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跗陽」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跗陽

跗陽,是足太陽膀胱經的一個穴位,也稱作外陽、陽蹻。跗陽穴位於小腿後面,外踝後,昆侖穴直上三寸。該穴位的下方有腓腸神經、小隱靜脈,而深層則是腓動脈末支。跗陽穴主要用於治療頭重、頭痛、外踝紅腫、腳氣、腳腿痛以及下肢痿痹等症狀。治療時可以直接刺激跗陽穴1-1.5寸,或者用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跗陽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郄穴,而郄穴是經脈氣血最為深聚的地方,具有疏通經脈、調和氣血、緩解疼痛的作用。因此,跗陽穴的主要功效與其具有的疏通經脈、調和氣血、緩解疼痛的作用有關。

跗陽穴可以與其他穴位進行配伍使用:

  1. 跗陽穴配合昆侖穴,可以疏通經脈、調和氣血、緩解疼痛,主要用於治療頭重、頭痛、外踝紅腫、腳氣、腳腿痛以及下肢痿痹等症狀。
  2. 跗陽穴配合承山穴,可以疏通經脈、調和氣血、緩解疼痛,主要用於治療頭重、頭痛、外踝紅腫、腳氣、腳腿痛以及下肢痿痹等症狀。
  3. 跗陽穴配合太沖穴,可以疏通經脈、調和氣血、緩解疼痛,主要用於治療頭重、頭痛、外踝紅腫、腳氣、腳腿痛以及下肢痿痹等症狀。

按摩跗陽穴的方法是用拇指指腹按揉該穴位,每次按摩1-3分鐘,每天2-3次。艾灸跗陽穴的方法是用艾條灸該穴位,每次灸5-10分鐘,每天1-2次。

在使用跗陽穴時需注意不要過度刺激,以免引起不良反應。如果有頭重、頭痛、外踝紅腫、腳氣、腳腿痛以及下肢痿痹等症狀,最好前往醫院接受專業醫生的診治,並在其指導下進行穴位按摩或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