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頭眩」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頭眩是中醫的常見病證,主要表現為頭部昏沉、頭重腳輕、眼花、視物不清、天旋地轉等症狀。頭眩的病因多與肝、腎、脾、胃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

  • 肝陽上亢:肝陽過旺,上擾清空,可導致頭眩。常見症狀有頭痛、頭脹、目赤、耳鳴、煩躁易怒等。
  • 肝腎陰虛:肝腎陰虛,精血不足,可導致頭眩。常見症狀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失眠多夢等。
  • 脾胃虛弱:脾胃虛弱,運化失常,可導致頭眩。常見症狀有頭暈、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
  • 痰濕阻滯:痰濕阻滯,上蒙清竅,可導致頭眩。常見症狀有頭暈、頭重、胸悶、痰多等。

頭眩的治療,應根據病因辨證施治。肝陽上亢者,可用龍膽瀉肝湯、天麻鉤藤飲等方藥治療。肝腎陰虛者,可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方藥治療。脾胃虛弱者,可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方藥治療。痰濕阻滯者,可用二陳湯、三子養親湯等方藥治療。

頭眩是中醫的常見病證,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嚴重後果。因此,如果出現頭眩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甘草乾薑湯

  • 1.《本草綱目》:「肺痿多涎:肺痿吐涎沫,頭眩,小便數而不咳者,肺中冷也,甘草乾薑湯溫之。甘草(炙)四兩,乾薑(炮)二兩。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分服。(張仲景《金匱要略》)肺痿久嗽涕唾多,骨節煩悶,寒熱。以甘草三兩(炙),搗為末。每日取小便三合,調甘草末一錢,服之。(《廣利方》)
  • 2.《醫宗必讀》:「半表半裡,表中陽虛,目眩,葛根湯。風家多頭眩,方同上。口苦咽乾,頭眩,小柴胡湯。陽明頭眩,不惡寒,能食而咳,茯苓白朮甘草乾薑湯。太陽病發汗,汗不止,眩冒,身瞤動,振振欲僻地,真武湯。

苓桂朮甘湯

  • 1.《本經疏證》:「飲證、水證之兼眩者,在《傷寒論》有「心下逆滿,氣上衝胷,起則頭眩」之苓桂朮甘湯證。有「汗出不解,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之真武湯證。在《金匱要略》有「胷脅支滿,目眩」之苓桂朮甘湯證。有「支飲,眩冒」之澤藛湯證。有「瘦人,臍下悸,吐涎沫而顛眩」之五苓散證。
  • 2.《皇漢醫學》:「《方機》於本方之主治曰:「心下逆滿,起則頭眩者,眼痛生赤脈,不能開者。」
  • 3.《皇漢醫學》:「既而頭眩頻起,更與苓桂朮甘湯,不日而舊疴如洗。
  • 4.《退思集類方歌注》:「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及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
  • 5.《退思集類方歌註》:「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及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
▼ 展開更多

真武湯

  • 1.《本經疏證》:「飲證、水證之兼眩者,在《傷寒論》有「心下逆滿,氣上衝胷,起則頭眩」之苓桂朮甘湯證。有「汗出不解,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之真武湯證。在《金匱要略》有「胷脅支滿,目眩」之苓桂朮甘湯證。有「支飲,眩冒」之澤藛湯證。有「瘦人,臍下悸,吐涎沫而顛眩」之五苓散證。
  • 2.《醫方考》:「傷寒發汗過多,其人心下悸,頭眩身瞤,振振欲擗地者,此方主之。
  • 3.《普濟本事方》:「治太陽病汗過不解,頭眩筋惕肉瞤。
  • 4.《醫方集解》:「又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仍發熱,心悸頭眩,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氣虛惡寒(汗出過多則心悸,汗為心液,汗去心虛,如魚失水則躍也;水停心下亦心悸,心屬火,火畏水,故悸也。虛陽內動,故頭眩;汗多則液少,不能榮養筋肉,故筋惕惕而跳,肉瞤瞤而動也;振振欲擗地者,亡陽無奈,欲擗地而入也。
  • 5.《湯頭歌訣》:「(仲景)壯腎中陽,茯苓朮芍附生薑。〔附子一枚(炮),白朮二兩(炒),茯苓、白芍(炒)、生薑各三兩。〕少陰腹痛有水氣,悸眩瞤惕保安康。(中有水氣,故心悸頭眩;汗多亡陽,故肉瞤筋惕。瞤,音純,動貌。苓、術補土利水,以療悸眩;薑、附回陽益火,以逐虛寒;芍藥斂陰和營,以止腹痛。
▼ 展開更多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既而頭眩頻起,更與苓桂朮甘湯,不日而舊疴如洗。

