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痧氣(痧脹)」的解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09-15

名詞介紹


痧氣(痧脹),夏秋之間,因感受風寒暑濕之氣,或因接觸疫氣、穢濁之邪,阻寒於內,出現腹痛悶亂的一種病症。因痧氣脹寒胃腸,壅阻經絡,故又名「痧脹」。

痧在皮膚氣分的,皮疹隱現紅點,有如脈疹,稱為「紅痧」;若痧毒蘊於肌肉血分的,全身脹痛,且有黑斑,稱為「烏痧」。若證情深重,則見發寒熱,頭、胸、腹或脹或痛,或神昏喉痛,或上吐下瀉,或腰如束帶,或指甲青黑,或手是脈木等。

醫學入門》曰:「痧者,風寒暑濕之氣,客於皮毛,或因接觸疫氣、穢濁之邪,阻寒於內,而成脹悶之病也。」

醫宗金鑒》曰:「痧脹者,因感受風寒暑濕之氣,或因接觸疫氣、穢濁之邪,阻寒於內,而成脹悶之病也。其證或見發寒熱,頭、胸、腹或脹或痛,或神昏喉痛,或上吐下瀉,或腰如束帶,或指甲青黑,或手是脈木等。

痧在皮膚氣分的,皮疹隱現紅點,有如脈疹,稱為「紅痧」;若痧毒蘊於肌肉血分的,全身脹痛,且有黑斑,稱為「烏痧」。若證情深重,則見發寒熱,頭、胸、腹或脹或痛,或神昏喉痛,或上吐下瀉,或腰如束帶,或指甲青黑,或手是脈木等。

痧氣(痧脹)的治療,以清熱解毒疏風散寒、行氣活血為主。可用大青葉薄荷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等清熱解毒之品;用防風白芷羌活透骨草疏風散寒之品;用香附延胡索川芎白芍行氣活血之品。

痧氣(痧脹)的預防,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病毒感染;及時接種疫苗,預防流行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