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溺赤」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溺赤,又稱溺血、溺血痢,是指大便帶血的一種疾病。其發病原因主要與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外感六淫等因素有關。臨床表現為大便帶血,色鮮紅,質稀,量多,伴有腹痛、腹瀉、發熱等症狀。

溺赤在中醫屬於「下血」範疇。《內經》曰:「諸下血者,皆屬於熱。」溺赤的病機主要為熱邪下迫,灼傷腸絡,導致腸道出血。臨床上可見大便帶血,色鮮紅,質稀,量多,伴有腹痛、腹瀉、發熱等症狀。

溺赤的治療以清熱涼血、止血止瀉為主。常用方藥有清上防下湯、涼血止血湯等。此外,還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配合使用其他中醫藥治療方法,如針灸、拔罐、推拿等。

溺赤在中醫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肥甘厚膩、辛辣刺激之物。
  2. 情志宜舒暢,不宜生氣、鬱悶。
  3.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4.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吃不潔食物,不喝生水。
  5. 適當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如果出現大便帶血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小承氣湯

  • 1.《類證治裁》:「〔暑厥〕中暑手足逆冷,二香散,或人參羌活散合香薷飲。有熱深厥亦深,煩躁昏冒,便秘溺赤,脈沉滑而數者,大小承氣湯加減。有濕熱沉混者,蒼朮白虎湯加滑石。若寒厥脈微者,理中湯,四逆湯加減。

腎著湯

  • 1.《類證治裁》:「〔腎虛〕,腎著湯,炮姜,茯苓,白朮,甘草,如溺赤便溏,加蒼朮、陳皮、丁香。

四逆湯

  • 1.《成方切用》:「如脈沉遲,按之無力者,則為陰厥,宜四逆湯,更須速灸之。凡傳經熱邪,則為陽厥。溺赤而喜飲冷,直中真寒,則為陰厥,陰縮而喜飲熱湯。經曰:凡陰陽不相順接,便為厥,手足逆冷是也。三陰三陽之脈,俱相接於手足。陰主寒,陽主熱,陽氣內陷,不與陰氣相順接,則手足逆冷。

豬苓湯

  • 1.《成方切用》:「心煩不眠,知挾熱也。咳而渴嘔,有停飲也。渴而下利,知小便必不利,是熱邪已入膀胱也。宜利小便,則熱降而便實。)通治濕熱黃疸,口渴溺赤。(五苓瀉濕勝,故用桂術。豬苓瀉熱勝,故用滑石。)
  • 2.《銀海指南》:「_豬苓湯_(仲景),治濕熱黃疸,口渴溺赤。

五苓散

  • 1.《幼幼集成》:「熱證作瀉,瀉時暴注下迫,謂其出物多而迅速也,便黃溺赤,口氣蒸手,煩渴少食,宜五苓散加梔仁。
  • 2.《幼科鐵鏡》:「脾熱作瀉,瀉時暴注下迫,便黃溺赤,口氣蒸手,煩渴少食,治宜五苓散加山梔仁。
  • 3.《不知醫必要》:「_五苓散_,微熱,治邪止傳脾腑,口渴溺赤。
  • 4.《醫學心悟》:「太陽腑者,足太陽膀胱是也。膀胱有經、有腑。邪在於經,則頭痛發熱;邪在於腑,則口渴溺赤。外顯太陽經病,而兼口渴溺赤者,此溺澀不通,乃太陽腑病,與他臟無涉也,五苓散主之。若表證未罷,可與散劑同用。
  • 5.《幼科鐵鏡》:「夏禹鑄曰:內經有曰,胃虛則吐,脾虛作瀉,脾胃俱虛吐瀉兼作,此言極謬。若先瀉後吐,面白神疲,不熱不渴,額有微汗乃脾胃虛寒也,宜理中湯或小異功散,或六君子湯。若先吐後瀉,面赤唇燥,煩渴溺赤,乃脾胃有熱也,治宜五苓散加竹茹煎服。又有積滯在脾,不能運化水穀而吐瀉者,宜用消導二陳湯。
▼ 展開更多

小柴胡湯

  • 1.《張氏醫通》:「清脾飲,治食瘧脈實。溺赤便秘。
  • 2.《醫通祖方》:「治食瘧脈實,溺赤,便秘。
  • 3.《儒醫心鏡》:「若是發黃便溺赤,茵陳知柏再加增。
  • 4.《王氏醫案三編》:「陳德齋令侄緝庵患瘧,黃某連投小柴胡湯,漸至熱勢加長,撫之烙手,時當盛暑,帳幔不啟而不得汗,神情瞀亂,大渴苔黃,脘悶欲嘔,便秘溺赤。孟英按脈軟滑而數,身面膚赤。乃暑濕挾痰轇轕於中,氣機阻痹。宜予清宣劑。以菖、茹、蔞、枳、知、滑、芩、連、花粉、枇杷葉、竹葉、西瓜翠。

白虎湯

  • 1.《續名醫類案》:「一痘後熱渴能食,便秘溺赤,咽乾口燥,此心胃二經受邪也,用白虎湯而愈。
  • 2.《羅氏會約醫鏡》:「_白虎湯_,治上焦、中焦實熱,脈證悉實,身熱舌黃,溺赤口渴。

