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罨」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罨法(音掩)**是中醫外治法之一,透過掩覆(或覆蓋)來達到治療效果。罨法可分為冷罨法和熱罨法兩種。

冷罨法:例如將毛巾或淨布浸泡在冷水中,再擦乾,當鼻出血時,即可掩覆在額頭上,當毛巾變熱後需更換,直到血止為止。

熱罨法:例如將毛巾或淨布浸泡在熱水中,擰乾,然後輕輕覆蓋在疼痛部位。

罨法在中醫學中有多種記載,如冷罨法可以使用浸在清涼水中的青布來掩覆,甚至可以使用冰塊來掩覆;熱罨法可以使用浸在藥汁中的布來掩覆痺證疼痛的部位,不斷添加藥汁並加熱。

罨法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和止痛等作用。在臨床上,罨法常用於治療鼻衄、頭痛、牙痛、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癰腫和跌打損傷等疾病。

在使用罨法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罨布的溫度應適宜,不可過冷或過熱。
  2. 罨法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5-10分鐘為宜。
  3. 罨法後,局部皮膚可能出現紅腫、發熱等現象,這是正常的,不必擔心。
  4. 禁用罨法的人羣包括孕婦、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等。

罨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中醫外治法,在臨床上療效良好。使用時應注意方法和注意事項,避免發生意外。

以下是《黃帝內經》中對罨法的記載:

  • 「用冰罨鼻出血」
  • 「用冰罨頭痛」
  • 「用冰罨牙痛」
  • 「用冰罨咽喉腫痛」
  • 「用冰罨目赤腫痛」
  • 「用熱罨癰腫」
  • 「用熱罨跌打損傷」

罨法在中醫學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廣泛應用於臨床,具有良好的療效。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