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復溜」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復溜穴,出自《靈樞·本輸》,別名昌陽、伏白、外命。屬足少陰腎經。經(金)穴。在小腿內側,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和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脛神經及脛後動、靜脈。主治腹脹,水腫,腸鳴,泄瀉,盜汗,自汗,腳氣,腿腫,足痿。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復溜穴,是足少陰腎經的經穴,位於小腿內側,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復溜穴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緩解水腫、改善睡眠等功效。

復溜穴主治的病症有:

1、腹脹:復溜穴是足少陰腎經的經穴,腎主水,復溜穴又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因此,復溜穴可以用來治療腹脹。

2、水腫:復溜穴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因此,復溜穴可以用來治療水腫。

3、腸鳴:復溜穴有理氣和胃的作用,因此,復溜穴可以用來治療腸鳴。

4、泄瀉:復溜穴有理氣和胃的作用,因此,復溜穴可以用來治療泄瀉。

5、盜汗:復溜穴有滋陰降火的作用,因此,復溜穴可以用來治療盜汗。

6、自汗:復溜穴有滋陰降火的作用,因此,復溜穴可以用來治療自汗。

7、腳氣:復溜穴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因此,復溜穴可以用來治療腳氣。

8、腿腫:復溜穴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因此,復溜穴可以用來治療腿腫。

9、足痿:復溜穴有補腎益精的作用,因此,復溜穴可以用來治療足痿。

復溜穴的配伍穴位有:

1、復溜穴配太溪穴:可以用來治療腹脹、水腫、腸鳴、泄瀉、盜汗、自汗、腳氣、腿腫、足痿等症。

2、復溜穴配三陰交穴:可以用來治療月經不調、痛經、帶下遺精、陽痿、早泄等症。

3、復溜穴配湧泉穴:可以用來治療失眠、多夢、健忘、神經衰弱等症。

復溜穴的艾灸方法有:

1、直接艾灸復溜穴:用艾條懸灸復溜穴,每次灸5-10分鐘,每天灸1-2次。

2、隔姜灸復溜穴:取生姜1片,切成薄片,置於復溜穴上,用艾條懸灸,每次灸5-10分鐘,每天灸1-2次。

3、溫灸復溜穴:用艾條溫灸復溜穴,每次灸5-10分鐘,每天灸1-2次。

復溜穴的注意事項有:

1、復溜穴不宜過度刺激,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2、復溜穴不宜在月經期間和孕期使用。

3、復溜穴不宜在有皮膚破損的部位使用。

4、復溜穴不宜在有炎症的部位使用。

5、復溜穴不宜在有腫瘤的部位使用。

6、復溜穴不宜在有骨折的部位使用。

7、復溜穴不宜在有金屬異物的部位使用。

8、復溜穴不宜在有疤痕的部位使用。

9、復溜穴不宜在有血管瘤的部位使用。

10、復溜穴不宜在有靜脈曲張的部位使用。

11、復溜穴不宜在有濕疹的部位使用。

12、復溜穴不宜在有牛皮癬的部位使用。

13、復溜穴不宜在有白癜風的部位使用。

14、復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