參湯。此正相當也。蓋始吐者,熱在胃脘而脈實。今虛而大,三投湯而愈。
  • 2.《傷寒九十論》:「從軍王武經病。始嘔吐。俄為醫者下之。已八九日。而內外發熱。予診之曰。當行白虎加人參湯。或云既吐復下。是裡虛矣。白虎可行乎。予曰。仲景云見太陽篇二十八證。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者。白虎加人參湯。證相當也。蓋吐者為其熱在胃脘。而脈致令虛大。三投而愈。

托裡散

  • 1.《張氏醫通》:「赤小豆當歸散(諸見血門),大黃牡丹湯(小承氣湯下),桃核承氣湯(小承氣湯下),千金托裡散(保元湯下),太乙膏(胃脘癰門)

保和丸

  • 1.《三家醫案合刻》:「脈右弦左濡,秋涼宿飲上泛,咳嗆入夜,著枕欲寐,氣衝胃脘,心悸震動,必欲起坐。仲景論脈篇弦為飲,背寒為飲,當治飲,不當治咳。飲屬陰邪,乘暮夜竅發。金匱法中,每以通陽滌飲,與世俗僅以肺藥疏降迥異,用小青龍減麻辛法。

芍藥湯

  • 1.《奇效良方》:「治胃脘積熱,結聚為癰。

失笑散

  • 1.《類證治裁》:「〔絡瘀〕,失笑散,見本卷胃脘痛。
  • 2.《類證治裁》:「〔理絡〕,失笑散,見六卷胃脘疼。

桃仁承氣湯

  • 1.《古今醫統大全》:「_桃仁承氣湯_,治胃間積瘀吐血,胃脘作脹。(二方見傷寒門。)
  • 2.《方症會要》:「治死血在胃脘作痛(本方加玄胡、紅花、歸尾,先用韭汁頻呷之)
  • 3.《蒼生司命》:「_桃仁承氣湯_(見瘟疫),治死血在胃脘作痛。

五積散

  • 1.《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以溫補藥理脾,則助邪轉盛並,宜五積散加減,但此輩多有食積瘀傷,胃脘結滯者,

半夏湯

  • 1.《一見能醫》:「食痹者,食已則心下痛,吐出乃止,此由胃脘痰積,故惡血留滯於中所致,薤白半夏湯治之。

五汁飲

  • 1.《大方脈》:「治積滯嘔吐,心胃痛甚,形氣實者,服化滯丸、沆瀣丹(見攻裡門)。治三陽熱結,灼傷津液,胃脘乾枯,致嘔噦不已,服五汁飲(見潤燥門)。治虛熱作吐,服竹葉石膏湯(見瀉火門)。渴飲而吐,服五苓散(見利濕門)。治久病脾胃俱虛,見食即吐,服比和飲。虛吐酸苦,服保中湯(見理氣門)。

升陽散火湯

  • 1.《醫宗說約》:「胃虛過食生冷傷,抑遏陽氣脾中央,火鬱之證升散之,升陽散火最為良(升陽散火湯治五心煩熱,胃脘時疼,四肢乏力,肌熱筋痹,或骨髓中熱,用升麻、葛根、羌獨活、白芍、人參各五分,炙甘草、生甘草,柴胡各三分,防風二分半,水煎服,忌寒涼物。去獨活及生甘草加蔥即火鬱湯)。

補心湯

  • 1.《儒醫心鏡》:「膈噫者,年老之人陰血枯槁,痰火氣結,升而不降,飲食不下,而成此病也,用當歸養榮湯加減。年少之人有患此病者,胃脘血燥不潤便,故塞,用生津補心湯加減。大凡膈噫病翻胃,不可服辛熱香燥,最能耗血。糞如羊屎者不治,大腸無血故也;口吐白沫者不治,俱憊故也。

大七氣湯

  • 1.《醫辨》:「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不通,背痛心疼,飢減飽見,腹滿吐泄,久則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足腫肉消,宜大七氣湯下紅丸子,兼吞痞氣丸。
  • 2.《醫碥》:「脾積名痞氣,在胃脘,大如覆盤,痞塞不通,心背痛,飢減飽見,腹滿吐泄,久則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足腫肉消,宜大七氣湯下紅丸子,(見傷飲食。)兼吞痞氣丸。

滾痰丸

  • 1.《症因脈治》:「【胃不和不得臥之治】右關滑大不數,二陳平胃散,加石菖蒲、海石最佳。滑大數實,二陳平胃散加梔連。若大便堅結,導痰湯,胃脘作痛者,方可用滾痰丸下之,甚則小胃丹,但不可多服。

導痰湯

  • 1.《症因脈治》:「【胃不和不得臥之治】右關滑大不數,二陳平胃散,加石菖蒲、海石最佳。滑大數實,二陳平胃散加梔連。若大便堅結,導痰湯,胃脘作痛者,方可用滾痰丸下之,甚則小胃丹,但不可多服。

升陷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一劑後,吐出黏涎數碗,胸中頓覺舒暢。又於方中加半夏、陳皮,連服三劑,病遂霍然。蓋此證因大氣下陷,其胸肺胃脘無大氣以斡旋之,約皆積有痰涎,迨服藥後,大氣來復,故能運轉痰涎外出,此《金匱》水氣門所謂「大氣一轉,其氣(水氣即痰涎)乃散」也。後大氣下陷證數見不鮮,莫不用升陷湯加減治愈。

保元湯

  • 1.《張氏醫通》:「赤小豆當歸散(諸見血門),大黃牡丹湯(小承氣湯下),桃核承氣湯(小承氣湯下),千金托裡散(保元湯下),太乙膏(胃脘癰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