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脾虛」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脾虛

脾虛是指脾臟功能失調,主要表現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症狀。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脾虛則運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被正常吸收和利用,從而導致一系列消化道症狀。

脾虛的證候

脾虛的證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消化不良:患者常常表現為食欲不振、吃飯不香、腹脹、噯氣、泛酸等症狀。
  • 腹瀉:患者常常表現為大便稀溏、不成形、色淡、量多,甚至出現水瀉。
  • 腹痛:患者常常表現為腹部隱痛、鈍痛,或脹痛、絞痛,疼痛可伴有腹瀉。
  • 乏力:患者常常表現為疲倦乏力、四肢無力,甚至頭暈目眩。
  • 失眠:患者常常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淺、多夢易醒。
  • 健忘:患者常常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健忘、注意力不集中。

脾虛的治療

脾虛的治療以健脾益氣為主,常用中藥有白朮、茯苓、山藥、黨參、甘草等。此外,飲食調理也非常重要,患者應注意飲食清淡,少吃油膩、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脾虛的預防

脾虛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飲食調理: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少吃油膩、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 生活規律:作息要規律,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 適量運動:適量運動可以增強脾胃功能,提高免疫力。
  • 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波動。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參苓白朮散

  • 1.《本草從新》:「辛苦而溫。芳香而散。開心孔。利九竅。明耳目。發聲音。去濕除風。逐痰消積。開胃寬中。療噤口毒痢。(楊士瀛曰:噤口雖屬脾虛、亦熱閉胸膈所致、用木香失之溫、山藥失之閉、唯參苓白朮散加菖蒲、米飲下、胸次一開、自然思食。)風痹。(同黍米釀酒、治諸風。)驚癇。
  •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論脾虛翻胃,脾虛翻胃,不納食及湯藥不下者,可與膈氣散、人參木香散、參苓白朮散、五膈寬中散。噫氣吞酸,脾痛者,可與如意丸、思食丸之類。
  • 3.《世醫得效方》:「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或鹽酒下。如覺脾虛食減,亦用參苓白朮散兼服。
  • 4.《醫方集宜》:「一脾虛久泄者,宜用 參朮養脾湯 啟脾丸 參苓白朮散
  • 5.《沈氏女科輯要》:「汪石山曰:經行泄瀉,屬脾虛多濕,宜參苓白朮散。
▼ 展開更多

理中湯

  • 1.《類證治裁》:「〔脾虛〕,理中湯,見一卷中風。
  • 2.《明醫雜著》:「丹溪先生謂飲食畢而腸鳴、腹痛、瀉盡食物者,脾虛食瀉,用理中湯加炮姜;攻刺腹痛,洞下水穀,名寒瀉,用理中湯送大戊己丸,寒甚者附子桂香丸,惡食者八物湯;糞色青黃,肛門痛,煩躁作渴,小便不利者,名熱瀉,用五苓散、香連丸;瀉而惡食,而氣噫腐臭者,名食瀉,治中湯加砂仁,或送感應丸。
  • 3.《推拿抉微》:「小兒口頻撮者,氣不和也。蓋唇應於脾,氣出於肺,脾虛不能生肺,以故口頻撮。異功散,補脾散,補脾生肺愈矣。小兒口撮面青多哭,此陰寒之至,肝脾虛冷,臍下痛也,理中湯溫之。
  • 4.《症因脈治》:「_理中湯_,見前脾虛腫。
  • 5.《症因脈治》:「_理中湯_,見前脾虛腫。
▼ 展開更多

半夏瀉心湯

  • 1.《本草思辨錄》:「然則甘草瀉心湯,何以心下硬而生薑且無之?是則有故也,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脾之虛甚矣。棗乃脾家專藥,脾虛自捷趨於脾,何至上怫其心,此與半夏瀉心湯皆病屬下後,非若生薑瀉心旋覆代赭之為汗後,大柴胡之有往來寒熱,宜和營衛而生薑必不可去也。

甘草瀉心湯

  • 1.《皇漢醫學》:「一人脾虛無食氣,羸瘦,晝夜吐涎沫。侍醫雖用種種治療,反日漸疲勞。招余治之,處以甘草瀉心湯。二十日許,愈其大半。歸京後,發微腫,處以香砂六君子湯,痊愈。

