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多汗」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多汗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症狀,多汗在中醫被稱為“自汗”和“盜汗”。自汗是指在沒有外界因素刺激下,汗液不自主地大量分泌,常見於素體陽虛、氣虛、陰虛等患者。盜汗是指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止,常見於陰虛火旺、心脾兩虛、肺腎陰虛等患者。

多汗在中醫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陽虛:陽虛是指人體陽氣不足,不能正常發揮溫煦和防禦作用,導致汗液不自主地大量分泌。
  2. 氣虛:氣虛是指人體氣力不足,不能正常推動和調節汗液的分泌,導致汗液不自主地大量分泌。
  3. 陰虛:陰虛是指人體陰液不足,不能正常滋養和濡潤肌膚,導致汗液不自主地大量分泌。
  4. 心脾兩虛:心脾兩虛是指心和脾的功能失調,導致水液代謝障礙,出現多汗的症狀。
  5. 肺腎陰虛:肺腎陰虛是指肺和腎的陰液不足,導致津液虧損,出現多汗的症狀。

多汗在中醫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補益陽氣:對於陽虛型多汗患者,可以使用附子、肉桂、黃芪等中藥進行治療。
  2. 補益氣血:對於氣虛型多汗患者,可以使用人參、黃芪、白朮等中藥進行治療。
  3. 滋陰降火:對於陰虛型多汗患者,可以使用生地、熟地、知母等中藥進行治療。
  4. 健脾益氣:對於心脾兩虛型多汗患者,可以使用黨參、白朮、茯苓等中藥進行治療。
  5. 滋陰潤肺:對於肺腎陰虛型多汗患者,可以使用百合、麥冬、玉竹等中藥進行治療。

多汗在中醫屬於比較常見的症狀,多汗的治療方法有很多,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越婢湯

  • 1.《皇漢醫學》:「《青州醫談》曰:「傷寒有多汗憎寒,若近衣被,則汗漏不止,去之則憎寒不可忍,數日不止。世醫試與柴胡湯、柴胡桂枝湯或桂枝加黃耆湯等,不愈,有變譫語,飲食不進,終至危殆者。逢此證而內熱如此其甚者,宜越婢湯。」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 2.《醫學正傳》:「少陽證,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小柴胡湯。
  • 3.《周慎齋遺書》:「少陽令人體解,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則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小柴胡湯。凡有表證,作表證治之。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又瘧疾熱多寒少,目痛,多汗,脈大者,則以此方微利為度。
  • 2.《仁齋直指方論》:「大柴胡湯,治瘧,熱多寒少,目痛,多汗,脈大,以此湯微利為度。餘邪未盡,以白芷石膏三物湯以盡其邪。(方見傷食門。)
  • 3.《普濟本事方》:「予謂曰:子只知抱穩,若用大柴胡,此仲景不傳之妙,公安能知之。予力爭。竟用大柴胡,二服而愈。仲景論陽明之病多汗者急下之,人多謂已是自汗,若更下之,豈不表里俱虛。又如論少陰證云:少陰病一二日,口乾燥者,急下之。人多謂病發於陰,得之日淺,但見乾燥,若更下之,豈不陰氣愈盛。
  • 4.《証治準繩‧幼科》:「寒多熱少者清脾飲子。無汗者桂枝麻黃各半湯。有汗者柴胡桂枝湯。汗多渴者白虎湯。渴而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小便赤,熱多而渴者,小柴胡湯。熱多汗出,腹滿便閟者,大柴胡湯,渴加葛根。痰瘧者,二陳湯(痰涎)加柴胡、黃芩,甚者加枳實。食瘧者,先用大安丸(宿食),次用異功散(吐瀉)。
  • 5.《古今醫統大全》:「熱多寒少,目痛多汗肺大者,以大柴胡湯微利之。餘邪未盡,以白芷石膏三物湯以盡其邪。
▼ 展開更多

麥門冬湯

  • 1.《皇漢醫學》:「虛勞,多汗,寒熱,咳嗽,諸證備者,…咳甚者,皆宜麥門冬湯,必兼起廢丸。大概此丸,男婦皆可用。

小承氣湯

  • 1.《皇漢醫學》:「**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復服。(《傷寒論》)**
  • 2.《聖濟總錄》:「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勿再服。小承氣湯方
  • 3.《聖濟總錄》:「治傷寒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宜小承氣湯。若一服譫語止,更莫服。小承氣湯方
  • 4.《傷寒論類方》:「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譫語由便硬;便硬由胃燥;胃燥由汗出、津液少,層層相因。病情顯著。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復服。
  • 5.《張卿子傷寒論》:「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復服。
▼ 展開更多

十全大補湯

  • 1.《藥鑒》:「如心脾二經虛,當用茯苓補之,虛而無汗,及小便短少者,服之有功,虛而小便數者,服之令人目盲,虛而多汗者,久服損其元氣,夭人天年,以其味淡而利竅也。如肺氣弱及無陽之虛者,當以參耆補之,然肥白人及氣虛而多汗者,服之有功。若蒼黑人及腎氣虛而未甚虛者,服之必滿悶不安,以其性滯而閉氣也。
  • 2.《女科旨要》:「婦人新產。血氣俱傷。五臟暴虛。肢體羸瘦。乏氣多汗。
  • 3.《評註產科心法》:「新產氣急喘促,因榮血暴竭,衛氣無依,名曰孤陽,極險危之症,急用六味地黃湯加人參以益其陰。若脾肺虛者,用四君子湯加當歸、黑姜以益其陽。如見自汗厥冷,再加附子。又有假熱喘促而多汗者,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大劑重用,方可救耳。最怕喘急,吊引瘀血上來,一入於肺,則鼻衄出,乃肺欲絕矣。
  • 4.《藥鑑》:「如心脾二經虛,當用茯苓補之,虛而無汗,及小便短少者,服之有功,虛而小便數者,服之令人目盲,虛而多汗者,久服損其元氣,夭人天年,以其味淡而利竅也。如肺氣弱及無陽之虛者,當以參耆補之,然肥白人及氣虛而多汗者,服之有功。若蒼黑人及腎氣虛而未甚虛者,服之必滿悶不安,以其性滯而閉氣也。

