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外傷」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外傷是中醫傷科的範疇,是指人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造成組織損傷的一種疾病。外傷的證候主要包括:

  • 疼痛:外傷後局部會出現疼痛,疼痛的性質可為刺痛、灼痛、刀割樣痛等。
  • 腫脹:外傷後局部會出現腫脹,腫脹的程度可輕可重。
  • 瘀血:外傷後局部會出現瘀血,瘀血的顏色可為青紫色、紫黑色等。
  • 出血:外傷後局部可能會出現出血,出血的量可多可少。
  • 功能障礙:外傷後局部可能會出現功能障礙,如肢體活動受限等。

外傷的治療以中醫辨證論治為原則,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

  • 中藥內服:常用於治療外傷後的疼痛、腫脹、瘀血等症狀。常用藥物包括:
    • 活血化瘀藥:如當歸、川芎、赤芍等。
    • 消腫止痛藥:如甘草、白芷、乳香等。
    • 清熱解毒藥:如黃連、黃芩、大黃等。
  • 外用藥:常用於治療外傷後的腫脹、瘀血、出血等症狀。常用藥物包括:
    • 活血化瘀藥:如紅花、桃仁、乳香等。
    • 消腫止痛藥:如冰片、馬蹄、地丁等。
    • 清熱解毒藥:如金銀花、連翹、大黃等。
  • 針灸推拿:常用於治療外傷後的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等症狀。
  • 手術治療:對於嚴重的外傷,如骨折、脫位等,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外傷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在治療期間,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再次受傷。如果症狀嚴重,應及時就醫。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桂枝湯

  • 1.《衛生寶鑒》:「不知所以然。既去。或曰。予親見之。果藥之罪歟而非歟。對曰。此非藥之罪。乃失其約量之過也。夫藥用之無據。反為氣賊。內經云。約方猶約囊也。囊滿弗約則輸泄。方成弗約則神與氣弗俱。故仲景以桂枝湯治外傷風邪。則曰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大承氣湯下大滿大實。
  • 2.《銀海指南》:「胎前產後,症亦繁多。大法胎前以安胎為第一義,產後以行血為第一義。然安胎之藥,不專恃芩術也。形盛氣實,胎常不運者,非香砂耗之不安,血虛火旺,腹常急痛者,非芎歸養之不安。體肥痰盛,嘔逆眩運者,非芩半豁之不安。或因風寒外傷,而胎不安者,桂枝湯香蘇飲皆宜。
  • 3.《衛生寶鑑》:「不知所以然。既去。或曰。予親見之。果藥之罪歟而非歟。對曰。此非藥之罪。乃失其約量之過也。夫藥用之無據。反為氣賊。內經云。約方猶約囊也。囊滿弗約則輸泄。方成弗約則神與氣弗俱。故仲景以桂枝湯治外傷風邪。則曰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大承氣湯下大滿大實。

大承氣湯

  • 1.《仁齋直指方論》:「宜以辛熱散之,以苦瀉之,淡滲利之,使上下分消其濕,正如開鬼門,潔淨府。溫衣繆處,其處是先瀉其血絡,後調其真經。氣血平,陽布神清,此治之正也。或曰: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者。何也?此乃病機總辭。假令外傷風寒有餘之邪,自表傳裡,寒變為熱,而作胃實腹滿,仲景以大承氣湯治之。
  • 2.《蘭室秘藏》:「正如開鬼門潔淨府,溫衣繆刺其處,是先瀉其血絡,後調其真經,氣血平,陽布神清,此治之正也。或曰: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者何也?此乃病機總辭。假令外傷風寒有餘之邪,自表傳裡,寒變為熱而作胃實腹滿,仲景以大承氣湯治之。亦有膏粱之人,濕熱鬱於內而成脹滿者,此熱脹之謂也。
  • 3.《証治準繩‧雜病》:「假令外傷風寒,有餘之邪自表傳裡,寒變為熱,而作胃實腹滿,仲景以大承氣湯治之。亦有膏粱之人,濕熱鬱於內而成脹滿者,此熱脹之謂也。大抵寒脹多而熱脹少,治之者宜詳辨之。
  • 4.《風勞臌膈四大證治》:「假令外傷風寒,有餘之邪自表轉里,寒變為熱,而作胃熱腹滿,仲景以大承氣湯治之。亦有膏粱之人,濕熱鬱於內,而成脹滿者,此熱脹之謂也。大抵寒脹多而熱脹少,治者宜詳辨之。

