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熱症」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熱症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症,其主要特徵是發熱、口渴、汗出、煩躁等。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熱症可分為風熱、暑熱、燥熱、濕熱等。

風熱證是由於外感風熱之邪所致,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狀。

暑熱證是由於暑熱之邪侵襲人體所致,主要表現為高熱、煩躁、口渴、汗出、尿黃等症狀。

燥熱證是由於燥熱之邪侵襲人體所致,主要表現為口乾、咽喉乾燥、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等症狀。

濕熱證是由於濕熱之邪侵襲人體所致,主要表現為發熱、頭重身困、胸悶腹脹、大便溏泄、小便短赤等症狀。

熱症的治療以清熱解毒、疏風散熱、養陰潤燥等為主。常用中藥有銀花、連翹、薄荷、竹葉、石膏、知母、黃柏、生甘草等。

熱症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換衣。
  2. 避免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逗留。
  3. 飲食清淡,不吃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4.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5.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如果出現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白虎湯

  • 1.《類證治裁》:「發汗過劑,血虛成痙,防風當歸湯。汗多亡陽,身冷拘急,桂枝加附子湯。若夫風濕相搏,時自汗出,防己黃耆湯。惡風自汗,桂枝湯。傷寒,陽明、少陽症盜汗,柴胡湯、葛根湯選用。溫熱症,三陽合病,目合則汗,白虎湯。額汗濕熱上蒸,或血蓄胃口,迫其津液致之。蓄血頭汗,劑頸而還,犀角地黃湯。
  • 2.《傷寒論類方》:「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以上皆陽明熱症之在經者,以三陽統於陽明也。但身重腹滿,則似風濕,宜用朮附:面垢譫語,則似胃實,宜用承氣。此處一惑,生死立判,如何辨別,全在參觀脈症,使有顯據,方不誤投。發汗則譫語;陽從此越。
  • 3.《奉時旨要》:「有熱厥症,一名陽厥,即酒厥、煎厥之類。必先多熱症,脈必滑數,手足揚掉,或便秘昏冒,火甚者,用抽薪飲、白虎湯。火微者,宜兼養陰,一陰煎、二陰煎之屬,若夏月猝倒抽搐,或煩渴者,暑風也,香薷飲。氣虛者,宜生脈散,或竹葉石膏湯加人參。
  • 4.《孫氏醫案》:「江東之丈,七月初旬自浙歸,連日與客手譚過勞,口中生瘡,醫以香薷飲、清胃湯、瀉黃湯、三黃丸、黃連解毒湯、白虎湯、涼膈散,凡治上焦熱症之劑,竭寒涼而進之者十一日矣。口瘡日甚一日,不但飲食不進,即藥亦難下咽,因瘡延及於喉也。逆予為診,其脈六部俱豁大無力。
  • 5.《萬病回春》:「傷寒傳經熱症,醫者誤用薑桂等熱藥助其火邪,痰火相搏而為咳逆者,黃連解毒、白虎湯及竹瀝之類治之。(方見傷寒。)
▼ 展開更多

四逆湯

  • 1.《類證治裁》:「狐惑症,病後腸胃空虛,三蟲求食,食人喉為惑,上唇生瘡,食人肛為狐,下唇生瘡。四肢沉重,默默多眠。黃連犀角湯,治惑桃仁湯。風溫症身熱脈浮自汗,體重多眠,鼻鼾,語言難出,治在少陰厥陰,不可發汗。葳蕤湯去麻、羌。熱症得汗後,脈沉細,身冷喜臥,四逆湯。
  • 2.《類證治裁》:「〔熱症〕,四逆湯,見一卷暑。

小柴胡湯

  • 1.《醫方集宜》:「陽症咳逆,身體發熱,煩悶燥渴,大小便赤,此熱症也,宜用 小柴胡湯加 橘仁 枳實 橘皮 桃仁 或橘皮竹茹湯
  • 2.《慈幼便覽》:「加石膏、知母。若前裡熱症兼有掀衣氣粗、小便赤短、大便燥結者,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莊黃一錢,薑棗煎服。若夾食傷寒,壯熱頭痛,噯氣腹脹,大便酸臭,用柴胡錢半,製半夏、赤芍、莊黃各一錢,小枳實八分,姜三片,棗一枚,同煎。
  • 3.《育嬰家秘》:「有傷風寒熱症自汗,宜小柴胡湯加膽草治之。