麻黃湯

  • 1.《聖濟總錄》:「治氣極熱,肺虛多汗,咳唾上氣喘急,麻黃湯方
  • 2.《聖濟總錄》:「治脈極實熱,傷風損脈,為心風狀,多汗面無滋潤,消虛熱極,止汗,麻黃湯方
  • 3.《幼幼新書》:「陽明病,其人汗多,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譫語者,屬調胃承氣湯。雖然陽明汗多急下,若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爾不可攻之。須自大便導之,宜用蜜煎導法。陽明病,汗出而脈遲、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宜服桂枝湯。陽明法多汗,若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也。
  • 4.《明醫雜著》:「_麻黃湯_,治心臟中風,多汗,惡風,口乾,語澀,面垢,頭痛,心神驚悸等症。
  • 5.《傷寒論讀》:「此言發汗大多亡其血液血虛則筋急亦能致痙又非前二方所主矣猶之傷寒證中陰陽不足之惡寒發熱非用麻黃湯主治也前輩泥於病機屬濕之條而云汗出多汗即是濕是痙病盡由於發汗多葛根方統可治也不思葛根二湯皆發汗之方也既因發汗太多而致病豈可復用發汗之藥以增病乎

大建中湯

  • 1.《奇效良方》:「治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肋䐜脹,骨肉痠疼,短氣喘咳,痰嗽潮熱,多汗,心下驚悸,腰背僵直,多臥少起。
  • 2.《嚴氏濟生方》:「治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肋䐜脹,骨肉痠痛,短氣喘促,痰多咳嗽,潮熱多汗,心下驚悸,腰背強痛,多臥少氣。
  • 3.《仁術便覽》:「治虛症不足,小腹急痛,腸脅䐜脹,骨肉痠痛,短氣,喘咳痰嗽,潮熱多汗,心下驚悸,腰背強直,多臥少起。
  • 4.《傷寒瘟疫條辨》:「_大建中湯_,中氣不足,手足厥冷,小腹攣急,或腹滿不食,陰縮多汗,腹中寒痛,唇乾精出,寒熱煩冤,四肢痠痛,嘔吐下利,及無根失守之火出於肌表而為斑點,並此方主之。
  • 5.《羅氏會約醫鏡》:「_八味大建中湯_,治中氣不足,厥冷、嘔吐、陰縮、多汗,腹中寒痛,脹滿不食,唇乾、精出、寒熱煩冤等症。
▼ 展開更多

四物湯

  • 1.《奇效良方》:「產後腹脹,加枳殼肉桂各三錢。產後惡露,腹痛不止,加桃仁蘇木牛膝。產後寒熱往來,加柴胡麥門冬各半兩。經血淋漓不斷,加干瑞連房,炒入藥。血滯不通,加桃仁紅花各一分。產後悶亂,加茯神遠志各半兩。虛而多汗,加煅牡蠣麻黃根各半兩。妊娠心煩,加竹茹一塊。
  • 2.《周慎齋遺書》:「勞病定無泄瀉、多汗之證,必身熱、便燥、口乾,四物湯加黃柏、知母,以退骨蒸勞熱。陰虛火動,然亦不得已用之,如久服,多患泄瀉、喘促而亡。
  • 3.《張氏醫通》:「四物湯加人參、甘草、桂心、遠志、防風、獨活、細辛、葛根、荊芥。半夏為散。每服一兩。加生薑三片。水煎。通口服。多汗。去葛根加牡蠣。
  • 4.《醫通祖方》:「四物湯加人參、甘草、桂心、遠志、防風、獨活、細辛、葛根、荊芥、半夏,為散,每服一兩,加三片生薑,水煎,通口服。多汗,去葛根,加牡蠣。

白虎湯

  • 1.《長沙方歌括》:「治發汗後大熱不解。多汗出。不惡寒。大渴能飲水者。此方主之。(按。此條從內臺方原文。與傷寒論稍異。)
  • 2.《兒科要略》:「小兒感受暑熱,鬱而不化,亦易成驚。暑邪之淺者,無汗身熱,宜從汗解之,用宣化清暑湯最妥。暑邪之深者,發熱口渴,多汗欲飲,胸膈悶煩,精神倦怠者宜白虎湯。體弱濕重者,宜清暑益氣湯。切不可因天時炎熱,恣與冷飲,蓋小兒飲冷,腸胃益薄,受暑更易也。兼有他因,亦宜從其他因合治之。
  • 3.《幼科心法要訣》:「方歌,桂枝湯合白虎湯,壯熱多汗服此方,桂芍石膏知母草,粳米大棗共生薑。
  • 4.《醫碥》:「濕溫即溫病挾濕者,其證:身重、胸滿、多汗、兩脛冷,白虎湯加蒼朮、茯苓。
  • 5.《文十六卷》:「而芩、連之清,亦微異於石膏也。其淺者虛煩懊憹,則以梔豉湯探吐之。其重者渴飲,多汗,壯熱,滿悶,則以白虎湯直清之,虛則白虎加人參湯補而達之。此皆陽明在經之證,無不以汗為先務,吐為正務,清火為要務。失此不治,而至胃家實。腹有燥屎則為入腑,燥屎不去病變不可勝言。
▼ 展開更多

柴胡桂枝湯


黃連湯

  • 1.《兒科要略》:「(二十九)黃連湯,治多汗。

調胃承氣湯

  • 1.《醫方集解》:「曰: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則必抑塞憒亂而益甚;若已吐不止,有升無降,則當逆而折之,引令下行,無速於大黃者矣,故不禁;丹溪泥之。而曰凡嘔吐切不可下,固矣夫)。本方用大黃二兩半、芒硝、甘草各二兩,又名破棺丹:治多汗大渴,便閉譫語,陽結之證,及諸瘡腫熱。

