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蕃」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蕃,人體部位名,位於頰部的後方,耳根前方。根據《靈樞.五色》的描述,蕃指的是頰部側面。

蕃又被稱為「頞」,同樣指的是耳根前方和頰部的後方。《素問.五臟別論》、《靈樞.五色》和《醫學入門》都提到了這個詞彙,解釋了蕃的位置。

蕃是人體的重要穴位之一,在《針灸甲乙經》和《千金翼方》中都有所提及。這個穴位位於耳根前方和頰部的後方。

蕃穴具有疏風散熱、清熱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頭痛、耳鳴、耳聾、目赤腫痛、牙痛、口瘡和咽喉腫痛等症狀。

臨床上,蕃穴常被用來治療頭痛、耳鳴、耳聾、目赤腫痛、牙痛、口瘡和咽喉腫痛等疾病。

以下是取穴的方法:

  1. 坐直或仰臥,找到耳根前方和頰部的後方的位置。

  2. 用手指按壓穴位,如果感到酸脹,表示找到了正確的位置。

  3. 可使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每次按摩3-5分鐘,每天2-3次。

蕃穴是治療頭痛、耳鳴、耳聾、目赤腫痛、牙痛、口瘡和咽喉腫痛等常見疾病的常用穴位。在臨床應用中,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結合其他穴位使用,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