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心下滿」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心下滿是中醫的一個病症,指的是心口窩處脹滿不舒服的症狀。其常見的病因有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勞累過度等。臨床表現主要為心口窩處脹滿、疼痛、灼熱、灼痛、噯氣、噁心、嘔吐等。

心下滿的治療,以中醫辨證論治為原則,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

  • 飲食調理: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油膩、生冷之物。
  • 藥物治療:常用中藥有香附、鬱金、川芎、白朮、陳皮等。
  • 針灸治療:常用穴位有內關、膻中、足三里等。

心下滿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心下滿是中醫的一個常見病症,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小柴胡湯

  • 1.《本草綱目》:「時珍曰:潔古張氏言:黃芩瀉肺火,治脾濕;東垣李氏言:片芩治肺火,條芩治大腸火;丹溪朱氏言:黃芩治上中二焦火;而張仲景治少陽證小柴胡湯,太陽少陽合病下利黃芩湯,少陽證下後心下滿而不痛瀉心湯,並用之;成無己言黃芩苦而入心,泄痞熱。是黃芩能入手少陰陽明、手足太陰少陽六經矣。
  • 2.《成方切用》:「如婦人經病,先柴胡以行經之表,次四物以行經之裡,亦先氣而後血也。)亦治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為陽微結。(仲景曰: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有汗,故知非少陰也。
  • 3.《醫學綱目》:「少陰病,惡寒身倦而利,若利止手足溫者可治,利不止手足逆冷者不可治。(方論見下利。)少陰病,惡寒身倦,時煩欲去衣被者,可治,四逆無脈,不煩而躁者,死。(方論見但欲寐。)惡寒手足逆冷,若兼大汗拘急下利,四逆湯。(方論見下利。)若兼頭汗,心下滿,脈沉細,大便硬者,小柴胡湯。
  • 4.《醫學綱目》:「頭汗,心下滿,其人若脈沉細,微惡寒,手足冷,口不欲食,大便硬者,小柴胡湯。(論見厥往來寒熱。)
  • 5.《古今醫統大全》:「【和解】陽結證,能食不大便,或頭汗出惡寒,手足冷,或心下滿不食,大便硬,不可下,用沖和湯,作汗,小柴胡湯。
▼ 展開更多

黃芩湯

  • 1.《本草綱目》:「時珍曰:潔古張氏言:黃芩瀉肺火,治脾濕;東垣李氏言:片芩治肺火,條芩治大腸火;丹溪朱氏言:黃芩治上中二焦火;而張仲景治少陽證小柴胡湯,太陽少陽合病下利黃芩湯,少陽證下後心下滿而不痛瀉心湯,並用之;成無己言黃芩苦而入心,泄痞熱。是黃芩能入手少陰陽明、手足太陰少陽六經矣。

桂枝湯

  • 1.《本經疏證》:「要之,桂能降,朮亦能降。特桂之降,能使在下之水氣化,朮止能使在中之水氣化。故五苓散之水,上下兼阻,則不得不桂、朮竝行。如「服桂枝湯,或下之,桂枝證仍在,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用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可見在上之水氣不化。而用桂枝,則反嫌其性兼旁行,不能速下。
  • 2.《本經疏證》:「若夫「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服桂苓五味甘草湯後,衝氣低,反更欬,胷滿者,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細辛乾薑,以治其欬滿」,二條。前一條,表證明明未罷而去之。後一條,衝氣僅低,亦去之。
  • 3.《本經疏證》:「曰「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如前法」、曰「太陽病,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此雖下而連表之候也。曰「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曰「咽中閉塞,不可下。
  • 4.《皇漢醫學》:「**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苓朮湯主之。(《傷寒論》)**
  • 5.《祖劑》:「即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治汗下後仍頭痛、項強、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心下滿、痛、小便利者成結胸。小便不利為停飲,故加茯苓以行之。
▼ 展開更多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皇漢醫學》:「一老婦有奇疾,每見人,面有疣贅,屢經醫治,無寸效。先生診之,脈弦急,心下滿。使服三聖散八分而吐之,後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由是不復發,時年七十許矣。

