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黴菌性陰道炎」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黴菌性陰道炎的症狀和治療

黴菌性陰道炎是一種陰道炎症,中醫稱為白帶下、陰癢等。主要是由於黴菌感染引起,其中80-90%的病例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症狀包括外陰奇癢,甚至有潰爛疼痛感,陰道灼痛,尤其在排尿時更加明顯。患者可能出現尿頻、尿痛和性交痛的情況,白帶呈粘稠的白色豆渣狀或凝乳狀。陰道壁可能被白色假膜覆蓋,用紙巾擦拭後可以看到紅腫的粘膜。治療主要以局部陰道沖洗和使用局部藥物為主,例如細葉香薷蒸餾液和一枝黃紅等。同時,患者還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使用盆浴洗澡,以減少感染的風險。夫婦應同時接受治療,並避免性行為。

根據《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的記載,黴菌性陰道炎是因為濕熱下注,房事過度、飲食不節、受外感風寒、內傷濕熱、經期過多、產後失調、血虛氣弱、脾虛濕盛、肝腎陰虛、血熱火旺、氣血不和、痰濕凝結、瘀血阻滯、蟲積等原因引起的。治療應以清熱利濕、除濕止癢、涼血止血、活血化瘀、溫經散寒、健脾益氣、滋陰養血、疏肝理氣、化痰散結、驅蟲殺蟲為主。

根據《諸病源候論》和《景嶽全書·婦人雜病門》的記載,黴菌性陰道炎是由於陰道濕熱或脾虛無法攝取血液所致。濕熱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房事過度、飲食不節、受外感風寒、內傷濕熱、經期過多、產後失調、血虛氣弱、脾虛濕盛、肝腎陰虛、血熱火旺、氣血不和、痰濕凝結、瘀血阻滯、蟲積等因素引起的。治療應該清熱利濕、除濕止癢、涼血止血、活血化瘀、溫經散寒、健脾益氣、滋陰養血、疏肝理氣、化痰散結、驅蟲殺蟲。

參考資料:

  • 《中草藥通汛》1957年6期
  • 《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
  • 《諸病源候論》
  • 《景嶽全書·婦人雜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