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滯下」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滯下,中醫病證名。指飲食停滯,積聚腸胃,不思飲食,腹脹便溏,或腹痛便秘等症。

滯下證多因飲食不節,過食生冷肥甘,或暴飲暴食,或過食辛辣,或飲食不潔,或情志不遂,肝氣鬱結,脾失健運,濕濁內生,飲食停滯腸胃所致。

臨床表現主要有腹脹、便溏、腹痛、便秘等。

治療以健脾和胃,行氣消食為主。可用香砂六君子湯、保和丸等。

預防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肥甘,不暴飲暴食,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志不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白頭翁湯

  • 1.《婦人大全良方》:「評曰:產後下痢,非止一證,當隨所因而調之。既云飲冷當風,何所不至。寒熱風濕,本屬外因;喜怒憂思,還從自性。況勞役飢飽,皆能致病。若其洞泄,可服調中湯。赤白帶下,非此能愈。各隨門類,別有正方。今錄桃膠散、白頭翁湯以備用,余從滯下門選之。
  • 2.《本經疏證》:「血利之腹痛龍骨丸。五內絞切痛治熱毒下黑血方。赤滯下血,連月不瘥白頭翁湯。羸篤垂死茯苓湯。赤白利黃連湯者已上十五卷下,竝用乾薑。其諸病之兼寒熱者、嘔吐者,竝用生薑。則薑之止血,可以循類而求,按證以施,又何疑於辛溫也哉!
  • 3.《傷寒恆論》:「【闡釋】,下利而有各種熱性證狀的,稱為熱利,有別於寒利。下重則邪滯下焦,不獨白頭翁湯可治,應如鄭氏說「總宜圓通,認理為要。」
  • 4.《傷寒直指》:「若利血膿而滯下者,無論太陰少陰,當以黃芩合白頭翁湯為妥。)
  • 5.《留香館醫話》:「錢××,濕熱醞釀延成滯下,紅白錯雜,脹痛後重,日夜數十行,醫投白頭翁湯病轉利,姑和其氣血,清其宿積,切勿再進苦寒,戕其胃氣致延噤口重症。
▼ 展開更多

黃耆建中湯

  • 1.《女科經綸》:「李氏曰:帶下有虛寒,帶腥臭者,因小水淋瀝不已,或崩中暴下,或產後去血過多,以致陰虧陽竭,榮氣不升,經脈凝泣,衛氣下陷,精氣累滯下焦,蘊積而成,白滑如涕,下流腥臭者,黃耆建中湯去桂,加當歸。

理中湯

  • 1.《專治麻痧初編》:「疹後滯下不止,飲食不進,脈緩肢冷乃脾胃氣虛也,先用理中湯,次用芎歸六君子湯治之。

五苓散

  • 1.《吳鞠通醫案》:「孟,十五歲,八月初八日,伏暑泄瀉,加以停食,欲瀉腹痛,瀉後痛減,防成滯下,與五苓散加消食,脈細弦而緩。
  • 2.《溫病條辨》:「四五、足太隂寒濕,腹脹,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爽,若欲滯下者,四苓加厚朴秦皮湯主之,五苓散亦主之。

參苓白朮散

  • 1.《証治準繩‧類方》:「參苓白朮散(見滯下。),胃風湯(見下血。),人參生脈散,葶藶大棗瀉肺湯(俱見喘。),小青龍湯(見咳嗽。)

黃芩湯


調胃承氣湯

  • 1.《傷寒恆論》:「【闡釋】,下利為少陰之本病,惟咳而譫語,則為少陰證所本無,所以致此變證者,如鄭氏所說:「在少陰為強責其汗,血液被奪,以致陰虧而火旺。」可用調胃承氣湯使腑滯下行,則燥熱之氣除,而咳與譫語可愈。
  • 2.《神農本草經疏》:「經曰:寒因寒用者,譬夫脾虛中焦作脹,腎虛氣不歸元,致上焦逆滿,用人參之甘以補元氣,五味子之酸以收虛氣,則脾得補而脹自消,腎得補而氣自歸元,而上焦清泰,則逆滿自平矣。通因通用者,譬夫傷寒挾熱下利,或中有燥糞,必用調胃承氣湯,下之乃安,滯下不休,得六一散清熱除積而愈。皆其義也。

大承氣湯

  • 1.《石山醫案》:「一人八月病滯下,醫用調胃承氣、大承氣湯下之不利,邀予視之。面色萎黃,食少無味,大便不通,惟後重甚痛,脈皆細弱近滑,右脈覺弱。

四物湯

  • 1.《醫學入門》:「久病滯下及婦人產後,從臍下逆上,夜分轉甚者,皆屬陰虛,四物湯加知、柏、陳皮、竹茹。

麻黃升麻湯

  • 1.《備急千金要方》:「治溫毒及傷寒內虛外熱攻胃,下黃赤汁及爛肉汁赤滯下,伏氣腹痛諸熱毒方:

獨參湯

  • 1.《醫碥》:「仲景麥門冬湯之煩。)不煩而心手極熱,喜居陰處,脈沉口渴,妙香丸下其熱痰。不得眠,溫膽湯(見驚)、酸棗湯。(見不得臥。)津耗者,生其津。血耗者,補其血。腎水竭者,滋腎。產、痘、滯下後,血液耗散,心煩不安,危矣,猛進獨參湯。心中蘊熱,清心蓮子飲。

