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崩漏(經崩)」的解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09-15

名詞介紹


崩漏是中醫婦科常見病症,是指婦女在非月經期間,陰道內大量出血,或持續出血,淋漓不斷的病症。如出血量多而來勢急劇的,叫「血崩」,或叫「崩中」,出血量較少,但持續不斷的,稱為「漏下」(《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一說指月經剛停後,又續見下血淋瀝不斷)。崩和漏可以互相轉化,其原因主要由於沖任不固。臨床上分氣虛、血熱、血瘀等。婦產科有很多疾病(如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內生殖器膚炎症、腫瘤等)可以引起崩漏的症候,應早期獲得診斷治療。

崩漏是指婦女不規則的陰道出血而言。《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諸候》說:"血非時而下,淋瀝不斷,謂之漏下,""忽然崩下,謂之崩中。"崩與漏的臨床表現雖然不同,但病因相同,且在病機發展的過程中,常可互相轉化。如崩勢稍緩,可變成漏;若久漏不止,亦能成崩。如《濟生方》云:"崩漏之疾,本乎一證。輕者謂之漏下,甚者謂之崩中。"更由於本症出血量時多時少,常不固定,因此崩之與漏,不易截然劃分,所以在臨床上常是崩漏并稱。

崩漏是多種婦科疾病所表現的共有症狀,如:衝任失調性子宮出血、月經過多五色帶胎漏產後血暈惡露不絕癥瘕等所出現的陰道出血,都屬崩漏範疇。近代之論崩漏,多趨向於衝任失調性陰道出血。

崩漏的病因病機

崩漏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氣虛:氣虛不能統攝血液,導致崩漏。
  2. 血熱:血熱妄行,沖任失調,導致崩漏。
  3. 血瘀:血瘀阻滯沖任,導致崩漏。

崩漏的臨床表現

崩漏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陰道出血:崩漏患者多有陰道出血,出血量多,色鮮紅,淋漓不止,或伴有頭暈心悸、乏力等症狀。
  2. 月經失調:崩漏患者多有月經失調,月經量多、經期延長,或月經先期、經期提前,或月經後期、經期延後。
  3. 其他症狀:崩漏患者還可有其他症狀,如腰酸、腿軟、下腹墜脹、痛經等。

崩漏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崩漏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如陰道出血、月經失調等。崩漏的鑑別診斷主要與以下疾病相鑑別:

  1. 功能性子宮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是指無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子宮出血,多見於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婦女。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月經失調,月經量多、經期延長,或月經先期、經期提前,或月經後期、經期延後。
  2. 盆腔炎:盆腔炎是指盆腔內的炎症,多見於育齡婦女。盆腔炎的臨床表現主要為下腹痛、腰骶部酸痛、白帶增多、月經失調等。
  3. 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指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多見於育齡婦女。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主要為下腹痛、腰骶部酸痛、月經失調等。

崩漏的治療

崩漏的治療主要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