理中湯

  • 1.《醫方集宜》:「濕溫病臟腑虛滑,無熱症,宜用 理中湯 加蒼朮 茯苓。
  • 2.《醫學原理》:「若入太陽經,無熱症,用理中湯。若腹痛而泄則可用。若痛泄止,仍以小柴胡和之。
  • 3.《痢疾明辨》:「失治,則由三陽陷入三陰,少陰經有寒症、有熱症,熱則「黃連阿膠湯」、「豬膚湯」,寒則「桃花湯」、「真武湯」、「四逆」輩;厥陰經有寒症、有熱症、有寒熱錯雜症,熱用「白頭翁湯」,寒投「吳茱萸湯」,寒熱錯雜進「烏梅丸」;獨太陰有寒症、無熱症,所謂鶩溏是也,「理中湯」為主方。

芍藥甘草湯

  • 1.《嬰童百問》:「熱症四順清涼飲加青皮、枳殼,冷症七氣湯加辣桂,調蘇合香丸,若邪正交攻,冷熱不調,桔梗枳殼湯加青皮、陳皮、木香、當歸為妙,若內吊等症則鉤藤飲,其餘則芍藥甘草湯為要藥也。實痛有熱者,大柴胡湯主之,心腹痛甚有實熱者,大承氣湯下之,腹痛桂枝加芍藥,痛甚桂枝加大黃也。

四物湯

  • 1.《邯鄲遺稿》:「胎前尿血者,熱症也,以四物湯加涼藥治之,或五苓散去桂,加阿膠、車前、茅根,或酒蒸黃連丸,或導赤散,或八正散。

大承氣湯

  • 1.《重訂廣溫熱論》:「予診其脈六七至,知其熱症明矣,遂用大承氣湯苦辛大寒之劑,服之利下三行,折其銳勢;翌日以黃連解毒湯大苦寒之劑,使徐徐服之,以去餘熱;三日後,病十分中減之五六,更與白虎加人參湯瀉熱補氣,前症皆退;戒以慎起居,節飲食,月餘平復。

五苓散

  • 1.《邯鄲遺稿》:「胎前尿血者,熱症也,以四物湯加涼藥治之,或五苓散去桂,加阿膠、車前、茅根,或酒蒸黃連丸,或導赤散,或八正散。
  • 2.《痘治理辨》:「下利嘔逆者,須兼他症視之。兼有熱症者,當作熱治,宜五苓散輩;寒者,木香理中湯、甘草乾薑湯。
  • 3.《雜病源流犀燭》:「發熱,汗大出,微惡寒,為太陽矣。面赤大汗,煩渴喘急,即陽明也。甚者脈洪大,昏不知人,有似熱症,但忽輕忽重為異耳(太陽宜五苓散去桂加香茹,陽明宜消暑丸)。故平人偶然被暑,必身熱,背惡寒,汗出,口渴煩躁悶亂,痰逆噁心,或吐瀉轉筋,小便閉澀,指間微寒(宜五苓散去桂,合益元散用)。
  • 4.《馮氏錦囊秘錄》:「如瀉而手足冷,面色青白,瘡不紅綻者,冷症也,宜理中湯。如瀉下之物黃又酸臭,手足心熱,面赤口渴,而瘡紅綻焮發者,熱症也,宜五苓散。如脾胃怯弱,精神怠慢而不食者為虛,當溫養之。如身熱中滿渴而不食者為實,當清利之。如飲冷水自利者,此所謂濕勝則濡瀉也,宜用溫中利水。

桂枝湯

  • 1.《金匱翼》:「李思訓謂發黃皆是陽症,凡云陰黃者,皆陽壞而成陰,非原有陰症也。茵陳乾薑湯,是治熱症壞而成寒者之藥,學者要窮其源,蓋即於本病主治藥內,加熱藥一味以溫之,如桂枝湯加大黃之意。

小承氣湯

  • 1.《診餘舉隅錄》:「余答曰:舍時從症,古有明文,如謂燥熱時必無寒症,則嚴寒時當無熱症,昔仲景制大小承氣湯,何以治冬令傷寒。可知夏熱冬寒者,時之常,而冬不必熱,夏不必不寒者,病之變。至唇舌焦黃,又真寒似熱之假象。倘誤認為熱,投以硝黃,熱將不救。王太僕曰:承氣入胃,陰盛以敗,其斯之謂歟。