桃核承氣湯

  • 1.《經方實驗錄》:「羅夫人,(七月二十三日),腹滿脹,轉矢氣則稍平,夜不安寐。大便行,則血隨之而下。以證狀論,有似脾虛不能統血。然大便鞕,則決非脾臟之虛,以脾虛者便必溏也。脈弦,宜桃仁承氣湯。

附子理中湯

  • 1.《三指禪》:「方書所論嘔吐,牽扯噎膈之文,噎膈半是嘔吐之方,有何疑似之難辨而茫無定見也。昔在湘中,壺碟會友,一老醫曰:「吾治噎膈,得愈數人。」核其藥,曰附子理中湯,考其症,乃脾虛之嘔吐者。又一老醫曰:「吾治噎膈,得愈數人。」核其藥,曰黃連法夏湯,考其症,乃胃熱之嘔吐者。
  • 2.《時病論》:「幸喜病藥相投,覺思飲食,但發浮腫,舉家驚惶,來邀復診。脈轉遲細而澀,舌淡苔白。豐曰:斯是脾虛發腫,非五皮淡滲等藥所可用也,宜以附子理中湯加酒炒黃耆、生米仁二味。迭進五劑,浮腫漸消,痢疾亦減,仍率舊章,略為增損,調治匝月而愈。
  • 3.《瘴瘧指南》:「上各等分水煎溫服。如欲飲冷則冷服。瘴病發熱煩渴。是心肺之陽不降而然。自利嘔逆。手足冷。是脾土無陽虛寒而然是方也。寒淫於內。治以辛熱。乾薑附子之辛熱以治內寒。吐利則脾虛。脾虛者以參朮甘草之甘補。大附子能引上焦之陽入於中焦。則煩熱退中焦曖則吐利除。
  • 4.《推拿抉微》:「昔在湘中、壺碟會友,一老醫曰:吾治噎膈,得愈數人。核其藥,曰附子理中湯,考其症,乃脾虛之嘔吐者。又一老醫曰:吾治噎膈,得愈數人。核其藥,曰黃連法夏湯。考其症,乃胃熱之嘔吐者。藥能醫假病,人多得假名,其即二老之謂歟。至於老人氣鯁,時嘗嘔吐,不可概以嘔吐論,亦不可遽以噎膈論。
  • 5.《誠求集》:「慢脾風者,四肢微搐,冷而不收,兩眼常合,睡中搖頭,昏沉不省,痰涎凝稠(脾虛不能攝涎,故津液妄泛而似痰,即不可作痰論),此蓋胃氣虛甚,傳變已極,無風可逐,無驚可療,宜附子理中湯。若太衝有脈,當灸百會穴(在巔頂上)。

平胃散

  • 1.《成方切用》:「(局方),治脾有停濕,痰飲痞膈,宿食不消,滿悶嘔瀉。(土濕太過,木邪乘不勝而侮之。脾虛不能健運,故有痰食留滯中焦,致生痞滿諸證。胃寒則嘔,濕盛則瀉。)及山風瘴霧,不服水土。(嵐瘴水土之病,亦由胃虛,故易感也。)
  • 2.《醫方集解》:「治脾有停濕痰飲,痞膈,宿食不消,滿悶嘔瀉;及山嵐瘴霧,不服水土(土濕太過,木邪乘所不勝而侮之,脾虛不能健運,故有痰食留滯中焦,致生痞滿諸證。胃寒則嘔,濕盛則瀉。嵐瘴水土之病,亦由胃虛,故感之也)。
  • 3.《婦科秘書》:「如胃口痛,多因脾虛,存食不消,宜養胃消食,《綱目》用平胃散,加枳殼、山楂。予謂:平胃散恐致損胎,非所宜也,宜養胃湯加減。
  • 4.《胎產心法》:「如胃口痛,多因脾虛存食不消,宜養胃消食,《綱目》用平胃散加枳殼、山楂。予謂平胃散恐致損胎,非所宜也,宜養胃湯加減。
  • 5.《張氏醫通》:「參苓平胃散,治脾虛飲食不化。大便不實。
▼ 展開更多