半夏瀉心湯

  • 1.《皇漢醫學》:「**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傷寒論》)**
  • 2.《外台秘要》:「又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若心下滿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也宜半夏瀉心湯主之方。
  • 3.《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者為痞,身寒而嘔,飲食不下,非柴胡證。(經曰: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難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欲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 4.《長沙方歌括》:「治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以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此湯。
  • 5.《醫學綱目》:「傷寒嘔而發熱者,柴胡湯症具,而以他藥下之,若心下滿而不痛者,此為痞,宜半夏瀉心湯。(論見結胸痞同異。)
▼ 展開更多

麻黃湯

  • 1.《醫方集解》:「亦治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表邪壅盛,陽氣不得宣發,故逆而作喘。若心下滿、腹痛為實,宜下之;此胸中滿,胸中去表甚近,非表實,雖有陽明,然與太陽合病,尚為在表,宜汗不宜下。經云: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已,宜麻黃湯。又曰:陽明病應發汗,反下之,此為大逆。
  • 2.《成方切用》:「亦治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表邪壅盛,陽氣不得宜發,故逆而作喘。若心下滿腹痛為實,宜下之。此胸中滿,胸中去表猶近,非裡實。雖有陽明,然與太陽合病,尚為在表,宜汗不宜下。經曰: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又曰:陽明病,應發汗,反下之,此為大逆。
  • 3.《傷寒六書》:「一傷寒,麻黃湯證,誤下之,心下滿悶不痛者,名痞氣,分虛實治之。此與結胸不相類。方論開在的本槌法中,不再錄。
  • 4.《張卿子傷寒論》:「陽受氣於胸中。喘而胸滿者。陽氣不宣發。壅而逆也。心下滿。腹滿。皆為實。當下之。此以為胸滿。非裡實。故不可下。雖有陽明。然與太陽合病。為屬表。是與麻黃湯發汗。

大承氣湯

  • 1.《皇漢醫學》:「心下滿、心下高起如塊、心下痛、腹脹滿、腹痛按之愈痛、心下脹痛。
  • 2.《此事難知》:「枳殼(麩炒。治心下痞。按之良久氣散病緩此並主心下滿。乃肝之氣盛也)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漫游雜記》曰:「一老人,過經十餘日不解,手足冷,心下滿,口不能食,舌上焦黃,晝間微煩,頭汗出,脈細沉無力。余診之,與調胃承氣湯,得燥屎八九枚,脈變洪遲,乃與竹葉石膏湯,數十日而解。」
  • 2.《醫學心悟》:「一者,表不解惡寒未除,小便清長,知不在裡仍在表也,法當汗解。二者,心下硬滿心下滿,則邪氣尚淺,若誤攻之,利遂不止。恐正氣下脫也三者,合面赤色面赤色,為邪在表,浮火聚於上,而未結於下,故未可攻也。又面赤為戴陽,尤宜細辨。四者,平素食少,或病中反能食平素食少,則胃氣虛,故不可攻。
  • 3.《馮氏錦囊秘錄》:「治諸發熱和解,不惡寒但發熱蒸蒸然,心下滿硬,或痛,煩渴咽乾,滑數而實,諸腹滿實痛,煩渴譫妄,小便赤,大便硬,脈滑實緊者。
  • 4.《傷寒直格》:「及或表病里和,而下之太早,表熱乘虛入里,而或不成結胸,但為熱利不止,心下滿硬或痛,煩渴咽乾,脈滑數而或實者,或諸腹滿實痛者,或煩渴譫妄者,小便赤澀,大便或硬,或熱泄,脈滑實而緊甚也,並宜調胃承氣湯下之。
  • 5.《傷寒瘟疫條辨》:「太陽與陽明合病,脈浮而長,自下利者,葛根湯。喘而胸滿者,不可下,麻黃湯。若心下滿,腹痛,宜下之,調胃承氣湯。陽明與少陽合病,脈弦而長,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小柴胡湯加葛根、白芍。若脈不長而獨弦,利不止,不食者,名曰負,負者失也,土敗木賊則死也。

