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煩躁」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煩躁是中醫的一個常見證候,多由情志不遂、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因素引起。其主要表現為心煩意亂、坐立不安、心神不寧、易怒易躁、失眠多夢等。

中醫認為,煩躁的病機主要在於心、肝、脾三臟。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脾主運化。當情志不遂、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因素導致心、肝、脾功能失調,就會出現煩躁的症狀。

治療煩躁,中醫主要以疏肝解郁、健脾安神為法。常用方藥有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甘麥大棗湯等。此外,還可以配合針灸、推拿、按摩等治療手段。

煩躁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但如果長期不加以治療,就可能會導致情緒不穩、失眠、食欲不振等問題,甚至會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白虎湯

  • 1.《湯液本草》:「東垣云:入足陽明、手太陰,味苦,寒潤。治有汗骨蒸,腎經氣勞,瀉心。仲景用此為白虎湯,治不得眠者,煩躁也。煩者,肺也;躁者,腎也。以石膏為君主,佐以知母之苦寒,以清腎之源。緩以甘草、粳米之甘,而使不速下也。經云:胸中有寒者,瓜蒂散吐之。又云:表熱裡寒者,白虎湯主之。
  • 2.《本經疏證》:「「心下有水氣,肺脹,咳,上氣而喘,衇浮」,皆小青龍湯證也。多一煩躁,則為小青龍加石膏湯證。覈之以大青龍湯之「不汗出而煩躁」,白虎湯之「大煩渴不解」,竹皮大丸之「中虛煩亂」,是石膏為煩設矣。但《傷寒》、《金匱》用石膏者,十一方,此纔得其四,其不煩而用者,何多也。
  • 3.《經方實驗錄》:「服後,病如故。次日,又服白虎湯,孰知身熱更高,煩躁更甚,大渴引飲,汗出如漿。又增重藥量為:石膏二兩、知母一兩、生草五錢、粳米二杯,並加鮮生地二兩、天花粉一兩、大小薊各五錢、丹皮五錢。令以大鍋煎汁,口渴即飲。共飲三大碗,神志略清,頭不痛,壯熱退,並能自起大小便。
  • 4.《退思集類方歌注》:「治陽明病脈洪大而長,不惡寒,反惡熱,舌上乾燥,而煩躁不得臥,渴欲飲水數升者;及脈滑而手足逆冷,此熱厥也,亦主之。若表未解而無汗者,忌服。
  • 5.《醫方集宜》:「一傷暑:玄府開張,暑氣盛行,熱傷肌肉,頭疼身熱,煩躁嘔吐,不寧,面垢大渴,宜用 白虎湯加乾葛 麥門冬 人參
▼ 展開更多

八味地黃丸

  • 1.《類證治裁》:「若火不歸源,喘促煩躁,脈微肢厥,八味地黃丸,鎮陰煎。陰虛陽浮,六味飲加秋石、龜甲、白芍、五味。衛虛營損,氣短色枯,養營湯。氣衰血脫,神疲昏憒,獨參湯。胃火血升,犀角地黃湯加茅花。此治衄內因也。其酒升血沸,面赤汗多,四生丸。努力負重,傷中損絡,保元湯加阿膠。

理中湯

  • 1.《類證治裁》:「其有渴飲一二口即厭,少頃復渴,但不若消渴者之無厭,此中氣虛寒,寒水上泛,逼其浮游之火於喉舌間,故上焦欲得水救,水到中焦,以水遇水,即厭也。如面赤煩躁,宜理中湯送八味丸。凡渴而不能食者,末傳。中滿,鼓脹,能食而渴者,必發腦疽、背癰、皆不治。此又消渴之傳變,所必防者。

