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典籍《金匱要略淺注補正》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金匱要略淺注補正

金匱要略淺注補正是清代醫家唐宗海所著的一部醫學著作,也是《中醫匯通醫書五種》之一。全書分為九卷,以陳念祖的《金匱要略淺注》為底本,並對其內容進行了補充和修正。該書不僅融入了中西醫學的知識,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學說,如陰陽互根、五行相生相剋、六淫外感、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病因病機、診斷治療等。

唐宗海對陳念祖的註解進行了補缺正誤的工作,並加以發揮,使得該書的內容更加完整和正確。他試圖用中西匯通的觀點詮釋補正,但其中不免有附會的見解。目前市面上流傳較多的版本有多種清刻本。

重要學說

  • 陰陽互根學說:提出陰陽是構成人體的基本要素,且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共同維持著人體的正常運行。
  • 五行相生相剋學說:認為五行(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的五種基本元素,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共同維持著自然界的正常運行。
  • 六淫外感學說:認為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是人體外界的六種致病因素,當六淫侵襲人體時,會引起各種疾病。
  • 臟腑經絡學說:認為臟腑是人體內五臟六腑的總稱,而經絡則是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道。臟腑經絡相互聯繫,共同維持著人體的正常運行。
  • 氣血津液學說:認為氣、血、津液是人體內的重要物質。其中,氣是人體的動力,血是人體的營養物質,津液則是潤澤人體的物質。氣血津液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共同維持著人體的正常運行。
  • 病因病機學說: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內因和外因。內因包括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等,外因包括六淫外感、飲食不節、勞逸失度等。
  • 診斷治療學說:認為診斷疾病要根據患者的四診(望、聞、問、切)結果,並結合患者的病史和體質進行綜合分析。治療疾病要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金匱要略淺注補正》是一部對中醫學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經典著作,其深入的醫學理論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對後世的醫學研究和臨床應用都有著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