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譫妄」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譫妄

譫妄是指意識障礙的一種,患者會出現意識不清、思維不連貫、語言錯亂、行為失常等症狀。譫妄在中醫中被稱為「狂」,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精神疾病。

譫妄的病因有很多,包括外感、內傷、情志、飲食等。外感所致的譫妄,多見於高熱、中暑、癰疽等病症,患者會出現高熱、煩躁不安、口渴、尿黃等症狀。內傷所致的譫妄,多見於痰飲、氣血虧虛、肝腎陰虛等病症,患者會出現頭暈目眩、耳鳴、健忘、失眠等症狀。情志所致的譫妄,多見於憂鬱、悲傷、恐懼等情緒,患者會出現心煩意亂、坐臥不安、哭泣不止等症狀。飲食所致的譫妄,多見於暴飲暴食、過食生冷等,患者會出現腹脹、腹痛、嘔吐等症狀。

譫妄的治療方法,根據病因不同而不同。外感所致的譫妄,以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為主。內傷所致的譫妄,以健脾益氣、滋陰補腎為主。情志所致的譫妄,以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為主。飲食所致的譫妄,以清熱利濕、消食導滯為主。

譫妄的預後,一般來說是比較好的。如果能及早治療,大多數患者都能痊癒。但是,如果病情嚴重,或者治療不當,也可能會導致死亡。

譫妄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如果出現了譫妄的症狀,一定要儘早到醫院就診。譫妄的治療越早越好,越早治療,痊癒的可能性就越大。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傷寒六書》曰:「傷寒,按之當心下脹滿。不痛者,宜瀉心湯加桔梗,是痞滿也(求真按:『加桔梗,蛇足也』)。以手按之,小腹苦痛,小便自利,大便兼黑,或身黃,譫妄,燥渴,脈沉實者,為蓄血,以桃仁承氣湯盡下黑物則愈。」

大柴胡湯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傷寒十餘日,邪氣結在裡,寒熱往來,大便秘澀,腹滿脹痛,語言譫妄,心中痞硬,飲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繞臍刺痛,時發煩躁,及汗後如瘧,日晚發熱,兼臟腑實,脈有力者,可服。
  • 2.《奇效良方》:「治傷寒十餘日不解,邪熱結在裡,身熱煩躁,語言譫妄,大便不通,繞臍刺痛。
  • 3.《成方切用》:「心煩喜嘔,裡熱已甚,結於胃中,故下之則愈。又曰:傷寒下之早,因作痞者,裡虛協熱而利也。因表裡不解,故用桂枝人參湯,解表和里。若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此為實,故以大柴胡下之。)或往來寒熱,煩渴譫妄腹滿便秘,表證未除,里證又急,脈洪。
  • 4.《驗方新編》:「大柴胡湯:治傷寒發熱,汗出不解,陽邪熱結在裡,嘔利寒熱,煩渴譫妄,腹滿便秘,表症未除,里症又急,脈洪或沉實弦數之症。大黃、黃芩、半夏、白芍、柴胡、枳實,引加薑、棗。
  • 5.《萬氏家抄濟世良方》:「_大柴胡湯_,治傷寒七、八日後不解,邪氣結在內,身熱煩躁、語言譫妄、心下痞、大便不通、繞臍刺痛。若身體疼痛表證不解者不可服。
▼ 展開更多

大承氣湯

  • 1.《廣瘟疫論》:「時疫初起,頭疼、發熱而自利,九味羌活湯。傳變太陽、少陽合病,身熱、口苦,咽乾、目眩而自利者,黃芩湯,兼嘔加半夏。傳裡舌黃、譫妄而自利者,按其心下至少腹有硬痛處,與大承氣湯;無硬痛處,小承氣、小陷胸、大柴胡選用。此在下其熱,不必以結為主,故雖無硬痛,亦主大黃。
  • 2.《明醫雜著》:「_大承氣湯_,治表裡俱實,大便秘結,煩渴,譫妄,脾胃怫鬱,留飲不散,胸腹高起,痛不可忍,但嘔冷液,大渴不能飲,強飲不能消,脈沉實而有力者。

白虎湯

  • 1.《傷寒廣要》:「錢仲昭患時氣外感。三五日發熱頭疼。服表汗藥。疼止熱不清。口乾唇裂。因而下之。遍身紅癍。神昏譫語。食飲不入。大便復秘。小便熱赤。脈見緊小而急。謂曰。此症全因誤治。陽明胃經。表裡不清。邪熱在內。如火爍原。津液盡干。以故神昏譫妄。若癍轉紫黑。即刻死矣。
  • 2.《傷寒直指》:「治老幼及虛人,傷寒五六日,昏冒譫妄,小便淋,或澀,起臥無度,或煩不得眠,並加梔子一錢。