小建中湯

  • 1.《皇漢醫學》:「《方機》曰:「心悸或肉瞤筋惕,或頭眩者(應鐘),心悸甚者(解毒),茯苓建中湯主之。」
  • 2.《方機》:「心悸或肉瞤筋惕。或頭眩者。(應鐘)心悸甚者。(解毒)茯苓建中湯主之。(於本方內加茯苓四分五釐。煮法如本方。)

桂枝芍藥知母湯

  • 1.《皇漢醫學》:「**諸肢節疼痛,身體尫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金匱要略》)**
  • 2.《成方切用》:「(金匱),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
  • 3.《金匱方歌括》:「治諸肢節疼痛。身體尫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者。
  • 4.《退思集類方歌注》:「治諸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
  • 5.《醫門法律》:「《金匱》復有總治三痹之法,今誤編歷節黃汗之下,其曰: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是也。
▼ 展開更多

大青龍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麻疹,脈浮緊,寒熱頭眩,身體疼痛,喘咳咽痛,不汗出而煩躁者。」

四逆散

  • 1.《皇漢醫學》:「尚未期年,脅腹漸大,肌肉漸長,如無病時,頭眩鬱冒等證,亦已如洗,月信亦稍稍至矣。」

甘草瀉心湯

  • 1.《皇漢醫學》:「《傷寒六書》曰:「動氣在上,下之則腹滿、心痞、頭眩者,宜甘草瀉心湯。」

茵陳蒿湯

  • 1.《皇漢醫學》:「**穀疸之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穀疸,茵陳蒿湯主之。(《金匱要略》)**
  • 2.《金匱翼》:「始於風寒而成於飲食也。《金匱》云:風寒相搏,食谷即眩,穀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疸。又云: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
  • 3.《金匱方歌括》:「(歌見長沙方歌括。),治谷癉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此湯主之。
  • 4.《蘭臺軌範》:「_茵陳蒿湯_(《金匱》),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此湯主之。
  • 5.《奉時旨要》:「谷疸寒熱不食,頭眩,心胸不安,茵陳蒿湯主之。女勞疸額上黑,微汗,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若腹如水狀者不治,硝石礬石散主之。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此表和裡實,當下之,大黃硝石湯。凡疸而渴者難治,不渴者可治。發於陰部,其人必嘔,陽部必振寒而發熱。
▼ 展開更多

炙甘草湯

  • 1.《皇漢醫學》:「《靜儉堂治驗》曰:「一婦人心中悸,胸下痞硬,臍上動悸,失音不能開聲,不大便五六日,時復頭眩,脈沉細,飲食不進。…雖諸證稍快,惟聲音不發,悸動不止。十九日,改劑,用炙甘草湯。七八日,動悸止,音聲開,得以復常。」