大柴胡湯

  • 1.《金匱方歌括》:「(歌見長沙方歌括。),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此湯。
  • 2.《金匱懸解》:「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五苓散

  • 1.《醫學綱目》:「凡得病反能飲水,此欲愈也。但聞病飲水自愈,小渴者亦強與之,飲因成其禍,不可復救。(《活人》云:強飲水致飲停心下滿結喘者,當以五苓散或陷胸湯主之。)下痢脈弱,脈數而渴者自愈。(論見下利。)渴而發熱,其脈不弦緊而浮弱者,汗出愈。(論見譫語。)
  • 2.《醫學綱目》:「病人小渴,與水劇飲之,致停飲,心下滿結者,喘死甚眾,當以五苓散或陷胸丸主之。(方見渴及結胸。)

小陷胸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後擬得一方,用赭石、蔞仁各二兩,蘇子六錢(方名蕩胸湯),用之代大陷胸湯、丸,屢試皆能奏效。若其結在胃口,心下滿悶,按之作疼者,系小陷胸湯證,又可將方中分量減半以代小陷胸湯,其功效較小陷胸湯尤捷。

梔子豉湯

  • 1.《傷寒尋源》:「凡用吐法。當先審邪之高下。心下滿而硬痛者。結胸證也。宜陷胸法。心下痞硬者。虛痞也。宜瀉心法。此則心中懊憹。心中結痛。心下濡。故宜湧吐。毫釐千里。須當辨之。
  • 2.《傷寒直指》:「下利脈滑數者,有宿食也,小承氣湯。下利更煩,心下滿,按之軟,梔子豉湯。濕熱泄瀉,小便不利,口渴者,五苓散加滑石、木通、車前類。若腹痛亦加白芍。凡胃虛內熱,煩渴瀉利,脈弱者,七味人參白朮散。若發熱者,參胡三白湯,去黃芩,加炒黃連,皆治熱利法也。

黃連湯

  • 1.《醫述》:「若梔子豉之心中懊憹,瓜蒂散之心中溫溫欲吐,與心下滿而煩,黃連湯之胸中有熱,皆是病發於陰。(柯韻伯)
  • 2.《傷寒來蘇集》:「之心中懊憹,瓜蒂散之心中溫溫欲吐,與心下滿而煩,黃連湯之胸中有熱,皆

小半夏湯

  • 1.《證治針經》:「《西塘感症》。)心下滿而頭有汗,小半夏湯醫水結胸。(孫兆案。)痰積頭疼,(必兼噁心飽悶。)須仗平胃散陳二陳湯、白豆蔻萊菔子、石菖蒲;(《大白》。)太陽身痛,宜資羌活獨活蘇梗、木通。(同上。)汗後不食且狂言,毋輕言治;太陽無脈未解表,勿遽云凶。

十棗湯

  • 1.《傷寒六書》:「咳者,俗呼為嗽,肺為邪氣逆不下,有肺寒而咳,有停飲而咳,有半表半裡而咳,各治不同。太陽病,身熱咳嗽,乾嘔,微喘而利,小青龍湯。身涼咳嗽,乾嘔而利,心下滿引脅痛,十棗湯。四肢重痛,腹疼下利,咳嗽,或嘔,真武湯。少陰病,咳嗽四逆,腹痛下利,或悸,四逆散加五味子、乾薑。

瓜蒂散

  • 1.《傷寒來蘇集》:「之心中懊憹,瓜蒂散之心中溫溫欲吐,與心下滿而煩,黃連湯之胸中有熱,皆
  • 2.《註解傷寒論》:「手足厥冷者,邪氣內陷也。脈緊牢者,為實;邪氣入腑,則脈沉。今脈乍緊,知邪結在胸中為實,故心下滿而煩,胃中無邪則喜飢,以病在胸中,雖飢而不能食,與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
  • 3.《傷寒經解》:「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 4.《尚論篇》:「(26)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原文
  • 5.《傷寒論(宋本)》:「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 展開更多