十全大補湯

  • 1.《類證治裁》:「按之痛緩為血虛,宜溫補,八珍湯去芍,加炮姜。痛而嘔瀉為胃虛,六君子湯加炮姜。去血多發熱,聖愈湯。汗不止,保元湯。發熱煩躁,筋惕肉瞤,十全大補湯。大渴面赤,脈洪而虛,當歸補血湯。身熱面赤,脈沉而微,四君子湯加薑、附。東垣曰:正產及半產,漏下昏冒不省,瞑目無知。
  • 2.《產鑒》:「薛立齋曰:產後虛煩發熱,乃陽隨陰散,氣血俱虛。若惡寒發熱,煩躁,多渴,急用十全大補湯。若熱愈甚,急加桂附。若作渴,面赤,宜用當歸補血湯。若誤認為火證,投以涼劑,禍在反掌。
  • 3.《濟陰綱目》:「_薛氏_,曰:產後虛煩發熱,乃陽隨陰散,氣血俱虛,若惡寒發熱,煩躁作渴,急用十全大補湯,若熱愈甚,急加桂附,若作渴面赤,宜用當歸補血湯。若誤認為火證,投以涼劑,禍在反掌。
  • 4.《保嬰撮要》:「一婦人患此,誤服寒涼之劑,煩躁作渴,飲沸湯而不知熱,脈洪數,按之微細,此血氣俱虛,用大劑十全大補湯加薑、桂四劑,更惡寒咬牙,此虛極而藥力未能及也,於前藥內,更加附子一片,二劑諸症頓退,乃去附子,又二劑將安,去薑、桂常服而痊。
  • 5.《保嬰撮要》:「一小兒年十四歲,用心過度,飲食失節,患喜笑不休,脈洪大而虛,面色赤而或白,余用補中益氣湯而愈。次秋科舉,飲食勞倦,前症復作,或兼譫語,脈洪大,按之微細如無,用人參一兩,薑、棗煎服稍定,又三劑而愈。又勞役用心,自汗作渴,煩躁似癇症,先用當歸補血湯,二劑頓安,又十全大補湯而尋愈。

大青龍湯

  • 1.《三指禪》:「大青龍湯治風寒兩中經而煩躁(寒鬱於外,熱蒸於內,陰陽攻擊),小青龍湯治風寒兩中腑之乾嘔(小便不利,心下有水氣,乾嘔,或兼咳,兼渴,兼噎,兼喘)。
  • 2.《本經疏證》:「「心下有水氣,肺脹,咳,上氣而喘,衇浮」,皆小青龍湯證也。多一煩躁,則為小青龍加石膏湯證。覈之以大青龍湯之「不汗出而煩躁」,白虎湯之「大煩渴不解」,竹皮大丸之「中虛煩亂」,是石膏為煩設矣。但《傷寒》、《金匱》用石膏者,十一方,此纔得其四,其不煩而用者,何多也。
  • 3.《皇漢醫學》:「尾臺榕堂氏云:「若其人脈浮緊,發熱不汗出,則宜用麻黃湯。是證而煩躁,或渴者,宜用大青龍湯。」可謂有識矣。
  • 4.《皇漢醫學》:「**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傷寒論》)**
  • 5.《皇漢醫學》:「今舉一二例於下:「假令痘瘡將發時,頭痛身熱,渴而煩躁,或身體疼痛,惡痘隱於肌肉之間者,與大青龍湯以發之,別用紫圓瀉下鬱熱胎毒時,則痘之形色光圓紅活,始終將無恙。是以汗、下齊行,未嘗見其害者。餘病亦皆準此,且如所謂癲癇、反胃之類,吐下交用,而後能奏其效。
▼ 展開更多