平胃散

  • 1.《醫學心悟雜症要義》:「《達生篇》下死胎法,只用平胃散加朴硝,凡因傷寒、瘟疫諸熱症者宜之。若是冬月及體寒者,仍以古法黑神散為是;蓋附子墜胎,取效甚速,而藉補元陽,下後亦易調理也。

白頭翁湯

  • 1.《痢疾明辨》:「失治,則由三陽陷入三陰,少陰經有寒症、有熱症,熱則「黃連阿膠湯」、「豬膚湯」,寒則「桃花湯」、「真武湯」、「四逆」輩;厥陰經有寒症、有熱症、有寒熱錯雜症,熱用「白頭翁湯」,寒投「吳茱萸湯」,寒熱錯雜進「烏梅丸」;獨太陰有寒症、無熱症,所謂鶩溏是也,「理中湯」為主方。

吳茱萸湯

  • 1.《痢疾明辨》:「失治,則由三陽陷入三陰,少陰經有寒症、有熱症,熱則「黃連阿膠湯」、「豬膚湯」,寒則「桃花湯」、「真武湯」、「四逆」輩;厥陰經有寒症、有熱症、有寒熱錯雜症,熱用「白頭翁湯」,寒投「吳茱萸湯」,寒熱錯雜進「烏梅丸」;獨太陰有寒症、無熱症,所謂鶩溏是也,「理中湯」為主方。

烏梅丸

  • 1.《痢疾明辨》:「失治,則由三陽陷入三陰,少陰經有寒症、有熱症,熱則「黃連阿膠湯」、「豬膚湯」,寒則「桃花湯」、「真武湯」、「四逆」輩;厥陰經有寒症、有熱症、有寒熱錯雜症,熱用「白頭翁湯」,寒投「吳茱萸湯」,寒熱錯雜進「烏梅丸」;獨太陰有寒症、無熱症,所謂鶩溏是也,「理中湯」為主方。
  • 2.《幼科折衷秘傳真本》:「檳榔散:黑錫炒成灰,檳榔等分為末,米飲調服,苦楝湯亦可。嘔家聖藥是生薑,信矣。然氣逆作嘔,半夏送之。生薑與寒症最佳,然熱症不可無烏梅丸。女子嘔吐甚者,死,以其陰在上故也。

真武湯

  • 1.《痢疾明辨》:「失治,則由三陽陷入三陰,少陰經有寒症、有熱症,熱則「黃連阿膠湯」、「豬膚湯」,寒則「桃花湯」、「真武湯」、「四逆」輩;厥陰經有寒症、有熱症、有寒熱錯雜症,熱用「白頭翁湯」,寒投「吳茱萸湯」,寒熱錯雜進「烏梅丸」;獨太陰有寒症、無熱症,所謂鶩溏是也,「理中湯」為主方。

麻杏石甘湯

  • 1.《壽山筆記》:「寒包熱症:壯熱,喘嗽,無汗,口渴,煩躁,脈洪數滑大者,余曾以麻杏石甘湯治之,效如桴鼓。此方能起死回生。又曾以葶藶大棗湯,治肺閉喘急危極者,亦應手而愈。二條皆屬於手太陰病,一則痰閉喘急,一則溫邪化熱鬱結,二方細思之自得,脈象見症稍異,喘咳則一也。

黃芩湯

  • 1.《疹科類編》:「_黃芩湯_,疹子發熱吐利,乃邪火內迫,純是熱症,不可作寒論,用此方加減。

當歸四逆湯

  • 1.《醫學原理》:「凡無熱症而厥者,宜當歸四逆湯加茱萸生薑湯:當歸、白芍、桂枝、細辛、甘草、通草、吳茱萸、生薑。
  • 2.《萬病回春》:「如得病後,四肢厥冷,脈沉而細,足攣臥而惡寒,引衣蓋覆不欲水,或下利清穀而厥者,陰逆也,四逆湯;厥逆脈不至者,通脈四逆湯;手足指頭微寒者,謂之清,理中湯;無熱症而厥,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薑湯;喘促脈伏而厥,五味子湯;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

