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瘀熱」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瘀熱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證候,是指由於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血液瘀滯,熱邪內生所形成的病理狀態。瘀熱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口乾、煩躁、胸悶、心悸、舌質紅、苔黃、脈弦數等。

瘀熱的病因主要有:

  • 外感熱邪:外感熱邪侵襲人體,內郁於血分,可導致瘀熱內生。
  • 情志不遂: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氣滯血瘀,可導致瘀熱內生。
  • 飲食不節: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膩,生痰生濕,阻礙氣血運行,可導致瘀熱內生。
  • 久病不愈:久病不愈,正氣耗損,氣血不足,可導致瘀熱內生。

瘀熱的治療方法主要有:

  • 清熱解毒:可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如黃連、黃芩、梔子等。
  • 活血化瘀:可用活血化瘀的中藥,如丹參、赤芍、桃仁等。
  • 涼血止血:可用涼血止血的中藥,如地黃、玄參、白茅根等。

瘀熱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常見證候,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因此,在治療瘀熱時,一定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茵陳蒿湯

  • 1.《皇漢醫學》:「**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而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傷寒論》)**
  •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湯調下,不計時候,服訖多飲熱湯,有汗出即愈。又治瘀熱在裡,身發黃疸,濃煎茵陳蒿湯調下,食前服之;疸病發渴,及中暑引飲,亦可用水調服之;小兒加白朮末少許服之。如發虛熱,加綿黃耆、人參末少許服之。
  • 3.《雞峰普濟方》:「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熟湯調服不以時服了多飲熱湯汗出即愈又治瘀熱在裡身發黃腫煎茵陳蒿湯下
  • 4.《傷寒尋源》:「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按發黃證若小便自利而發黃者。屬蓄血。小便不利而發黃者。
  • 5.《內外傷辨惑論》:「又治瘀熱在裡,身熱黃疽,濃煎茵陳蒿湯調下,食前服之。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湯調下,不計時候,服訖多飲熱湯,有汗出即愈。又治瘀熱在裡,身發黃疸,濃煎茵陳蒿湯調下,食前服之;疸病發渴,及中暑引飲,亦可用水調服之;小兒加白朮末少許服之。如發虛熱,加綿黃耆、人參末少許服之。
  • 2.《世醫得效方》:「上為末。每服二錢,沸湯調下,不拘時候。服訖,多飲熱湯,汗出即愈。溫熱病,加甘草一兩炙。瘀熱在裡,身發黃疸,濃煎茵陳湯,食前服。疸病發渴,及中暑引飲,白水調服。小兒,加白朮末少許。發虛熱,每料綿黃耆、人參、麥門冬去心各一兩。分陰陽,退寒熱,山茵陳、車前草每服各二根。
  • 3.《普濟本事方》:「上件各事持搗為散,拌勻,每服三錢,白湯調下,不計時候,服訖多飲熱湯。汗出即愈。又治瘀熱在裡,身發黃疸,濃煎茵陳蒿湯下,食前服。疸病發渴及中暑引飲,亦可用水調服。(《局方》云:小兒加白朮末少許服之,若發虛加黃耆、人參末服之)
  • 4.《內外傷辨惑論》:「又治瘀熱在裡,身熱黃疽,濃煎茵陳蒿湯調下,食前服之。
  • 5.《脾胃論》:「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湯調服,不拘時候,服訖,多飲熱湯,有汗出即愈。如瘀熱在裡,身發黃疸,濃煎茵陳湯調下,食前服之。如疸發渴,及中暑引飲,亦可用水調服。
▼ 展開更多

十全大補湯

  • 1.《醫方簡義》:「當先除其痰。後除其熱等語。所謂急者先除也。今人但知熱入血室。不辨熱邪之輕重。血室之盈虛。而獨以小柴胡一方。統以施治。貽害良多也觀葉桂先生。於熱甚血瘀者。與桃仁承氣參入山甲歸尾之屬。使瘀熱下行也。於血舍空虛。而熱邪陷入者。用犀角地黃。加丹參木通之類。

桃核承氣湯

  • 1.《傷寒尋源》:「此治太陽瘀熱入腑。膀胱蓄血。其人如狂。表已解而但少腹急結。血自下者。主用桃仁以利瘀。承氣以逐實。使血分之結熱。亟從下奪。與三承氣之攻陽明胃實者不同。