小青龍湯

  • 1.《三指禪》:「大青龍湯治風寒兩中經而煩躁(寒鬱於外,熱蒸於內,陰陽攻擊),小青龍湯治風寒兩中腑之乾嘔(小便不利,心下有水氣,乾嘔,或兼咳,兼渴,兼噎,兼喘)。
  • 2.《皇漢醫學》:「**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湯加石膏主之。(《金匱要略》)**
  • 3.《醫方簡義》:「治太陽變症。乾嘔而咳。煩躁不得臥。
  • 4.《成方切用》:「加石膏,名小青龍加石膏湯。(金匱)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金匱曰: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此條同是咳喘上氣脈浮,然前條目如脫狀,則喘多矣。喘多責寒,故以麻黃甘草為主,而加石膏以清寒變之熱。
  • 5.《醫方集解》:「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龍加石膏湯(《金匱》):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心下有水,脈浮(此去水飲、散風寒之重劑)。
▼ 展開更多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連日不大便,熱盛煩躁,舌焦口渴,飲水短氣,面赤,脈洪實,加芒硝。
  •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傷寒十餘日,邪氣結在裡,寒熱往來,大便秘澀,腹滿脹痛,語言譫妄,心中痞硬,飲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繞臍刺痛,時發煩躁,及汗後如瘧,日晚發熱,兼臟腑實,脈有力者,可服。
  • 3.《肘後備急方》:「若有熱實得汗不解,復滿痛煩躁,欲謬語者,可服大柴胡湯方,柴胡半斤,大黃二兩,黃芩三兩,芍藥二兩,
  • 4.《嬰童百問》:「_大柴胡湯_,治傷寒十餘日,邪氣結在裡,往來寒熱,大便秘澀,腹滿脹痛,譫語,心中痞硬,飲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繞臍刺痛,時發煩躁。及汗後如瘧,日晚發熱,兼臟腑實,脈有力者可服。
  • 5.《嬰童類萃》:「_大柴胡湯_,治嬰童感冒七八日,餘邪內結,身熱煩躁,潮熱讝語,大便不通,繞臍刺痛。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又為假苦惱難忍之貌,如煩痛、疼煩、煩渴、煩逆、煩悸、煩滿、煩躁、躁煩之煩是也。凡此等證三陰亦有之,而互為寒熱,則不可但以熱視之。」故此處之心煩,即謂因內熱,而精神及心臟有苦悶之情也。
  • 2.《皇漢醫學》:「《直指方》小柴胡湯主治曰:「治男女諸熱,出蘊隆(蘊隆者,鬱熱之意),又傷暑,發大熱,頭痛,自汗,咽疼,煩躁,腹中熱緩,諸藥無效者,最良。」
  • 3.《醫方集宜》:「發熱惡寒,小便如常,是表未解,宜用 五苓散加 天花粉;不惡寒,發熱煩躁,作渴者,宜用 小柴胡湯加 天花粉 麥門冬;陽明病汗多而渴,宜用 竹葉石膏湯。
  • 4.《傷寒六書》:「風溫,尺寸俱浮,素傷於風,因而傷熱,風與熱搏,即為風溫。其外證四肢不收,身熱自汗,頭疼喘息,發渴昏睡,或體重不仁。慎勿發汗,汗之,則譫語煩躁,目無精彩,病在少陰、厥陰二經,葳蕤湯、人參敗毒散、葛根龍膽湯、小柴胡湯選用。未醒者,柴胡桂枝湯。
  • 5.《傷寒六書》:「若傷寒,喘急煩躁,戰而作寒,陰陽俱虛,不可下也,以小柴胡湯。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皇漢醫學》:「**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傷寒論》)**
  • 2.《醫法圓通》:「一治痘初出而忽隱、壯熱、無汗者。蓋痘之初出,全借太陽一點真氣鼓動,運毒外出,今壯熱而痘忽隱,是因其感受外寒,閉束氣機,抑鬱生熱。麻黃湯能開腠理,祛寒外出,邪去則正安,痘自外出,而人自平安。若壯熱太甚,煩躁飲冷者,又可於方內加石膏。
  • 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論霍亂吐瀉證,霍亂吐瀉,有冷熱二證。寒多不渴者,可與理中丸、姜附湯、來復丹。霍亂吐瀉,有熱煩躁而渴者,可服香薷散、五苓散、嘉禾散、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霍亂吐瀉後,調理脾胃,可與參苓白朮散、嘉禾散、五苓散、四君子湯、調氣散之類。渴者,與參苓白朮散止之,多服尤佳。
  • 4.《奇效良方》:「治發汗後,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渴欲飲水,脈浮,小便不利者。
  • 5.《普濟本事方》:「不問男女老幼危急之證,但有胃氣,無不獲安。補損扶虛,救陰助陽,為效殊勝。常服和陰陽益神,散腰腎陰濕,止腹脅冷疼,立見神效。應諸疾不辨陰陽證者,並宜服之。(中暑昏亂、煩躁、垂死,急用新汲水調五苓散下五十粒,立活)
▼ 展開更多

半夏瀉心湯

  • 1.《皇漢醫學》:「《古方便覽》曰:「一男子,嘔吐下利,四肢厥逆,心中煩躁,氣息將絕。一醫云霍亂,用附子理中湯,吐而不受,煩躁益甚。余即用此方,三服痊愈。」

四逆散

  • 1.《皇漢醫學》:「又疫兼癇證,其甚者,發為譫語煩躁而呃逆等證,用陶氏散火湯之類無寸效者,用本方即驗。固不及用呃逆之藥,心下及肋下、胸中成強硬狀態者,即不誤矣。證候外有發為種種之證候者,必不可眩惑於見證。余多年用此藥以治疫證及雜證,並及種種之異證,不可勝數,真稀有之靈方也。
  • 2.《保嬰撮要》:「湯氏云:小兒熱瀉者,大便黃赤有沫,乃臟中有積,或蘊結所致。若小便赤少,口乾煩躁,當用四苓散,熱甚者四逆散。右腮色赤飲冷,胃經實熱也,用瀉黃丸。惡冷喜熱,胃經虛熱也,用白朮散。右腮及額間俱赤,心脾翕熱也,用瀉黃散加炒黑黃連。若左頰右腮俱赤,肝火乘脾土也,用四君子湯加柴胡。

