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君臣佐使」(主、輔、佐、引)」的解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09-15

名詞介紹


君臣佐使中醫方劑學的一個重要概念,用來描述方劑中各味藥物之間的作用關係。

「君」藥是方劑中治療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藥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幾味。

「臣」藥是協助主藥起治療作用的藥物。

「佐」藥是協助主藥治療兼證或抑制主藥的毒性和峻烈的性味,或是反佐的藥物。

「使」藥是引導各藥直達疾病所在或有調和各藥的作用。

例如:麻黃治療惡寒發熱頭痛骨節疼痛、脈浮緊、無汗而喘,其中麻黃是君藥,發汗解表桂枝是臣藥,助麻黃解表;杏仁是佐藥,助麻黃平喘;甘草是使藥,調和諸藥。

目前,有的把「君、臣、佐、使」改為主藥、輔藥、佐藥、引藥,有的把佐藥改為次輔藥。

下面是《黃帝內經中關於君臣佐使的論述:

「君臣佐使之宜,不可不知。知之者,可以為醫。不知之者,不可以為醫。故君者,主之也;臣者,佐之也;佐者,使之也;使者,應之也。君臣佐使,各得其宜,則無所不治。」

這段話的意思是,君臣佐使的配合,是醫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只有掌握了這個知識,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君藥是主藥,臣藥是輔助藥,佐藥是協助藥,使藥是調和藥。君臣佐使各司其職,各得其宜,才能治好各種疾病。

君臣佐使是中醫方劑學的重要概念,也是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掌握了君臣佐使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中醫方劑的組成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