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伏瘕(虙瘕)」的解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09-15

名詞介紹


伏瘕

伏瘕,古病名。語出《素問·氣厥論》。《素問·氣厥論》曰:「伏瘕者,伏於大腸也,下有塊,時聚時散,痛引脅下,大便難小便不利溲血。」

「虙」與「伏」音義相通。指一種邪氣伏於大腸的瘕證。下腹部有時鼓起塊狀,但有時消散,可伴有腹痛便秘等症狀。多因大腸熱氣鬱積所致。

伏瘕的病因病機

伏瘕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濕熱內生,蘊結大腸,形成伏瘕。

  2. 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橫逆犯胃,胃失和降,大腸傳導失常,形成伏瘕。

  3. 久病不愈,正氣虛弱,邪氣乘虛而入,伏於大腸,形成伏瘕。

伏瘕的臨床表現

伏瘕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下腹部有時鼓起塊狀,但有時消散。

  2. 腹痛,便秘,小便不利。

  3. 溲血。

  4. 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

伏瘕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伏瘕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如下腹部有時鼓起塊狀,但有時消散,腹痛,便秘,小便不利,溲血等。

伏瘕的鑑別診斷主要與以下幾種疾病相鑑別:

  1. 腸瘕:腸瘕是指大腸內有瘕聚,可見腹痛、便秘、腹脹等症狀。但腸瘕的瘕塊較大,不易消散,且多伴有腸鳴、下痢等症狀。

  2. 腸癌:腸癌是指大腸黏膜上皮細胞發生惡性變化而形成的腫瘤,可見腹痛、便血腹瀉等症狀。但腸癌的瘕塊較硬,不易消散,且多伴有貧血、消瘦等症狀。

伏瘕的治療

伏瘕的治療主要以清熱利濕行氣化結為主。常用方藥有:

  1. 大黃蟅蟲丸大黃蟅蟲黃連黃芩白朮陳皮甘草。本方具有清熱利濕、行氣化結的功效,適用於伏瘕兼有濕熱證者。

  2. 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殼香附、甘草。本方具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適用於伏瘕兼有肝氣鬱結證者。

  3. 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本方具有健脾益氣、和胃補中的作用,適用於伏瘕兼有脾胃虛弱證者。

伏瘕的預防

伏瘕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肥甘厚味。

  2. 情志宜舒暢,不宜生氣鬱悶。

  3.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4. 定期進行體檢,早期發現伏瘕,及早治療。

伏瘕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視伏瘕的預防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