大陷胸湯

  • 1.《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 2.《傷寒論(宋本)》:「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 3.《金匱玉函經》:「傷寒中風,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若柴胡湯證不罷,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汗出而解,此雖已下,不為逆也,若心下滿而堅痛者,此為結胸,屬大陷胸湯證。若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復中與也,屬半夏瀉心湯證。
  • 4.《外臺秘要》:「又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若心下滿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也宜半夏瀉心湯主之方。
  • 5.《大方脈》:「治痰飲熱實,壅塞膈上,心下滿而硬痛者,服大陷胸湯,或六一順氣湯。若三焦熱實,服小胃丹、一捻金、沆瀣丹,分別下之(俱見攻裡門)。
▼ 展開更多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 1.《傷寒經解》:「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痛項強,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 2.《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小便利,則愈。**
  • 3.《傷寒論(宋本)》:「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 4.《外臺秘要》:「又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熻熻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方。
  • 5.《金匱玉函經》:「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而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28)
▼ 展開更多

小半夏加茯苓湯

  • 1.《傷寒瘟疫條辨》:「_小半夏加茯苓湯_,心下滿,頭汗出,水結胸,或心悸目眩,此方主之。去茯苓即小半夏生薑湯。

生化湯

  • 1.《女科切要》:「血暈是實證,逐瘀為主,此因惡露不行,惡血衝心,而心下滿急,神昏口噤,不省人事者,切勿放倒,急與生化湯、失笑丹,或佛手散。

柴陷湯

  • 1.《醫學入門》:「有寒實結胸者,身不熱,口不渴,但心中脹硬而痛,枳實理中丸、五積散,甚者三物白散。有熱實結胸者,心下滿硬,懊憹煩躁而渴,柴陷湯,甚者大陷胸湯。有水結胸,血結胸,陰毒、陽毒結胸,見各條。結胸,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即死。結胸證具而煩躁者,死。結胸見陰脈、陰證及喘急呃逆者,亦死。

桂枝二越婢一湯

  • 1.《張卿子傷寒論》:「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

  • 1.《神農本草經疏》:「大黃君、枳實、厚朴,為小承氣湯,治傷寒熱病,邪結中焦。治傷寒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心下滿而不痛,按之濡,此為痞也,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大黃二兩,黃連一兩,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汁,分作二次溫服。潔古用以瀉諸實熱不通,及瀉心下痞滿由於實。皆本仲景法也。
  • 2.《皇漢醫學》:「心下痞者,《類聚方廣義》云:「痞者,取《周易》『否』卦之義。劉熙《釋名》曰:『痞者,否也,為氣否結也。』《諸病源候論》曰:『否,心下滿也。』《增韻》曰:『痞者,氣隔不通也。』」

附子瀉心湯

  • 1.《醫方集解》:「治傷寒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傷寒心下滿鞕而痛者,為結胸,為實;硬滿而不痛者,為痞,為虛。經曰:心下痞,按之濡,關脈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大抵諸痞皆熱,故攻之多寒劑,此加附子,恐三黃重損其陽,非補虛也。或下後復汗,或下後陽虛,故惡寒汗出。
  • 2.《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傷寒心下滿硬而痛者為結胸,硬滿而不痛者為痞。經曰:心下痞,按之濡,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大抵諸痞皆熱,故攻之多寒劑。此加附子,恐三黃重損其陽,非補虛也。或下後復汗,或下後陽虛,故惡寒汗出。
  • 3.《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老人停食,瞀悶暈倒,不省人事,心下滿,四肢厥冷,面無血色,額上冷汗,脈伏如絕,其狀類中風者,稱為食鬱、食厥,宜附子瀉心湯。」

柴胡桂枝乾薑湯

  • 1.《皇漢醫學》:「柴胡薑桂湯條下,有心下滿微結(求真按:『非心下滿微結,是胸脅滿微結也』)。夫滿與微結,甚難窺視,究屬如何?曾質於琴山翁(求真按:『琴山是村井氏,東洞翁之學生也』)。翁曰:「是甚難窺,唯於臍邊動悸高者,其心下滿而微結也。譬如河流之上源,有巨石阻之者,其下必激發也,其理相似。