黃連阿膠湯

  • 1.《痢疾明辨》:「失治,則由三陽陷入三陰,少陰經有寒症、有熱症,熱則「黃連阿膠湯」、「豬膚湯」,寒則「桃花湯」、「真武湯」、「四逆」輩;厥陰經有寒症、有熱症、有寒熱錯雜症,熱用「白頭翁湯」,寒投「吳茱萸湯」,寒熱錯雜進「烏梅丸」;獨太陰有寒症、無熱症,所謂鶩溏是也,「理中湯」為主方。

桃花湯

  • 1.《痢疾明辨》:「失治,則由三陽陷入三陰,少陰經有寒症、有熱症,熱則「黃連阿膠湯」、「豬膚湯」,寒則「桃花湯」、「真武湯」、「四逆」輩;厥陰經有寒症、有熱症、有寒熱錯雜症,熱用「白頭翁湯」,寒投「吳茱萸湯」,寒熱錯雜進「烏梅丸」;獨太陰有寒症、無熱症,所謂鶩溏是也,「理中湯」為主方。

仙方活命飲

  • 1.《沈氏尊生書》:「亦屬陽明熱症(宜仙方活命飲加桔梗、升麻,或犀角升麻湯)。又如游風毒,
  • 2.《雜病源流犀燭》:「至於腮頰上生瘡,亦屬陽明熱症(宜仙方活命飲加桔梗、升麻,或犀角升麻湯)。又如遊風毒,生於面上,亦陽明胃病,由平日多食辛辣厚味金石藥也(宜黃連清毒飲去人參,加山梔、薄荷時)。又如面上風癬(宜祛風白芷散)。及耳鼻面上,與下部諸竅生瘡隨月盛衰,名月蝕瘡(宜月蝕瘡散)。

導赤散

  • 1.《證治針經》:「)驚搐熱症居多,誤治(遽用蠶、蠍、烏、附之屬)使成壞病,導赤散加味(防風、薄荷、山梔、麥冬,《準繩》注極言其效)是良方,二枳實、殼參甘(止四味名寬氣飲)亦近理。(曾氏云:治搐以寬氣為主:氣順則搐止。)朮附子薑棗甘草,(名朮附湯。)慢脾聖藥;(薛氏。
  • 2.《秘珍濟陰》:「腎為至陰,主行水道。去血過多,真陰虧損,一水不足,二火更甚,故內生熱症,小便澀痛成淋,宜服導赤散。
  • 3.《邯鄲遺稿》:「胎前尿血者,熱症也,以四物湯加涼藥治之,或五苓散去桂,加阿膠、車前、茅根,或酒蒸黃連丸,或導赤散,或八正散。

黃連解毒湯

  • 1.《瀉疫新論》:「黃連解毒湯(回春),治傷寒熱症。醫者誤用薑桂等藥。助起火邪。痰火相搏而嘔逆。
  • 2.《孫氏醫案》:「江東之丈,七月初旬自浙歸,連日與客手譚過勞,口中生瘡,醫以香薷飲、清胃湯、瀉黃湯、三黃丸、黃連解毒湯、白虎湯、涼膈散,凡治上焦熱症之劑,竭寒涼而進之者十一日矣。口瘡日甚一日,不但飲食不進,即藥亦難下咽,因瘡延及於喉也。逆予為診,其脈六部俱豁大無力。
  • 3.《症因脈治》:「【暑濕喘逆之治】汗多口渴,清暑益元散;脈大多言,即中熱症也,黃連解毒湯,或竹葉石膏湯;暑濕身痛,無汗喘逆,應汗者,羌活勝濕湯。

柴葛解肌湯

  • 1.《醫醫偶錄》:「_柴葛解肌湯_,治溫熱症發熱頭痛,不惡寒,與傷寒異。
  • 2.《不知醫必要》:「_柴葛解肌湯_,寒散,治溫熱症,發熱,頭痛,不惡寒,與傷寒異者。
  • 3.《醫學答問》:「柴葛解肌湯,治溫熱症,發熱頭痛不惡寒,與傷寒異。
  • 4.《筆花醫鏡》:「柴葛解肌湯,治溫熱症發熱頭痛。不惡寒。與傷寒異。