小半夏湯

  • 1.《金匱方歌括》:「元犀按。傷寒論云。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云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者。可知內無瘀熱矣。蓋喘滿屬中氣虛弱。故曰不可除熱。師恐後人誤投寒劑傷中。故立小半夏湯以救誤治也。用半夏和胃以鎮逆。生薑溫理中臟。中溫則升降自如。而喘滿嘔逆自愈。

大承氣湯

  • 1.《醫學摘粹》:「如陽黃內有瘀熱宜下者,以大承氣湯去厚朴加梔子茵陳主之,如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出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以汗出浴水,水從毛孔入得之,此名黃汗,以黃耆桂枝芍藥苦酒湯主之。如身疼痛煩躁,小便不利者,以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白頭翁湯

  • 1.《傷寒論類方》:「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凡下重皆屬瘀熱。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茵陳五苓散

  • 1.《丹溪手鏡》:「瘀熱在裡,渴而小便不利,發黃,頭汗,宜茵陳五苓散。

調胃承氣湯

  • 1.《吳又可溫疫論歌括》:「上焦痞滿小承氣,中有堅結加芒硝。無痞但結有瘀熱,調胃承氣湯宜調。
  • 2.《羅氏會約醫鏡》:「_調胃承氣湯_,治中焦宿結,兼有瘀熱。
  • 3.《增訂葉評傷暑全書》:「吳又可曰:三承氣湯,功用彷彿,熱邪傳裡。但上焦痞滿者,宜小承氣湯。中有堅結者,加芒硝軟堅而潤燥。病久失下,雖有結糞,然多黏膩,得芒硝則大黃有盪滌之能。設無痞滿,惟存宿結而有瘀熱者,調胃承氣湯宜之,三承氣功效,皆在大黃,余皆治標之品,不耐湯藥者,或嘔或噦,當為細末,蜜丸湯下。

抵當湯

  • 1.《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抵當湯主之。
  • 2.《傷寒論(宋本)》:「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鞕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抵當湯主之。
  • 3.《傷寒論類方》:「太陽病,六、七日,過經。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向里。反不結胸,向下。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外症。小便自利者,內症。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此亦熱結膀胱之症,前桃核承氣,乃治瘀血將結之時,抵當乃治瘀血已結之後也。
  • 4.《醫述》:「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如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 5.《景岳全書》:「(仲景),抵當湯,治傷寒熱在下焦,少腹硬滿,其人發狂,小便自利,下血乃愈,以太陽病瘀熱在裡也。
▼ 展開更多

旋覆花湯

  • 1.《柳寶詒醫論醫案》:「予看病三十年來,自著者兩方。一方瘀熱湯,用三味旋覆花湯加茅根、枇杷葉,治瘀熱積胸痛最妙。一方未定名目,治痧疹後,邪戀正虛,將成勞者。倘神識脈情已脫者,無益也。方用四物加杏仁、蘇葉、桔梗。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 1.《感症寶筏》:「若不汗而妄下,瘀熱在裡,但頭汗出、小便不利、身體發黃,此太陽誤治變證也。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以分解表裡,使濕熱之邪,一從麻黃髮汗而出太陽之表,一從赤小豆連翹根之利小便而出太陽之裡,黃自退矣(瘀熱發黃,病在太陽,故用分解表裡之法)。
  • 2.《醫宗必讀》:「_麻黃連翹赤小豆湯_,治瘀熱在裡,身目發黃,中濕身痛。
  • 3.《退思集類方歌註》:「治傷寒瘀熱在裡,但頭汗出,小便不利,身發黃者。
  • 4.《傷寒論讀》:「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 5.《尚論篇》:「(56)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原文
▼ 展開更多

梔子柏皮湯

  • 1.《醫醫小草》:「傷寒身黃髮熱者,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梔子柏皮湯主之。
  • 2.《本草正義》:「張石頑謂:葉細如青蒿者,為綿因陳,專於利水,為濕熱黃疸要藥,凡濕熱伏於陽明之病,皆其專主。仲景因陳蒿湯治濕熱發黃,梔子柏皮湯治燥熱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瘀熱在裡而身黃,以三方分治陽黃;其治陰黃,則有因陳附子湯。蓋因陳專走氣分而利濕熱,故畜血之發黃,非此能治。
  • 3.《張卿子傷寒論》:「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 4.《醫學摘粹》:「表濕鬱而內生瘀熱,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表裡俱有瘀熱,以梔子柏皮湯主之。