當歸芍藥散

  • 1.《皇漢醫學》:「眼目赤痛證,其人心下有支飲,頭眩涕淚,腹拘攣者,又宜此方。

小柴胡湯

  • 1.《雜病廣要》:「谷疸,頭眩心忡,怫鬱不安,以小柴胡湯加穀芽、枳實、白朮、山梔仁主之。(《原病集》)
  • 2.《女科撮要》:「一婦人因怒,寒熱頭眩,或耳項胸脅脹痛,或小腹陰道悶墜,或小便頻數下血,此屬肝火血熱,先用小柴胡湯加炒黑山梔、川芎、當歸、車前,二劑諸症頓退,又用加味逍遙散,補其陰血而愈。後因飲食勞倦,前症復作,瘡口出血,用補中益氣湯治之而愈。
  • 3.《傷寒大白》:「_小柴胡湯_,見寒熱頭眩二門。
  • 4.《傷寒大白》:「_小柴胡湯_,見寒熱頭眩。
  • 5.《傷寒大白》:「_小柴胡湯_,見寒熱頭眩。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退思集類方歌注》:「治太陽病發汗後,汗出惡寒,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及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宜此主之。通治水腫,霍亂身疼,胸中滿,臍下悸,吐涎,頭眩等證。此利水之祖方也。
  • 2.《古今醫統大全》:「(仲景)_五苓散_,治瘦人臍下悸動,吐涎沫而頭眩者,水也,
  • 3.《方機》:「心下悸。吐涎沫。頭眩者。(紫丸)
  • 4.《退思集類方歌註》:「治太陽病發汗後,汗出惡寒,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及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宜此主之。通治水腫,霍亂身疼,胸中滿,臍下悸,吐涎,頭眩等證。此利水之祖方也。
  • 5.《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病人臍下悸,吐涎沫而頭眩者,此有水也,五苓散主之。五苓散方豬苓十八銖(去皮)白朮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桂枝半兩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方寸匙,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小半夏湯

  • 1.《皇漢醫學》:「《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前方證(求真按:『前方,指小半夏湯』)兼停飲而渴者,又有停飲而嘔吐不食,心下痞硬(求真按:『心下痞硬,為心下痞滿之誤』)或頭眩者,有效。總之,飲食不進者,或瘧疾經日而食不進者,此方倍加生薑,能奏效。」
  • 2.《雜病廣要》:「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二盞,煎至八分,入薑汁一哈唎殼許,再煎至七分,食後溫熱服。(《葉氏》)又小半夏湯,治痰飲頭眩及臂痛,於本方加甘草、橘、姜,水煎。

逍遙散

  • 1.《癘瘍機要》:「一婦人身如丹毒,搔破淋漓,熱渴頭眩,日晡益甚,用逍遙散加炒山梔、陳皮而愈,又用八珍、柴胡、山梔、丹皮而愈。
  • 2.《成方切用》:「(局方),治血虛肝燥,骨蒸勞熱,潮熱咳嗽。(有乾咳嗽者,丹溪曰:極為難治,此係火鬱之證,乃痰鬱其火。邪在中,用逍遙散以開之,下用補陰之藥可愈。)往來寒熱,口乾便澀,月經不調。凡肝膽兩經鬱火,以致脅痛頭眩,或胃脘當心而痛,或肩胛絆痛,或時眼赤痛,連及太陽。
  • 3.《臨症驗舌法》:「按:上原方主治肝膽兩經鬱火,以致脅痛頭眩,或胃脘當心而痛,或肩胛絆痛,或兩目赤痛,連及太陽。(以上各症,皆肝火上衝也)及六經感症,凡見陽脈者,悉宜此方治之。婦女鬱怒傷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閉,沙淋崩濁等症。(以上各症,皆肝火下流也)俱宜此方加減。易曰:「風以散之。」此方是也。
  • 4.《醫家心法》:「治肝、膽二經鬱火,以致脅痛、頭眩,或胃脘當心而痛,或肩背絆痛,或時眼赤痛,連及太陽。無論六經傷寒,但見陽證,悉用此方,或婦人鬱怒傷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閉、砂淋、崩濁等證,俱宜此方加減治之。《易》曰:風以散之。此方是也。

歸脾湯

  • 1.《丁甘仁醫案》:「羅右,崩漏不止,形瘦頭眩,投歸脾湯不效。按脈細數,細為血少,數為有熱,營血大虧,衝任不固,陰虛於下,陽浮於上,欲潛其陽,必滋其陰,欲清其熱,必養其血。擬膠艾四物合三甲飲,滋養陰血而潛浮陽,調攝衝任而固奇經。

桂枝湯

  • 1.《醫學原理》:「_桂枝湯_,治傷風頭眩。方見傷寒門。

桂枝茯苓丸

  • 1.《方機》:「婦人沖逆頭眩。或心下悸。或肉瞤筋惕者。(夷則)

十全大補湯

  • 1.《羅氏會約醫鏡》:「_十全大補湯_,治氣血兩虛,體倦頭眩,神昏自汗,一切不足。
  • 2.《考證病源》:「治以大補為主。(一人身熱惡寒,頭眩體倦兼帶疼痛,予診,口氣並左尺虛而大,此內傷犯欲也,病者唯唯,遂投十全大補湯二劑而愈。)