平胃散

  • 1.《祖劑》:「即二陳湯合平胃散與四君子湯去蒼朮加藿香,治四時傷寒頭痛身熱惡風多汗,嘔吐噁心,咳嗽痰滿痞悶。

防己黃耆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里無水氣,故不須白朮以固里。)防己黃耆(湯)除桂茯,再加白朮棗姜隨。此治風水與諸濕,身重(為濕)汗出(濕邪多汗,傷於風者,必自汗出。)惡風吹。(風在表,故惡風。按風水惡風,皮水不惡風為別。)四肢麻木(氣虛濕滯)腰髀痛,參用前方效乃奇。
  • 2.《退思集類方歌註》:「里無水氣,故不須白朮以固里。)防己黃耆(湯)除桂茯,再加白朮棗姜隨。此治風水與諸濕,身重(為濕)汗出(濕邪多汗,傷於風者,必自汗出。)惡風吹。(風在表,故惡風。按風水惡風,皮水不惡風為別。)四肢麻木(氣虛濕滯)腰髀痛,參用前方效乃奇。

茯苓四逆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至於太陽誤汗亡陽亦用之者,以太少為水火之主,非交通中土之氣,不能內復真陽,故以生附子、生乾薑,徹上徹下,開闢群陰,迎陽歸舍,交接於十二經。反復以炙草監之者,亡陽不至於大汗,則陽未必盡亡,故可緩制留中,而為外召陽氣之良法。」)表熱裡寒多汗出,更兼煩躁厥須防。
  • 2.《退思集類方歌註》:「至於太陽誤汗亡陽亦用之者,以太少為水火之主,非交通中土之氣,不能內復真陽,故以生附子、生乾薑,徹上徹下,開闢群陰,迎陽歸舍,交接於十二經。反復以炙草監之者,亡陽不至於大汗,則陽未必盡亡,故可緩制留中,而為外召陽氣之良法。」)表熱裡寒多汗出,更兼煩躁厥須防。

桂枝湯

  • 1.《幼科心法要訣》:「方歌,桂枝湯合白虎湯,壯熱多汗服此方,桂芍石膏知母草,粳米大棗共生薑。
  • 2.《傷寒九十論》:「利膀胱大小腸。時行寒熱。則全是赤芍藥也。又桂枝第九證云。微寒者去赤芍藥。蓋懼芍藥之寒也。惟芍藥甘草湯一證云。白芍藥。謂其兩脛拘急血寒也。故用白芍藥以補。非此時也。素問云。澀者陽氣有餘也。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傷寒、脈澀、身熱無汗。
  • 3.《傷寒尋源》:「則因發汗之後。在外之風邪易襲。而在內之營氣已傷。煩因心擾。數屬陰虛。奚堪復任麻黃。其改用桂枝者。非太陽傷寒之宜桂枝。乃發汗後復煩脈浮數之的宜桂枝也。至陽明病之亦有用桂枝者。若經雲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可發汗。宜桂枝湯是也。按陽明本自多汗。
  • 4.《傷寒論類方》:「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陽明本自多汗,但不惡寒而惡熱。今多汗而猶惡寒,則仍在太陽矣,雖陽明病,而治從太陽。
  • 5.《金鏡內臺方議》:「答曰: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是也。如陽明病,脈長盛而實,發熱自汗出,反惡熱,此乃陽盛陰虛,當以大承氣湯下之。若不明者,因見煩熱多汗,妄為中風,以桂枝湯治之,以剛配剛,熱極則死也。

小建中湯

  • 1.《雜病廣要》:「人參建中湯,治痙證多汗者,即小建中湯加人參二兩。(《景岳》)
  • 2.《雜病源流犀燭》:「蓋陰虛者陽必湊,故發熱自汗(宜當歸六黃湯)。陽虛者陰必乘,故發厥自汗(宜黃耆建中湯)。肌膚澀而尺脈滑,榮血自涸者,必多汗(宜當歸六黃湯)。氣虛而陽弱者,必體倦自汗(宜耆附湯)。氣不順者必多汗(宜小建中湯加白芍、肉桂、木香、甘草、薑、棗)。陰陽偏勝者必多汗(宜黃耆湯)。
  • 3.《奉時旨要》:「凡痙症脈洪滑有火者,一陰煎;火甚陰涸者,玉女煎;痰甚者,清膈煎;有表邪者,三柴胡飲;多汗者,小建中湯加人參;泄瀉者,溫胃飲;瀉止而痙者,五福飲;若大虛脈沉細者,大補元煎。

理中湯

  • 1.《雜病廣要》:「飲食傷脾而吐瀉已甚者,但察其無中滿,無腹痛,而惟嘔惡不能止,此其食物必已盡去,而以中氣受傷,大虛而然。或其人困倦不寧,少氣多汗,六脈豁大無神者,宜理中湯之類主之。凡大吐大瀉之後,多為腹脹,若但外脹而內不覺脹,或惡聞食氣,不欲飲食者,皆脾胃大虛之候,速宜用溫補諸法調治之。(同上)

黃耆建中湯

  • 1.《類證活人書》:「仲景云:脈浮而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正方二),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久虛故也,宜朮附湯(正方七十)、黃耆建中湯(正方三十七)。
  • 2.《古今醫鑒》:「其傷寒、傷暑、傷風、傷濕、痰嗽等自汗,各載本門。其無病而汗常自出,與病後多汗,皆屬表虛衛氣不固,榮血泄漏,宜黃耆建中湯加浮麥煎,黃耆六一湯或玉屏風散。或身溫而常出冷汗,或身冷而汗亦冷,別無他病,並屬本證。凡汗出發潤,一不治也;汗出如油,二不治也;汗凝如珠,三不治也。
  • 3.《古今醫鑑》:「其傷寒、傷暑、傷風、傷濕、痰嗽等自汗,各載本門。其無病而汗常自出,與病後多汗,皆屬表虛衛氣不固,榮血泄漏,宜黃耆建中湯加浮麥煎,黃耆六一湯或玉屏風散。或身溫而常出冷汗,或身冷而汗亦冷,別無他病,並屬本證。凡汗出發潤,一不治也;汗出如油,二不治也;汗凝如珠,三不治也。