苦酒湯

  • 1.《醫學摘粹》:「如陽黃內有瘀熱宜下者,以大承氣湯去厚朴加梔子茵陳主之,如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出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以汗出浴水,水從毛孔入得之,此名黃汗,以黃耆桂枝芍藥苦酒湯主之。如身疼痛煩躁,小便不利者,以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黃連解毒湯

  • 1.《成方切用》:「故少火宜升,壯火宜降。今以黃芩瀉上,黃連瀉中,黃柏瀉下,則壯火降而少火升。氣得生而血得養,三焦皆受益矣。)去芩連加甘草,名梔子柏皮湯(仲景。)治傷寒發黃身熱。(發黃為胃有瘀熱,宜下之。今發熱則勞已外出,而不復內入矣。故不唯不必下,並不必發汗利小便。

補中益氣湯

  • 1.《續名醫類案》:「立齋治一小兒傷風,鼻塞流涕,服藥過重,發搐,呵欠頓悶,汗出氣喘,久不愈。其母因勞役瘀熱,用補中益氣湯,時以五七滴藥汁與兒飲之,母子並愈。

小薊飲子

  • 1.《醫方考》:「下焦之病,責於濕熱。法曰:病在下者,引而竭之。故用生地、梔子涼而導之,以竭其熱。用滑石、通草、竹葉淡而滲之,以竭其濕。用小薊、藕節、蒲黃消而逐之,以去其瘀血。當歸養血於陰,甘草調氣於陽。古人治下焦瘀熱之病,必用滲藥開其溺竅者,圍師必缺之義也。

桃仁承氣湯

  • 1.《醫方考》:「《內經》曰:通因通用;又曰:暴者奪之。故用大黃、芒硝之鹹寒以盪滌邪熱;用桃仁之苦以逐敗血;甘草之甘以調胃氣。乃桂枝則辛熱物也,用之者何?經曰:微者逆之,甚者從之,故用其引大黃、芒硝直達瘀熱之巢穴,乃嚮導之兵也。
  • 2.《重訂通俗傷寒論》:「桃仁承氣湯,急下腸中瘀熱法,俞氏經驗方
  • 3.《增訂通俗傷寒論》:「桃仁承氣湯,急下腸中瘀熱法,俞氏經驗方

甘露飲

  • 1.《兒科要略》:「(七十九)甘露飲,治胃熱未宣,齦腫出膿,目赤腫痛,飢煩不食,口瘡咽痛,瘡疹已發未發,及脾胃受濕,瘀熱在裡,濕熱成疸,肢腫胸滿,氣短身熱,二便秘澀。
  • 2.《兒科要略》:「(六十)甘露飲,治胃熱未宣,齦腫出膿,目赤腫痛,飢煩不食,口瘡咽痛,瘡疹已發未發,及脾胃受濕,瘀熱在裡,濕熱成疸,肢腫胸滿,氣短身熱,二便秘澀。
  • 3.《成方切用》:「治胸中客熱,牙宣口氣,齒齦腫爛,時出膿血,吐血衄血。目瞼垂重,常欲合閉。或即飢煩,不欲食飲,及目赤腫痛,不任涼藥。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瘡疹已發,皆可服之。又治脾胃受濕,瘀熱在裡,或醉飽房勞。濕熱相搏,致生疸病。身目皆黃,肢體微腫,胸滿氣短,大便不調,小便黃澀或時身熱。
  • 4.《景岳全書》:「《千金》,甘露飲,治男婦小兒胃中客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爛,時出膿血,及脾胃受濕,瘀熱在內,或醉飽多勞,濕熱相搏,致生膽病,身面皆黃,或身熱而腫,大小便不調。

敗毒散

  • 1.《症因脈治》:「至於頭汗條中,則明言但頭有汗,遍身無汗,皆系水飲瘀熱,凝結中焦,胃陽不能通達,隔絕周身升降之道路,故遍身不得出汗,治以宣發胃氣,疏通經絡,余今化立敗毒散中加枳桔桑皮,宣通肺氣,治風寒壅肺,喘逆發熱無汗之症;此從麻黃杏仁理肺發汗中,化出治法。

葦莖湯

  • 1.《成方便讀》:「_葦莖湯乃號千金,瓜子桃仁薏苡仁。瘀熱肺癰咳有濁,甘寒清肅上焦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