胃苓湯

  • 1.《幼科切要》:「_胃苓湯_,小兒吐瀉,寒食隔滯,腹痛脾虛必服。
  • 2.《景岳全書》:「一、大人小兒,素無脾虛泄瀉等證,而忽爾通身浮腫,或小水不利者,多以飲食失節,或濕熱所致,宜廓清飲加減主之,或四苓散、胃苓湯之類皆可用;或濕勝者,宜平胃散之類主之。
  • 3.《簡明醫彀》:「_胃苓湯_(方見泄瀉),治脾虛積黃而痛。如內傷不食而痛,補中益氣湯(方見虛損)加草豆蔻;熱加梔子。實熱痛,枳實大黃湯(方見心痛)。

五苓散

  • 1.《成方切用》:「去桂澤瀉,名豬苓散。(金匱)治嘔吐,病在膈上,思飲水者。但用肉桂茯苓等分,蜜丸,名桂苓丸。治冒暑煩渴,引飲過多,腹脹便赤。但用澤瀉(五兩)白朮(二兩),名澤瀉湯,(金匱)治心下支飲,常苦眩冒。但用茯苓白朮等分,名茯苓白朮湯,治脾虛不能制水,濕盛泄瀉。
  • 2.《傷寒直指》:「熱氣與諸陽並,陰氣未復,所以不眠。)虛煩不得眠,(參胡溫膽湯加棗仁。)瘥後發腫,水氣浮發腫,壯實者,(商陸根少許,煮粥食之愈。)脾虛發腫,(四君子湯、五苓散合服。)足腫,(苡仁、大米、茯苓煎湯代茶。)腰以下有水氣為腫。由脾胃氣虛,不能約制腎水,歸於隧道,當利小便。
  • 3.《奉時旨要》:「痢後浮腫,乃脾虛有濕,五苓散加白朮、肉桂、升麻立效。
  • 4.《診餘舉隅錄》:「餘切其脈,浮舉緩大,沉按細弱,知是脾虛濕侵,用黃耆建中湯理中湯五皮飲五苓散加減治之而愈。此皆陰水為患,故治從乎陽,若系陽水為患,又治從乎陰。甲午,余客都門,正月初,葉茂如中翰邀余往,為溫姓治一水腫症。據云:向有痰飲,時發時愈。

茵陳蒿湯

  • 1.《醫方簡義》:「脈候脾虛之症。脈忌沉微。緩者易治澀小多違。形如瀉漆。脾敗且危。弦而強勁。木旺之機。溫中為的。寒冷則非。

溫經湯

  • 1.《成方切用》:「謂下利而發熱,陰虛者有之。因而少腹裡急,下多亡陰者有之,腹滿脾虛者有之。用手煩熱,陰虛者有之。若唇口乃營氣所主,下利之病,不應見此。然而有是證,又合之少腹裡急,手掌煩熱,明是血瘀而火鬱。所以心得之而掌熱,脾得之而唇口乾燥。故曰其證唇口燥。故知之。

當歸散

  • 1.《成方切用》:「衝任血盛,則能養胎而胎安。歸芎芍藥,能養血而益衝任。又懷妊宜清熱涼血,血不妄行則胎安。黃芩養陰退陽,能除胃熱。白朮補脾燥濕,亦除胃熱。(胎氣繫於脾,脾虛則蒂無所附,故易落。)脾胃健,則能運化精微,取汁為血以養胎,自無惡阻嘔逆之患矣。易簡方加山茱萸,治經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

歸脾湯

  • 1.《女科折衷纂要》:「澹漪子曰:脾虛氣鬱,宜歸脾湯。脾實氣鬱,宜越曲丸之類為當。
  • 2.《成方切用》:「)食少,(脾不健暈。)不眠,(血不歸經血,脾主思而藏血,脾傷故見前諸證。)或脾虛不能攝血,致血妄行,及婦人經帶。或心脾傷痛,嗜臥,肢體作痛,大便不調,或瘰癧流注,不能消散潰斂。
  • 3.《驗方新編》:「氣虛頭暈,補中益氣倍用歸、耆。肝經血虛,肢體作痛,四物加參、苓、朮、桂。肝腎虛弱,自汗盜汗,往來寒熱,六味丸加五味子。脾虛血弱,腹痛,月經不調,歸脾湯倍木香。血虛有熱,增損柴胡湯。骨蒸勞熱,咳嗽有經者,異功散去朮,加山藥、丹皮、五味、阿膠、童便。
  • 4.《目經大成》:「脾虛血動,或鬱結作痛,此方主之。
  • 5.《續名醫類案》:「一痘養漿時,昏睡不蘇,便溏能食,乃脾主困,因便溏而脾虛,倦怠而昏睡也,歸脾湯加白芍、山藥、米仁、蓮肉愈。
▼ 展開更多

