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肝血虛」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肝血虛

肝血虛,又稱肝血不足,指的是肝臟失去儲藏足夠血液的能力。肝臟是儲藏血液的主要器官,當脾臟和腎臟的功能虛弱,無法正常生成足夠的血液時,或者因長期患有慢性病而導致肝臟損傷,或者大量出血時,都可能造成肝血不足的情況。肝血虛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筋脈、爪甲、雙眼、肌膚等部位的失血濡養症狀,以及全身血虛的症狀。治療肝血虛的方法主要是通過養肝補血來進行。

肝血虛的病因病機

肝血虛的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脾腎虧虛:脾臟主要負責生成血液,腎臟主要負責儲藏精氣,精氣和血液是相互關聯的,當脾腎功能虛弱時,血液生成不足,就會導致肝血虛。
  • 慢性病耗傷肝血: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臟疾病,長期的疾病影響會導致肝臟受損,進而導致肝血不足。
  • 失血過多:外傷出血、月經過多、產後出血等情況都會導致大量失血,進而導致肝血不足。

肝血虛的臨床表現

肝血虛的臨床症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筋脈失養:肝血不足時,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給筋脈,進而導致筋脈的失養,表現為四肢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
  • 爪甲失養:肝血不足時,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給爪甲,導致爪甲變得乾枯、脫落等。
  • 雙眼失養:肝血不足時,無法濡養雙眼,會導致視物模糊、夜盲等問題。
  • 肌膚失養:肝血不足時,無法為肌膚提供足夠的營養,會導致肌膚乾燥、粗糙、無光澤等症狀。
  • 全身血虛症狀:肝血不足時,會導致全身性的血虛症狀,表現為面色蒼白、心悸、氣短、乏力、頭暈等。
  • 虛煩多夢:肝血不足時,肝臟無法正常濡養腦神經,容易出現虛煩多夢的情況。
  • 易驚善恐:肝血不足時,對外界刺激過敏,容易產生驚恐的反應。
  • 月經不調:肝血不足時,會影響女性的月經週期,表現為月經量少、經期延長、經期不規律等問題。

肝血虛的診斷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結合肝血虛的病因病機,可以診斷肝血虛。

肝血虛的治療

在治療肝血虛時,主要的方法是通過養肝補血來輔助治療。常用的中藥有當歸、熟地、白芍、川芎、丹參、何首烏、枸杞子、女貞子、桑寄生等。

肝血虛的預防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避免熬夜,注意工作與休息的平衡。
  • 注意飲食調理,多攝取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魚蝦、豆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 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肝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