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典籍《脈理正義》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脈理正義

脈理正義,脈學著作。六卷。明.鄒志夔撰。刊於1635年。鄒氏彙集諸家學說闡析脈理,卷前列辨脈十篇,頗多個人心得體會。「其一卷曰明診,揭脈之綱領也;其二卷曰序脈,布脈之條目也;其三卷、四卷曰類證,詳其使用也;其五卷曰萃經,搜其故典也;其六卷曰外診,估診之不逮也。」(見凡例)。鄒氏立論多宗《內經》、《脈經》,於後世諸家,推重滑壽《診家樞要》。現存康熙刻本。

原文

明.鄒志夔撰。刊於1635年。鄒氏彙集諸家學說闡析脈理,卷前列辨脈十篇,頗多個人心得體會。「其一卷曰明診,揭脈之綱領也;其二卷曰序脈,布脈之條目也;其三卷、四卷曰類證,詳其使用也;其五卷曰萃經,搜其故典也;其六卷曰外診,估診之不逮也。」(見凡例)。鄒氏立論多宗《內經》、《脈經》,於後世諸家,推重滑壽《診家樞要》。現存康熙刻本。

解釋

脈理正義,是明朝醫學家鄒志夔所著的一部脈學著作。全書六卷,前面列有辨脈十篇,內容豐富,論述精闢。其中第一卷名為“明診”,主要講述了脈診的綱領;第二卷名為“序脈”,主要講述了脈象的條目;第三卷和第四卷名為“類證”,主要講述了脈象在不同疾病中的表現;第五卷名為“萃經”,主要講述了脈象的古代典籍;第六卷名為“外診”,主要講述了脈診的不足之處。

鄒志夔在本書中,吸收了前人的學說,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對脈象進行了深入的闡述。他認為,脈象是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通過觀察脈象,可以了解到患者的體質、病情等情況。因此,要想學好脈診,就必須掌握脈象的規律。

鄒志夔在本書中,還對脈象的不同類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他認為,脈象可以分為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四大類。其中,陰陽脈象是指脈象的強弱;表裡脈象是指脈象的深淺;寒熱脈象是指脈象的冷熱;虛實脈象是指脈象的鬆緊。

鄒志夔在本書中,還對脈象在不同疾病中的表現進行了分析。他認為,不同的疾病,往往會出現不同的脈象。因此,通過觀察脈象,可以幫助醫生診斷疾病。

鄒志夔的脈理正義,是一部重要的脈學著作。它對後世的脈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