歸脾湯

  • 1.《虛損啟微》:「景岳先生云:此湯之用木香,特因鬱結疼痛者設,如無痛郁等症,必須除去木香,以避香燥,豈不於氣虛血動者為尤善乎?又遠志味辛,氣升而散,凡多汗而躁熱者,亦宜酌用。
  • 2.《目經大成》:「其於氣虛血動不尤善乎?又遠志味辛而散,凡多汗燥熱,亦宜酌用。名言可採。諸家方書,列出許多病症,責以此湯主治。命名歸脾,吾不知其所謂。
  • 3.《古方彙精》:「引加圓眼肉七枚。煎成。食遠服。如無痛郁等症。去木香。如燥熱多汗。並去遠志。加柴胡八分。炒山梔一錢。
  • 4.《虛損啓微》:「景岳先生云:此湯之用木香,特因鬱結疼痛者設,如無痛郁等症,必須除去木香,以避香燥,豈不於氣虛血動者為尤善乎?又遠志味辛,氣升而散,凡多汗而躁熱者,亦宜酌用。

四逆湯

  • 1.《張氏醫通》:「漿水散,治中暑泄瀉。多汗脈弱。
  • 2.《赤水玄珠》:「_四逆湯_,傷寒自利不渴,嘔噦不止,或吐利俱發,小便或澀或利,或多汗厥冷,脈微欲絕。
  • 3.《醫通祖方》:「治中暑泄瀉,多汗,脈弱。

桂枝麻黃各半湯

  • 1.《類證活人書》:「仲景云:脈浮而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正方二),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久虛故也,宜朮附湯(正方七十)、黃耆建中湯(正方三十七)。

五苓散

  • 1.《証治準繩‧雜病》:「若加以感風,則斷然多汗,審是此症,宜生料五苓散,內用桂枝為佳。市井中多有此病,往往日間冒熱經營,夜間開窗眠臥,欲取清涼,失蓋不覺,用藥所當詳審。有此症而發潮熱似瘧猶未成瘧者,六和湯、養胃湯各半帖,相和煎。有此症而鼻流清涕,或鼻孔熱氣時出者,六和湯加川芎半錢,羌活、黃芩各七分。

梔子豉湯

  • 1.《大方脈》:「飢不欲食、吐蛔厥逆,皆厥陰本證也。若傷寒取下後,飢不欲食,則屬陽明。陽明病,則必懊憹,心中煩甚,頭額多汗,是熱在胃中,宜服梔子豉湯吐之。至厥陰病,必兼厥逆吐蛔,其脈必微。若不微反緊,更心煩者,此非裡寒虛邪,是裡寒實邪停蓄胸中也,宜瓜蒂散吐之(見湧吐門)。

茯苓甘草湯

  • 1.《退思集類方歌註》:「蓋汗大泄,必引腎水上泛,非茯苓不能制之,故亡陽之證必多汗;若陽未全亡,則用桂枝、甘草以斂汗;若陽已外亡,必用附子以回陽,而茯苓則為主藥。此方與苓桂術甘及真武湯,皆治水氣亡陽之證,而分淺深次第以為治也。嗟乎!使非統會全經,安能窺仲景之堂奧哉!)
  • 2.《退思集類方歌注》:「蓋汗大泄,必引腎水上泛,非茯苓不能制之,故亡陽之證必多汗;若陽未全亡,則用桂枝、甘草以斂汗;若陽已外亡,必用附子以回陽,而茯苓則為主藥。此方與苓桂術甘及真武湯,皆治水氣亡陽之證,而分淺深次第以為治也。嗟乎!使非統會全經,安能窺仲景之堂奧哉!)

人參白虎湯

  • 1.《不居集》:「脾肺氣虛,上焦微熱微渴,而作喘者,宜生脈散、保金湯。或但以氣虛而無熱者,惟獨參湯。若火鑠肺金,上焦熱甚,煩渴多汗,而作喘者,宜人參白虎湯主之。若火在陰分,宜玉女煎,然惟夏月有此症。若陰虛,自小腹火氣上衝而喘者,宜補陰降火,以六味地黃湯加黃柏、知母之類,或培土養陰湯。
  • 2.《傷寒直指》:「半邊白滑胎舌,即二十二舌,二十三舌也。凡白胎見於一邊,無論左右,皆為半表半裡。並宜小柴胡,左加葛根,右加茯苓。有咳嗽引脅下痛,小青龍。夏月多汗自利,人參白虎湯。
  • 3.《辨舌指南》:「《辨正》、《舌鑑》之說是也。(或加茯苓。有咳嗽引脅下痛,而見此舌,宜小青龍湯。夏月自利多汗,宜人參白虎湯。)
  • 4.《景岳全書》:「一、脾肺氣虛,上焦微熱微渴而作喘者,宜生脈散主之。或但以氣虛而無熱者,惟獨參湯為宜。若火爍肺金,上焦熱甚,煩渴多汗,氣虛作喘者,宜人參白虎湯主之。若火在陰分,宜玉女煎主之,然惟夏月或有此證。若陰虛,自小腹火氣上衝而喘者,宜補陰降火,以六味地黃湯加黃柏、知母之類主之。
  • 5.《傷寒大白》:「又有發熱面目黃,遍身疼痛,喜忘,漱水在口,不得嚥下,此上焦蓄血身痛,犀角地黃湯,加紅花、赤芍藥。若小腹硬滿,大便或閉,或黑,此下焦蓄血痛也,桃仁承氣湯主之。夏秋中暑,多汗身疼,脈反虛而口渴,人參白虎湯。風在三陽,惡風發熱,支節煩疼,脈浮,無汗,宜羌活防風湯。
▼ 展開更多

