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肝氣不舒」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肝氣不舒,即肝氣鬱[1]結較輕微者。詳肝鬱條。

肝氣不舒,中醫病名。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若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則可出現胸脅[2]脹悶、噯氣、脅痛[3]頭痛、頭暈[4]、失眠、多夢[5]煩躁易怒[6]月經不調等症狀。

肝氣不舒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情志不遂: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若情志不遂,肝氣郁結,氣機不暢,則可出現肝氣不舒的症狀。

2.飲食不節: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生冷油膩之品,可損傷肝脾,導致肝氣不舒。

3.勞累過度:勞累過度,耗傷肝氣,可導致肝氣不舒。

4.外感六淫:外感六淫,如風、寒、暑、濕、燥、火,侵襲人體,可導致肝氣不舒。

肝氣不舒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疏肝理氣疏肝理氣是治療肝氣不舒的主要方法。可用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中藥治療。

2.調暢情志:調暢情志是治療肝氣不舒的重要措施。要保持樂觀的情緒,避免情緒激動。

3.飲食調理:飲食調理也是治療肝氣不舒的重要措施。要注意飲食清淡,少吃肥甘厚味,生冷油膩之品。

4.適當運動:適當運動可以疏肝理氣,改善肝氣不舒的症狀。

肝氣不舒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肝氣不舒的重要措施。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2.調節情志:調節情志是預防肝氣不舒的重要措施。要保持樂觀的情緒,避免情緒激動。

3.飲食調理:飲食調理也是預防肝氣不舒的重要措施。要注意飲食清淡,少吃肥甘厚味,生冷油膩之品。

4.適當運動:適當運動可以疏肝理氣,改善肝氣不舒的症狀。

肝氣不舒的症狀較為輕微,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肝臟功能受損,甚至引起肝硬化、肝癌等嚴重疾病。因此,如果出現肝氣不舒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參考資訊


  1. 氣鬱體質,氣鬱體質的治療_氣鬱體質的原因,氣鬱體質怎麼辦_症状百科

  2. 胸脅痛 - A+醫學百科

  3. 中醫內科學/脅痛 - A+醫學百科

  4. 頭暈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5. 多梦_百度百科

  6. 易怒的原因-有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