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典籍《痢疾論》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痢疾論是清代孔毓禮所著的醫學著作,全書四卷,收錄了孔毓禮治療痢疾的經驗方藥,並對痢疾的病因、病機、證候、辨證論治等進行了詳細論述。

痢疾論對後世的痢疾治療有著重要的影響,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痢疾論的內容主要包括:

  • 病因:孔毓禮認為,痢疾的病因主要有三個方面:飲食不節、感受外邪和情志內傷。
  • 病機:孔毓禮認為,痢疾的病機主要有兩個方面:濕熱蘊結和脾胃虛弱。
  • 證候:孔毓禮根據病因和病機,將痢疾的證候分為三類:濕熱痢、脾胃虛弱型痢和陰虛火旺型痢。
  • 辨證論治:孔毓禮根據證候,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對於濕熱痢,主張清熱利濕;對於脾胃虛弱型痢,主張健脾益氣;對於陰虛火旺型痢,主張滋陰降火。

以下是痢疾論中的一些古籍原文:

「痢疾之為病,其勢最速,其變最急,其死最慘,非特傷生害命,且能傳染,其為害非小也。蓋痢疾之因,多由飲食不節,或感受外邪,或情志內傷,而濕熱蘊結,脾胃虛弱,陰虛火旺,則成痢疾矣。」

「治痢之法,當審其因,明其機,辨其證,施以治宜。若濕熱蘊結者,宜清熱利濕;脾胃虛弱者,宜健脾益氣;陰虛火旺者,宜滋陰降火。」

「痢疾之治,當急則急,緩則緩。急者,宜急下以通利;緩者,宜緩攻以逐邪。若急而下之,則可速愈;若緩而攻之,則恐延誤病情。」

總而言之,痢疾論是一部臨床實用性很強的醫學著作,對後世的痢疾治療有著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