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証」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證,是中醫學中用來描述疾病的一種方法。它是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和病史,對疾病進行綜合分析,得出一個概括性的結論。證是疾病的本質,是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關鍵。

證有兩種用法:一種是用作病名,表示本病突出的主症。例如,痹證若見肢體痠痛,遊走不定,屬風痺的症候;若見疼痛較劇,遇冷痛增,得熱痛減,則屬實痹的症候;若疼有定處,酸重麻木,則屬濕的症候。

另一種是用作證候,表示疾病的某些臨床表現。例如,頭痛、發熱、咳嗽、胸悶等都是證候。

證是臨床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重要依據。通過辨證,可以確定疾病的類型和病因,從而制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以下是《黃帝內經》中關於證的論述:

“夫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有標,標者,病之表也。標之不已,則病生於內,此之謂本。本者,病之根也。本者,病之始也。標者,病之末也。標本之相因,而生變化,不可勝數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疾病的發生,必先有表徵,表徵是疾病的表面表現。如果表徵不消除,就會導致內部疾病的發生,這就是本病。本病是疾病的根源,也是疾病的開始。標本相互影響,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不可勝數。

由此可見,證是中醫學中用來描述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是臨床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