小柴胡湯

  • 1.《古今醫統大全》:「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專以外傷為法。其中顧盼脾胃元氣之秘,世醫鮮有知之。觀其少陽證,小柴胡湯用人參,則防邪氣之入三陰,或恐脾胃稍虛,邪乘而入,必用人參甘草固脾胃以充中氣,是外傷未嘗不內因也。
  • 2.《景岳全書》:「徐東皋曰: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專以外傷為法,其中顧盼脾胃元氣之秘,世醫鮮有知之者。觀其少陽證,小柴胡湯用人參,則防邪氣之入三陰,或恐脾胃稍虛,邪乘而入,必用人參甘草,固脾胃以充中氣,是外傷未嘗不內因也。

五苓散

  • 1.《景岳全書》:「若感四時寒濕,發熱發黃,身痛脈緊,中寒泄瀉,小水不利者,宜柴芩飲。若中無寒而多火者,宜柴苓湯。若外傷暑熱,霍亂泄瀉,小水不利,腹痛脹滿,內陰外陽者,宜五苓散。若外傷寒濕,一身盡痛者,羌活勝濕湯。

理中湯

  • 1.《驗方新編》:「產後中風虛損,寒邪易侵,若失調理,外傷風寒,內傷生冷,以致脾胃疼痛,泄瀉不止,用上理中湯。如瀉不止者,再加肉桂、豆蔻(麵包煨),共為末,蜜丸,米湯下。
  • 2.《萬氏女科》:「問云:云者何?曰:產後中氣虛損,寒邪易侵,若失調理,外傷風寒,內傷生冷,以致脾胃疼痛,泄瀉不止,理中湯主之。如泄不止者再加肉豆蔻(麵包煨),共末,蜜丸,米飲下。
  • 3.《秘珍濟陰》:「產後外傷風寒,內傷生冷,致脾胃疼痛,泄瀉不止,宜服理中湯。

桂枝芍藥知母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桂枝芍藥知母湯,甘術麻黃姜附防。(此桂枝湯合朮附湯,去大棗,加麻黃、防風、知母。)濕熱外傷肢節痛,上衝心胃嘔眩攘。腳氣衝心為惡候,漢時已有此方詳。(旭高按:此與腳氣衝心之候頗同。諸家謂唐以前無腳氣,勿致思爾。《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篇》云:「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
  • 2.《退思集類方歌註》:「桂枝芍藥知母湯,甘術麻黃姜附防。(此桂枝湯合朮附湯,去大棗,加麻黃、防風、知母。)濕熱外傷肢節痛,上衝心胃嘔眩攘。腳氣衝心為惡候,漢時已有此方詳。(旭高按:此與腳氣衝心之候頗同。諸家謂唐以前無腳氣,勿致思爾。《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篇》云:「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

四物湯

  • 1.《濟陰綱目》:「_陳無擇_,評曰:產後口乾痞悶,未必只因食麵,或產母內積憂煩,外傷燥熱,飲食甘肥,使口乾痞悶,當隨其所因調之可也,心煩宜四物湯去地黃加人參、烏梅煎(隨因調治極是,但治煩以四物去地黃,尤不如去川芎也),若外傷燥熱者,屬何經,當隨經焉治,難以備舉,飲食所傷,見晛丸卻能作湯。
  • 2.《校註婦人良方》:「論曰:產後口乾痞悶,因食米麵乾飯太早,脾胃不能消化,熱鬱所致,慎不可下,但服見睍丸則愈。無擇云:若內積憂煩,外傷燥熱,宜四物湯去地黃,加人參、烏梅可愈。

甘草瀉心湯

  • 1.《傷寒括要》:「前以汗後胃虛。是外傷陽氣。故加生薑。此以下後胃虛。是內損陰氣。故加甘草。痞與結胸。有高下之分。邪結在胸中。故曰陷胸。邪留在心下。故曰瀉心。瀉心者。必以苦為主。是以黃連為君。黃芩為臣。散痞者必以辛為主。是以半夏乾薑為佐。陰陽不交曰痞。上下不通曰滿。

生薑瀉心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中風。是傷寒或中風也。邪氣在表。醫反下之。虛其腸胃而氣內陷也。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者。下后里虛胃弱也。心下痞硬。乾嘔心煩。不得安者。胃中空虛。客氣上逆也。與瀉心湯以攻表。加甘草以補虛。前以汗後胃虛。是外傷陽氣。故加生薑。此以下後胃虛。是內損陰氣。故加甘草。

吳茱萸湯

  • 1.《古今醫統大全》:「血虛頭痛,用當歸。氣血俱虛頭痛,黃耆、當歸。傷寒太陽頭痛,麻黃湯、桂枝湯。陽明頭痛,白虎湯。少陽頭痛,小柴胡湯。少陽頭痛,大便多秘,或可下之。太陰頭痛,脈浮桂枝湯,脈沉理中湯。少陰頭痛。脈浮微,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頭痛,外傷本經,桂枝麻黃各半湯,嘔而微吐清水,吳茱萸湯。