四物湯

  • 1.《救生集》:「產後頭眩目暗者,四物湯下。
  • 2.《古今醫統大全》:「_小溫經湯_,治經水初來,因有感冒風寒,身上疼痛,寒熱往來,陰陽頗虛,頭眩煩悶不快,或作嘔吐。

腎著湯

  • 1.《醫學原理》:「如傷濕頭眩,宜腎著湯加川芎。方見腰痛門。

甘草湯

  • 1.《方機》:「咳後沖逆劇、手足厥冷、或心下悸、或頭眩、或肉瞤筋惕者。(以上諸症皆兼用南呂丸)若沖逆已愈。但咳滿者。芩甘五味姜辛湯主之。於前方內去桂加茯苓四兩(六分。)乾薑細辛各三兩(四分五釐。)
  • 2.《醫學綱目》:「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頭眩,脈沉緊,若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搖者,茯苓白朮甘草湯。(論見戰振。方見振搖。)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 3.《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諸肢節疼痛,身體羸瘦,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者,桂枝芍藥知母甘草湯主之。桂枝芍藥知母甘草湯方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知母二兩甘草二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承氣湯

  • 1.《齊氏醫案》:「邇來冬不藏精之人恆多,患疫輒兼中寒者有之。其始也,腹痛下利,頭眩身重,厥逆惡寒,舌苔白潤,服四逆、真武等湯數劑,其泄漸止,而大便轉閉,舌苔乾燥,口渴腹滿,不惡寒,反惡熱,急用大承氣湯。其陰邪尚有未盡者,大承氣湯中仍加附子,此固疫門之圓機,亦即可為定法矣,溫經豈可盡闢?

半夏茯苓湯

  • 1.《外臺秘要》:「崔氏半夏茯苓湯,療妊娠阻病,心中憒悶空煩吐逆,惡聞食氣,頭眩重,四肢百節疼煩沉重,多臥少起,惡寒汗出,疲極黃瘦方。
  • 2.《醫學正傳》:「_半夏茯苓湯_,治惡阻不食,吐逆頭眩,四肢怠惰煩疼,惡寒自汗。
  • 3.《備急千金要方》:「治妊娠阻病,心中憒悶,空煩吐逆,惡聞食氣,頭眩體重,四肢百節疼煩沉重,多臥少起,惡寒,汗出,疲極黃瘦方。
  • 4.《邯鄲遺稿》:「惡阻嘔吐,以紫蘇飲加茯苓、半夏、枳實、草果。蓋此是氣上停痰與食所致。若心悶頭眩,嘔吐,惡寒,汗出,宜四七湯,或半夏茯苓湯;若吐逆不食,心虛煩悶,宜參橘散;如胃寒嘔逆,心腹脹滿,加丁香、藿香。
  • 5.《女科經綸》:「婁全善曰:《大全方》謂半夏動胎不用,今觀仲景用人參半夏乾薑丸,羅謙甫用半夏茯苓湯,朱丹溪用二陳加減,並治胎前惡阻,痰逆嘔吐,心煩,頭眩,惡食,俱效,獨不知此乎?予治惡阻,用之未嘗動胎。正經云有故無殞是也。
▼ 展開更多

人參湯

  • 1.《備急千金要方》:「治頭眩屋轉眼不得開方。
  • 2.《審視瑤函》:「_人參湯_(治風頭眩。但覺地屋俱轉。目閉不敢開。)
  • 3.《奇效良方》:「治風頭眩,但覺地屋俱轉,目閉不開。
  • 4.《皇漢醫學》:「《續建殊錄》曰:「一老人大便不通數日,上逆頭眩,醫與以備急丸而自若,因倍加分量而投之,得利,於是身體麻痹,上逆益甚而大便復結。更醫診之,與以大劑承氣湯。一服,不得下利,服三帖,下利如傾盆,身體冷痛不得臥,大便復結。又轉醫作地黃劑使服之,上逆尤劇,面色如醉,大便益不通。

華蓋散

  • 1.《校註婦人良方》:「_華蓋散_,治症同上,或項背拘急,鼻塞頭眩,時發寒熱。(方見六卷第十二論)