甘草瀉心湯

  • 1.《皇漢醫學》:「《麻疹一哈》曰:「一婦人年可二十,傷寒愈後十四五日,發熱三四日,疹子欲出不出,心下痞硬,煩躁不得眠,下利日二三行。因作甘草瀉心湯,使服之。明日,大發汗,疹子皆出,諸證自安,疹收,健食如常。」

芍藥甘草湯

  • 1.《皇漢醫學》:「**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傷寒論》)**
  • 2.《傷寒括要》:「浮為風。合用桂枝湯。大為虛。虛而脛攣者。寒則筋急也。非附子不能溫經以舒筋。故加之。厥逆咽乾煩躁。此陰躁也。雖內結譫語。而陽氣未回。故以甘草乾姜,溫理中氣。為脾主四肢。又甘能緩急也。及陽氣已還。則除去溫劑。雖脛尚拘急。不過以芍藥和營而已。直待脛伸。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 1.《皇漢醫學》:「此方及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桂枝甘草龍骨壯蠣湯三方,所謂癲癇家上衝眩暈,耳鳴,胸腹動悸,夢寐驚起,精神恍惚,或無故悲愁者,隨證選用,各有效也。若心下痞,大便難者,宜兼用瀉心湯。又火傷湯潑,大熱口渴,煩躁悶亂欲死者,及灸後煩冤者,亦宜選用三方,或兼用瀉心湯、黃連解毒湯等。

酸棗仁湯

  • 1.《皇漢醫學》:「《方機》本方主治曰:「煩而不得眠者,煩躁而眠,不寤者。」
  • 2.《是齋百一選方》:「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參湯下。如氣不順,沉香湯下;如心氣虛,茯苓湯下;如心氣煩躁不得眠,酸棗仁湯下;腎氣動,茴香湯下;小便少,車前子湯下;小便多,益智湯下。此法乃子壽之祖在京師辟雍,得史載之傳此法,服此藥四十年,年八十一。
  • 3.《証治準繩‧幼科》:「如收靨既遲,瘡痂不落,昏昏喜睡者,此邪氣已退,正氣未復,脾胃虛弱,宜調元湯(即參耆飲見大法)加麥門冬,合安神丸(痘煩躁)。或只用酸棗仁湯(煩躁)緩緩調理,待氣血平復,榮衛和暢而安矣。

附子理中湯

  • 1.《皇漢醫學》:「《古方便覽》曰:「一男子,嘔吐下利,四肢厥逆,心中煩躁,氣息將絕。一醫云霍亂,用附子理中湯,吐而不受,煩躁益甚。余即用此方,三服痊愈。」

甘草乾薑湯

  • 1.《皇漢醫學》:「**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傷寒論》)**
  • 2.《千金翼方》:「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頗覆微惡寒,而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得之便厥,咽乾,煩躁吐逆,當作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厥愈足溫,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而胃氣不和,可與承氣湯。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 3.《皇漢醫學》:「**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傷寒論》)**
  • 4.《皇漢醫學》:「**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傷寒論》)**
  • 5.《皇漢醫學》:「**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傷寒論》)**
▼ 展開更多

乾薑附子湯

  • 1.《本經疏證》:「請以數端析之,知其機,得其竅,則附子之用,可無濫、無遺矣。曰「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衇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曰「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二證之機,皆在煩躁。下條煩躁已外,不言他證,良亦承上而言。
  • 2.《皇漢醫學》:「**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傷寒論》)**
  • 3.《長沙方歌括》:「治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安靜。不渴不嘔。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此方主之。
  • 4.《退思集類方歌注》:「治下後復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
  • 5.《古今名醫方論》:「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 展開更多

小半夏湯

  • 1.《皇漢醫學》:「此方雖能治噦,然傷寒大熱,譫語煩躁,腹滿便閉諸證未退者,當治其主證。主證治,則噦將自止。若噦甚,兼用亦甚佳。

大承氣湯

  • 1.《皇漢醫學》:「**產後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更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即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在裡,結在膀胱也。**
  • 2.《皇漢醫學》:「《仁齋直指》曰:「熱厥者,初病身熱,然後發厥,其人畏熱,揚手擲足,煩躁飲水,頭汗,大便秘,小便赤,怫鬱昏憒。蓋因當下失下,血氣不通,故四肢逆冷,所謂『熱深厥亦深』也。下證悉具而見厥逆者,此也。與大承氣湯。」
  • 3.《金匱方歌括》:「(見痙病),治產後七八日。無太陽症。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再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即愈。宜此湯主之。熱在裡。結在膀胱也。
  • 4.《証治準繩‧女科》:「_〔金匱〕_,產後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再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即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在裡,結在膀胱也。
  • 5.《濟陰綱目》:「_全匱_,云:產後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再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即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則里結在膀胱也。(既曰惡露不盡,不大便而躁熱矣,然不用桃仁承氣,而用大承氣者何?蓋熱結在膀胱,故宜大承氣也)
▼ 展開更多