真人活命飲

  • 1.《喉科心法》:「此症生於兩腮肌肉不著骨之處。高腫紅色焮痛,連及咽喉。初起寒熱往來者,荊防敗毒散加白芷、銀花,次服真人活命飲,口渴便閉,溺赤,加大黃、芩、連、梔子(俱酒炒),外用如意金散以白蜜調敷,無不消散。若平塌不紅者,內服外敷皆忌用寒涼之劑。臨此病者,亦宜斟酌,不容掉以輕心。

荊防敗毒散

  • 1.《喉科心法》:「此症生於兩腮肌肉不著骨之處。高腫紅色焮痛,連及咽喉。初起寒熱往來者,荊防敗毒散加白芷、銀花,次服真人活命飲,口渴便閉,溺赤,加大黃、芩、連、梔子(俱酒炒),外用如意金散以白蜜調敷,無不消散。若平塌不紅者,內服外敷皆忌用寒涼之劑。臨此病者,亦宜斟酌,不容掉以輕心。

涼膈散

  • 1.《保命歌括》:「_河間涼膈散_,治上焦積熱,煩躁多渴,面赤面熱,頭昏咽燥,咽喉腫痛,口瘡,便溺赤澀,狂言譫語,睡臥不安。此瀉實火之劑也。
  • 2.《診餘舉隅錄》:「而余謂病無定情,治無定法,目症亦然。丙申秋,余入都,吾友趙劍秋病目,紅而不腫,溺赤便結,脈來數盛,知是暑火內伏,風火外然所致,余用涼膈散去芒硝加元參、麥冬、殭蠶,數服即痊。越半月,因勞復發,誤飲人耗散之劑,以致流淚羞明,較前更劇,又延余診。
  • 3.《校註婦人良方》:「_涼膈散_,治上焦積熱,煩躁作渴,頭目昏瞶,咽喉腫痛,便溺赤澀,語言譫妄等症。
  • 4.《校註婦人良方》:「_涼膈散_,治積熱煩渴,面赤內熱,頭昏咽痛,便溺赤澀,狂言譫妄,睡臥不安。
  • 5.《育嬰家秘》:「_河間涼膈散_,治中焦煩躁,狂妄啼哭,睡臥不安,便溺赤澀。
▼ 展開更多

旋覆花湯


附子湯


桔梗湯

  • 1.《張氏醫通》:「生聖散,治痘出不快。溺赤咳痰。
  • 2.《醫通祖方》:「治痘出不快,溺赤咳痰。

清心蓮子飲

  • 1.《雜病廣要》:「若溺赤,下濁亦赤,口渴時發熱者,辰砂妙香散吞靈砂丹,或清心蓮子飲。發熱不退,口燥舌乾之甚者,此乃精虧內燥,腎枯不潤,四物湯吞玄菟丹。和八味丸久服乃效。(《要訣》)

清暑益氣湯

  • 1.《續名醫類案》:「徐仲光治一痘後煩熱,喘脹便溏,溺赤嗜臥,此暑傷氣分,清暑益氣湯而愈。
  • 2.《兒科要略》:「(六)清暑益氣湯,治長夏濕熱蒸炎,四肢困倦,精神減少,頭痛身熱,氣高心煩,自汗口渴,便黃溺赤,脈虛者。

黃連解毒湯

  • 1.《麻疹備要方論》:「一沒後潮熱,宜升麻葛根湯,煩渴用黃連解毒湯,溺赤如米泔汁宜五苓散加車前子、木通。若見便血,宜黃連解毒合犀角地黃湯。鼻血用涼膈散,加梔仁、生地童便。

六一散

  • 1.《醫學實在易》:「暑症口渴,心煩,溺赤,身熱,脈洪而虛,輕者為傷暑,以六一散蕩滌熱氣,從小便而泄。若暑熱閉鬱而無汗,必用香蘇飲,發越陽氣,徹上徹下,解表兼利小便而愈。重者名為中暑,大渴大汗,宜白虎湯加人參主之。或汗出身熱,而兩足冷者,是暑而挾濕,宜白虎加蒼朮湯主之。

八正散

  • 1.《續名醫類案》:「一夏月痘,漿足收靨,溺赤短澀,外腎膚囊赤腫通明,乃膀胱熱甚,毒氣流於小腸,以八正散及化毒湯治之。

玉女煎

  • 1.《醫方簡義》:「治陰虛內燥。舌赤口渴。舌痛溺赤。

導赤散

  • 1.《類證治裁》:「冷淋寒客胞中,欲溺先發寒慄。腎氣丸加鹿膠、沉香。熱淋溺赤如血而少,時煩渴者,導赤散。伏暑成淋,六一散。虛者,生脈散。因怒致淋,宜青皮、山梔、沉香、木通等。因思慮成淋,歸脾湯。暑月汗多津液不降,參澤湯。妊婦病淋,葵子湯。

