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瀉肝(清肝火、清肝瀉火)」的解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09-15

名詞介紹


瀉肝(清肝火清肝瀉火)

瀉肝,又稱清肝火、清肝瀉火,是用苦寒瀉肝火的藥物以治療肝火上炎的方法。肝的實火上升,出現頭痛眩暈耳鳴耳聾,面紅目赤口乾苦,脅部疼痛,嘔吐黃苦水,甚則吐血,急躁易怒,大便便秘,苔黃、脈弦數。可用龍膽草、山梔、丹皮、夏枯草黃芩、黃蓮等藥。

瀉肝的理論依據

肝主疏泄,主藏血。肝火上炎,可導致肝氣鬱結,肝血不足,肝陰虧損。瀉肝的目的在於清除肝火,疏肝理氣,滋養肝陰

瀉肝的方法

瀉肝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瀉肝的注意事項

瀉肝要注意以下幾點:

  • 不可過度瀉肝,以免損傷肝陰。
  • 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瀉肝方法。
  • 在治療期間,要注意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 要注意飲食調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瀉肝的臨床應用

瀉肝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肝火上炎、肝鬱化火、肝陰不足等症。常見的證型有:

  • 肝火上炎:症見頭痛眩暈,耳鳴耳聾,面紅目赤,口乾苦,脅部疼痛,嘔吐黃苦水,甚則吐血,急躁易怒,大便多便秘,苔黃、脈弦數。
  • 肝鬱化火:症見胸脅脹痛,噯氣吞酸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
  • 肝陰不足:症見頭暈目眩,視物模糊,耳鳴耳聾,腰膝酸軟,腿腳無力,面色蒼白,口乾舌燥,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淡苔白,脈細弱。

瀉肝的代表方劑

瀉肝的現代研究

近年來,中醫藥學對瀉肝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研究表明,瀉肝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發揮作用:

  • 抑制肝炎病毒的複製。
  • 抗炎、抗氧化。
  • 改善肝功能。
  • 促進肝細胞再生。
  • 調節免疫功能。

結語

瀉肝是一種中醫治療方法,具有清除肝火、疏肝理氣、滋養肝陰等作用。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肝火上炎、肝鬱化火、肝陰不足等症。瀉肝要注意不可過度,以免損傷肝陰。在治療期間,要注意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要注意飲食調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