越婢湯

  • 1.《証治準繩‧幼科》:「〔手足〕痘瘡起發欲透,惟四肢稍遠,難得均齊,必脾胃素強能食多者,不須慮此,若脾胃素弱又食少者,手足上瘡常發不透,蓋脾主四肢,脾虛則不能行其津液溉灌四肢,所以發遲,以補脾為主快癍越婢湯,如不令透,其後手足必作癰毒。又手足瘡痘,多發水泡者,此肝乘脾也,先瀉肝,羌活湯(發熱)加柴胡。

十全大補湯

  • 1.《眼科闡微》:「數年不通路,尚見燈火日月者,六味地黃料加枸杞子、全當歸、牛膝、菊花同煎。吃三、五具後不見光明,是氣不能行血,或血虛脾虛,又加十全大補湯同煎。氣障者,加石菖蒲、香附米(醋炒一兩),同煮。老年不加。
  • 2.《醫學入門》:「此名風痱,智亂不能言者,難治。其證身體無痛,緩則四肢不舉,急則一身皆仰,或左癱右瘓,或一臂不隨,時復轉移一臂。驅風化痰,調氣養血為主,換骨丹、黑虎丹、神仙飛步丹。有脾實者,膏粱之疾,非肝腎虛痿,搜風順氣丸;有脾虛者,十全大補湯、獨活寄生湯、萬寶回春湯。
  • 3.《雜病源流犀燭》:「_十全大補湯_,〔脾虛〕,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白芍,肉桂,熟地,茯苓,川芎,炙草,姜,棗
  • 4.《簡明醫彀》:「有水竭火盈,耗損營血,宗筋失養而致,宜養血滋陰;有肥甘過享,脾土太實所致,宜三化承氣湯瀉,令陽虛土平可安,有脾虛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以達四肢,故不舉,當十全大補湯隨證加味可也。

小青龍湯

  • 1.《周慎齋遺書》:「痰飲由於脾虛、腎弱,若不溫之,水何由散?小青龍湯、溫肺湯、六君子湯、二陳湯加細辛,皆飲證大法也。
  • 2.《醫旨緒余》:「腫滿脾虛,不能攝水,上迫於肺,喉中作水雞聲者,或小青龍湯,或導水丸,桑皮、赤小豆、瞿麥之類決之。瘀血凝滯胸膈者,或韭汁之類以活之。

小柴胡湯

  • 1.《正體類要》:「若咬牙發搐,肝旺脾虛也,用小柴胡湯、川芎、山梔、天麻、鉤藤鉤。或用風藥,則肝血益傷,肝火益甚。或飲糖酒,則腎水益虛,肝火愈熾。若用大黃等藥,內傷陰絡,反致下血。少壯者必為痼疾,老弱者多致不起。(以上若胸脅作痛,發熱晡熱,肝經血傷也,用加味逍遙散。
  • 2.《証治準繩‧瘍醫》:「若胸腹脹滿,飲食少思,肝脾氣滯也,用六君加柴胡、芎、歸。若胸腹不利,食少無寐,脾氣鬱結也,用加味歸脾湯。若痰氣不利,脾肺氣滯也,用二陳、白朮、芎、歸、梔子、青皮。若咬牙發搐,肝旺脾虛也,用小柴胡湯,川芎、山梔、天麻、釣藤鉤。或用風藥,則肝血益傷,肝火益甚。

四物湯

  • 1.《保嬰撮要》:「_四物湯_,治血虛發熱煩躁,或晡熱作渴,頭目不清,若因脾虛不能生血者,用四君子湯。
  • 2.《癘瘍機要》:「_四物湯_,治血虛發熱煩躁、或晡熱作渴,頭目不清,若因脾虛不能生血者,用四君子湯。
  • 3.《羅氏會約醫鏡》:「_增捐四物湯_,治脾虛不能攝血,以致崩漏不止者。
  • 4.《沈氏尊生書》:「芪等托而潰之。至生肌收斂,則全用補益(脾虛加四君子湯,血虛宜四物湯加參、
  • 5.《雜病源流犀燭》:「至生肌收斂,則全用補益(脾虛加四君子湯,血虛宜四物湯加參、耆,氣虛宜補中益氣湯)。小兒癩頭白禿瘡,亦生髮中(宜松脂膏)。其一種狀如葡萄,久而不膿者,名鬈毛瘡(宜苦楝根灰,豬油調搽)。然若中陷,四邊高,色如黃蠟者,乃是廣瘡,不可作鬈毛瘡治也。
▼ 展開更多