補中益氣湯

  • 1.《外科備要》:「內因膽經之熱移於腦髓,外因風寒凝郁,火邪搏結而成。初起鼻流黃色濁涕,宜服蒼耳散(洪)與蒼藿丸(荒);若日久不愈,鼻中淋瀝腥穢血水,頭眩虛暈而痛者,必系蟲蝕腦也,即名控腦砂,宜取天羅散(荒),但此症久則必虛,當兼服補中益氣湯(生)即效。

小半夏加茯苓湯

  • 1.《金匱懸解》:「卒然嘔吐,心下痞悶,膈間有水,頭眩心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生薑、半夏,降逆而止嘔,茯苓泄水而消滿也。
  • 2.《皇漢醫學》:「《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前方證(求真按:『前方,指小半夏湯』)兼停飲而渴者,又有停飲而嘔吐不食,心下痞硬(求真按:『心下痞硬,為心下痞滿之誤』)或頭眩者,有效。總之,飲食不進者,或瘧疾經日而食不進者,此方倍加生薑,能奏效。」

消風散

  • 1.《胎產證治》:「頭眩目暈,腮腫,因肝毒熱毒,上攻太陽,用消風散。石膏(煅),甘菊,防風,白芷,甘草(各五分),荊芥,羌活,羚羊角,川芎,當歸,黃芩(各一錢),眩暈,有痰有虛,虛用補中益氣湯,痰用二陳加芩、連、竹瀝、薑汁。
  • 2.《世醫得效方》:「治妊娠頭眩目暈,視物不見,腮項腫核,若加涎壅,危在須臾,急宜服之。

涼膈散

  • 1.《刪補名醫方論》:「_涼膈散_,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血衄血,大
  • 2.《疫疹一得》:「_涼膈散_(《局方》)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血衄血,諸風瘛瘲,胃熱發斑,發狂,驚急抽風。
  • 3.《校注醫醇賸義》:「_涼膈散_,治心火上盛,膈熱有餘,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衄,涎嗽稠黏,二便淋閉,胃熱發斑,諸風瘛瘲,手足搐逆。
  • 4.《校注醫醇賸義》:「_涼膈散_,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
  • 5.《成方便讀》:「涼膈散,連翹(四兩),大黃(酒浸),芒硝,甘草(各二兩),黑山梔,酒芩,薄荷(各一兩),為末,每服三錢,加竹葉、生蜜煎。治火邪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閉,以及斑黃狂亂等證。夫火邪至於上中二焦,與胃中宿食渣滓之物,結而不散,則為以上種種諸證。
▼ 展開更多

清暑益氣湯

  • 1.《素圃醫案》:「張廷玉文學尊堂,年七旬外,癸丑年夏月,中暑頭眩,身熱嘔吐煩渴,高年氣虛中暑,正合清暑益氣湯。而前醫誤作中熱,以香薷飲合葛根治。服四劑後,遂大汗不止,昏沉默臥,六脈散大。余曰:此汗多亡陽也。以丹溪加味生脈湯,人參、黃耆、甘草、麥冬、五味子,大劑二服。

六君子湯

  • 1.《評註產科心法》:「大抵脾虛痰厥,頭眩而嘔者,用六君子湯加炮姜。若瘀血不行,腹痛拒按者,服佛手散下失笑丸。此為半虛,余皆太虛。如面白眼合,口張手撒,足冷鼻寒,皆宜十全大補。若一味退縮,不急峻補,則人已去遠矣,後悔何及?
  • 2.《醫學心悟》:「產後血暈,宜燒漆器,熏醋炭,以開其竅。若瘀血上攻,胸腹脹痛拒按者,宜用歸芎湯,下失笑丸。若去血過多,心慌自汗,用歸姜飲加人參。虛甚者,更加熟附子。若脾胃虛弱,痰厥頭眩而嘔惡者,用六君子湯。大抵產後眩暈,多屬氣虛,察其外症,面白、眼合、口張、手撒,皆為氣虛欲脫之象。
  • 3.《女科經綸》:「薛立齋曰:妊娠若飲食不甘,或欲嘔吐,用六君子加紫蘇、枳殼。若惡阻,嘔吐,頭眩,體倦,用參橘飲,未應,用六君子湯。若惡阻,嘔吐不食,亦用參橘散。或飲食停滯,腹脹嘔吐,此是脾胃虛弱,不能消化,用六君子湯不應,用平胃散加參、苓。