當歸四逆湯

  • 1.《成方便讀》:「當歸四逆湯,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三兩),炙甘草,木通(各二兩),大棗(二十五枚擘),治厥陰傷寒,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柯韻伯云:此治厥陰傷寒,發散表邪之劑也。厥陰居兩陰交盡,名曰陰之絕陽。外傷於寒,則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手足厥冷,脈微欲絕。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玉機微義》:「熱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頭痛外傷本經桂枝麻黃各半湯
  • 2.《成方便讀》:「_麻黃附子細辛湯,腎弱陽虛寒外傷,發熱脈沉表證具,溫經解外妙無雙。_

桂枝麻黃各半湯

  • 1.《古今醫統大全》:「血虛頭痛,用當歸。氣血俱虛頭痛,黃耆、當歸。傷寒太陽頭痛,麻黃湯、桂枝湯。陽明頭痛,白虎湯。少陽頭痛,小柴胡湯。少陽頭痛,大便多秘,或可下之。太陰頭痛,脈浮桂枝湯,脈沉理中湯。少陰頭痛。脈浮微,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頭痛,外傷本經,桂枝麻黃各半湯,嘔而微吐清水,吳茱萸湯。
  • 2.《玉機微義》:「熱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頭痛外傷本經桂枝麻黃各半湯
  • 3.《此事難知》:「血虛頭痛。當歸。諸氣血俱虛頭痛。黃耆當歸。傷寒頭痛。〔無汗(麻黃湯)。有汗(桂枝湯)〕太陽經所發陽明頭痛。白虎湯。少陽頭痛柴胡湯。太陰頭痛〔脈浮(桂枝湯)。脈沉(理中湯)〕少陰頭痛。(脈沉微熱。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頭痛。外傷本經(桂枝麻黃各半湯)。
  • 4.《醫學綱目》:「〔海〕太陽頭痛,有汗桂枝湯,無汗麻黃湯。陽明頭痛,白虎湯。少陽頭痛,小柴胡湯。太陰頭痛,脈浮桂枝湯,脈沉理中湯。少陰頭痛,小柴胡湯。厥陰頭痛,外傷本經,桂枝麻黃各半湯。嘔而微吐苦水者,吳茱萸湯。

補中益氣湯

  • 1.《傷寒廣要》:「上件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柤。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內外傷辨惑論),傷寒挾內傷者。補中益氣湯。氣虛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參耆之功。(丹溪纂要○程氏醫彀。軒岐救正論。並有益氣湯加附治驗。),因勞役內傷元氣。
  • 2.《保嬰撮要》:「一小兒患此,但惡寒發熱、體倦頭痛,人迎脈大於寸口二三倍,此風邪外傷,用補中益氣湯加川芎、蔓荊子,愈而自靨。
  • 3.《醫貫砭》:「胃脈損弱,隱而不見,惟內顯脾脈如此。以上語語不接,說內傷肺,又俱說肺金受克,絕無頭緒。若外傷,則人迎脈大於氣口也。
  • 4.《一草亭目科全書》:「一孕婦忽然視物不明,目昏作痛。此因胎熱傷肝,毒氣上衝,或外傷內熱,內食炙煿性熱之物,以菊連湯主之,或金液湯治之,無不效也。
  • 5.《醫貫》:「若外傷。人迎脈大於氣口也。
▼ 展開更多

導赤散

  • 1.《奉時旨要》:「至於便濁之症,有白、有赤。赤濁多由於火,或痛或澀者,宜用抽薪飲、導赤散、清心蓮子飲、大分清飲之屬。若見鮮血,則從溺血門治。白濁由於濕熱,白如泔漿。內病於肥甘,外傷於炎暑,宜導赤散、苓朮二陳煎。稍虛者,萆薢分清飲。病久無熱者,當求脾腎而固之,舉之。

人參白虎湯

  • 1.《古今醫鑑》:「一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燥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也,宜人參白虎湯主之。
  • 2.《古今醫鑒》:「一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燥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也,宜人參白虎湯主之。
  • 3.《奇效良方》:「若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謂動而得之,為傷暑,其病必頭疼發躁熱,捫之肌膚大滿,大熱大渴,引飲汗大出,元氣已動,乃為大熱,外傷肺氣,以人參白虎湯,為陽證,熱傷元氣,非形體受病也。夫白虎治熱傷風,謂元氣不甚虛也,暑去氣清則安矣。《脾胃論》中,長夏濕熱,胃困尤甚。

清心蓮子飲

  • 1.《孕育玄機》:「產後口乾痞悶者,脾胃大虛,氣血未定,因食米、面、乾物太早,不能消克,熱毒上熏,故口乾痞悶,或產母內積憂煩,外傷燥熱,不可作胸膈壅滯治之,可服清心蓮子飲。