龍膽瀉肝湯

  • 1.《古今醫統大全》:「_龍膽瀉肝湯_,治氣鬱熱腋氣,及腋下多汗。

黃連解毒湯

  • 1.《幼科醫驗》:「又有傷暑吐衄者,可用「河間法」。其症面垢,口渴喜飲,乾嘔腹痛,脈虛,多汗,後二方主之:黃連解毒湯、白虎湯。

溫膽湯

  • 1.《中風斠詮》:「_溫膽湯_,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多汗不寐,短氣乏力,皆由寒涎沃膽所致。

清暑益氣湯

  • 1.《蒼生司命》:「暑瘧者,脈虛身熱,面垢,背惡寒,多汗,清暑益氣湯、人參香薷飲、天水散。
  • 2.《明醫指掌》:「得之傷暑。)暑當斂補而清,寒可溫散而去。(暑傷氣,故多汗,宜斂汗而補虛,如清暑益氣湯是也。寒傷榮,故無汗,須發表以散邪,如麻黃湯是也。)諸痙強直,體重胕腫,由山澤風雨濕蒸;(經云: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霍亂體重胕腫,皆屬於濕。濕者,風雨襲虛,山澤蒸氣是也。

竹葉石膏湯

  • 1.《先醒齋醫學廣筆記》:「沈少卿中丞,請告時苦瘧。仲淳往診之,憊甚。曰:再一發死矣。先生何方立止之。仲淳日:何言之易也。書三方作五劑,一日夜飲盡,次早瘧止。先二劑清暑,用大劑竹葉石膏湯加桂枝,以其渴而多汗也。次二劑健脾去積滯,用橘紅、白豆蔻、白朮、茯苓、谷櫱、烏梅、白扁豆、山楂、麥芽。
  • 2.《顧松園醫鏡》:「二,一人苦瘧疾,欲求速止。仲淳定三方,作五劑,一日夜飲盡,次早瘧止。先二劑清暑,用大劑竹葉石膏湯,少加桂枝,以其渴而多汗也。次二劑健脾祛積滯,用白朮、茯苓、扁豆、豆蔻、橘紅、楂肉、麥冬、烏梅。最後一劑,用人參一兩,姜皮一兩,水煎露一宿,五更溫服。
  • 3.《古今醫統大全》:「太陽無汗而渴,忌白虎,宜柴胡。陽明多汗而渴,戒五苓,宜竹葉石膏湯。若先嘔後渴,則為欲解,當與水飲之。
  • 4.《簡明醫彀》:「渴:渴者,津液為裡熱耗涸也。太陽無汗,渴,忌白虎,宜小柴胡湯加減。陽明多汗,渴,忌五苓,宜竹葉石膏湯。少陰自利而渴,導赤飲。汗後渴,白虎加人參湯。先嘔後渴為欲解,可與水;先渴後嘔為停水,小半夏湯。小便不利,五苓散、六一散。
  • 5.《傷寒六書》:「渴者,里有熱也。津液為熱所耗,故令渴也。傷寒六七日,傳至厥陰,為消渴者,渴飲水多而小便少,乃熱能消水也。朱氏曰:脈浮而渴,屬太陽;有汗而渴,屬陽明;自利而渴,屬少陰。至於厥陰,則又熱之極矣。太陽無汗,若渴,忌白虎,宜柴胡湯。陽明多汗而渴,戒五苓,宜竹葉石膏湯。
▼ 展開更多

白朮散

  • 1.《景岳全書》:「一、別無邪熱,但以衛氣虛,肌表不固而多汗者,調元湯倍加黃耆,或白朮散。
  • 2.《景岳全書》:「《宣明》,白朮散,治虛風多汗,食則汗出如洗,少氣痿弱,不治必為消渴證。
  • 3.《証治準繩‧類方》:「_白朮散_(《宣明》),治虛風多汗,食則汗出如洗,少氣痿劣,久不治,必為消渴證。
  • 4.《醫學正傳》:「_白朮散_(東垣)治飲酒中風多汗,食即汗出如油漏,久不治必成消渴。
  • 5.《醫碥》:「牡蠣(煆,三錢),白朮(一兩二錢半),防風(二兩半),上為末,每服一錢,溫水調下,不拘時候。如惡風,倍防風、白朮;如多汗、面腫,倍牡蠣。
▼ 展開更多

玉屏風散

  • 1.《古今醫鑑》:「其傷寒、傷暑、傷風、傷濕、痰嗽等自汗,各載本門。其無病而汗常自出,與病後多汗,皆屬表虛衛氣不固,榮血泄漏,宜黃耆建中湯加浮麥煎,黃耆六一湯或玉屏風散。或身溫而常出冷汗,或身冷而汗亦冷,別無他病,並屬本證。凡汗出發潤,一不治也;汗出如油,二不治也;汗凝如珠,三不治也。
  • 2.《羅氏會約醫鏡》:「_玉屏風散_,治氣虛自汗,及傷寒誤治,多汗表疏,易感風寒者。
  • 3.《古今醫鑒》:「其傷寒、傷暑、傷風、傷濕、痰嗽等自汗,各載本門。其無病而汗常自出,與病後多汗,皆屬表虛衛氣不固,榮血泄漏,宜黃耆建中湯加浮麥煎,黃耆六一湯或玉屏風散。或身溫而常出冷汗,或身冷而汗亦冷,別無他病,並屬本證。凡汗出發潤,一不治也;汗出如油,二不治也;汗凝如珠,三不治也。

生化湯

  • 1.《醫學心悟雜症要義》:「心病必多汗神驚,生化湯加柏子仁、棗仁、益智仁、龍骨、桂圓。脾病必不思食,目睛黃,生化湯加白朮、菟絲子。腎病必腰痛,生化湯加杜仲、骨碎補、枸杞。以上三條,若在三日之後,皆加人參。

二陳湯

  • 1.《醫通祖方》:「治痰飲多汗,小便不利。
  • 2.《張氏醫通》:「小半夏加茯苓湯(金匱),治痰飲多汗。小便不利。
  • 3.《祖劑》:「即二陳湯合平胃散與四君子湯去蒼朮加藿香,治四時傷寒頭痛身熱惡風多汗,嘔吐噁心,咳嗽痰滿痞悶。