六味地黃丸

  • 1.《校註婦人良方》:「先太宜人遍身作痛,筋骨尤甚,不能屈伸,口乾目赤,頭眩痰壅,胸膈不利,小便赤短,夜間殊甚,遍身作癢如蟲行,此屬肝腎氣虛而熱也,用六味地黃丸料加山梔、柴胡而愈。

二陳湯

  • 1.《醫學原理》:「如因多食生冷,以致脾胃不和,嘔吐噁心,或頭眩,或胃脘懊憹不惺,或發寒熱,宜二陳湯加丁香、烏梅煎服。如心下痹而痛者,再加草豆蔻仁。
  • 2.《醫方選要》:「二陳湯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胃脘不快,或因食生冷,或飲食過多,脾胃不和,並皆治之。
  • 3.《古今醫統大全》:「痰飲為患,或因多食生冷,脾胃不和,以致嘔吐噁心,或頭眩,或胃脘懊憹不快,或發寒熱,二陳湯加丁香、烏梅、生薑煎服。心下痞而痛者,加草豆蔻仁。
  • 4.《古今醫統大全》:「(《和劑》)_二陳湯_,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生冷,飲酒過多,脾胃不和,此效。
  • 5.《証治準繩‧類方》:「_二陳湯_(《和劑》),治痰飲為患,或嘔逆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食生冷,飲酒過度,脾胃不和,並宜服之。
▼ 展開更多

人參白虎湯

  • 1.《傷寒括要》:「動氣在右。誤汗則衄。煩渴飲即吐水。(先服五苓散次服竹葉湯)誤下則津渴。咽燥。鼻乾。眩悸。(人參白虎湯加川芎)動氣在左誤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先服防風白朮牡蠣湯汗止服小建中湯)誤下則腹內拘急。食不下。雖身熱而蜷臥。(先服甘草乾薑湯後服小建中湯)動氣在上。

牡蠣湯

  • 1.《傷寒六書》:「動氣在左,發汗則頭眩,汗下不止,筋惕肉瞤,為逆,先宜防風白朮牡蠣湯;汗止,與建中湯。動氣在右,發汗則衄而渴,心若煩,飲則吐,先宜五苓散,後與竹葉石膏湯。

桂枝甘草湯

  • 1.《傷寒六書》:「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不上衝者,不可與之。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浮微,胸中痞硬,氣上衝咽喉不得息,此為胸中寒,瓜蒂散吐之;脈微者,不可吐。吐則心口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搖,茯苓白朮桂枝甘草湯。
  • 2.《傷寒尋源》:「徐靈胎曰。此乃亡陽之輕者。同一心下悸證。若其人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又屬真武湯矣。一證而輕重不同。用方迥異。其義精矣。

梔子乾薑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附子湯

  • 1.《皇漢醫學》:「附子湯方是真武湯之去薑加參者也。真武湯條下有心下悸、頭眩、身瞤動證,則此湯證有脫證也明矣。

加味逍遙散

  • 1.《女科撮要》:「一婦人因怒,寒熱頭眩,或耳項胸脅脹痛,或小腹陰道悶墜,或小便頻數下血,此屬肝火血熱,先用小柴胡湯加炒黑山梔、川芎、當歸、車前,二劑諸症頓退,又用加味逍遙散,補其陰血而愈。後因飲食勞倦,前症復作,瘡口出血,用補中益氣湯治之而愈。
  • 2.《癘瘍機要》:「一婦人性急善怒,月經不調,內熱口苦,患時瘡,服敗毒之藥,膿水淋漓,熱渴頭眩,日晡益甚,用加味逍遙散,服之漸愈。因大怒,月經如湧,眼赤出淚,用四物湯加山梔、柴胡、連、芩數劑而愈。

荊防敗毒散

  • 1.《瘍醫大全》:「陳實功曰:天行時氣感之而發,初起與風寒相類,惟頭面耳項為真。寒熱、體強、頭眩、脈浮緊數者,為邪在表,宜荊防敗毒散、萬靈丹發汗;如兩目鼻面漸次傳腫者,乃正陽明受病,其患焮腫,發熱便秘,多熱少寒,口乾,脈數有力,為邪在裡,宜五利大黃湯下之。