續命湯

  • 1.《形色外診簡摩》:「角音人者,主肝聲也。肝聲呼,其音琴,其志怒,其經足厥陰。厥逆少陽,則榮衛不通,陰陽交雜,陰氣外傷,陽氣內擊,擊則寒,寒則虛,虛則卒然喑啞不聲,此為癘風入肝,續命湯主之。但踞坐,不得低頭,面目青黑,四肢緩弱,遺失便利,甚則不可治。賒則旬月之間,桂枝酒主之。

消風散

  • 1.《外科樞要》:「一儒者患肺癰,鼻流清涕,咳吐膿血,胸膈作脹。此風邪外傷也,先用消風散加亂髮灰,二服而鼻利;又用四君加芎、歸及桔梗湯而愈。後因勞役,咳嗽吐膿,小便滴瀝,面色黃白,此脾土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腎水也。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愈。

藿香正氣散

  • 1.《仁術便覽》:「上水二鍾,姜三片煎。春氣當溫和,大寒大暖皆是不正之氣,起居不時,飲食失宜,如內外傷感,正宜服此。

羌活勝濕湯

  • 1.《醫方考》:「外傷於濕,一身盡痛者,此方主之。
  • 2.《成方切用》:「(局方),治濕氣在表,頭痛,頭重,或腰脊重痛,或一身盡痛,微熱昏倦。(濕氣在表,外傷於濕也。濕邪著於太陽,則頭項腰脊痛。著於太陰,則肩背痛。著於陰陽之經,則一身盡痛,惟著故痛且重也。濕鬱則為熱,然濕乃陰邪,故微熱而昏倦也。東垣曰:頭痛脊強,乃太陽之經氣不行也,此湯主之。)
  • 3.《瘍科心得集》:「_羌活勝濕湯_,治外傷濕氣,一身盡痛。
  • 4.《目經大成》:「外傷於濕,頭痛,一身盡痛,此方主之。
  • 5.《景岳全書》:「若感四時寒濕,發熱發黃,身痛脈緊,中寒泄瀉,小水不利者,宜柴芩飲。若中無寒而多火者,宜柴苓湯。若外傷暑熱,霍亂泄瀉,小水不利,腹痛脹滿,內陰外陽者,宜五苓散。若外傷寒濕,一身盡痛者,羌活勝濕湯。
▼ 展開更多

五積散

  • 1.《虺後方》:「五積散,治陰陽兩感內傷生冷外傷風寒頭疼嘔吐滿身拘急腹痛增
  • 2.《古今醫統大全》:「(《局方》)_五積散_,治濕外傷,或冒風寒,郁為濕熱,身體重痛。(方見中寒門。)

升陽除濕湯

  • 1.《明醫指掌》:「飧泄者,所下完穀不化,濕兼風也,升陽除濕湯,外傷於風,有表證者,加發表藥。元氣不足,風入腸胃,泄利清血,加減胃風湯。

雙解散

  • 1.《傷寒標本心法類萃》:「始得脈便沉而里病表和者,內傷也;脈浮而表病里和者,外傷也。病在身體四肢,為表病;病在胸腹之內,為里病。內傷通神散(五十一),外傷雙解散(五十四),內外一切所傷通聖散(五十三),然不若雙解散,以平和為之,三法至神。

參蘇飲

  • 1.《校註婦人良方》:「愚按:前症因食停滯,用半夏茯苓湯加枳殼。兼氣惱,更加柴胡。因痰壅滯,用半夏茯苓湯加白朮。因風寒外傷,用參蘇飲。飲食腹脹,用香砂六君子湯。寒熱嘔吐,人參養胃湯。
  • 2.《孕育玄機》:「薛云:因飲食停滯,用半夏茯苓湯加枳殼;氣惱加柴胡;因痰壅滯,用半夏茯苓湯加白朮;因風寒外傷,參蘇飲;傷飲食腹脹,用香砂六君子湯;寒熱嘔吐,人參養胃湯。

六和湯

  • 1.《治痢南針》:「痢疾因夏秋之交,內傷飲食,外傷暑氣,初起有表症,自汗不欲食,或嘔或渴,或小便赤,大便甚瀉,間有紅白,脈浮虛或浮緊者,宜六和湯。

八珍湯

  • 1.《傷科彙纂》:「《正體類要》曰:肌肉間作痛者,營衛之氣滯也,用復元通氣散。筋骨作痛者,肝腎之氣傷也,用六味地黃丸。內傷下血作痛者,脾胃之氣虛也,用補中益氣湯。外傷出血作痛者,脾肺之氣虛也,用八珍湯。大凡下血不止,脾胃之氣脫也,吐瀉不食,脾胃之氣敗也,苟預為調補脾胃,則無此患矣。

枳實導滯丸

  • 1.《退思集類方歌註》:「(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痞悶不舒,腹中硬痛,積滯泄瀉等證。
  • 2.《退思集類方歌注》:「(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痞悶不舒,腹中硬痛,積滯泄瀉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