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伏兔」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伏兔

伏兔是中醫學的名詞,有以下的意義:

  1. 人體部位名稱:指位於大腿前部的肌肉,即股直肌的隆起部分。因其形狀像兔子蹲著的樣子,所以被稱為伏兔。《靈樞.經脈》中記載:「胃足陽明之脈…下髀關,抵伏兔。」

  2. 經穴名稱:伏兔穴也是一個經穴,出現在《靈樞經脈》中。又被稱為外溝。這個穴位屬於足陽明胃經,位於大腿前面,距離髂前上棘與膝蓋骨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方約6寸。或者,術者在患者膝蓋上緣以中指手腕橫紋為參考,當中指到達該位置時即為伏兔穴(另有記載是在膝蓋上方七寸處,《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這個穴位有股前皮神經、股外側皮神經以及旋股外側動脈和靜脈的分支。它主要用於治療腰腿痛、膝冷、下肢麻痹或癱瘓、腳氣、股外側皮神經炎等疾病。針刺時的深度大約為1-1.5寸,艾灸時間約為3-5壯,或者使用艾條灸燒灼5-10分鐘。

伏兔穴對以下疾病有治療作用:

  • 腰腿痛:伏兔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可以治療腰腿痛。
  • 膝冷:伏兔穴可以治療膝冷。
  • 下肢麻痹或癱瘓:伏兔穴可以治療下肢麻痹或癱瘓。
  • 腳氣:伏兔穴可以治療腳氣。
  • 股外側皮神經炎:伏兔穴可以治療股外側皮神經炎。

以下是伏兔穴的配伍方法:

  • 配合陽陵泉穴和足三里穴,可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主治膝關節疼痛和下肢麻木。
  • 配合承山穴和委中穴,可以舒筋活絡、消腫止痛,主治膝關節疼痛和下肢麻木。
  • 配合梁丘穴和足三里穴,可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主治膝關節疼痛和下肢麻木。

使用伏兔穴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伏兔穴位於大腿前方,皮下組織較厚,針刺時要注意深度,以免損傷神經。
  • 伏兔穴屬於足陽明胃經的穴位,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但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以下是保健伏兔穴的方法:

  • 按摩:用手指按摩伏兔穴,可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艾灸:用艾條灸伏兔穴,可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拔罐:用拔罐器拔罐伏兔穴,可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