六一散

  • 1.《類證治裁》:「吳,脈虛傷暑,得汗身涼,頭眩神疲,懈言不食,溺少而痛,生脈散合六一散主之。潞參(五錢)、麥冬(三錢)、五味(五分)、赤苓(二錢)、滑石、甘草(各六分)荷葉(一張)、燈心(三分)、玉竹(錢半)。二服效。

竹葉石膏湯

  • 1.《皇漢醫學》:「《傷寒六書》曰:「動氣在右,下之,則津液竭,咽乾鼻燥,頭眩心悸者,宜竹葉石膏湯。」

柴胡桂枝乾薑湯

  • 1.《皇漢醫學》:「一婦人年二十七八,產後發頭痛目眩。一西醫治之,反甚。胸脅微結,小便不利,腹中有動悸,飲食不進,時發寒熱,或身振振而搖,每每頭眩,不能閉目,夜間驚惕不得眠,或如身坐舟中,不得片刻安,每使二人抱持之。眾醫雜投滋血、鎮痙、抑肝等藥,凡二年,依然無寸效。

半夏湯

  • 1.《聖濟總錄》:「治妊娠惡阻病,心中煩悶,頭眩惡聞食氣,聞便嘔吐,悶亂顛倒,四肢怠惰,不自勝舉,先服半夏湯兩劑後,次服此。陳橘皮丸方

四君子湯

  • 1.《祖劑》:「即四君子湯去甘草,加木香、熟附子,治丈夫元臟氣虛,真陽耗散,兩耳常鳴,臍腹冷痛,頭眩目暈,四肢倦急,小便數滑,泄瀉不止,加薑、棗煎服。
  • 2.《祖劑》:「即四君子湯去人參參加桂枝,治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頭眩,身搖,脈沉緊。經自陽不足者,補之以甘茯苓、白朮,生津而益陽,陽也。裡氣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陽散氣。
  • 3.《醫方集解》:「十全大補去川芎,加陳皮,名溫經益元散(節庵):治汗後頭眩心悸,筋惕肉瞤,或汗出不止,及下後下利不止,身體疼痛。(太陽宜汗,汗多則亡陽,故有眩悸瞤惕之證;陽明宜下,下多亡陰,故有下利身痛之證。)十全大補加防風為君,再加羌活、附子、杜仲、牛膝,名大防風湯:治鶴膝風。
  • 4.《成方切用》:「十全大補去川芎加陳皮,名溫經益元散。(節庵)治汗後頭眩心悸,筋惕肉瞤,或汗出不止,或下後下利不止,身體疼痛。(太陽宜汗,汗多則亡陽,故有眩悸瞤惕之證。陽明宜下,下多則亡陰,故有下利身痛之證。)
  • 5.《醫學入門》:「如中風寒犯觸,身體盡疼,乍寒乍熱,胎不安常,苦頭眩痛,繞臍下寒,時時小便白如米泔,或青黃,寒慄,腰苦冷病,目視䀮䀮者,四君子湯去茯苓,加當歸、厚朴,韭白,姜煎,入酒調服。不醒人事者,單荊芥散。

芍藥湯

  • 1.《聖濟總錄》:「治婦人血風勞氣,骨節疼痛,寒熱頭眩眼睛疼,心虛恍惚驚悸,芍藥湯方

人參敗毒散

  • 1.《兒科要略》:「(四十)人參敗毒散,治時疫,傷風,風濕,寒熱,頭眩,項強,目疼,肢疼,咳嗽,鼻塞聲重,瘡瘍邪氣在表應發者,以及小兒感冒,發熱惡風,痰阻胸膈,頭目不清,風熱瘙癢。療脫疽,頑核,毒瘡。
  • 2.《驗方新編》:「人參敗毒散:治四時傷寒、瘟疫,憎寒壯熱、風濕、頭眩項強、身體疼痛,嶺南煙瘴之地,疫癘時行,或卑濕腳氣痿弱等證。人參、茯苓、枳殼(炒)、川芎、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桔梗、甘草各等分,姜三片,水一鍾半,煎服。或為細末,沸湯點服。

