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舌天^韭)舌」的解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09-15

名詞介紹


(舌天^韭)舌, 病名。系指舌下血脈脹起如小舌的病證,見《咽喉經驗秘傳》:「凡舌下生如小舌樣者為(舌天^韭)舌。」又載:「重舌即(舌天^韭)舌。」詳見重舌條。

(舌天^韭)舌,又稱重舌,是指舌下血脈脹起如小舌的病證。其發病原因,多因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外感風熱等因素,導致脾胃失調,濕熱內蘊,或肝鬱化火,上蒸舌下,血脈脹起,形成(舌天^韭)舌。臨床表現為舌下生如小舌樣,舌體肥大,質地鬆軟,活動不靈活,發音不清,吞咽困難,口苦口乾心煩易怒,小便黃赤大便秘結等。

治療(舌天^韭)舌,應以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為主。可選用茵陳蒿湯三黃瀉心湯龍膽瀉肝湯等方藥治療。此外,還可配合針灸推拿按摩等方法治療。

(舌天^韭)舌的預防,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加強鍛鍊,增強體質。如果出現(舌天^韭)舌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以下是《咽喉經驗秘傳》原文:

凡舌下生如小舌樣者為(舌天^韭)舌。其狀如舌,而色赤,其根與舌相連,其端則不相連,其形如韭葉,故名(舌天^韭)舌。此證多因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外感風熱,或肝鬱化火,上蒸舌下,血脈脹起,而成此證。治宜清熱利濕,化痰散結。方用茵陳蒿湯加減。若舌下生如小舌樣,而色白,其根與舌相連,其端則不相連,其形如韭葉,則為重舌。此證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或肝鬱化火,上蒸舌下,血脈脹起,而成此證。治宜健脾利濕,化痰散結。方用三黃瀉心湯加減。若舌下生如小舌樣,而色黑,其根與舌相連,其端則不相連,其形如韭葉,則為黑舌。此證多因肝腎陰虛血熱上蒸,而成此證。治宜滋陰降火,養血清熱。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