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天衝」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天衝穴

定位:在頭部,當耳根後緣直上入發際2寸,率谷後0.5寸處。一說「在耳上如前三分」(《針灸甲乙經》)。

解剖:在枕骨粗隆外側,枕大神經分支及耳後動、靜脈處。

主治:頭痛,癲癇,齒齦腫,癭氣等。

操作:沿皮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附註:《千金要方》作天衢。

穴義:膽經經氣在此吸熱後,由天衝穴外出體表。

名解:天衝穴,出《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作天衢。天,天部也。衝,衝擊也。該穴名意指膽經經氣在此吸熱後,由天衝穴外出體表。

圖解:[暫無圖解]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頭痛、癲癇、齒齦腫、癭氣等。

穴位配伍

  1. 配率谷穴、風池穴、合谷穴,有疏風清熱、通絡止痛之功,主治頭痛、眩暈。

  2. 配風池穴、合谷穴、太沖穴,有疏肝理氣、通絡止痛之功,主治癲癇。

  3. 配下關穴、合谷穴、足三里穴,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功,主治癭氣。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天衝,在耳上如前三分,入發際二寸,率谷後五分。

《千金要方》:天衢,在耳上如前三分,入發際二寸,率谷後五分。

《針灸大成》:天衝,在耳上如前三分,入發際二寸,率谷後五分。

《醫宗金鑒》:天衝,在耳上如前三分,入發際二寸,率谷後五分。


現代研究:現代研究發現,天衝穴有鎮靜、止痛、抗炎、抗菌、降血壓、降血糖、抗腫瘤等作用。


穴位療法

針刺法:直刺0.3-0.5寸。

艾灸法:艾條灸5-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