八珍湯

  • 1.《女科撮要》:「若腹疼加桂。腹痛自汗,頭眩少氣,加羊肉,若不應,用八珍湯。
  • 2.《婦人規》:「上咀,每用半兩,水煎服。若腹疼加桂;若腹痛、自汗、頭眩、少氣,加羊肉,若不應,用八珍湯。若用下胎,當為末,以酒調服。
  • 3.《刪補頤生微論》:「夫臟腑本不相懸,而用藥若斯之異,倘泥而不通,其不致夭札者幾希!一婦人多郁多產,肢體漸瘦,四肢微腫,咳嗽吐痰,稍有動作,頭眩耳鳴,有與八珍湯者,久而無功。此肝脾郁傷血分,先用逍遙散加木香、龜膠、熟地,二十劑而症減其七。仍用八珍湯加丹皮、香附,兩月而瘥。

養胃湯

  • 1.《目經大成》:「久病胃虛,食少作嘔,或噁心瞼脹,婦人及月頭眩,此方主之。

烏藥順氣散

  • 1.《養生類要》:「虛汗去麻黃加黃耆(一錢半)。潮熱去乾薑加黃芩,柴胡,青藤根(各八分)。胸膈脹滿加枳實,莪朮(各八分)。夜間疼痛加虎脛骨,石楠葉,青木香(各八分)。頭眩加細辛(五分),芽茶(七分)。手足不能舉動加防風,川續斷,威靈仙(各一錢)。陰積浮腫合和五積散。

再造散

  • 1.《沈氏尊生書》:「汗不得出,亦名曰亡陽症,必致頭眩身栗(宜陶氏再造散。)以上總指自汗言。經曰:

失笑散

  • 1.《婦科百辨》:「婦人產後血暈者何?曰:氣血暴虛,未得安靜,被瘀血隨氣上衝,迷亂心神,故眼暗頭眩,甚至悶絕不知人事,口噤神昏氣冷,宜用清魂散即甦醒復舊,不可作喑風治,或用失笑散。

四七湯

  • 1.《邯鄲遺稿》:「惡阻嘔吐,以紫蘇飲加茯苓、半夏、枳實、草果。蓋此是氣上停痰與食所致。若心悶頭眩,嘔吐,惡寒,汗出,宜四七湯,或半夏茯苓湯;若吐逆不食,心虛煩悶,宜參橘散;如胃寒嘔逆,心腹脹滿,加丁香、藿香。

參附湯

  • 1.《濟陽綱目》:「_參附湯_,治陽虛氣弱,氣短氣喘,自汗盜汗,頭眩等證。

清骨散

  • 1.《醫學心悟》:「治肝經血虛,煩躁,口渴,胸脅刺痛,頭眩,心悸,頰赤,口苦,發熱盜汗,食少嗜臥。又治女人經血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並治室女經閉,痰嗽潮熱,肌瘦勞熱等證。

丹青飲

  • 1.《校注醫醇賸義》:「肝經之咳,痰少脅痛,易怒頭眩,丹青飲主之。

滾痰丸

  • 1.《古今醫統大全》:「(隱君)_滾痰丸_,治痰火頭眩目運,如坐舟車,胸滿背脹,一服立止。(方見痰門。)
  • 2.《身經通考》:「_滾痰丸_,治一切怪症痰火,癲狂,氣喘咳嗽,痰唾稠黏,頭眩耳響,煩躁欲狂,大便不通,咽乾口苦。
  • 3.《奇方類編》:「治一切怪症,痰火顛狂,胡言亂語,稱鬼說神,氣喘咳嗽,唾痰稠黏,頭眩耳響,煩躁欲狂,大便不通,喉干口苦,皆有神效。

香薷飲

  • 1.《驗方新編》:「金二:暑痧金二治頭眩,自汗如傾吐瀉兼。薷荷翹通銀與樸,澤車瓜豆藿頻添(頭眩者必噁心,扁豆、木瓜、木香、香薷飲)。香薷、薄荷、連翹各一錢,木通、銀花、紫樸各七分,水煎冷服(原方有銀花,原歌無銀花,加有澤、車、瓜、豆、藿等味)。

生脈散

  • 1.《類證治裁》:「吳,脈虛傷暑,得汗身涼,頭眩神疲,懈言不食,溺少而痛,生脈散合六一散主之。潞參(五錢)、麥冬(三錢)、五味(五分)、赤苓(二錢)、滑石、甘草(各六分)荷葉(一張)、燈心(三分)、玉竹(錢半)。二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