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典籍《本草備要》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本草備要》是清朝汪昂所著的一部藥學著作,共八卷。該書首先介紹了藥物的性質和用途,並將藥物分為草藥、水藥、果藥、谷菜、金石水土藥、禽獸藥、鱗介魚蟲藥和人藥等八類,共記載了470多種藥物。書中對各種藥物的性味和用途等進行了綜述,並附有400多幅圖片。《本草備要》主要參考了《本草綱目》和《神農本草經疏》這兩部古代的本草學著作,影響了後世本草學的發展,並且目前有初刻本、清刻本、石印本等近百種版本。在1949年之後,還出版了影印本和排印本。

這本書對於後世的本草學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以下是《本草備要》中關於某些藥物的記載:

  • 人參:味甘微苦,性溫,入肺、心、脾經。具有補氣、生津、安神的功效。主治虛勞、咳嗽、氣短、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 黃芪:味甘微溫,性平,入肺、脾、腎經。具有補氣、固表、利水的功效。主治氣虛、自汗、乏力、水腫、尿少等症。

  • 白朮:味苦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利水的功效。主治脾虛、食少、腹脹、泄瀉、水腫等症。

  •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水、滲濕的功效。主治脾虛、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 山藥:味甘平,性平,入肺、脾、腎經。具有補脾、益肺、固腎的功效。主治脾虛、食少、泄瀉、肺虛咳嗽、腎虛腰痛等症。

  • 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延緩衰老的功效。主治肝腎陰虛、腰膝酸軟、目暗不明、視物不清等症。

  •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主治血虛、貧血、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帶下、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

  • 川芎:味辛微苦,性溫,入肝、膽、心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等症。

  • 白芍:味苦甘,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的功效。主治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脅痛、腹痛、四肢攣痛等症。

  • 丹參:味苦微甘,性微寒,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血瘀、經閉、痛經、崩漏、產後出血、外傷出血等症。

  • 紅花:味辛苦,性溫,入肝、心經。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