烏頭赤石脂丸

  • 1.《本經疏證》:「心下滿痛,則在所不用如〈胷痹篇〉之桂枝生薑枳實湯、烏頭赤石脂丸、九痛丸等,是也。宜忌之旨,概可見矣。抑滿者,氣之盛也。陽氣盛於陽位則滿,陰氣盛於陰位亦滿,其見於內者,有上下之分。陽盛則衇促,陰盛則衇弦澀,據部位,按衇象,別痛否,則芍藥當用不當用,豈不瞭如指掌哉。

桃仁承氣湯

  • 1.《醫方集解》:「傷寒有用大承氣不解,反便堅善食者,瘀血也。凡胸中滿,心下滿者,皆氣也;腹中滿者,或燥矢,或宿食;小腹滿者,或溺或血,停蓄而脹滿也。清陽出上竅,故上滿者為氣而非物,濁陰出下竅,故下滿者為物而非氣,俱是熱病;惟冷結膀胱,小腹滿一證為寒,有手足厥冷為可辨。昂按:痰滿亦有在上焦者)。

生地黃湯

  • 1.《外台秘要》:「又生地黃湯,療傷寒有熱,虛羸少氣,心下滿,胃中有宿食,大便不利方。
  • 2.《備急千金要方》:「治傷寒有熱,虛羸少氣,心下滿,胃中有宿食,大便不利方。
  • 3.《集驗方》:「生地黃湯:治傷寒有熱,虛羸少氣,心下滿,胃中有宿食,大便不利方。
  • 4.《外臺秘要》:「又生地黃湯,療傷寒有熱,虛羸少氣,心下滿,胃中有宿食,大便不利方。

三黃石膏湯

  • 1.《簡明醫彀》:「熱結胸:實熱結胸,懊憹煩渴,心下滿,脈實,宜三黃石膏湯。

失笑散

  • 1.《女科經綸》:「《家居醫錄》曰:產後元氣虧損,惡露乘虛上攻,眼花頭暈,或心下滿悶,神昏口噤,或痰壅盛急,用失笑散主之。若血下多而暈,或神昏煩亂,大劑芎歸湯補之,加童便。
  • 2.《女科撮要》:「產後元氣虧損,惡露乘虛上攻,眼花頭暈,或心下滿悶,神昏口噤,或痰壅盛者,急用失笑散主之。若血下多而暈,或神昏煩亂者,大劑芎歸湯補之,或蕓薹子散,或童子小便,有痰加二陳湯。若因勞心力而致者,宜補中益氣加香附。若因氣血虛極不省人事,用清魂散,繼以芎歸湯及大補氣血之劑。
  • 3.《古今名醫匯粹》:「產後元氣虧損,惡露乘虛上攻,眼花頭暈,或心下滿悶,神昏口噤,或痰壅盛者,急用失笑散主之。若血下多而暈,或神昏煩亂者,大劑芎歸湯補之,或芸臺子散,或童子小便,有痰加二陳湯。若因勞心力而致者,宜補中益氣加香附。若因氣血虛極,不省人事,用清魂散,繼以芎歸湯及大補氣血之劑。
  • 4.《古今名醫彙粹》:「產後元氣虧損,惡露乘虛上攻,眼花頭暈,或心下滿悶,神昏口噤,或痰壅盛者,急用失笑散主之。若血下多而暈,或神昏煩亂者,大劑芎歸湯補之,或芸臺子散,或童子小便,有痰加二陳湯。若因勞心力而致者,宜補中益氣加香附。若因氣血虛極,不省人事,用清魂散,繼以芎歸湯及大補氣血之劑。
  • 5.《類證治裁》:「煩熱,去當歸,加童便。血下少而暈,乃惡露不下,上搶心,心下滿急,神昏口噤,治宜行血破瘀,加生楂肉,桃仁、牛膝、桂心、歸尾、蘇木,合失笑散。或用四味散、黑神散、鹿角散、鬱金散。若痰火上壅,用導痰湯加硃砂安神丸。清降治之。有一產婦暴死,但胸微熱,陸曮診之曰:血悶也。
▼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