補中益氣湯

  • 1.《醫碥》:「內傷氣虛多汗,調中益氣湯,即補中益氣湯加白芍、五味也,以收耗散之氣。又補中益氣湯除當歸、白朮,加木香、蒼朮,亦名調中益氣湯,有濕而氣滯者宜之。若濕多熱少,清陽為濕所郁不得上升,其證身重而痛,二便不調,洒洒惡寒,(陽不外達。)慘慘不樂,(陽不外伸。
  • 2.《成方切用》:「除當歸白朮,加木香蒼朮,名調中益氣湯。治脾胃不調,胸滿肢倦,食少短氣,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加白芍五味,亦名調中益氣湯。(以上俱東垣方)治氣虛多汗,余治同前。(本方純用甘溫,所謂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此加白芍五味之酸,以收耗散之氣。有發有收,此東垣別開一路,以廣補中之妙者乎。

小半夏加茯苓湯

  • 1.《張氏醫通》:「小半夏加茯苓湯(金匱),治痰飲多汗。小便不利。

附子湯

  • 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房室竟中風,惡風多汗,汗出沾衣,口乾上瀆,不能勞事,身體盡疼,名曰內風。
  • 2.《奇效良方》:「治房室忽中風,惡風多汗,汗出黏衣,口乾上瀆,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名曰內風。

苦酒湯

  • 1.《醫學入門》:「汗溺俱黃身體腫,汗出染衣亦黃,身腫者,曰黃汗。因陽明表熱多汗,帶汗入水,宜桂枝苦酒湯、耆陳湯。小溺、面目、牙齒、肢體如金,曰黃疸。因暴熱用冷水洗浴,熱留胃中,故食已善飢,安臥懶動,宜茵陳三物湯加木通、栝蔞仁、石膏,或單桃根煎湯服之。

大半夏湯

  • 1.《廣瘟疫論》:「屢經清、下,嘔不止而舌無苔,多汗、心悸、萎倦者,中氣傷也,大半夏湯或六君子湯加白蔻。屢經清、下,倦怠異常,四肢漸冷者,乃清下太過而中寒也,理中湯甚至加附子。然此為治藥之法,非治疫之法也,宜詳察之

防己茯苓湯

  • 1.《症因脈治》:「【寒濕腹脹之治】身重身冷無汗,甘草麻桂湯、麻桂術甘湯。下身重多汗,防己茯苓湯。寒濕內伏,朮附湯。中氣弱,理中湯,溫中氣而散寒濕。

六君子湯

  • 1.《廣瘟疫論》:「屢經清、下,嘔不止而舌無苔,多汗、心悸、萎倦者,中氣傷也,大半夏湯或六君子湯加白蔻。屢經清、下,倦怠異常,四肢漸冷者,乃清下太過而中寒也,理中湯甚至加附子。然此為治藥之法,非治疫之法也,宜詳察之

玉女煎

  • 1.《成方切用》:「生石膏(三五錢),熟地(三五錢或一兩),麥冬(二錢),知母,牛膝(一錢五分),如火之盛極者,再加梔子地骨皮之屬亦可。如多汗多渴者,加五味子十四粒。如小水不利,或火不能降者,加澤瀉一錢五分,或茯苓亦可。如金水俱虧,因精損氣者,加人參二三錢尤妙。

獨活寄生湯

  • 1.《嚴氏濟生方》:「第二十論曰:產後汗出多而變痙者何?答曰:產後血虛,肉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風邪搏之,則變痙也。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之狀,搖頭馬鳴,身反折,須臾又發,氣息如絕,宜速斡口灌小續命湯(方見諸風門中風論治),稍緩,即汗出如雨,手拭不及者,不可治。

九味羌活湯

  • 1.《時方歌括》:「陳修園曰。羌活散太陽之寒。為撥亂反正之藥。能除頭痛項強。及一身盡痛無汗者。以此為主。防風驅太陽之風。能除頭痛項強。惡風自汗者。以此為主。又恐風寒不解。傳入他經。以白芷斷陽明之路。黃芩斷少陽之路。蒼朮斷大陰之路。(多汗者。易白朮。)川芎斷厥陰之路。

白虎加人參湯

  • 1.《文十六卷》:「而芩、連之清,亦微異於石膏也。其淺者虛煩懊憹,則以梔豉湯探吐之。其重者渴飲,多汗,壯熱,滿悶,則以白虎湯直清之,虛則白虎加人參湯補而達之。此皆陽明在經之證,無不以汗為先務,吐為正務,清火為要務。失此不治,而至胃家實。腹有燥屎則為入腑,燥屎不去病變不可勝言。

天王補心丹

  • 1.《大方脈》:「治心臟虛損,虛煩不眠,心口多汗,健忘驚悸,服天王補心丹(見補養門)。若心脾兩傷,煩熱盜汗,服歸脾湯。心虛怔忡,服養心湯(見理血門)。
  • 2.《大方脈》:「_天王補心丹_,治思慮過度,心血不足,怔忡健忘,心口多汗,大便或秘或溏,口舌生瘡等症。
  • 3.《不居集》:「_天王補心丹_,治思慮過度,心血不足,怔忡健忘,心口多汗,大便或秘或溏,口舌生瘡等症。
  • 4.《成方切用》:「(終南宣律師課誦勞心,夢天王授以此方,故名。),治思慮過度,心血不足,怔忡健忘,心口多汗,大便或秘或溏,口舌生瘡等證。
  • 5.《校注醫醇賸義》:「_天王補心丹_,治心血不足,形體虛弱,怔忡健忘,心口多汗,口舌生瘡。

甘露飲

  • 1.《羅氏會約醫鏡》:「_桂苓甘露飲_,治炎熱多汗,煩渴,少氣多火,小便不利,屬陽暑也。
  • 2.《保命歌括》:「暑瘧,因中暑熱得之。其證得熱不寒,煩渴多汗,其脈弦洪,宜小柴胡合白虎湯,或桂苓甘露飲(方見痢疾)。其大熱渴者,宜小柴胡湯去半夏加瓜蔞湯。

