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典籍《本草經疏輯要》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本草經疏輯要(Ben Cao Jing Shu Ji Yao),又稱《本草經疏輯要》,是清朝吳世鎧所著的一部藥學著作。該書是將繆仲醇的《本草經疏》精華提煉出來,並作了適當的調整和增補而成。現存的清刊本附有朱紫垣的《痘疹》一卷,吳氏自撰的《集效方》一卷,共十卷。卷一為治療序例,總論病理與用藥宜忌之法甚詳;卷二石金、土、水部。卷三-四草部;卷五木部;卷六人獸部;卷七禽蟲介魚部;卷八果部。現存三種清刻本。

本草經疏輯要內容豐富,涵蓋了中醫藥學的各個方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醫學典籍。它對中醫藥學的基本理論和臨床應用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以下是本草經疏輯要的內容摘要:

卷一:治療序例

本卷主要論述了中醫藥學的基本理論,包括陰陽五行、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並對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進行了總結,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

卷二:石金、土、水部

本卷主要論述了金、石、土、水等礦物類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等。並對其臨床應用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卷三-四:草部

本卷主要論述了草類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等。並對其臨床應用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卷五:木部

本卷主要論述了木類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等。並對其臨床應用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卷六:人獸部

本卷主要論述了人類和動物類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等。並對其臨床應用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卷七:禽蟲介魚部

本卷主要論述了禽、蟲、介、魚類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等。並對其臨床應用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卷八:果部

本卷主要論述了果類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等。並對其臨床應用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本草經疏輯要是一部內容豐富、涵蓋面廣的醫學典籍。它對中醫藥學的基本理論和臨床應用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以下是本草經疏輯要的古籍原文:

《本草經疏輯要》卷一

治療序例

凡治病之法,必先明其病之所由生,而後知其治之所宜。夫病之所由生,有內因,有外因。內因者,即臟腑經絡之氣血陰陽之虛實盛衰,以致其病也。外因者,即六淫之邪,以致其病也。六淫者,即風、寒、暑、濕、燥、火也。風者,善行而數變,其性主散,其病主表,其治宜辛散。寒者,善凝而重濁,其性主收,其病主裏,其治宜溫散。暑者,善行而熱,其性主散,其病主表,其治宜寒涼。濕者,善行而黏滯,其性主陰,其病主裏,其治宜燥烈。燥者,善行而乾燥,其性主熱,其病主表,其治宜滋潤。火者,善行而炎上,其性主熱,其病主裏,其治宜寒涼。

夫六淫之邪,入人之身,必先犯表,而後入裏。故治病之法,必先治其表,而後治其裏。治其表者,以辛散之藥為主;治其裏者,以苦寒之藥為主。然辛散之藥,雖能治表,而其性多耗氣,故不可久服。苦寒之藥,雖能治裏,而其性多傷陰,故亦不可久服。必當隨證而治,不可執一而用之。

夫治病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