調胃承氣湯

  • 1.《馮氏錦囊秘錄》:「治諸發熱和解,不惡寒但發熱蒸蒸然,心下滿硬,或痛,煩渴咽乾,滑數而實,諸腹滿實痛,煩渴譫妄,小便赤,大便硬,脈滑實緊者。
  • 2.《古今醫統大全》:「【下】少陰六七日不大便,腹滿痛者,急下之,大小承氣湯。大實痛者,桂枝大黃湯。譫妄脈沉數,煩渴,不拘日,調胃承氣湯。
  • 3.《傷寒治例》:「_攻下_,腹滿痛者,急下之。脹而不大便者,急下之。大實痛,桂枝大黃。譫妄,脈沉數,煩渴不拘日,調胃承氣湯。

小柴胡湯

  • 1.《原幼心法》:「余常以小柴胡湯加葛根、芍藥,治少陽陽明俱病而拾芥,過此不已,則傳陽明之本,為入里也,使作實熱治之,其外證悉罷,謂無頭痛惡寒,脈見沉實不浮,譫妄惡熱,六七日不大便,口燥咽乾而渴,輕則大柴胡湯,重則三承氣湯選用。或曰:邪既入里而作實,無非大黃苦寒之藥除下之,何則?用力之雜遝也。
  • 2.《赤水玄珠》:「潮熱自汗,譫語發渴,揚手擲足,揭去衣被,狂妄斑黃,大便實者,俱屬正陽明胃腑病,依本方。口燥咽乾大便實,屬少陰,依本方。下利純清,心下硬痛而渴者,屬少陰,依本方。怕熱發渴,譫妄,手足乍冷乍溫,大便實者,陽厥證,屬厥陰,依本方。舌卷囊縮者難治,須急下之。

麥門冬湯

  • 1.《運氣證治歌訣》:「凡遇六戊年,赫曦之紀,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痎瘧,上氣咳喘,咯血痰壅,嗌乾耳聾,肩背熱甚,胸中痛,脅支滿,背髀並兩臂痛,身熱骨疼,而為浸淫。為水所復,則反譫妄狂越。太淵絕者死。

黃芩湯

  • 1.《廣瘟疫論》:「時疫傳變至半表半裡便膿血者,柴葛解肌湯加苓、澤、木通、黃芩。時疫傳變入里,煩、渴、譫妄悉具而便膿血者,黃芩湯、葛根芩連湯選用。兼裡急後重,腹中拒按者,加檳榔、大黃。時疫屢經攻下而便膿血滑利者,當以養中、調氣、養血為主,清熱為佐。老人、虛人亦仿此例。

溫膽湯

  • 1.《金匱翼》:「_溫膽湯_(《三因》),治心虛膽怯,觸事易驚,或夢寐不詳,短氣悸乏,或自汗,譫妄不寐,合目則驚。此氣鬱生涎,涎與氣搏,故變生諸症。

防風通聖散

  • 1.《濟世全書》:「_防風通聖散_,治中風一切風熱,大便閉結,小便赤澀,頭面生瘡,眼目赤痛,或熱極生風,舌強口禁,或鼻生紫赤風刺癮疹而為肺風,或成風厲而世呼為大風,或腸風而為痔漏,或腸鬱而為諸熱、譫妄、驚狂,並皆治之。
  • 2.《痘疹心法》:「如青乾黑陷,大小便不通,煩躁大渴不止者,此純陽無陰之症,宜防風通聖散(四)合棗變百祥丸主之(一二六),若腹脹氣喘,譫妄足冷者,倒陷也,不治。
  • 3.《兒科要略》:「(六)防風通聖散,治一切風濕暑濕,飢飽勞役,內外諸邪,氣血怫鬱,表裡三焦俱實,憎寒壯熱,頭目昏運,目赤睛痛,耳鳴鼻塞,口苦舌乾,咽喉不利,唾涕稠黏,咳嗽上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瘡瘍腫毒,折跌損傷,瘀血便血,腸風痔漏,手足瘛瘲,驚狂譫妄,丹斑癮疹等證。
  • 4.《成方切用》:「)折跌損傷,瘀血便血,腸風痔漏。手足瘛瘲,驚狂譫妄。(肝風胃火。)丹斑癮疹。(風熱在胃也。)

涼膈散

  • 1.《校註婦人良方》:「_涼膈散_,治上焦積熱,煩躁作渴,頭目昏瞶,咽喉腫痛,便溺赤澀,語言譫妄等症。
  • 2.《校註婦人良方》:「_涼膈散_,治積熱煩渴,面赤內熱,頭昏咽痛,便溺赤澀,狂言譫妄,睡臥不安。
  • 3.《陳氏小兒痘疹方論》:「_涼膈散_,治上焦實熱,煩渴,面目赤熱,頭昏咽燥,咽痛口瘡,便溺赤澀,狂言譫妄,睡臥不安。
  • 4.《赤水玄珠》:「_涼膈散_,治積熱煩渴,面熱唇焦,咽燥舌腫,喉閉,目赤,鼻衄,項結硬,口舌生瘡,譫妄,燥澀,便溺閉結。
  • 5.《大方脈》:「中火症,即完素所云將息失宜,心火暴甚(解見後)。蓋七情過極,五志之火內發,令人昏倒無知,筋骨不用也。其先未昏冒時,必見有便秘、譫妄、發斑等症,主以涼膈散(見瀉火門)。
▼ 展開更多

