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噫氣」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噫氣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主要表現為打嗝、呃逆、噯氣等症狀。中醫認為,噫氣多由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勞倦過度等因素引起,其中飲食不節是主要原因。飲食不節,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氣機升降失常,從而出現噫氣的症狀。

噫氣的治療,以調理脾胃、疏肝理氣為主。可用香砂六君丸、保和丸等中成藥治療。平時飲食要注意清淡,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情緒要保持平和,不要過度勞累。

噫氣在中醫古代疾病中,屬於比較常見的一種。如果出現噫氣的症狀,可以通過中醫調理來改善。

噫氣的症狀

噫氣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打嗝、呃逆、噯氣等。打嗝是指膈肌突然收縮,使空氣從食管進入胃,並發出「呃」的一聲。呃逆是指胃中氣體上逆,從口中發出「呃」的一聲。噯氣是指胃中氣體上逆,從口中發出「噯」的一聲。

噫氣的病因

噫氣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飲食不節:飲食不節,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氣機升降失常,從而出現噫氣的症狀。
  • 情志不遂:情志不遂,會導致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從而出現噫氣的症狀。
  • 勞倦過度:勞倦過度,會導致脾胃功能虛弱,氣機升降失常,從而出現噫氣的症狀。

噫氣的治療

噫氣的治療,以調理脾胃、疏肝理氣為主。可用香砂六君丸、保和丸等中成藥治療。平時飲食要注意清淡,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情緒要保持平和,不要過度勞累。

噫氣的預防

噫氣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飲食要清淡,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 情緒要保持平和,不要過度勞累。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 保持良好的睡眠。
  •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甘草瀉心湯

  • 1.《皇漢醫學》:「一婦人年二十六七,妊娠有水氣,至產後不去。心下痞硬,雷鳴下利,口中糜爛,不能食鹽味,僅啜淡粥,噫氣,吐酸水。醫多以為不治。余以為口糜瀉,胃中不和之證,與甘草瀉心湯。數日痞硬去,食少進,益使連服,口中和,酸水止,而水氣下利依然。乃與大劑四苓湯加車前子,旬餘,兩證痊愈。

生薑瀉心湯

  • 1.《皇漢醫學》:「…」《金匱》云:「中焦氣未和,則不能消穀,故使噫也。」《平脈法》云:「噫而吞酸,食不卒下。」又云:「上焦不歸,噫而吞酸。」皆同義也。蓋有宿停而含酸,謂之噫。酸水不出,曰乾噫。噫,即噯而食臭也,故曰乾噫食臭。曰噫氣者,皆無物出之謂也,即消化不良,兼吞酸嘈雜也。
  • 2.《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凡患噫氣乾嘔,或吞酸嘈雜,或平日飲食,每覺噁心煩滿,脅下水飲升降者,其人多心下痞硬,或臍上有塊。長服此方,並灸自五椎至十一椎及章門,日數百壯,兼用消塊丸、硝石大圓等,自然有效。」
  • 3.《奇效良方》:「治傷寒汗出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噫氣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不利者。
  • 4.《馮氏錦囊秘錄》:「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黃芩,乾薑,人參,甘草(炙,各三兩),大棗(十二枚,去核),水一斗,煮六升,去滓,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加甘草一兩,即甘草瀉心湯。治痞硬吐痢,加生薑四兩,即生薑瀉心湯,治痞硬噫氣。
  • 5.《醫學綱目》:「半夏瀉心湯若加甘草,即後條甘草瀉心湯,治痞硬嘔吐利也。若加生薑,即後條生薑瀉心湯,治痞硬噫氣下利也。
▼ 展開更多

當歸芍藥散

  • 1.《皇漢醫學》:「《成績錄》曰:「一男子,項背強急,或腰痛,飲食停滯,時時胸痛,心下痞硬,噫氣喜唾,先生與人參湯,兼用當歸芍藥散而愈。」

平胃散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並宜服。
  • 2.《仁齋直指方論》:「參苓平胃散(《御藥院方》),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痿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宜服。
  • 3.《祖劑》:「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痿黃,肌肉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翻胃等症
  • 4.《醫燈續焰》:「_平胃散_,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噫氣吞酸,面黃肌瘦,體倦節痛。常自利,常發霍亂、反胃等證。
  • 5.《婦人規》:「_東垣平胃散_(見《古方八陣·和陣》)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嘔噦噁心,吞酸噫氣,體重節痛,自利霍亂,噫膈反胃等證。
▼ 展開更多