金沸草散

  • 1.《婦科百辨》:「婦人傷風咳嗽有痰,身熱、頭痛、多汗者何?曰:金沸草散加參便是,三拗湯最捷。

胃風湯

  • 1.《保命歌括》:「_胃風湯_,治虛風症,不能食,腹脹滿,食飲不下,膈塞不通,形瘦腹大,惡風,頸多汗,麻木,牙關急搐,目內蠕動而腫,此因初飲食訖,乘風涼而得之。
  • 2.《濟陽綱目》:「_胃風湯_,治大人小兒,飲食必乘風涼,以致風冷乘虛客於腸胃,食飲不下,形瘦腹大,水穀泄瀉,腹脅脹痛,惡風,頭痛多汗,及腸胃濕毒,利如豆汁,下瘀血。亦看挾證加減。
  • 3.《蒼生司命》:「丹溪曰:胃風為病,初飲食訖,乘風涼而致。其症食飲不下,形瘦腹大,惡風,頭多汗,膈塞不通,脈右關弦而緩帶浮,胃風湯主之。
  • 4.《醫學正傳》:「丹溪曰:胃風為病,初飲食訖,乘風涼而致,其證飲食不下,形瘦腹大,惡風頭多汗,膈塞不通,脈右關弦而緩帶浮,胃風湯主之。
  • 5.《丹溪心法》:「_胃風_,此因初飲食訖乘風涼而致。其證脹滿,食飲不下,形瘦腹大,惡風,頭多汗,膈寒不通,胃風湯正治。然此亦看挾證加減,脈右關弦而緩帶浮。
▼ 展開更多

當歸六黃湯

  • 1.《沈氏尊生書》:「必多汗(宜當歸六黃湯。)氣虛而陽弱者,必体倦自汗(宜耆附湯。
  • 2.《雜病源流犀燭》:「蓋陰虛者陽必湊,故發熱自汗(宜當歸六黃湯)。陽虛者陰必乘,故發厥自汗(宜黃耆建中湯)。肌膚澀而尺脈滑,榮血自涸者,必多汗(宜當歸六黃湯)。氣虛而陽弱者,必體倦自汗(宜耆附湯)。氣不順者必多汗(宜小建中湯加白芍、肉桂、木香、甘草、薑、棗)。陰陽偏勝者必多汗(宜黃耆湯)。
  • 3.《婦人規》:「若或怒、或勞,火由內生,其人多汗而無表證者,宜保陰煎、清化飲、當歸六黃湯之類加減主之。
  • 4.《竹林女科證治》:「若陰虛兼火而微熱者,宜一陰煎。若陰虛火甚而大熱者,宜加減一陰煎。若陰虛火盛而多汗者,宜當歸六黃湯。若陰中陽虛火不歸源者,宜大營煎。若血虛陽不附陰,煩熱作渴者,宜人參當歸湯。若氣血俱虛,發熱煩躁,面赤作渴,宜八珍湯。

小續命湯

  • 1.《証治準繩‧女科》:「_〔大〕_,產後血虛,腠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風邪搏之則變痙,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髮間狀,搖頭馬鳴,身反折,須臾十發,氣息如絕,宜速斡口灌小續命湯,稍緩即汗止,如兩手摸控者,不可治也;
  • 2.《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第二十論曰:產後汗出多而變痓者何,答曰,產後血虛,肉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風邪搏之,則變痓也,痓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狀,搖頭馬鳴,身反折,須臾十發,氣息如絕,宜速斡口灌小續命湯,稍緩即汗出如雨,手拭不及者,不可治。
  • 3.《玉機微義》:「郭稽中雲產後汗出多而變痓者,由產後血虛,肉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風邪搏之,則變痓,宜灌小續命湯,稍緩即汗出如雨,手拭不及,不可治也。
  • 4.《女科證治準繩》:「_〔大〕_,產後血虛,腠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風邪搏之則變痙,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髮間狀,搖頭馬鳴,身反折,須臾十發,氣息如絕,宜速斡口灌小續命湯,稍緩即汗止,如兩手摸控者,不可治也;

四君子湯

  • 1.《祖劑》:「即二陳湯合平胃散與四君子湯去蒼朮加藿香,治四時傷寒頭痛身熱惡風多汗,嘔吐噁心,咳嗽痰滿痞悶。

一陰煎

  • 1.《成方切用》:「熟地(三五錢),生地,白芍藥,麥冬,丹參(二錢),杜仲(錢半),甘草(一錢),如火盛躁煩者,入真龜膠二三錢化服。如氣虛者,間用人參一二錢。如心虛不眠多汗者,加棗仁當歸各一二錢。如汗多煩躁者,加北五味十粒,或加山藥山茱萸。如見微火者,加女貞子一二錢。

四陰煎

  • 1.《成方切用》:「生地(三四錢),麥冬,芍藥,百合(二錢),生甘草(一錢),沙參(二錢),茯苓(錢半),如夜熱盜汗,加地骨皮一二錢。如痰多氣盛,加貝母二三錢,阿膠一二錢,或天花粉亦可。如金水不能相滋而乾燥者,加熟地三五錢。如多汗不眠,神魂不寧。加棗仁二錢。如多汗兼渴,加五味十四粒。

達原飲

  • 1.《兒科要略》:「(七)達原飲,治時疫邪氣,初犯募原,及疫瘧壯熱,多汗而渴者。
  • 2.《雜病廣要》:「達原飲,治疫瘧,壯熱多汗而渴。
  • 3.《溫病正宗》:「治時疫邪氣,初犯募原,及疫瘧壯熱,多汗而渴者。