六和湯

  • 1.《醫方集解》:「治夏月飲食不調,內傷生冷,外傷暑氣,寒熱交作,霍亂吐瀉;及伏暑煩悶,倦怠嗜臥,口渴,便赤,中酒等證(風寒暑濕之邪,傷脾則瀉,傷胃則吐,傷肺則渴,傷膀胱則溺赤。陰陽相爭則寒熱交作,或霍亂轉筋。脾主四肢,傷則倦怠。傷酒亦以溫散為治)。

甘露飲

  • 1.《時方歌括》:「治胃中濕熱。包黃溺赤。口瘡吐血衄血。

五皮散

  • 1.《本草備要》:「皮,專能行水,治水腫膚脹(以皮行皮之義,五皮散用之。凡腫而煩渴,便秘溺赤,屬陽水,宜五皮散、疏鑿飲;不煩渴,大便溏,小便數,屬陰水,宜實脾飲、流氣飲。腰以上腫,宜汗;腰以下腫,宜利小便)。
  • 2.《本草從新》:「_茯苓皮_(通、行水。),專能行水。治水腫膚脹。(以皮行皮之義、五皮散用之、凡腫而煩渴、便閉溺赤、屬陽水、宜五皮散、疏鑿飲、不煩渴、大便溏、小便數、屬陰水、宜實脾飲、流氣飲、腰以上腫宜汗、腰以下腫宜利小便。)茯神(通、行水寧心。)

升麻葛根湯

  • 1.《麻疹備要方論》:「一沒後潮熱,宜升麻葛根湯,煩渴用黃連解毒湯,溺赤如米泔汁宜五苓散加車前子、木通。若見便血,宜黃連解毒合犀角地黃湯。鼻血用涼膈散,加梔仁、生地童便。

甘露消毒丹

  • 1.《六氣感證要義》:「_甘露消毒丹_,治發熱倦怠,胸悶腹脹,肢酸咽疼,斑疹身黃,項腫口渴,溺赤吐瀉等證。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膩,或淡黃,是暑濕疫癘之邪,尚在氣分,此丹悉主之。
  • 2.《辨舌指南》:「_甘露消毒丹_,治濕溫時疫,發熱倦怠,胸悶腹脹,肢酸咽腫,斑疹身黃,頤腫口渴,溺赤便閉,吐瀉瘧痢,淋濁瘡瘍等症。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膩,或干黃者,是暑濕疫熱之邪尚在氣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

二陰煎

  • 1.《奉時旨要》:「其有陰虛火甚,吐血、咯血而兼煩渴咽痛,喜冷便實,脈滑溺赤者,此症水不濟火,大忌辛溫,宜清涼滋陰之法,二陰煎、四陰煎、天門冬丸之類。

生地黃湯

  • 1.《醫學答問》:「里有小腸虛,舌尖淡白,左尺脈細軟。其症為溺赤短者,水不勝火也,宜生地黃湯;腰疼者,水不足也,宜六味地黃丸。

四陰煎

  • 1.《奉時旨要》:「其有陰虛火甚,吐血、咯血而兼煩渴咽痛,喜冷便實,脈滑溺赤者,此症水不濟火,大忌辛溫,宜清涼滋陰之法,二陰煎、四陰煎、天門冬丸之類。

虎潛丸

  • 1.《王孟英醫案》:「高某,患兩膝後筋絡痠痛,(血不養筋。)略不紅腫,臥則痛不可當,徹夜危坐。孟英切脈虛細,苔色黃膩,咽燥溺赤,與知、斛、梔、楝、牛膝、豆卷、桂枝、竹瀝為方,送虎潛丸,(陰虛於下,火炎於上。煎劑以治其上,丸藥以培其下,井井有法。)旬日而瘳。
  • 2.《王氏醫案續編》:「高某,患兩膝後筋絡痠疼,(血不養筋。)略不紅腫,臥則痛不可當,徹夜危坐。孟英切脈虛細,苔色黃膩,咽燥溺赤,與知、斛、梔、楝、牛膝、豆卷、桂枝、竹瀝為方,送虎潛丸。(陰虛於下,火炎於上,煎劑以治其上,丸藥以培其下,井井有法。)旬日而瘳。

黃龍湯

  • 1.《張氏醫通》:「清脾飲,治食瘧脈實。溺赤便秘。

都氣丸


保元湯

  • 1.《張氏醫通》:「調中益氣湯,治身體沉重。百節煩疼。胸滿短氣。心煩耳鳴。目熱如火。口中沃沫。飲食失味。嗜臥溺赤。
  • 2.《醫通祖方》:「治身體沉重,百節煩疼,胸滿短氣,心煩耳鳴,目熱如火,口中沃沫,飲食失味,嗜臥溺赤。

蠲痹湯

  • 1.《醫學心悟》:「風氣勝者,更加秦艽、防風;寒氣勝者,加附子;濕氣勝者,加防己、萆薢、苡仁。痛在上者,去獨活,加荊芥;痛在下者,加牛膝;間有濕熱者,其人舌乾、喜冷、口渴、溺赤、腫處熱辣,此寒久變熱也,去肉桂,加黃柏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