涼膈散

  • 1.《孫氏醫案》:「江東之丈,七月初旬自浙歸,連日與客手譚過勞,口中生瘡,醫以香薷飲、清胃湯、瀉黃湯、三黃丸、黃連解毒湯、白虎湯、涼膈散,凡治上焦熱症之劑,竭寒涼而進之者十一日矣。口瘡日甚一日,不但飲食不進,即藥亦難下咽,因瘡延及於喉也。逆予為診,其脈六部俱豁大無力。

生化湯

  • 1.《疑難急症簡方》:「越按:《達生編》云:此方分兩,不許庸醫增減,蓋恐後世庸醫,未必真知產也。但今人氣體,不比古人強健,惟川芎減五分,或一錢,炮姜如逢熱症傷寒,或減用二三分,生化湯方多,獨此方為是。
  • 2.《絳雪丹書》:「川芎(三錢),當歸(八錢,酒洗),炙草(五分),炮姜(五分),桃仁(十四粒,炒去皮尖),水煎加酒七茶匙,稍熱服。凡產後未進食之先,頻服二三帖,則下焦血塊,速化而驟長新血,自無暈厥等症。胎前素來虛弱之人,產後忽見危症及熱症等,須服生化湯,不拘帖數,直至病退乃止。
  • 3.《寧坤秘笈》:「若虛人見危症,又熱症墮胎,或勞甚身熱頭痛,服四五帖雖稍安,未除血痛,又當再製服之。產後七日內未曾服生化湯,血塊痛未除,仍用生化以消塊止痛。
  • 4.《女科秘要》:「全當歸(酒洗八錢),川芎(三錢),薑炭(五分夏令四分),炙甘草(五分),桃仁(十粒去皮尖)水煎熟。加陳酒六七匙於藥內服。渣另貯。俟三帖煎完。頭煎服後。合三帖渣於一處。再煎服。此方產後至寶。如虛人見危症。及熱症墮胎。或產後勞甚。身熱頭痛。雖服過二三帖。
  • 5.《內府秘傳經驗女科》:「若照常症,今日服一帖,明日服一帖,豈能扶救將絕之氣血也。若虛人見危症及熱症墜胎或勞甚,身熱頭痛,服藥四五帖稍安,未除血痛,又當再製服之。

三黃湯

  • 1.《知醫必辨》:「至治痢三方,則初方最善,其分兩亦不可加減。其微理妙論,一曰忌溫補,二曰忌大下,三曰忌發汗,四曰忌分利,皆精切無疑,而溫補之忌,尤不可忽。予近見治瘧死者尚少,而治痢死者獨多。詢其致死之由,大抵由於溫補也。吾鄉有大富戶,得血痢症,其為熱症無疑,此三黃湯或加生地黃湯症。

三物白散

  • 1.《類證活人書》:「_文蛤散(八十七)_,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症者,與三物白散。龐安常云:小陷胸湯非也。

六一散

  • 1.《南病別鑑》:「濕熱症胸痞發熱肌肉微痛始終無汗者暑邪伏於腠理內閉宜六一散一兩薄荷葉四五分泡湯調下即汗解

八正散

  • 1.《邯鄲遺稿》:「胎前尿血者,熱症也,以四物湯加涼藥治之,或五苓散去桂,加阿膠、車前、茅根,或酒蒸黃連丸,或導赤散,或八正散。

竹葉石膏湯

  • 1.《症因脈治》:「【暑濕喘逆之治】汗多口渴,清暑益元散;脈大多言,即中熱症也,黃連解毒湯,或竹葉石膏湯;暑濕身痛,無汗喘逆,應汗者,羌活勝濕湯。

六味地黃丸

  • 1.《何氏虛勞心傳》:「精髓枯而齦骨失潤,則齒動搖,譬之幾敗木枯則榫寬,濕則緊。)腰脊腿脛痠疼。(腰為腎之府,腎脈循內踝上腨內,至股內後廉貫脊精水竭,故痠軟疼痛也。)齒衄便紅吐血,(凡見血為熱症,由君火相火亢甚,於是煎迫而越出於諸竅之中也。)盜汗失音,(寤屬陽,寐屬陰,陰虛則汗從寐中盜出,閉臟失職也。

白朮散

  • 1.《幼科折衷》:「_白朮散_,見熱症(加山藥)