三黃石膏湯

  • 1.《症因脈治》:「_三黃石膏湯_,治無表邪,多汗口渴,裡熱甚者。

雙解散

  • 1.《目經大成》:「天燥熱多汗,麻黃亦不宜用。

失笑散

  • 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第二十論曰:產後汗出多而變痓者何,答曰,產後血虛,肉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風邪搏之,則變痓也,痓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狀,搖頭馬鳴,身反折,須臾十發,氣息如絕,宜速斡口灌小續命湯,稍緩即汗出如雨,手拭不及者,不可治。

十補丸

  • 1.《濟陰綱目》:「_十補丸_,治婦人諸虛百損,榮衛不調,形體羸瘦,面黃背倦,口苦舌乾,心忪多汗,血衰氣盛,寒熱往來,一切血崩帶下,墮胎落孕,此藥皆治,孕婦服之,尤有神效。

大秦艽湯

  • 1.《保命歌括》:「《發明》云:外有六經之形症,則從小續命湯如減;內有便溺之阻隔,則從三化湯通利之。又按《機要》云:風本為熱,熱勝則風動,宜以靜其燥,是養血也。治須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則虛其衛,多下則損其榮,宜治在經,當以大藥養之,大秦艽湯是也。

羌活勝濕湯

  • 1.《金匱翼》:「_羌活勝濕湯_(東垣),治濕氣在表,脈浮,身重不能轉側,自汗,或額上多汗,此為風濕。

人參養榮湯

  • 1.《不居集》:「心虛者,恍惚憂煩,少顏色,或驚悸多汗,宜人參養榮湯、歸神丹、養心丸之類。虛而煩熱渴者,十全大補湯。心懸如大飢之狀者,平補鎮心丹主之。

生脈散

  • 1.《讀醫隨筆》:「即此痰厥昏僕,舌強語澀,或口角流涎,或口眼喎斜,或半肢偏廢,非內熱招風之患乎?歷觀昔人治法,惟守真地黃飲子,多加竹瀝、薑汁,送下黑錫丹,差堪對證。服後半日許,乘其氣息稍平,急進大劑人參,入竹瀝、薑汁、童便,啐時中分三次服之。喘滿多汗者,生脈散以收攝之。
  • 2.《廣瘟疫論》:「此證必得之屢經汗、下,或兼多汗、心悸、耳聾,急宜大劑六味合生脈散加牛膝、枸杞,或可百救一、二。

補心湯

  • 1.《備急千金要方》:「又方,治心氣不足,多汗心煩,喜獨語多夢不自覺,咽喉痛,時吐血,舌本強,水漿不通方。
  • 2.《千金翼方》:「主心氣不足,多汗心煩,喜獨語,多夢不自覺,喉咽痛,時吐血,舌本強,水漿不通方:
  • 3.《醫心方》:「《千金方》云:補心湯主心氣不足,多汗心煩,喜獨語,多夢不自覺,喉咽痛,時吐血,

小營煎

  • 1.《虛損啟微》:「水二盅,煎七分,食遠溫服。如營虛於上,而為驚恐,怔忡不眠多汗者,加棗仁、茯神各二錢。如營虛兼寒者,去芍藥,加生薑。如氣滯有痛者,加香附一二錢,引而行之。
  • 2.《成方切用》:「當歸(二錢),熟地(三四錢),芍藥(酒炒),山藥,枸杞(二錢),炙草(一錢),如營虛於上,而為驚恐怔忡不眠多汗者,加棗仁茯神各二錢。如營虛兼寒者,去芍藥,加煨姜。如氣滯有痛者,加香附一二錢,引而行之。
  • 3.《虛損啓微》:「水二盅,煎七分,食遠溫服。如營虛於上,而為驚恐,怔忡不眠多汗者,加棗仁、茯神各二錢。如營虛兼寒者,去芍藥,加生薑。如氣滯有痛者,加香附一二錢,引而行之。

牡蠣散

  • 1.《嬰童百問》:「仲陽云:盜汗出者、乃睡而自汗出,肌肉虛也。團參湯治小兒盜汗、虛汗,或心血液盛,亦發為汗,此藥收斂心氣。湯氏云:汗者血也,血虛亦能自汗作熱,宜服團參湯、牡蠣散、龍膽湯,治小兒一切盜汗,又有通神丸、治通身多汗。

三痹湯

  • 1.《醫方集解》:「在皮則寒痛者,寒氣多也。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也,故為痹熱;其多汗而濡者,濕也,陽氣少,陰氣盛,故汗出而濡也)。

異功散

  • 1.《醫方集宜》:「一慢脾風久困,吐瀉、困睡、不食、多汗,宜用 朱君散 異功散

香薷飲

  • 1.《蒼生司命》:「暑瘧者,脈虛身熱,面垢,背惡寒,多汗,清暑益氣湯、人參香薷飲、天水散。

保元湯

  • 1.《醫通祖方》:「上三方並屬保元去參,而「黃耆六一」則藉本方甘草協助黃耆以實脾氣,故晝日多汗煩擾者宜之;「當歸補血」專用當歸引領黃耆,以護營血,故失血至夜發熱者宜之;「玉屏風散」則加白朮、防風以祛衛濕,故理疏易感風邪者宜之。三方雖同以黃耆為君,而主氣、主血、主肉,各隨佐使,功用迥乎不侔也。
  • 2.《張氏醫通》:「保元湯去人參甘草。用黃耆六兩。加防風二兩。白朮四兩為散。每服四五錢。加薑、棗煎服。上三方並屬保元去參。而黃耆六一。則籍本方甘草協助黃耆以實脾氣。故晝日多汗煩擾者宜之。當歸補血。專用當歸引領黃耆以護營血。故失血至夜發熱者宜之。玉屏風散則加白朮、防風以祛衛濕。
  • 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舅兄劉雋臣之女,年十四五出痘,發熱一日,即困倦多汗咽痛,脈皆微弱無神,與保元湯加附、術二劑,諸證皆退,精神頓長,次第報苗,色近老紅,暈腳亦不闊散,脈稍有神力,去附術加鹿膠、山藥,漿足痂厚而安。

溫中散

  • 1.《古今醫統大全》:「(《活人》)_姜附湯_,治霍亂吐瀉,轉筋,手足厥冷,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