小承氣湯

  • 1.《皇漢醫學》:「**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傷寒論》)**
  • 2.《傷寒六書》:「病人不大便六七日,繞臍煩躁,發作有時者,此為屎硬不得大便,小承氣湯。
  • 3.《張卿子傷寒論》:「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燥。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麻黃湯

  • 1.《經方實驗錄》:「人立房外內望,見病者被上騰出熱氣。於是太陽病罷,隨轉屬陽明,口乾渴,脈洪大,而煩躁。乃以調胃承氣下之。嗣後病證反復,調理月餘方愈。周身皮肉多作紫黑色,歷久乃退。
  • 2.《醫法圓通》:「一治痘初出而忽隱、壯熱、無汗者。蓋痘之初出,全借太陽一點真氣鼓動,運毒外出,今壯熱而痘忽隱,是因其感受外寒,閉束氣機,抑鬱生熱。麻黃湯能開腠理,祛寒外出,邪去則正安,痘自外出,而人自平安。若壯熱太甚,煩躁飲冷者,又可於方內加石膏。
  • 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夫傷寒之候,頭項痛,腰脊強,身體拘急,表熱惡寒,不煩躁,無自汗,或頭而痛,肌熱鼻乾,或胸滿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脈浮數而緊者,邪熱在表,皆麻黃湯發汗之證也,或天水散之類,甚佳。
  • 4.《傷寒九十論》:「但以建中調理而已。及六七日。尺脈方應。遂投以麻黃湯。啜第二服。狂言煩躁且悶。須臾稍定。已中汗矣。五日愈。
  • 5.《張卿子傷寒論》:「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 展開更多

吳茱萸湯

  • 1.《得配本草》:「吳茱萸得東方震氣,直入厥陰,招其垂絕不升之陽,以達上焦。仲景於少陰症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用吳茱萸湯重固元陽於厥陰之中,良有以也。王又原曰:少陰厥陰,俱有煩躁。少陰之躁在水,由龍火不歸,薑、附得以回陽。厥陰之躁在木,乃雷火上逆,用薑、附則重其震烈矣。
  • 2.《皇漢醫學》:「**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傷寒論》)**
  • 3.《醫方考》:「傷寒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此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此非所宜也。少陰犯真寒,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此湯主之。厥陰乾嘔吐沫,頭痛者,亦此湯主之。
  • 4.《古今名醫方論》:「治厥陰病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少陰症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陽明食谷欲嘔者。
  • 5.《醫方集解》:「治陽明證食谷欲嘔,若得湯反劇者,則屬上焦(食谷欲嘔,胃寒也,得湯反劇,則為太陽熱嘔矣);少陰證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吐則耗陽,利則損陰。厥冷者,陰寒氣甚;煩躁者,陽氣內爭);厥陰證乾嘔吐涎頭痛(厥陰之脈夾胃,乾嘔吐沫,裡寒內格也;厥陰之脈上巔,頭痛,寒氣上逆也。
▼ 展開更多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方機》本方主治曰:「小腹急結如狂者。胞衣不下,氣急息迫者。產後小腹堅痛,惡露不盡,或不大便而煩躁,或譫語者。痢疾,小腹急痛者。」

真武湯

  • 1.《皇漢醫學》:「《醫史‧攖寧生傳》曰:「宋可與之妻,暑月身冷,自汗,口乾,煩躁,欲臥泥水中。伯仁診其脈,浮而數,內之,豁然而虛數。曰:『…此為陰盛格陽,得之於飲食生冷,坐臥風露者。』煎真武湯,使冷飲之。一進汗止,再進煩躁去,三進而平復如初。」
  • 2.《醫方集宜》:「若初得病是陽症,因服冷藥過當,亦有歸於陰症者,宜仔細推之,又如發表退熱後,又不安,恐是服涼藥太過,關閉寒邪在內,宜用 五積散(同)敗毒散煎服 若歸陰經,心中煩躁,大便自利,或嘔,手足冷,宜用 真武湯

