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典籍《內照法》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內照法:中醫的一種診斷方法

內照法是中醫的一種診斷方法,通過觀察患者的面色、脈象、症狀等,來推斷患者內臟的病變。內照法源於中醫的藏象學說,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在體表都有相應的反映。因此,通過觀察患者的面色、脈象、症狀等可以瞭解到患者內臟的病變。內照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診斷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內照法的起源

內照法最早見於《內經》,其中《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有諸內,必形諸外。」這句話的意思是,內臟的病變必然會在體表有所反映。《靈樞·經脈篇》中也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面,故五臟六腑之病,皆見於面。」這句話的意思是,五臟六腑的病變都會在面部有所反映。

內照法的內容

內照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觀察面色:面色是內臟病變的重要表現之一。不同臟腑的病變會導致不同的面色。例如,心臟病變會導致面色蒼白;肝臟病變會導致面色青黃;脾臟病變會導致面色萎黃;肺臟病變會導致面色白或青;腎臟病變會導致面色黑或暗。

  2. 觀察脈象:脈象是內臟病變的重要表現之一。不同臟腑的病變會導致不同的脈象。例如,心臟病變會導致脈象細弱;肝臟病變會導致脈象弦硬;脾臟病變會導致脈象沉遲;肺臟病變會導致脈象浮滑;腎臟病變會導致脈象沉弦。

  3. 觀察症狀:症狀是內臟病變的重要表現之一。不同臟腑的病變會導致不同的症狀。例如,心臟病變會導致胸悶、心悸、氣短等症狀;肝臟病變會導致肝區疼痛、口苦、目赤等症狀;脾臟病變會導致腹脹、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狀;肺臟病變會導致咳嗽、痰多、喘息等症狀;腎臟病變會導致腰痠、腿軟、耳鳴、耳聾等症狀。

內照法的限制性

內照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診斷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然而,內照法也有一些侷限性。例如,內照法需要醫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才能準確地判斷患者的病情。另外,內照法也不能完全代替其他的診斷方法,例如血液檢查、X光檢查、CT檢查等。

因此,在臨床上,醫生在使用內照法時,還需要結合其他的診斷方法,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參考資料

內照法之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