旋覆代赭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治汗吐下解表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
  • 2.《傷寒括要》:「汗吐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此湯主之。噫氣。俗名噯氣。飽食息也。硬則氣堅。鹹味可以軟之。旋覆花之咸。以軟痞硬。虛則氣浮。重劑可以鎮之。代赭石之重。以鎮虛逆。生薑半夏。辛以散虛痞。人參大棗。甘以補胃弱。痞而下利。生薑瀉心湯。痞而不下利。旋覆代赭湯。
  • 3.《本草通玄》:「止反胃,吐血衄血,月水不止,腸風瀉痢,脫精遺溺,小兒驚疳,女人崩漏。按:代赭入肝與心胞,專主二經血分之病。仲景治汗吐下後心下硬,噫氣,用旋覆代赭湯,取其重以鎮虛逆,赤以養陰血也。煅紅、醋淬搗,水飛。
  • 4.《退思集類方歌註》:「治傷寒汗吐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
  • 5.《成方便讀》:「_旋覆代赭湯參草,生薑半夏和大棗。傷寒汗下病難除,噫氣時升胸腹飽。_
▼ 展開更多

半夏瀉心湯

  • 1.《馮氏錦囊秘錄》:「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黃芩,乾薑,人參,甘草(炙,各三兩),大棗(十二枚,去核),水一斗,煮六升,去滓,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加甘草一兩,即甘草瀉心湯。治痞硬吐痢,加生薑四兩,即生薑瀉心湯,治痞硬噫氣。
  • 2.《傷寒括要》:「嘔而發熱。柴胡症具。而以他藥下之。心下滿而不痛。以此湯主之。若加甘草去參。即甘草瀉心湯。治痞硬吐利。若加生薑。即生薑瀉心湯。治痞硬噫氣。辛入肺而散氣。半夏乾薑之辛。以散結氣。苦入心而泄熱。黃芩黃連之苦。以瀉痞熱。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緩脾。

茯苓飲


胃苓湯

  • 1.《雜病源流犀燭》:「傷食,脾虛病也。脾家之氣虛,故所食之物,皆足為害。傷食之脈,左手平和,右手氣口緊盛。傷食之症,必胸膈痞塞,噫氣如敗卵(總治宜保和丸、平胃散、胃苓湯為主)。且傷食者必噁心吞酸(宜加橘皮、半夏、山梔、黃連)。傷食者必多吐瀉(宜焦朮、神麯、陳皮、薑、棗)。

補中益氣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十五歲喜噫,面黃腹脹,飲食難化,用六君、益智、木香漸愈。後因怒兼脅痛,少食下氣噫氣,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益智漸愈。後飲食過多,腹脹吞酸,服保和丸,熱渴痰甚,用二陳、黃連、石膏之劑,大便不止,吃逆不食,手足並冷,余用六君、附子,四劑稍愈。又以補中益氣湯加附子及八味丸而遂安。
  • 2.《証治準繩‧幼科》:「若手足熱,大便秘,屬脾胃實熱,宜用清涼飲救其陰,以抑其陽。一小兒痘不結痂,發熱飲湯,哽氣腹脹。此脾氣虛弱。用五味異功散、參耆四聖散而愈。後噫氣下氣,欲服枳殼之類,余謂噫氣屬心火虛,下氣屬脾氣虛,朝用六君子湯加薑桂,夕用補中益氣湯而愈。一小兒哽氣喘咳,腹脹下氣,手足不冷不熱。
  • 3.《保嬰撮要》:「一小兒痘後,不時寒熱噫氣,飲食吞酸,服二陳、枳實、黃連,更寒熱如瘧,腹墜下氣,此中氣復傷而下陷也,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五味異功散,各加乾薑、木香而愈。

二陳湯

  • 1.《明醫指掌》:「惡飲食者,從飲食上得之,必胸滿噫氣,二陳湯加山楂、枳實、神麯、厚朴、柴胡、青皮。大抵無痰不成瘧,若內傷挾外邪同發,內必生痰。痰滯於中,寒熱不已,脈滑者,二陳加柴胡、黃芩、草果、常山以吐之,吐中就有發散之意。但常山性暴悍,非痰盛氣實者,不可用也。

赤石脂禹餘糧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湯主之。

抵當湯

  • 1.《萬氏家抄濟世良方》:「膈痰冷氣如何治,理中丸子君須記。去血還須抵當湯,噫氣不絕旋覆輩。小便不通五苓宜,豬苓八正皆曰奇。大便不通蜜導法,硝黃服後熨其臍。熱吐五苓半夏加,冷吐四逆茱萸佳。狐惑聲嗄人不曉,大黃牡蠣眾皆誇。發黃梔子柏皮同,退疸茵陳極有功。治慝桃仁犀角類,大黃甘遂解結胸。

六君子湯

  • 1.《証治準繩‧幼科》:「若手足熱,大便秘,屬脾胃實熱,宜用清涼飲救其陰,以抑其陽。一小兒痘不結痂,發熱飲湯,哽氣腹脹。此脾氣虛弱。用五味異功散、參耆四聖散而愈。後噫氣下氣,欲服枳殼之類,余謂噫氣屬心火虛,下氣屬脾氣虛,朝用六君子湯加薑桂,夕用補中益氣湯而愈。一小兒哽氣喘咳,腹脹下氣,手足不冷不熱。