當歸芍藥散

  • 1.《女科要旨》:「曰:㽲痛者,微痛而綿綿也。乃脾虛反受水凌,郁欲求伸而不得,故綿綿作痛,宜當歸芍藥散兼滲其濕,與胞阻之治不同。

逍遙散

  • 1.《女科指要》:「主以紫蘇飲去甘草,脾虛加白朮,腹脹加厚撲,血虛加生地,腹痛加木香,脾虛濕盛四苓散加蘇梗、香附、木香、砂仁,肝木乘脾逍遙散加蘇梗、大腹、木香、砂仁,胃虛少食人參養胃湯,脾虛腹脹六君子湯,濕熱脹滿芩連二術湯,寒濕脹滿仲景附子湯。
  • 2.《藤氏醫談》:「逍遙散(局方),補肝脾虛勞。
  • 3.《校註婦人良方》:「一妊婦患瘧已愈,但寒熱少食,頭痛,晡熱內熱。此脾虛血弱也,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頭痛頓止,又用六君子湯加芎、歸,飲食頓進,再用逍遙散加參、術而寒熱愈。
  • 4.《婦科冰鑑》:「若經前發熱者,加味地骨皮飲;經後發熱者,六神湯;寒熱似瘧者,脾虛肝熱也,逍遙散;日晡潮熱者,六味地黃湯;若見三陽表證者,則當按經解散,法具後第十四經際傷寒條,宜互參閱。
  • 5.《醫學集成》:「經後發熱,因血虛內熱,四物加黃耆、骨皮。脾虛肝熱,丹梔逍遙散。

小建中湯

  • 1.《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此亦肝胆乘脾之方治也。首篇云:「知肝傳脾,必先實脾。」男子黃,小便自利,則脾藏之濕欲去,而本藏先虛。脾虛而胆邪乘之,必有前條腹痛而嘔之變,用甘味之小建中湯,此正因脾藏之虛,而先行實脾。歷來注家,不知仲師立方之意,專為胃底胆汁發燥,內乘脾藏而設,故所言多如夢囈也。
  • 2.《保命歌括》:「又有勞瘧者,經年不差,瘧須小愈,微勞不任,又復發作也。此脾虛證,宜用補中益氣湯合小建中湯合鱉甲治之。

吳茱萸湯

  • 1.《活人事證方後集》:「_吳茱萸湯_,治脾虛腳腫,面黃,小便黃赤,腹脅脹滿,㽲痛,或大小便澀。

桂枝加芍藥湯

  • 1.《金鏡內臺方議》:「如桂枝加芍藥湯,乃下之腹滿時痛,屬太陰,此脾虛也,故用白芍以補之。如桂枝加大黃湯,乃下之因爾腹滿大實痛,乃脾氣實也,故用赤芍藥加大黃以利之。如建中湯、當歸四逆湯、真武湯等,皆用白芍。如大柴胡湯、葛根湯、麻黃升麻湯,皆用赤芍。此皆古人所蘊未言之妙也,惟智者能推究之。
  • 2.《金鏡內臺方議》:「議曰:表邪未罷,若便下之,則虛其中,邪氣反入里。若脈虛弱,而腹滿時痛者,乃脾虛也,不可再下,急與桂枝加芍藥湯以止其痛。若脈沉實,大實而痛,以手按之不止者,乃脾實也,急宜再下,與桂枝湯以和表,加芍藥、大黃以攻其里。且赤芍藥性涼,而能瀉血中熱,大黃能除其實,瀉其脾也。

黃耆建中湯

  • 1.《診餘舉隅錄》:「餘切其脈,浮舉緩大,沉按細弱,知是脾虛濕侵,用黃耆建中湯理中湯五皮飲五苓散加減治之而愈。此皆陰水為患,故治從乎陽,若系陽水為患,又治從乎陰。甲午,余客都門,正月初,葉茂如中翰邀余往,為溫姓治一水腫症。據云:向有痰飲,時發時愈。

