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牛黃」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牛黃

牛黃是中藥名詞,指的是牛的膽結石。牛黃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高熱神昏、驚癇抽搐、目赤腫痛、疳積腹痛、小兒驚風等症。

三十六黃

牛黃是三十六黃之一。《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中記載了對牛黃的評估方法:牛黃若呈舌蠟色、口作噍聲、不多言語、或如牛吼,且眼目頭面未變成深黃色者可治療,舌上及身體呈黃黑色者難以療效。治用點烙法,內服犀角散等方。

牛黃的來源和處理方法

牛黃的中藥名出自《本草經集註》,是牛科動物如黃牛、水牛等的膽結石。在夏、秋二季捕殺後,剖腹取出,除去泥垢,清洗後曬乾。牛黃味苦、性寒,歸心、肝、膽經。

臨床應用

  1. 高熱神昏、驚癇抽搐:牛黃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作用,常與犀角、黃連、鬱金等配伍使用。
  2. 目赤腫痛、目翳:牛黃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作用,常與菊花、決明子、梔子等配伍使用。
  3. 疳積腹痛、小兒驚風:牛黃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作用,常與黃連、鬱金、礞石等配伍使用。

注意事項

牛黃具有一定的毒性,內服應謹慎使用且不宜長期服用。孕婦慎用。

由於牛黃是名貴中藥且價格昂貴,臨床應用時應根據病情合理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