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黑疔癥」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黑疔癥,又稱黑疔,是一種中醫病名,指舌之左右兩側俱黑,全身疲憊的病證。見於《喉舌備要》。《喉科方論》中記載:「此癥發在喉中,左右舌俱黑色,此是腎經傳來不治之癥。患此癥者,必大寒大熱,蓋傷色過度,腎絕故也。」

病因與發病機制

黑疔癥的病因主要與腎虛有關。腎主水、主納氣,若腎虛則水液代謝失常,水液不能上濟於肺,則肺失宣降,津液不能上承於舌,則舌體失潤而乾燥,故舌色變黑。此外,黑疔癥的發病也與外感風寒熱邪有關。風寒熱邪侵襲人體,阻遏經絡,氣血運行不暢,亦可導致舌色變黑。

臨床表現

黑疔癥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舌色變黑、全身疲憊等。舌色變黑,多為深黑色,舌面乾燥,無津液,舌苔薄白或剝落。全身疲憊,四肢無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心悸氣短,小便不利,大便溏薄。

治療方法

黑疔癥的治療以滋腎養液、清熱解毒為主。可使用左歸飲、六味地黃丸等滋腎養液的方藥,配合清熱解毒的方藥,如銀翹散、牛黃解毒丸等。

預防方法

黑疔癥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飲食,避免過食肥甘厚膩、生冷寒涼之物。
  2.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3.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4.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如果出現舌色變黑、全身疲憊等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