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水洩」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水洩

病因

水洩是一種急性腹瀉,主要症狀是腹瀉稀水,量多,次數頻繁,一天可達十餘次,甚至數十次,糞便不成形,呈水樣或蛋花湯樣,色白或黃白,質稀薄,無臭味,伴有腹痛、腹脹、腸鳴、噁心、嘔吐等症狀。

水洩多由以下原因引起:

  • 飲食不潔
  • 寒邪侵襲
  • 脾胃虛弱

治療方法

水洩的治療以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為主。常用的方藥有:

  • 白頭翁湯
  • 葛根芩連湯
  • 五苓散

此外,水洩患者在平時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宜多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預防方法

  • 飲食衛生:不吃生冷、不潔、變質的食物,不吃過於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 注意保暖:天氣寒冷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增強體質:平時要注意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
  • 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果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腎炎等,要積極治療原發病,以免加重水洩。
  • 保持心情舒暢:情緒不佳會影響脾胃功能,加重水洩。因此,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
  • 及時就醫:如果出現水洩的症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