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Oniki」的解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09-15

名詞介紹


鬼黃

鬼黃,又稱鬼疸,是指黃疸而見精神恍惚言語錯亂者。

1.《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鬼黃者,面色或青或黑,遍身皆黃,狂語多驚,皮膚枯,舌根謇澀,心中恍惚,常見鬼神,或自強言,詐作惺惺。若鼻中灰色,舌黑,毀裂衣裳者,難治。」治用丹砂散

2.《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病人汗不出,漸加困重,惙氣心脹,唇黑遍身黃,妄見鬼物,道得古人名字,此是鬼黃。」治用龍齒湯

鬼黃多見於慢性或嚴重肝病所致的肝性腦病。

肝性腦病是指由於肝功能嚴重損害,導致血氨升高,進而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出現精神、意識障礙的臨床綜合徵。肝性腦病的病理基礎是血氨升高,血氨是肝臟代謝產物,正常人血氨濃度為15~45μmol/L。當血氨濃度超過50μmol/L時,即可出現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

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精神、意識障礙,以及神經系統和精神運動障礙。精神、意識障礙可表現為煩躁不安、易激惹、譫妄、錯亂、昏迷等。神經系統和精神運動障礙可表現為震顫、共濟失調、步態不穩、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等。

肝性腦病的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積極治療原發病,控制肝功能損害。

2.降低血氨濃度,可使用肝素、氨甲酰谷氨酸、乳果糖藥物

3.對症治療,可使用鎮靜安眠藥、抗精神病藥物等。

4.改善營養,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

5.促進肝功能恢復,可使用保肝護肝藥物。

肝性腦病是一種嚴重的併發症,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可導致死亡。因此,對於肝功能損害的患者,應密切監測血氨濃度,一旦出現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應立即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