參苓白朮散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論霍亂吐瀉證,霍亂吐瀉,有冷熱二證。寒多不渴者,可與理中丸、姜附湯、來復丹。霍亂吐瀉,有熱煩躁而渴者,可服香薷散、五苓散、嘉禾散、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霍亂吐瀉後,調理脾胃,可與參苓白朮散、嘉禾散、五苓散、四君子湯、調氣散之類。渴者,與參苓白朮散止之,多服尤佳。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衛生寶鑒》曰:「調胃承氣湯,治傷寒發狂,煩躁面赤,脈實者。」
  • 2.《皇漢醫學》:「**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傷寒論》)**
  • 3.《傷寒論類方》:「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陰陽錯雜之症,多方以救之,必有餘邪在胃,故少與以和之。全詳雜方條。

黃連阿膠湯

  • 1.《皇漢醫學》:「《醫宗必讀》曰:「黃連阿膠湯,一名黃連雞子湯,治溫毒,下利膿血,少陰煩躁不得臥。」

通脈四逆湯

  • 1.《皇漢醫學》:「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通脈四逆湯證,而乾嘔,煩躁不安者。」

茯苓四逆湯

  • 1.《本經疏證》:「請以數端析之,知其機,得其竅,則附子之用,可無濫、無遺矣。曰「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衇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曰「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二證之機,皆在煩躁。下條煩躁已外,不言他證,良亦承上而言。
  • 2.《皇漢醫學》:「**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傷寒論》)**
  • 3.《奇效良方》:「治傷寒汗下之後,病證不解而煩躁者。
  • 4.《退思集類方歌注》:「治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
  • 5.《長沙方歌括》:「治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此方主之。
▼ 展開更多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傷寒論》)**
  • 2.《醫方集解》:「治三陰傷寒(四逆湯為少陰主藥,然三陰通用之。太陽證脈沉亦有用此者),身痛腹痛,下利清穀,惡寒不渴,四肢厥冷;或反不惡寒,面赤煩躁,裡寒外熱;或乾嘔,或咽痛,脈沉微細欲絕(腹痛自利,裡寒也。三陰自利居多,身涼脈靜者順,身熱脈大者逆。內寒故惡寒不渴。
  • 3.《成方切用》:「)或反不惡寒,面赤煩躁。(陰盛格陽於外。)裡寒外熱。或乾嘔,(膈有寒飲,)或咽痛,(虛火上炎。)脈沉微細欲絕。(少陰脈有沉有緊有數,而仲景統以微細言之。蓋沉必重按始得,緊數亦在沉細中見,不似陽證浮大而緊敷也。薛慎齊曰:人知數為熱,不知沉細中見數為寒甚,真陰寒證。
  • 4.《類證活人書》:「若汗多不止,必惡風煩躁,不得臥者,先服防風白朮牡蠣湯(雜二),次服小建中湯,(正三十七)柔痓自汗(太陽病發熱,脈沉細,搖頭口噤,背反張,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柔痓,小續命湯主之也),(雜五十七)霍亂自汗(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 5.《銀海指南》:「_四逆湯_(仲景),治三陰傷寒,身痛腹痛,下利清穀,惡寒不渴,四肢厥冷,或反不惡寒,面赤煩躁,裡寒外熱,或乾嘔,或咽痛,脈沉微細欲絕。
▼ 展開更多

桂枝湯

  • 1.《成方切用》:「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 2.《傷寒貫珠集》:「設誤與桂枝。必致汗不出而煩躁。甚則斑黃狂亂。無所不至矣。此桂枝湯之大禁也。故曰、不可與也。當須識此。勿令誤也。仲景叮嚀之意至矣。
  • 3.《醫效秘傳》:「傷風者,感冒風邪也。其症頭痛,身熱,惡風,自汗,煩躁,脈來浮緩,宜桂枝湯。脈緊而澀,無汗,惡寒者,傷寒也。緊為惡寒,澀為無汗。然寒傷營屬陰,陰主閉藏,是以無汗,故用麻黃輕揚以發表。浮緩,惡風者,傷風也。浮為傷風,緩為自汗,故用桂枝甘溫以解肌。
  • 4.《金匱玉函經》:「傷寒脈浮,自汗,小便數,頗微惡寒。論曰:心煩微惡寒,兩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得之便厥,咽乾煩躁吐逆,當作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厥愈足溫,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29)
  • 5.《醫通祖方》:「治喘咳上氣,煩躁,心下有水氣。
▼ 展開更多

烏梅丸

  • 1.《長沙方歌括》:「論云。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是以少陰證之臟厥。喚起厥陰之蛔厥也。然少陰證水火不交。則為煩躁。若真陽欲脫危證。則但躁不煩。與厥陰之但煩不躁者不同。故曰膚冷而躁。名曰臟厥。非蛔厥也。蛔厥為厥陰病的證。厥陰陰極陽生。中為少陽相火。
  • 2.《張卿子傷寒論》:「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 3.《吳醫匯講》:「_辨吐蛔_,熱厥吐蛔蛔必多,神情清楚脈形和,隨生隨吐無煩躁,瀉其濕熱勿蹉跎。厥陰傷寒屬風木,吐蟲兼吐水清綠,手足厥冷煩躁甚,烏梅丸義君須讀。