人參湯

  • 1.《奇效良方》:「治風厥,志意不樂,身背疼痛,多驚善欠噫氣。
  • 2.《皇漢醫學》:「《成績錄》曰:「一男子,項背強急,或腰痛,飲食停滯,時時胸痛,心下痞硬,噫氣喜唾,先生與人參湯,兼用當歸芍藥散而愈。」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 1.《皇漢醫學》:「《用方經驗》本方主治曰:「平生敦阜證,或噫氣,或吞酸,心下不堅滿而膨脹者。」

健脾丸

  • 1.《仁術便覽》:「治心胸痞悶,飲食停滯,或作酸噫氣。

小續命湯

  • 1.《醫方論》:「天地之氣,鬱而必宣。風也者,乃大塊噫氣,鼓盪萬物者也。然有和風,有烈風,有怪厲之風,有微柔之風。和風,則不疾不徐,人縱感之,不為大害;烈風,則咸知畏避,受者反少;怪厲之風本不常有;惟微柔之風,最易中人,微則難防,柔則善入。虛人腠理不密,外風乘隙而投,由表及裡,病亦由淺入深。
  • 2.《時方歌括》:「陳修園曰。天地之噫氣為風。和風則生長萬物。疾風則摧折萬物。風之傷人者。皆帶嚴寒肅殺之氣。故此方桂芍姜草。即傷寒論之桂枝湯。麻杏甘草。即傷寒論之麻黃湯。二方合用。立法周到。然風動則火升。故用黃芩以降火。風勝則液傷。故用人參以生液。血行風自滅。故用芎芍以行血。

保和丸

  • 1.《雜病源流犀燭》:「傷食,脾虛病也。脾家之氣虛,故所食之物,皆足為害。傷食之脈,左手平和,右手氣口緊盛。傷食之症,必胸膈痞塞,噫氣如敗卵(總治宜保和丸、平胃散、胃苓湯為主)。且傷食者必噁心吞酸(宜加橘皮、半夏、山梔、黃連)。傷食者必多吐瀉(宜焦朮、神麯、陳皮、薑、棗)。

五味異功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痘後,不時寒熱噫氣,飲食吞酸,服二陳、枳實、黃連,更寒熱如瘧,腹墜下氣,此中氣復傷而下陷也,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五味異功散,各加乾薑、木香而愈。

順氣和中湯

  • 1.《濟世神驗良方》:「順氣和中湯,治嘔吐、翻胃、嘈雜吞酸、痞悶噫氣、噎膈刺痛、噁心吐痰等證。
  • 2.《萬病回春》:「_順氣和中湯_,治嘔吐翻胃、嘈雜吞酸、痞悶噫氣、噎膈、心腹刺痛、噁心吐痰水。
  • 3.《濟陽綱目》:「_順氣和中湯_,治嘔吐翻胃,嘈雜吞酸,痞悶噫氣,噎膈,心腹刺痛,噁心,吐痰水。

參蘇飲

  • 1.《大醫馬氏小兒脈珍科》:「夾食傷寒,皆因飲食過度,又感風寒所致,其外候鼻流清涕,頭痛發熱,晝輕夜重,時復吐逆,噫氣酸餿,面黃紅白,變之不同,眼胞微腫,乍涼乍熱,心煩發渴,腹痛脹滿,皆其症也,宜用參蘇飲、人參養胃湯治之。且傷寒傳變不常,醫者貴以細察之,而酌量用藥,以汗吐下三法,不可一乖其宜。

柴平湯

  • 1.《大方脈》:「此因飲食所傷,復受風暑之氣,致寒熱交作,胸腹痞悶,面黃惡食,噫氣吐酸,右關氣口脈來弦緊,主以柴平湯(見和解門),氣實加檳榔、草果。如食瘧,腹脹便秘,脈弦數者,服大柴胡湯兩解之(見表裡門)。

都氣丸


異功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七歲,食生冷之物,腹痛便秘,服峻利之劑,連瀉五次,噫氣腹痛,余謂心脾虛寒,用異功散加薑桂、木香治之,不從;反治胃火,更加吃逆。余仍以前藥加附子一片,一服諸症頓退;乃去附子,又三劑而愈。其時同患是症,用清胃化痰者歿,而手足俱黯。

沉香散

  • 1.《楊氏家藏方》:「治中脘氣塞,元臟虛冷,胸膈痞悶,臍腹㽲痛,氣噎不快,繞臍虛鳴,嘔吐酸水,泄利虛滑,心痛氣刺,手足逆冷,倦怠少力,不美飲食,口苦舌澀,嘔逆噁心,噫氣吞酸,脅肋疼痛,喘滿氣逆,小便頻數。又治婦人脾血冷氣,發作不常及中惡腹痛,蠱毒疰忤,悉皆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