獨參湯

  • 1.《幼科醫驗》:「服後稍減,去檳榔、枳殼、厚朴,加人參。是晚連去數次,或清瀉,或兼積。次早視之,手足搐掣,身熱汗出。此脾虛生風,已成慢驚之候,急進獨參湯。恐未能達,續進牛黃一分、人參八分、煨姜一片,徐徐服之。俟胃氣平復,方可無虞。

白朮散

  • 1.《證治匯補》:「錢氏白朮散,治脾虛泄痢肌熱。
  • 2.《醫學綱目》:「〔潔〕渴有三種:一者,乘熱積於心脾,煩躁,大渴引飲,宜白湯,謂不因吐瀉大病忽然而作。二者,因久病或取轉過度,致脾虛引飲,宜白朮散。(方見消癉。)海藏云:治發渴,四君子加乾葛、枇杷葉(先以棗湯煮過,炙乾用。)各等分,入木瓜少許,同煎服,亦治虛渴法也。
  • 3.《證治彙補》:「錢氏白朮散,治脾虛泄痢肌熱。
  • 4.《方症會要》:「治脾虛作瀉宜實之
  • 5.《醫學舉要》:「郡城卜姓女十有三歲,先患痧疹,繼患瘧疾,醫用開泄太過,遂至脹滿,肚腹以下堅硬如石,本家疑為虛證,請一老醫中專用補藥者診治,豈知竟云痧毒內攻,法在不治。余時初到郡中,遂延余診。余按其脈沉細而微,脾虛景象,顯然如繪,初用錢氏白朮散而堅硬消,繼用陳氏六神湯而脹滿愈。
▼ 展開更多

補中益氣湯

  • 1.《醫權初編》:「復延吳天諭診視,予言素有脾虛症,隨與補中益氣湯而愈。是知凡病當因人而施,先固其本,不可專治標病也。
  • 2.《保命歌括》:「如虛熱不能食者,脾虛也,宜補中益氣湯加厚朴、青皮。
  • 3.《保命歌括》:「又有勞瘧者,經年不差,瘧須小愈,微勞不任,又復發作也。此脾虛證,宜用補中益氣湯合小建中湯合鱉甲治之。
  • 4.《古今名醫匯粹》:「一妊婦,因怒胸膈不利,飲食少思,服消導順氣之劑,脾胃愈弱,飲食愈少,大便不實且無度,久而便黃水,或帶白,視其面色,黃中隱白。余曰:黃色脾虛也,白色肺虛也,朝以補中益氣湯升補胃氣,夕以六君子培補脾氣而愈。
  • 5.《古今名醫匯粹》:「一產婦,瀉痢年餘,形體骨立,內熱晡熱,自汗盜汗,口舌糜爛,日吐痰三碗許,脈洪大,重按全無。此命門火衰,脾土虛寒而假熱,然痰者乃脾虛不能統攝歸原也,用八味丸補火以生土,用補中益氣湯兼補肺金而脾胃健。
▼ 展開更多

六君子湯

  • 1.《齊氏醫案》:「總以補土為主,不用克伐。脾氣下陷,補中益氣湯;肝木乘脾,左金丸;鬱怒傷脾,歸脾湯;脾虛不能攝痰,六君子湯;脾腎兩虛,四君、四神;陰火乘脾,六味地黃丸;命門火衰,不生脾土,八味地黃丸;先天之氣足,而後天之氣不足,補中益氣湯為主。
  • 2.《醫辨》:「脈來細滑或緩,痰涎清薄,身體倦怠,手足痠軟,此脾虛挾濕,六君子湯,或補中益氣加半夏、茯苓。
  • 3.《古今名醫彙粹》:「婦人小腹疼痛,因氣寒血結,用威靈仙散。氣滯血凝,用當歸散。肝經血虛,用四物湯加參、術,柴胡、芍藥。肝脾虛寒,用六君子湯加柴胡、肉桂。若兼嘔吐,加木香。四肢逆冷,再加炮姜。
  • 4.《類編朱氏集驗醫方》:「_六君子湯_,治脾虛胃弱,生風多困。
  • 5.《大小諸證方論》:「如治便血,用止澀之藥不效,或兼泄瀉,須察其脈:如右關微細,或數大無力,是脾虛不攝血,宜六君子湯加炮姜;若右關沉緊,是飲食傷脾,不能攝血,加沉香二分。右寸洪數,〔是〕實熱在肺,宜清肺,〔用〕麥冬、花粉、元參、枯芩、桔梗、五味子、枳殼等藥。
▼ 展開更多

