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典籍《景嶽新方砭》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景嶽新方砭》是清代醫家陳念祖所著的一本醫論著作,又名《新方八陣砭》。這本書共分為四卷,於1804年出版。陳念祖通過評論張介賓的《新方八陣》提出的方劑和相關理論,表達了自己的學術見解。他認為張介賓著述的方劑配伍和方義有些「雜沓模糊」,尤其是關於補陰和補陽的觀點,跟張仲景立方的理念不符。

《景嶽新方砭》全書分為四卷,第一卷主要探討張介賓的《新方八陣》的理論基礎,第二卷詳細論述所載方劑的配伍和功效,第三卷探討所載方劑在臨床上的應用,第四卷則討論所載方劑的禁忌。

《景嶽新方砭》是一本非常重要的醫學著作,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陳念祖在這本書中提出的許多觀點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以下是《景嶽新方砭》的原文:

景嶽新方砭

卷一

原序

我曾經讀過張介賓的《新方八陣》,他的著作立論很特別,方義深奧,不是普通學者所能理解的。然而他所載的方劑,有很多地方雜沓模糊,特別是在補陰和補陽的觀念上,跟張仲景立方的理念不一致。我曾經想要辯駁他的觀點,但是沒能完成。現在因為我的師父陳修園先生的命令,特意撰寫這本書,來辯駁他的謬誤。

論新方八陣之理論基礎

張介賓的《新方八陣》的理論基礎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陰陽五行學說:張介賓認為,陰陽五行是萬物的基礎,人體的生理和病理變化也與陰陽五行密切相關。他提出「陰陽為本,五行為用」,並認為五行的生剋制化原則可以解釋人體生理病理變化的規律。

二、藏象學說:張介賓認為,人體有五臟六腑,每個臟腑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他提出「藏象為主,經絡為輔」,並認為經絡是臟腑之氣的通道,藉由經絡臟腑之氣可以相互聯繫、影響。

三、氣血學說:張介賓認為,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他提出「氣血為用,精髓為體」,並認為氣血的盛衰會影響人體的健康狀態。

四、六經辨證學說:張介賓認為,六經辨證是診斷疾病的基礎。他提出「六經為綱,八綱為目」,並認為六經辨證可以幫助醫生準確地診斷疾病。

論新方八陣之方劑配伍

張介賓的《新方八陣》所載方劑,有很多地方雜沓模糊。例如,他提出「八陣之法,以五行生剋制化為用」,並根據五行生剋制化的原則來配伍八陣方劑。然而,五行生剋制化的原則並不能完全解釋人體生理病理變化的規律。因此,張介賓所配之方劑中有很多地方雜沓模糊。

論新方八陣之補陰補陽之說

張介賓的《新方八陣》所載的補陰補陽之說跟張仲景立方的理念不一致。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出「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並認為陰陽是人體生理病理變化的基礎。他提出「陰陽失調,則生病」,並認為要治療疾病,必須先調和陰陽。張介賓則認為陰陽雖然是人體生理病理變化的基礎,但他認為陰陽可以相互轉化、相互制約。他提出「陰陽並達,則為病理;陰陽相互抵觸,則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