茵陳蒿湯

  • 1.《長沙方歌括》:「若大渴煩躁小便自利者。白虎湯加參清火而生津。脈浮發熱小便不利者。豬苓湯滋陰以利水。若小便不利而發黃腹滿者。茵陳湯以泄熱令黃從小便出。病情治法。胸有成竹矣。竊思仲景利小便。必用氣化之品。通大便。必用承氣之品。以小便由於氣化也。茲小便不利。不用二苓者何。
  • 2.《張卿子傷寒論》:「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梔子豉湯

  • 1.《醫方集解》:「或問煩躁皆心為之,何謂煩出於肺,躁出於腎,曰:熱則煩,熱甚則躁,煩為陽,躁為陰,大抵皆心火為病,火旺則金燥而水虧,惟火獨在,故肺腎合而為煩躁,按:大便軟者為吐證,大便秘者為下證,若大便微溏者,不可服,以裡虛寒在下,雖煩非蘊熱也。若宿食而煩躁者,梔子大黃湯主之)。
  • 2.《古今名醫方論》:「治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煩躁,心中憒憒,怵惕,懊憹,目疼,鼻乾,不得臥。

四物湯

  • 1.《祖劑》:「即四君子合四物湯,治肝脾傷損,氣血虛弱,惡寒發熱,或煩躁作渴,或胸膈不和,大便燥實等證。
  • 2.《內科摘要》:「四物湯,治肝脾腎血虛發熱,或日晡熱甚,頭目不清,或煩躁不寐,胸膈作脹,或脅作痛,宜用此湯。若脾氣虛而不能生血,宜用四君子湯。若脾氣鬱而虛,宜用歸脾湯。若腎水涸而不能生肝血,宜用六味丸。
  • 3.《經驗麻科》:「疹後壯熱不退者,發為驚搐煩躁,精神不寧,此脾有熱也,宜用四物湯,山梔、竹葉、燈草、生地、白芍、赤芍;或用安神丸,黃連、當歸、膽草、蟬蛻、茯苓、菖蒲,上為末,蒸餅汁加豬血、硃砂為衣,燈芯湯送下。
  • 4.《經驗麻科》:「瘄後壯熱不退,發為搐搦,煩躁不寧,此心脾不寧也,宜四物湯加山梔、麥冬、甘草、木通,或下安神丸。
  • 5.《專治麻痧初編》:「疹子收後身雖不見羸瘦,但時發壯熱,煩躁不寧,搐掣驚悸,神昏志亂,此陰火衰耗致餘毒入肝而傳於心也,宜養血安神,四物湯加麥冬棗仁竹葉燈心甘草石菖蒲龍膽草茯神黃連為治,或以前藥為末用,蒸餅,豬心血為丸,服之亦可。
▼ 展開更多

平胃散

  • 1.《祖劑》:「即平胃散加藁本、桔梗治四時傷寒,寒熱頭痛,吐利,煩躁,自汗,咳嗽,及瘴病初作,胸腹滿悶。

葛根湯

  • 1.《成方切用》:「並病者,一經先受病。又過一經,兩經同病也。如太陽陽明,若並而未盡,猶在兩經,仲景所謂太陽證不罷。而赤,陽氣怫鬱,在表不得越,煩躁短氣是也。猶當汗之以各半湯,若並之已盡,是謂證罷,仲景所謂太陽證罷。潮熱,手足汗出,大便硬而譫語是也,法當下之,以承氣湯。
  • 2.《症因脈治》:「【濕溫痠軟之治】頭痛項強,骨節煩疼,兩脛逆冷,太陽表症也,羌活防風湯。有汗者,合神術湯。發熱多汗,煩躁煩渴,陽明經症也,葛根湯,合神術湯。寒熱往來,胸滿嘔吐,少陽經症也,小柴胡合神術湯。陽明少陽合病者,聖惠方絕妙。
  • 3.《喉科集腋》:「_葛根湯_ 治灼熱神昏煩躁喉腐脈弦痧隱成片不分顆粒無汗舌垢者宜之
  • 4.《傷寒括要》:「葛根本陽明經藥。恐太陽病久。將傳陽明。故用葛根。迎而奪之。豫發其邪。勿令傳入也。前用桂枝湯麻黃湯者。病方起也。今用此二方者。病已久也。又按太陽病。脈靜為不傳。若煩躁脈數。為欲傳也。意者既見其欲傳之狀。故用此二方。此未發之秘旨。