清心蓮子飲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每勞則兩拗腫痛,小便白濁,夜間發熱。此稟肝火脾虛而元氣下陷也,用補中益氣湯、清心蓮子飲。後患下疳,用四味肥兒丸,加逍遙散而愈。

黃土湯

  • 1.《全國名醫驗案類編》:「_療法_,下焦滑脫,故君石脂、禹糧以澀之,脾虛不攝,故臣白朮、炙草以補之,然氣既下陷,非參、附無以振其式微之陽,血既受傷,非歸、膠無以生其已虧之血,故用之為佐,但血去則陰火動,虛陽升,故用白芍以清其虛熱為使,此方仿《金匱》黃土湯之法,而加減其藥味也。

當歸補血湯

  • 1.《醫學實在易》:「虛證非脾虛不能轉運即腎虛不能吸納,脾虛以六君子湯加乾薑、細辛、五味子主之;腎虛宜真武湯,黑錫丹主之;亦有氣短為微飲,宜從小便主之。出氣短者,宜苓桂甘術湯;入氣短者,宜腎氣丸。此證不盡屬於熱,緣《內經》有「諸逆上衝,皆屬於火」句,故屬於熱證。

香砂六君子湯

  • 1.《儒醫心鏡》:「胃口作痛者,用木香調中湯加減。脾虛中滿、腫脹,用分消湯加減。脾虛不思飲食,食後倒飽者,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若勞役之人,明知飢餓、勞力傷於脾胃,發熱困倦者,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正謂勞者溫之,損者補之,溫能除大熱也。《內經》云:「形不足,溫之以氣;精不足,補之以味。
  • 2.《大方脈》:「治久嗽,氣血兩虛者,用八珍湯加炒黃柏、知母、麥冬、貝母、陳皮、五味子。痰嗽脾虛,服香砂六君子湯。肺虛久嗽,服補肺湯、阿膠散。久嗽痰血,服紫菀湯、固金湯。夜則嗽甚,不得安臥,及虛損勞熱,陰火久嗽,服八仙長壽飲(以上均見補養門)。

導赤散

  • 1.《幼科類萃》:「因斑疹而得之者,蓋疹為脾虛所生,脾虛而肝旺乘之,木來勝土勢氣相擊動於心神,心喜為熱,神氣不安故也,斑為心所生,心主熱,熱則生風,風屬於肝,二臟相搏故發搐也,宜瀉心肝補其母,導赤散,地黃丸主之。

獨活寄生湯

  • 1.《醫學入門》:「此名風痱,智亂不能言者,難治。其證身體無痛,緩則四肢不舉,急則一身皆仰,或左癱右瘓,或一臂不隨,時復轉移一臂。驅風化痰,調氣養血為主,換骨丹、黑虎丹、神仙飛步丹。有脾實者,膏粱之疾,非肝腎虛痿,搜風順氣丸;有脾虛者,十全大補湯、獨活寄生湯、萬寶回春湯。

濟生腎氣丸

  • 1.《客塵醫話》:「產後水腫,肢體俱浮,皮膚光澤,乃脾虛不能制水,腎虛不能行水,宜實脾飲、香砂六君子湯、金匱腎氣丸、濟生腎氣丸,因證擇用,斷不可用破滯行水之藥。丹溪治產後誤服消導藥,以致水腫方。

玉屏風散

  • 1.《顧松園醫鏡》:「故士材云:肺虛者,固其皮毛,黃耆六一湯之屬:脾虛者補其中氣,玉屏風散之屬;心虛者,益其血脈,天王補心丹之屬,肝虛者,禁其疏瀉,白芍、棗仁之屬;腎虛者,助其封藏,八仙長壽丸之屬。至若因外感六淫所致者,自有本門治法可遵。故致汗之因甚多,宜各隨其兼症而理之,不可膠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