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典籍《金匱懸解》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金匱懸解》(也稱為《金匱要略懸解》)是清代醫家黃元御所著的一部中醫學著作,共有二十二卷,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探討《金匱要略》的理論基礎,包括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觀念;下篇逐篇解釋《金匱要略》的各個條文,並提供大量臨床病例。

這部著作集合了醫學理論與臨床實踐,對中醫學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黃元御在書中提出了「陽自陰升,陰由陽降」的理論,強調人體的陰陽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在治療疾病時,應該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該書中附有眾多臨床病例,這些病例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傷寒論》中記載了一個病例:「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但頭汗出,不惡寒,無大熱,脈浮緩。」黃元御在《金匱懸解》中對這個病例進行了詳細解釋,並附有臨床病例。這個病例描述了一位年輕人感冒後出現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等症狀。黃元御根據這個病例提出了治療「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但頭汗出,不惡寒,無大熱,脈浮緩」的臨床應用。

《金匱懸解》是一部難得的醫學著作,中醫學工作者和愛好者都值得閱讀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