四磨湯

  • 1.《沈氏尊生書》:「)凝滯下焦則為疝瘕腰痛(宜四磨湯、木香檳榔丸,)凝滯於內則為癖積疼痛(宜化積丸、

六一散

  • 1.《醫學指要》:「更有塞因塞用者,如脾虛中焦作脹,腎虛氣不歸源,以致上焦逆滿,用人參之甘以補元氣,五味子之酸以斂虛氣,則脾得建運而脹自消,腎得斂藏而氣自歸,上焦清泰而逆滿自平矣。通因通用者,如傷寒挾熱下利或中有燥糞,必用溫胃,承氣下之乃安。傷暑滯下不休,得六一散清熱除積乃愈。
  • 2.《神農本草經疏》:「經曰:寒因寒用者,譬夫脾虛中焦作脹,腎虛氣不歸元,致上焦逆滿,用人參之甘以補元氣,五味子之酸以收虛氣,則脾得補而脹自消,腎得補而氣自歸元,而上焦清泰,則逆滿自平矣。通因通用者,譬夫傷寒挾熱下利,或中有燥糞,必用調胃承氣湯,下之乃安,滯下不休,得六一散清熱除積而愈。皆其義也。
  • 3.《經驗麻科》:「疹後下痢不止者,用豬苓、澤瀉、茯苓、滑石、甘草、黃連,或滯下後重加黃芩、歸尾、赤芍、枳殼、木通、六一散。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 1.《退思集類方歌註》:「痢,滯下也。)後人加味或更名。(劉完素黃芩芍藥湯、芍藥湯,皆從此方化出,遂為萬世治痢之祖方矣。)再加生薑與半夏,(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下利兼嘔此能平。(下利即專於治利,不雜以風寒表藥,此亦急當救里之義。若嘔亦即兼以止嘔之藥,見證施治,古人每不出此。
  • 2.《退思集類方歌注》:「痢,滯下也。)後人加味或更名。(劉完素黃芩芍藥湯、芍藥湯,皆從此方化出,遂為萬世治痢之祖方矣。)再加生薑與半夏,(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下利兼嘔此能平。(下利即專於治利,不雜以風寒表藥,此亦急當救里之義。若嘔亦即兼以止嘔之藥,見證施治,古人每不出此。

桃花湯

  • 1.《証治準繩‧類方》:「四逆湯(厥。),桂枝湯(傷濕。),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俱大便不通。),桃花湯,白頭翁湯(俱滯下。),梔子豉湯(虛損。)
  • 2.《皇漢醫學》:「錢氏曰:「見少陰證下利者,為陰寒之邪在裡,濕滯下焦,大腸受傷也。故皮折血滯,變為膿血,滑利下脫,故以溫中固脫之桃花湯主之。」

涼膈散

  • 1.《傷寒直格》:「及兩感,表裡熱甚,欲可下者,並宜三一承氣(大承氣加甘草是也)。或下食積及急攻結滯者,調下輕粉一字。滯下、目疾、口瘡、咽喉瘡瘍,斑疹,加涼膈散。下死胎加益元散。

附子湯

  • 1.《聖濟總錄》:「治冷痢及赤白滯下,附子湯方

芍藥湯

  • 1.《醫方考》:「痢,滯下也。患痢大都責於濕熱,熱傷氣,故下白;熱傷血,故下赤;熱傷大腸,則大腸燥澀,故里急後重。河間云:行血則便膿自愈,故用歸、芍、硝、黃以行血;和氣則後重自除,故用木香、檳榔、甘草以和氣;苦能堅腸,寒能勝熱,故用芩、連厚腸胃而去熱;有假其氣,則無禁也,故假桂心之辛熱為反佐。
  • 2.《古今名醫方論》:「治滯下赤白,便膿血,後重諸證。
  • 3.《目經大成》:「若乃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熱因熱用、寒因寒用、用熱遠熱、用寒遠寒者,如脾虛作脹,治以參朮,脾得補而脹自消。腎虛氣逆上,治以五味子,腎得補而氣歸元,逆滿自平。塞因塞用也。傷寒挾熱下利,或中有燥糞,用調胃承氣下之乃安。滯下不利,用芍藥湯通之而愈。通因通用也。
  • 4.《証治準繩‧類方》:「大黃湯,芍藥湯(俱滯下。),益黃散(見發熱),訶子湯(泄瀉),麻黃湯(傷寒。),小續命湯(中風。),漿水散(泄瀉。),姜附湯(中寒。),朮附湯(心痛。),大承氣湯(大便不通。),涼膈散(發熱。),四逆湯(泄瀉。),赤石脂丸(滯下。),消風散(頭痛。
  • 5.《醫碥》:「愈後數日,腹痛裡急,此下焦伏邪,欲作滯下也,宜芍藥湯:白芍、當歸、厚朴(各一錢)、檳榔(二錢)、甘草(七分)。
▼ 展開更多

敗毒散

  • 1.《痢疾明辨》:「附:通用諸方:敗毒散、香連丸、青麟丸、龍薈丸、滯下丸、芍藥湯、桂元肉包苦參子、豬小腸垢灰、治痢散。

溫脾湯

  • 1.《小品方》:「溫脾湯方,治除冷實,腸胃中實,始作滯下,腹痛自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