歸脾湯

  • 1.《奇方類編》:「專治思慮過甚,健忘怔忡,氣短自汗,煩躁不寐。
  • 2.《証治準繩‧幼科》:「_清胃散齒)小柴胡湯潮熱)歸脾湯煩躁)地黃丸腎)清心蓮子飲_(尿白)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醫方集解》:「喻嘉言曰:仲景太陽經但有桂枝加附子法,並無麻黃加附子法,太陽無脈微惡寒之證,不當用附子,若見脈微惡寒、吐利、煩躁等證,則亡陽已在頃刻,又不當用麻黃矣。又曰:三陰表證,與三陽迥異,三陰必以溫經之藥為表,而少陰尤為緊關,俾外邪出而真陽不出,方合正法。

桂枝麻黃各半湯

  • 1.《普濟本事方》:「予作桂枝麻黃各半湯,繼以小柴胡。漐漐汗出,大便亦通而解。仲景云: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矣。擬欲攻之,當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躁諸變,不可勝數。

桂枝加附子湯

  • 1.《普濟本事方》:「《第十六證》云: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一則漏風小便難,一則自汗小便數,或惡風,或惡寒,病各不同也。予用第七證桂枝加附子湯,三啜而汗止。復佐以甘草芍藥湯,足便得伸。

三黃瀉心湯

  • 1.《奇效良方》:「治婦人傷寒六七日,胃中有燥屎,大便難,煩躁譫語,目赤,毒氣閉塞不通。

小建中湯

  • 1.《類證活人書》:「若汗多不止,必惡風煩躁,不得臥者,先服防風白朮牡蠣湯(雜二),次服小建中湯,(正三十七)柔痓自汗(太陽病發熱,脈沉細,搖頭口噤,背反張,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柔痓,小續命湯主之也),(雜五十七)霍亂自汗(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 2.《傷寒六書》:「汗不止,必惡風,煩躁不得臥,先防風白朮牡蠣湯,次小建中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二日反躁。此陰氣虛不當汗也。兩故字照應。故字以下。正申言上文。不當發汗而熨其背。則雖汗而腰以下不得汗。故不解而煩躁。以陰氣不行於下故也。所以大便硬。上嘔逆而下惡風。至十餘日。陰氣復生。陽氣行自下利而解者。以穀氣下行故也。

黃連湯

  • 1.《目經大成》:「下而虛其中,表邪乘之,則陰陽不通如痞象,故曰痞。邪正相搏,抑鬱心肺,必煩躁腸鳴、乾嘔或泄利、穀不化。論因固屬虛,見症如斯,虛亦成實爾。故須出桂入芩,從其部而瀉之。假無熱,只自虛而痞,當塞因塞用,補陣熱陣選方,芩連俱用不著。

逍遙散

  • 1.《邯鄲遺稿》:「如胎前原有陰火證,至產後、去血過多,必大發熱、煩躁、汗出等症,若以前法大補氣血,其症必甚,當用逍遙散以清肝火、養肝血,因去血既多,肝虛血燥之故,不可泥於氣血虛之論也。
  • 2.《保嬰撮要》:「一女子脅間患癰,色白漫腫,寒熱不潰,余謂稟肝脾虛羸之惡症,用補托之藥而愈。後因經事過期,誤服行血之劑,發熱煩躁,先用當歸補血湯,次用逍遙散、八珍湯而愈。

當歸散

  • 1.《証治準繩‧幼科》:「若瀉或泄,色青淡而有沫黃稠,熱多寒少,亦致面黃肌瘦,煩躁不寧,宜以㕮咀五苓散加薏苡仁、車前子,水姜煎服,解散餘邪,仍用茵陳蒿、梔子仁,煎湯調細末五苓散溫服,退黃色,消陽毒,及當歸散,水薑棗煎投,或服萬安飲(積熱)、四神丸。
  • 2.《活幼心書》:「調順氣血,和解表裡,爽利心腹,疏理百病,及治溫熱停積,白痢,煩躁不寧。

越婢湯

  • 1.《研經言》:「麻黃雖有發散之性,只得於解熱中疏其鬱滯而已。性隨制變,故仲景用大青龍,必提出「煩躁」二字,而以脈弱惡風戒其誤用,以見大青龍專為煩躁設。于越婢湯則主自汗出,無大熱;於麻杏甘石湯則主汗出而喘,無大熱。以見二方專為喘、汗設。煩躁、喘、汗症雖不同,其為上焦熱擁則同,故立法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