導赤散

  • 1.《增訂通俗傷寒論》:「亦有餘熱未盡,熱擾於心,則多言譫妄者,宜導赤散,加麥冬蓮心、硃砂拌燈心等,熄余焰而清心神。
  • 2.《証治準繩‧幼科》:「如欲成陷伏者,依前四法治之。若時日已多,發猶不透,或煩躁不安者,此毒熱在裡,心惡熱,以導赤散(心)送服牛黃清心丸(痘煩躁)以解散熱毒,導引心火也。或啼哭者,凡人五臟平和,則神宇安靜,今五臟蘊毒,內外蒸郁,神不安舍,以導赤散送服安神丸(痘譫妄)使鬱熱解散,神宇清快也。

大陷胸湯

  • 1.《景岳全書》:「至於結胸之治,則仲景俱用大陷胸湯主之。然余之見,則惟傷寒本病,其有不因誤下,而實邪傳裡,心下硬滿,痛連小腹而不可近,或燥渴譫妄,大便硬,脈來沉實有力者,此皆大陷胸湯所正宜也。其於太陽少陽表邪未解,因下早而致結胸者,此其表邪猶在,若再用大陷胸湯,是既因誤下而復下之,此則余所未敢。
  • 2.《傷寒瘟疫條辨》:「凡結胸,有兼發黃或發斑,或厥逆者,皆為最重之證。又結胸證悉具,煩躁者死。又結胸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須詳辨之。張景岳曰:結胸治法,仲景俱以大陷胸湯主之。然以余之見。惟本病不因誤下而實邪結胸,下連小腹,燥渴譫妄,脈來沉實者,正大陷胸湯所宜用也。

黃連解毒湯

  • 1.《痘疹心法要訣》:「【注】譫妄者,由毒熱熾盛,上干心氣,致使錯語妄言,神氣不清,妄見妄聞,志氣昏憒,以黃連解毒湯主之。

桃仁承氣湯

  • 1.《皇漢醫學》:「《傷寒六書》曰:「傷寒,按之當心下脹滿。不痛者,宜瀉心湯加桔梗,是痞滿也(求真按:『加桔梗,蛇足也』)。以手按之,小腹苦痛,小便自利,大便兼黑,或身黃,譫妄,燥渴,脈沉實者,為蓄血,以桃仁承氣湯盡下黑物則愈。」

升麻葛根湯

  • 1.《專治麻痧初編》:「凡疹有初熱而見煩擾譫妄狂亂者,宜升麻葛根湯調辰砂益元散主之。
  • 2.《景岳全書》:「凡疹有初熱而見煩擾譫妄狂亂者,宜升麻葛根湯調辰砂益元散主之。

牛黃清心丸

  • 1.《景岳全書》:「《局方》,牛黃清心丸,治心志不定,神氣不寧,驚恐癲狂,語言譫妄,虛煩少睡,甚至棄衣登高,逾垣上屋,或小兒風痰上壅,抽搐發熱,或急驚痰盛發搐,目反口噤,煩躁等證。
  • 2.《古今醫統大全》:「(《局方》)_牛黃清心丸_,治心志不足,神氣不定,驚恐癲狂,語言譫妄,虛煩少睡,甚至棄衣登高,逾牆上屋等證。
  • 3.《醫學正傳》:「_牛黃清心丸_(局方)治心氣不足,神志不定,驚恐癲狂,語言譫妄,虛煩少睡,甚至棄衣而走,登高而歌,逾垣上屋等證。
  • 4.《濟陽綱目》:「_牛黃清心丸_,治心血不足,神志不定,驚恐癲狂,語言譫妄虛煩少睡,甚至棄衣而走,登高而歌,逾垣上屋等證。

三黃石膏湯

  • 1.《雜病源流犀燭》:「有治脈微緊,兼惡寒頭痛者(宜梔子豉湯或益元散加蔥、豉、薄荷,熱甚涼膈散去硝黃加蔥豉)。有治暴感外邪,頭痛如破者(宜葛根蔥白湯,邪散後,用黃芩湯)。有治熱在上焦,脈洪大而數,外熱譫妄者(宜三黃石膏湯)。有治應下症,下後熱不去,或暫解復熱,須再下者(宜承氣湯)。
  • 2.《沈氏尊生書》:「用黃芩湯)。有治熱在上焦,脈洪大而數,外熱譫妄者(宜三黃石膏湯)。有治應下症,

小續命湯

  • 1.《一見能醫》:「或哭或笑或謳歌,語言譫妄不能瘥;

保元湯

  • 1.《續名醫類案》:「徐仲光治一兒痘後,午余發熱,臉赤色,譫妄狂顛,乃火從虛發也,以保元湯加歸、芎、川連而愈。

滾痰丸

  • 1.《痧疹輯要》:「又云:徐艮生室年四十餘,於酷暑之時患瘄,所親沈悅亭,連與清解,不能殺其勢,為邀余視之。體厚痰多,脈甚滑數,揚擲譫妄,舌絳面赤,渴飲便澀,乃與大劑白虎加犀角、玄參、銀花、花粉、貝母、竹黃、竹葉、竹茹、竹瀝,送滾痰丸。服後大便下如膠漆,脈證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