橘皮竹茹湯

  • 1.《醫方集宜》:「陽症咳逆,身體發熱,煩悶燥渴,大小便赤,此熱症也,宜用 小柴胡湯加 橘仁 枳實 橘皮 桃仁 或橘皮竹茹湯

瀉黃散


芍藥湯

  • 1.《醫學三字經》:「_芍藥湯,熱盛餌_,芍藥湯調氣行血,雖為初痢之總方,究竟宜於熱症。
  • 2.《治痢捷要新書》:「劉河間曰:久痢下血,色淺淡,面黃少食,此脾胄虛損,血不流於四肢也。宜服歸脾湯,補中益氣之類,滋養脾胃。如新起實熱症,血色鮮紅,濃厚者,亦不可純用涼藥。宜桃仁承氣湯,加酒炒黃芩、連之類。」(愚按)血痢實熱症,有瘀血積滯者,宜芍藥湯。虛熱無滯者,宜白頭翁湯加四物湯。

敗毒散

  • 1.《金匱翼》:「此瘟疫入手法門也。亦有邪氣獨盛於表,而里無熱症者,則活人敗毒散之治也。亦有寒濕獨行,而病在肌皮胸膈者,則東坡聖散子之證也。合前三法,共為五法。以余所見,則未有不兼里者;而有寒濕而無蓄熱,亦十中未得其一二也。然而,法不可不備,惟用之者得其當耳。
  • 2.《尤氏喉症指南》:「三日後再發寒戰,心寒脅痛命如絲,發時口碎閉失緊,重舌便難熱症知,治用石膏敗毒散,症雖險凶易痊除。惟有牙關不緊閉,嚴如無急反稀奇,舌腫胡桃如茄子,服如卻熱總非宜,以箸按舌見白色,起箸見紫死無疑,喘咳痰稠頸俱赤,口臭色黑命難全,口舌腐爛如無血,更有無痰總莫宜。
  • 3.《醫學研悅》:「凡癰疽毒瘡,發熱有時,晡甚旦止。若夏月間,有頭面外項赤腫,或咽喉腫痛,或腿足焮腫,長至數寸,不能動履,人皆疑為瘡。但其頭痛內燥,晝夜發熱不止,自與瘡症不同,但以敗毒散加石膏、黃連等藥,熱症一解,赤腫自消,全無膿血,此名暑瘍。毫釐而千里者也。
  • 4.《雜病源流犀燭》:「_石膏敗毒散_,〔熱症〕

八珍湯

  • 1.《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治赤淋何如?如此熱症也,不可服熱藥,故艾煎丸禁用,但可服八珍湯加芩、連,而香附尤不可缺。人謂香附獨非燥熱之藥乎?曰:此女科之仙藥也,開鬱調經甚妙,惟常嗽者忌之。

生地黃湯

  • 1.《知醫必辨》:「至治痢三方,則初方最善,其分兩亦不可加減。其微理妙論,一曰忌溫補,二曰忌大下,三曰忌發汗,四曰忌分利,皆精切無疑,而溫補之忌,尤不可忽。予近見治瘧死者尚少,而治痢死者獨多。詢其致死之由,大抵由於溫補也。吾鄉有大富戶,得血痢症,其為熱症無疑,此三黃湯或加生地黃湯症。

香薷飲

  • 1.《孫氏醫案》:「江東之丈,七月初旬自浙歸,連日與客手譚過勞,口中生瘡,醫以香薷飲、清胃湯、瀉黃湯、三黃丸、黃連解毒湯、白虎湯、涼膈散,凡治上焦熱症之劑,竭寒涼而進之者十一日矣。口瘡日甚一日,不但飲食不進,即藥亦難下咽,因瘡延及於喉也。逆予為診,其脈六部俱豁大無力。

蘇合香丸

  • 1.《嬰童百問》:「熱症四順清涼飲加青皮、枳殼,冷症七氣湯加辣桂,調蘇合香丸,若邪正交攻,冷熱不調,桔梗枳殼湯加青皮、陳皮、木香、當歸為妙,若內吊等症則鉤藤飲,其餘則芍藥甘草湯為要藥也。實痛有熱者,大柴胡湯主之,心腹痛甚有實熱者,大承氣湯下之,腹痛桂枝加芍藥,痛甚桂枝加大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